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局部应用/皮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联合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或铒:钇铝石榴石激光治疗痤疮后瘢痕
编辑人员丨13小时前
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或铒:钇铝石榴石激光(Er:YAG激光)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已被用于痤疮后瘢痕的治疗。然而,相关研究证据的样本量较小,可信证据有限。该研究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Google Scholar数据库中检索关于点阵二氧化碳激光、Er:YAG激光联合PRP、单独激光治疗痤疮后瘢痕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旨在评价PRP辅助激光治疗痤疮后瘢痕的有效性。最终纳入13项包含672例患者的RCT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独使用激光治疗相比,PRP联合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或Er:YAG激光对痤疮后瘢痕的临床改善度较好,且患者满意度更高。总之,该荟萃分析提供了可靠的证据:对于痤疮后瘢痕来说,PRP联合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或Er:YAG激光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3小时前
-
Pixel 2 940 nm铒激光联合维生素B12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3小时前
目的:探讨Pixel 2 940 nm铒激光联合维生素B12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方法: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用常规磨削方法治疗,观察组用Pixel 2 940 nm铒激光联合维生素B12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痤疮瘢痕权重评分(ECCA)、皮肤VISIA检测、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37例(77.08%),低于观察组44例(9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ECCA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5%(9/48),毛孔和紫质两项指标分别为(32.25±8.41)分、(18.24±5.12)分,均高于观察组4.17%(2/48)、(28.24±7.52)分、(15.63±4.34)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Pixel 2 940 nm铒激光联合维生素B12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3小时前
-
激光在牙周炎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3小时前
铒激光、钕激光和半导体激光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逐年增多,但目前对激光在牙周炎非手术治疗中的疗效存在争议。本文主要阐述这三类牙科激光在牙周炎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特点和各自的优势,为牙科激光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并为老年人牙周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3小时前
-
铒激光、Q开关755 nm激光与强脉冲光对面部脂溢性角化病患者局部色素改变和疼痛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4小时前
目的:探讨铒激光、Q开关755 nm激光与强脉冲光对面部脂溢性角化病(SK)患者局部色素改变和疼痛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于国药东风总医院治疗的150例面部SK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50例(2 940 nm铒激光治疗)、B组50例(Q开关755 nm激光治疗)和C组50例(强脉冲光治疗)。对比三组的治疗效果、治疗次数、局部色素改变情况、疼痛因子水平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结果:三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2周,三组均有患者发生色素沉着及少量色素减退情况,术后3个月色素沉着、色素减退情况均消失,三组术后局部色素改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24 h,C组的血清β-内啡肽(β-Ep)水平高于A、B组,5-羟色胺(5-HT)水平低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A、B组的治疗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A、B组的治疗次数均少于C组( P<0.05)。三组的DL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C组创面结痂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短于A、B组( P<0.05)。 结论:铒激光、Q开关755 nm激光与强脉冲光治疗面部SK均具有良好效果,且安全性较高。铒激光、Q开关755 nm激光治疗次数少,但强脉冲光的疼痛程度更低、创面愈合更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4小时前
-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无损监测不同表面处理后树脂充填界面
编辑人员丨14小时前
目的:使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观察不同方法处理牙本质后牙本质-树脂粘接界面的表现差异。方法:选取20颗因治疗需要拔除的人前磨牙,去除牙齿冠方1/3暴露牙本质,随机分为A、B、C、D共4组,每组5颗牙。于各组牙齿牙本质表面涂抹粘接剂并光固化后,保持A组及C组牙齿表面干燥条件下树脂粘接。于B组及D组牙齿牙本质表面喷洒水雾模拟唾液污染后树脂粘接。在牙本质树脂粘接后使用OCT对样本扫描成像。结果:牙本质-树脂粘接界面缺陷在OCT图像上显示为显著高亮度影像,与周围正常组织及粘接区域分界清晰。无论是在激光蚀刻后或是酸蚀剂蚀刻后,干燥条件下的树脂粘接并不能完全杜绝牙本质-树脂粘接界面缺陷的发生,水汽污染条件下树脂粘接后的粘接界面缺陷更加明显。结论:OCT系统在牙本质树脂粘接过程中可对牙本质及牙本质-树脂粘接界面进行有效监测,能准确显示牙本质-树脂粘接界面缺陷,具有作为临床治疗过程实时监测系统的潜力。相比于激光蚀刻技术,磷酸酸蚀剂蚀刻操作简便,且能减少干燥或污染状态下牙本质-树脂粘接界面缺陷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4小时前
-
铒激光蚀刻对牙釉质抗酸性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4小时前
传统正畸托槽及附件粘结前的牙釉质表面处理方法为磷酸酸蚀法,其缺点是会造成牙釉质表面脱矿而使牙釉质表面抗酸性及硬度下降,患龋率增加。近年来铒(Erbium,Er)激光因其独特的物理性质而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正畸托槽粘结前的牙釉质表面蚀刻。已有研究证明适宜参数下,Er激光蚀刻牙釉质可以获得与磷酸酸蚀接近的托槽抗剪切强度。同时,大量研究表明Er激光蚀刻可以增强牙釉质表面抗酸性,降低托槽周围患龋率。然而也有研究显示了相反的结果,关于Er激光蚀刻对牙釉质抗酸性作用的研究结论尚存争议。本文系统综述了Er激光蚀刻对正畸粘结后牙釉质抗酸性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4小时前
-
双波长激光治疗牙周炎的疗效分析及患牙龈沟液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4小时前
目的:探讨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联合掺铒钇铝石榴石(Er:YAG)激光辅助龈下刮治根面平整术(SRP)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河北省胸科医院就诊的牙周炎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SRP治疗,试验组在SRP的基础上,接受Er:YAG激光刮治联合根面平整,并使用Nd:YAG激光照射牙周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4和12周检查两组患者牙周临床指标和龈沟液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依据患者治疗后12周牙周袋探诊深度(PD)情况将患牙分为PD<3 mm组和PD≥3 mm组,对比分析两组患牙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牙周炎患者激光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治疗后4、12周,两组患者PD、临床附着丧失(CAL)、龈沟出血指数(SBI)及牙菌斑指数(PLI)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0.05),且试验组PD、CAL、SBI及PL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4周:(3.36 ± 0.21) mm比(3.91 ± 0.39) mm、(4.14 ± 0.67) mm比(4.75 ± 0.73)mm、(1.83 ± 0.20)分比(2.58 ± 0.17)分、(1.29 ± 0.24)分比(1.61 ± 0.52)分;治疗后12周:(3.04 ± 0.28) mm比(3.66 ± 0.54) mm、(3.91 ± 0.47) mm比(4.68 ± 0.66) mm、(0.88 ± 0.06)分比(1.35 ± 0.14)分、(1.05 ± 0.31)分比(1.57 ± 0.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激光治疗后12周,试验组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白细胞介素-8(IL-8)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2.95 ± 0.19) μg/L比(4.32 ± 0.84) μg/L、(2.63 ± 0.82) μg/L比(3.58 ± 0.51) μg/L、(12.42 ± 1.19) μg/L比(13.26 ± 0.68) μg/L、(4.15 ± 1.12) ng/L比(5.36 ± 0.42) ng/L、(2.65 ± 0.08) ng/L比(4.12 ± 0.19)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加[(51.35 ± 8.95) ng/L比(44.90 ± 5.84) ng/L],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牙周临床指标PD、SBI、PLI、龈沟液IL-6、IL-8、TNF-α、MMP-8、IL-1β水平及冠根比均为牙周炎双波长激光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 P<0.05)。 结论:Nd:YAG激光联合Er:YAG激光辅助SRP治疗牙周炎能够获得较好的疗效,牙周临床指标PD、SBI、PLI,龈沟液IL-6、IL-8、TNF-α、MMP-8、IL-1β水平及冠根比均为牙周炎双波长激光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4小时前
-
铒激光荡洗活化对于根管内壁玷污层和根管硬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4小时前
目的:观察不同荡洗方式对根管内壁形态产生的影响。方法:收集老年牙周炎患者(60岁以上)拔除的20颗单根前磨牙,使用简单随机方法随机分为5组(每组4颗),A组:注射针头冲洗组;B组:超声荡洗组;C组:铒(Er)∶钇铝石榴石晶体(YAG)激光(15 Hz、15 mJ、0.20 W)荡洗组;D组:Er∶YAG激光(15 Hz、20 mJ、0.30 W)荡洗组;E组:Er∶YAG激光(15 Hz、20 mJ、0.35 W)荡洗组。观察根管内玷污层及根管硬度的变化。结果:经不同根管荡洗方法处理后,A组、B组、C组、D组、E组去除牙本质玷污层评分分别为(4.67±0.27)分、(3.08±0.57)分、(2.83±0.43)分、(1.17±0.19)分、(2.87±0.50)分,效果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5.946, P<0.01)。其中,B组、C组、D组、E组的玷污层去除效果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D组荡洗对玷污层去除效果优B组、C组和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经不同根管荡洗方法处理后,A组、B组、C组、D组、E组根管壁牙本质显微硬度分别为(58.98±5.54)分、(55.19±5.71)分、(56.04±3.96)分、(66.65±3.23)分、(45.68±7.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5.83, P<0.05),其中,激光D组的根管壁牙本质显微硬度高于激光C组、B组(均 P<0.05)。 结论:激光根管荡洗优于传统荡洗方式,0.30 W Er:YAG激光进行根管荡洗可最大化清除玷污层,同时对根管硬度影响最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4小时前
-
非剥脱点阵激光和红外双极射频治疗眼周静态皱纹效果和安全性的随机自身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14小时前
目的:探讨和比较1 540 nm铒玻璃非剥脱点阵激光(1 540 nm NAFL)和1 927 nm掺铥非剥脱点阵激光(1 927 nm NAFL)以及红外双极射频(IR-RF)治疗眼周静态皱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选择更好的治疗路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自身对照研究设计。纳入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激光美容科的眼周静态皱纹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患者分别接受3种治疗方法中的2种:A组为左侧IR-RF,右侧1 540 nm NAFL;B组为左侧IR-RF,右侧1 927 nm NAFL;C组为左侧1 540 nm NAFL,右侧1 927 nm NAFL。每2个月治疗1次,共3次。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6个月采用整体美学改善量表(GAIS)评分和Fitzpatrick皱纹评分进行主观评估,采用面部图像分析仪VISIA-CR进行客观评估,同时记录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以及患者疼痛度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评价3种治疗方式疗效的差异,治疗疼痛度VAS评分的差异,以及疗效与患者年龄的关系。结果:共纳入30例患者,每组10例,最终27例完成了全部治疗和随访:A组9例(男3例,女6例);B组8例(男3例,女5例);C组10例(男4例,女6例)。A组年龄33~65岁,平均36.9岁;B组年龄28~67岁,平均38.6岁;C组年龄25~58岁,平均37.8岁。GAIS评分比较:各组左右两侧的GAI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Fitzpatrick皱纹评分比较:与同侧治疗前比较,IR-RF治疗侧无显著变化,1 540 nm和1 927 nm NAFL治疗后Fitzpatrick皱纹评分均显著降低( P值均<0.05),且1 927 nm NAFL侧较1 540 nm NAFL侧评分下降更明显( P<0.05)。VISIA-CR分析结果与Fitzpatrick皱纹评分情况相符。此外,IR-RF治疗侧中50岁以上患者较50岁以下患者眼周皱纹改善显著( P<0.05)。IR-RF治疗侧的VAS评分明显低于NAFL治疗侧(2.2分vs. 5.8分, P<0.05)。1 540 nm NAFL侧有1例出现暂时的色素沉着,末次治疗后4个月逐渐消失。 结论:NAFL对于改善眼周静态皱纹有效且安全,IR-RF治疗可能更适合高龄患者且疼痛感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4小时前
-
75例牙周病铒激光治疗效果
编辑人员丨14小时前
目的 分析白细胞介素-22(IL-2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水平在牙周病中的相关性,以及牙周病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21年11月-2022年5月基础治疗加铒激光治疗的75例患口腔牙周病(研究组)病例及75例基础治疗的牙周病(对照组)病例予以研究,检测组间的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BI)、附着丧失(AL)及超基准值(DOB)、血清生化有关指标(IL-22与TNF-α的测定水平).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对照组的BI、PD、AL以及DOB的数值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的研究组以上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对照组的IL-22与TNF-α检测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的研究组以上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牙周病Hp感染者的血清IL-22与TNF-α检测水平过高,基础治疗加铒激光联合治疗的效果优于单一的基础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4小时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