-
甲状旁腺功能障碍与生殖功能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甲状旁腺素可作用于骨骼、肾脏及肠道,在人体钙磷代谢稳态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然而,有关甲状旁腺功能障碍对生殖系统功能的影响,目前尚知之甚少。本文着重讨论甲状旁腺疾病与生殖功能和生殖健康之间的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维生素D与认知功能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认知障碍包括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到痴呆的多个临床过程,目前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尚无有效治疗方案,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因此寻找有效的干预手段显得至关重要。维生素D(Vitamin D,VitD)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营养元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除了参与钙磷代谢,还参与许多骨代谢外的生物学反应,包括一系列神经系统调控过程。多项研究表明VitD缺乏与认知功能下降有关,但目前对这种关联性的调节机制知之甚少,并且为了VitD的临床应用,仍需要解决VitD适用人群、用药剂量等问题,因此本文总结分析血清VitD水平对不同人群认知功能的影响、VitD干预性研究的进展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希望能为VitD治疗认知障碍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VitD缺乏与不同人群认知功能下降均相关,并且VitD能够通过减轻Aβ毒性、抗炎、抗氧化应激等多种机制改善认知功能,其补充疗法有望成为治疗认知障碍的重要手段,未来还需要大规模纵向队列研究来确定最佳给药剂量及疗程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维生素D与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且易被忽视的并发症,因早期无明显症状,发现时多为疾病的进展期,往往会造成不良心血管事件。维生素D除调节钙磷代谢,还具有调节糖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等骨骼外效应。近年的研究显示,维生素D缺乏与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相关。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时可出现心血管反射试验及心率变异性异常,尤以LF/HF及E/I比值异常多见,表现为心脏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衡,而补充维生素D可改善这种失衡。维生素D缺乏时,可能通过糖代谢紊乱促进内皮功能障碍,激活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减低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导致神经元代谢紊乱等潜在机制致心脏自主神经受损,补充维生素D治疗可能对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目前此类研究仍较少,其具体影响尚需要更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来证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复方氨基酸胶囊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及钙磷代谢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探索复方氨基酸胶囊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及钙磷代谢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单中心的研究设计,40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n=21)和对照组(n=19),治疗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口服复方氨基酸胶囊,对照组无特殊营养干预,每3月检测1次2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铁蛋白,血钙、血磷、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并记录死亡、心脑血管意外、血管通路失功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共随访9个月.结果·治疗组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在第6月和第9月时较基线升高(白蛋白t=3.574、5.599,均P<0.05;前白蛋白t/Z=-2.485、2.921,均P<0.05),对照组白蛋白在第9月开始升高,但增幅显著小于治疗组(t=3.877,P=0.001),前白蛋白水平则无明显变化.治疗组血红蛋白和铁蛋白水平在第3月即出现升高(血红蛋白t=2.192,铁蛋白t=2.994,均P<0.05).治疗组血磷在第3月和第9月时较基线明显降低(t/Z=-2.743、-2.103,均P<0.05),而对照组血磷在第3月和第6月时无明显变化,第9月时较基线升高(Z=-2.178,P=0.029).治疗组血钙和1,25-(OH)2-D3水平在第3月和第6月均较基线升高(血钙t=4.581、4.922,均P=0.000;1,25-(OH)2-D3 t/Z=4.504、-2.374,均P<0.05),对照组血钙增幅显著小于同时期治疗组,1,25-(OH)2-D3水平则无明显变化.2组患者的血全段甲状旁腺素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在随访期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复方氨基酸胶囊在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调节钙磷代谢方面有一定的疗效,且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高磷血症对腹膜透析患者认知障碍影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探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高磷血症与认知障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肾内科2021年1月—2022年12月长期规律门诊随访的CAPD患者.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估患者整体认知功能;通过测试A(trail-making test forms A,TA)评估患者执行功能.采用SPSS 26.0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312例CAPD患者认知障碍患病率为36.9%.单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高磷血症(OR=2.333,95%CI:1.456~3.736,P<0.001)、年龄(OR=0.830,95%CI:1.076~1.135,P<0.001)与整体认知功能相关.血清白蛋白(OR=0.869,95%CI:0.770~0.982,P=0.024)和年龄(OR=1.073,95%CI:1.024~1.124,P=0.003)与执行功能相关.血钙(OR=0.218,95%CI:0.048~0.999,P=0.050)、全段甲状旁腺激素(OR=1.000,95%CI:0.999~1.001,P=O.484)与整体认知功能无显著相关性.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人口学、临床及实验室混杂因素进行校正后,高磷血症仍与认知障碍相关(95%CI:3.272~17.741,P<0.001),高磷血症的CAPD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率为非高磷血症患者的7.62倍.ROC曲线结果显示:当血磷取值为1.66时,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30,灵敏度为75.7%,特异度为54.1%.结论 在CAPD患者中,血磷水平影响患者的整体认知,高磷血症是腹膜透析患者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磷水平大于1.66 mmol/L明显增加患者认知障碍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中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轻度认知障碍与甲状旁腺激素等水平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探讨中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与甲状旁腺激素(PTH)、血清钙磷等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蒙特利尔智力测试表(MoCA)评估178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认知功能,采集患者血浆血糖、肾功能、钙磷代谢、PTH、蛋白尿等水平,分析其与MCI的相关性.结果 中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MCI患病率64%.中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MCI组(MCI组)与认知正常组(NCI组)组间比较,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尿白蛋白肌酐比、血钙、磷、PTH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内亚组间(CKD1期组、CKD2期组)比较,钙、磷、PTH、尿白蛋白肌酐比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所有患者中,MoCA分值与教育程度、血清钙水平呈正相关,与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PTH、尿白蛋白肌酐比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中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生MCI的患病率较高,MCI组的PTH水平高于NCI组,而血清钙水平低于NCI组.早期、定期随访PTH以及血钙水平有助于及早发现MCI,以便早干预、早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血清维生素D与脑小血管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9/23
近年来,血清维生素D除了经典的调节钙磷代谢外,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也日益受到关注.研究发现血清维生素D缺乏与脑小血管病的发生及其脑小血管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综述将从危险因素、影像学表现、临床症状3个方面,阐述血清维生素D对脑小血管病的影响,为脑小血管病的早期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3
-
FGF23与冠心病
编辑人员丨2023/8/6
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尤其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死亡率明显增加,其主要死因为心血管疾病.FGF23主要参与CKD患者钙磷代谢的调节,最新相关研究发现其可以通过介导冠状动脉(冠脉)钙化、冠脉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等途径促进冠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并与冠心病及心肌重塑等有明显关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维生素D与偏头痛
编辑人员丨2023/8/6
偏头痛(Migraine)是常见的致残性原发性头痛障碍,其特征为发作性、多呈偏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一般持续4~72 h,伴或不伴有眼前闪光、暗点、视野缺损及麻木等先兆症状,一般病程长,间歇性反复发作.我国偏头痛发病率为9.3%,女性为12.8%,男性为5.9%,有家族遗传倾向[1].儿童随年龄增长,偏头痛发病率从幼儿期的3%增加到青少年期的15%左右.男孩平均发病年龄为7岁,女孩为11岁,学龄期男孩发病率高于女孩,青少年期女孩较男孩发病率增多,高峰期均在15岁左右[2].近年来已将偏头痛列为世界上负担最大的神经系统疾病和第六大致残原因.偏头痛常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严重负担,其发病机制至今未完全明确.维生素D是一组具有生物活性的脂溶性类固醇衍生物,不仅与钙、磷代谢有关,其在维持神经精神系统正常生理功能中也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人们对维生素D调节神经系统发育及抗神经损伤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维生素D 治疗可以改善偏头痛.本文对维生素D与偏头痛之间的关系进展进行综述,对偏头痛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低磷性佝偻病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低磷性佝偻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障碍,从而导致骨发育不良的一组肾失磷性代谢性骨病,临床表现为低磷血症、身材矮小、双下肢骨骼畸形.致病因素主要为先天/遗传或者继发于肿瘤及其他肾小管疾病,包括X连锁低磷性佝偻病、常染色体显性低磷性佝偻病、常染色体隐性低磷性佝偻病、遗传性低磷性佝偻伴高尿钙症等.磷元素是参与细胞、组织代谢的重要元素.机体内细胞外磷离子通过饮食吸收、肾脏调节以及多种调磷因子作用下,使血磷浓度维持在较低水平.随着近年来医学技术尤其分子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FGF23是最重要的调磷因子,在低磷性佝偻病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该文就低磷性佝偻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作简要综述,以提高对低磷性佝偻病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