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介导NIS基因及金纳米颗粒治疗乳腺癌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制备转染治疗基因早期生长反应蛋白1(Egr1)-钠碘同向转运体(NIS)并携带金纳米颗粒(AuNPs)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探讨Egr1对NIS表达的促进和AuNPs的辐射增敏作用。方法:采用慢病毒(Lv)-Egr1-NIS-巨细胞病毒(CMV)-绿色荧光蛋白(GFP)及Lv-Egr1-GFP颗粒对BMSCs进行基因转染,制备BMSCs-Egr1-NIS及BMSCs-Egr1-GFP(对照)。通过摄碘实验验证在不同放射性浓度碘诱导下NIS基因的表达;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BMSCs吞噬AuNPs的最佳温育时间、质量浓度;进行细胞毒性实验,分析AuNPs对BMSCs-Egr1-NIS细胞活性的影响;通过摄碘实验研究BMSCs-Egr1-NIS吞噬和未吞噬AuNPs对基因表达的影响;用细胞迁移实验验证BMSCs-Egr1-NIS在吞噬和未吞噬AuNPs的情况下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体外靶向性;探索不同质量浓度AuNPs对 131I杀伤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辐射增敏作用。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Dunnett t检验比较多组间数据差异。 结果:成功制备转染治疗基因Egr1-NIS的BMSCs(非稳转),即BMSCs-Egr1-NIS。在辐射诱导下Egr1可以增加NIS的表达,BMSCs-Egr1-NIS较BMSCs-Egr1-GFP摄碘能力提高2.5~5倍或更高;BMSCs吞噬AuNPs的最佳温育条件是AuNPs 0.20 g/L温育24 h或者0.10 g/L温育48 h;AuNPs的细胞毒性非常低,对细胞的摄碘能力和体外靶向性没有影响;BMSCs-Egr1-NIS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具有体外靶向性;AuNPs对 131I的辐射增敏实验示,各 131I杀伤组与无 131I的空白对照组活细胞染色吸光度( A) 5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60.670, P<0.01),AuNPs质量浓度为0.20和0.40 g/L的实验组 131I对MDA-MB-231细胞的杀伤作用高于0 g/L组, A570 nm值分别为0.87±0.05、0.41±0.07和1.39±0.11(均 P<0.01)。 结论:BMSCs可转染治疗基因Egr1-NIS并携带AuNPs,作为靶向乳腺癌的载体,在放射性碘的作用下增强NIS基因表达,同时AuNPs可作为 131I治疗的辐射增敏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肠道微生物对甲状腺碘代谢的潜在调控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胃肠道摄入是人体获取碘的主要途径。肠道包含的万亿数量级的微生物对于人体物质能量代谢及基因信息调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肠道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可通过循环系统作用于甲状腺(即"肠-甲状腺轴"),对甲状腺的碘代谢进行潜在调控。该文综述了肠道微生物对肠内碘摄取的影响及其对甲状腺细胞表面钠/碘同向转运体(NIS)表达及活性的调控,探讨了肠道微生物参与甲状腺碘代谢的潜在调控机制。肠道微生物影响甲状腺碘代谢的直接因素包括脂多糖、短链脂肪酸、微生物肽段或蛋白质等,通过影响核因子kappa B通路、参与组蛋白乙酰化修饰或抗原抗体反应等方式影响甲状腺NIS的表达或活性;间接因素包括肠道微生物改变细胞内环境,从而通过调控甲状腺特异转录因子的水平及调节促甲状腺激素及其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等方式影响甲状腺细胞内外碘离子的转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分子特征概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IR-DTC)临床上表现为对放射性碘治疗的抵抗从而达不到治疗效果,影响患者预后。甲状腺癌出现碘难治主要是因为钠碘同向转运体的表达减少或消失,以及一些甲状腺特异基因的表达及某些基因突变导致的信号通路改变。本文将对RAIR-DTC的分子特征进行介绍及阐述,以期加深对RAIR-DTC的认识,为其的靶向药物治疗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分化型甲状腺癌放射性碘治疗敏感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放射性碘(RAI)治疗是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其治疗效果主要与肿瘤病灶对RAI的摄取能力及肿瘤细胞对射线的敏感性有关。对RAI治疗反应评估为疗效不满意的患者,可以通过上述2个方向来改善其对RAI治疗的敏感性。笔者通过分析近年来影响DTC患者RAI治疗的相关信号通路及分子机制,总结了影响RAI摄取的包括钠碘同向转运体(NIS)表达及质膜定位的相关机制,以及影响RAI放射敏感性的DNA损伤修复等机制,以期为DTC患者内照射增敏治疗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去分化分子机制及再分化治疗的分子靶向药物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肿瘤,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占90%以上。DTC患者预后良好,但仍有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风险。多数DTC患者的肿瘤细胞基底膜中钠/碘同向转运体表达障碍,导致肿瘤细胞摄碘能力降低,最终进展为放射性碘难治性DTC (RAIR-DTC),此类患者预后较差。笔者就DTC失分化的相关基因及当前文献报道的可逆转RAIR-DTC细胞摄碘能力的分子靶向药物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钠碘同向转运体表达与功能调控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周前
钠碘同向转运体(sodium iodine symporter)广泛分布于人体各个器官,是器官转运I-的结构和功能基础.钠碘同向转运体主要表达在细胞的基底侧膜上,为各种生命活动提供所需的I-.目前已知,钠碘同向转运体的调控机制涉及激素、细胞因子、转录因子及信号分子的作用.此外,钠碘同向转运体作为甲状腺癌的重要治疗靶点逐渐受到关注,然而在治疗过程中唾液腺等其他器官吸收放射性碘而产生的并发症也值得重视.本文重点综述了钠碘同向转运体的表达、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干预钠碘同向转运体异常相关疾病进程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甲状腺滤泡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研究体外诱导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成甲状腺滤泡细胞的培养条件,探讨其对BMSCs向甲状腺滤泡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方法:实验分组:阴性对照组(B组)、阳性对照组(T组)、共培养组(C组)、诱导素组(F组)、共培养+诱导素组(C+F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诱导1周后细胞形态的变化;细胞免疫染色法检测甲状腺特有标记物的表达;RT-PCR分析诱导后细胞内甲状腺细胞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多组间均数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两组间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SD大鼠BMSCs (P3)诱导1周:(1)细胞免疫染色结果显示各实验组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和PAX8及钠/碘同向转运体(NIS)、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与甲状腺球蛋白(Tg)表达情况不同,其中以C+F组染色效果显著加深;(2)RT-PCR分析与C+F组比较,B组、C组、F组PAX8 (6.21±0.04,0.02±0.01,0.54±0.03,3.31±0.30,F = 283.07,P < 0.05)、TTF1 (0.33±0.04,0.03±0.01,0.15±0.03,0.08±0.02,F = 73.36,P < 0.05)、TG (14.90±2.00,0.10±0.05,1.61±0.40,1.91±0.39,F = 134.03,P < 0.05)mRNA水平下降。结论:在体外BMSCs与FRTL-5间接接触共培养体系中添加TSH、胰岛素、转铁蛋白、生长抑素及氢化可的松可诱导BMSCs分化为表达甲状腺滤泡细胞特异抗原的细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NIS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钠-碘同向转运体(NIS)在全身多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发挥作用,如NIS凝聚碘离子(I),通过测量唾液/血浆比例可用于诊断新生儿碘转运缺陷[1];NIS可释放I-到胃液,具有保护和杀菌功能[2];消化道转移癌患者NIS表达下降,提示NIS可作为肿瘤标记物[3];约57%绝经后、60%不孕、20%育龄期女性子宫内膜和部分卵巢中也有NIS表达[4].在甲状腺中,NIS主要在甲状腺滤泡细胞上皮表达,对甲状腺激素合成、甲状腺疾病的预测及治疗均有重要价值,本文就NIS在甲状腺疾病的作用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NIS基因突变的检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病人钠碘同向转运体(NIS)基因突变类型和特点,初步探讨其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方法 从50例DTC病人的甲状腺癌组织及正常甲状腺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的方法对NIS基因全部外显子进行基因突变的检测.结果 在2例病人甲状腺癌组织中发现位于NIS基因第10外显子的1个基因突变(c.1571 C>T,p.Leu 408=),尽管密码子发生变化,但是两组密码子均编码亮氨酸.正常甲状腺组织中未发现基因突变.甲状腺癌组织和正常甲状腺组织NIS基因突变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S基因突变可能与青岛地区DTC无相关性,检测到的同义突变在甲状腺摄碘过程中不起主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甲状腺髓样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甲状腺髓样癌(MTC)是起源于甲状腺C细胞的恶性肿瘤,因其细胞功能的特殊性,治疗主要以及时甲状腺根治性外科手术为首选.但多数患者即使早期也易发生转移,且细胞又缺乏钠碘共同转运体的表达,不能进行放射性碘治疗.近年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不断扩大,同时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疗及其他靶向治疗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为MTC的治疗带来了契机.笔者重点阐述近年来MTC靶向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