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基本心理需求满足对手机冷落行为的影响:错失恐惧及手机成瘾的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高中生错失恐惧和手机成瘾在基本心理需求及手机冷落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2022年4月,选取14 666名高中生进行横断面设计调查。采用基本心理需求满足量表(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scales,BPNS)、特质-状态错失恐惧量表(trait-state fear of missing out scale,T-S FOMOS)、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obile phone addiction index,MPAI)、手机冷落行为通用量表(generic scale of phubbing,GSP)对所有被试进行评估。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描述统计、相关分析,采用PROCESS 4.1构建模型,用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1)14 036名高中生中,手机成瘾者共1 752人(12.48%)。不同性别高中生BPNS评分[男:(4.43±0.79)分;女:(4.36±0.79)分]、T-S FOMOS评分[男:(1.73±0.60)分;女:(1.84±0.64)分]、GSP评分[男:(2.72±1.01)分;女:(2.76±1.03)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22,-10.58,-2.78;均 P<0.01);各年级BPNS评分、T-S FOMOS评分、MPAI评分、GSP评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5.43,39.50,53.45,14.59;均 P<0.01)。(2)BPNS评分与T-S FOMOS评分、MPAI评分、GSP评分呈负相关( r=-0.432~-0.294;均 P<0.01);GSP评分与T-S FOMOS评分、MPAI评分呈正相关( r=0.744,0.538;均 P<0.01);T-S FOMOS评分与MPAI评分呈正相关( r=0.646, P<0.01)。(3)基本心理需求满足对手机冷落行为存在直接效应,其效应值为-0.188(95% CI:-0.173~-0.204);错失恐惧在基本心理需求及手机冷落行为间的中介效应为-0.035(95% CI:-0.028~-0.042),手机成瘾在基本心理需求及手机冷落行为间的中介效应为-0.203(95% CI:-0.191~-0.214),而错失恐惧和手机成瘾共同在两者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值为-0.134(95% CI:-0.125~-0.143),链式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3.93%(-0.134/-0.560)。 结论:高水平基本心理需求可以降低手机冷落行为的发生,可能通过减少错失恐惧及手机成瘾的方式实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极简版病理性自恋量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检验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检验极简版病理性自恋量表(super brief-pathological narcissism inventory,SB-PNI)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的测量学性质。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541名大学生实施SB-PNI和错失恐惧量表(fear of missing out scale,FOMOs)、交谈行为量表(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cale)、交际交友量表(social interaction scale)3个效标问卷的测量。使用SPSS 25.0进行条目分析、效标关联效度分析和Cronbach α系数计算,使用Mplus 7.4做结构效度分析。结果:通过结构效度分析发现,SB-PNI中文版双因子模型拟合较好,SB-PNI呈现较好的双因子结构(χ 2/ df=2.03,CFI =0.96,TLI=0.94,RMSEA=0.04,SRMR=0.04),即一个一般因子和两个局部因子(夸大自恋和脆弱自恋)。SB-PNI评分与夸大自恋、脆弱自恋、人际交谈行为、交际交友行为、错失恐惧评分呈显著正相关( r=0.13~0.85,均 P<0.01)。SB-PNI的Cronbach α系数在0.74~0.81之间,合成信度在0.75~0.84之间,重测信度在0.75~0.85之间,同质性信度为0.64。 结论:SB-PNI中文版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错失恐惧还是错失愉悦?社交媒体用户错失体验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考察社交媒体用户错失体验在群体中的潜在类别、预测因素与结果差异,为有效识别和干预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群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状态-特质错失恐惧量表、错失愉悦问卷、Barratt冲动性简短量表、上行社会比较量表、社交媒体成瘾量表以及技术冲突量表,收集了 302名成人样本,运用潜在剖面分析方法探究错失体验的潜在类别,并考察其影响因素及后果差异.结果:错失体验可以分为3种潜在类型,包括特质FoMO型(18.5%)、状态FoMO型(63.2%)以及JoMO型(18.2%).冲动性与向上社会比较对各潜在类型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特质FoMO型与状态FoMO型在社交媒体成瘾、技术-身体冲突、技术-家庭冲突以及技术-工作冲突维度得分显著高于JoMO型,且特质FoMO型得分也显著高于状态FoMO型.结论:社交媒体用户的错失体验以状态FoMO型为主,冲动性与向上社会比较可以预测错失体验类型,特质与状态FoMO型表现出更高的社交媒体成瘾及技术冲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大学新生错失恐惧、孤独感与低头行为之间的关系:一项交叉滞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探究大学新生错失恐惧、孤独感与低头行为的发展变化及相互预测关系.方法:采用错失恐惧量表、孤独感量表和低头行为量表,在90天内对533名大学新生进行3次追踪测量.结果:①大学新生的错失恐惧、孤独感与低头行为的水平具有一定程度的横向稳定性.②错失恐惧与低头行为呈显著正相关(T1:r=0.51,P<0.01;T2:r=0.42,P<0.01;T3:r=0.47,P<0.01);孤独感与低头行为呈显著正相关(T1:r=0.33,P<0.01;T2:r=0.39,P<0.01;T3:r=0.42,P<0.01).③T1和T2的低头行为分别正向预测T2和T3的错失恐惧(β=0.18,P<0.001;β=0.29,P<0.001),T2的低头行为正向预测T3的孤独感(β=0.17,P<0.01);T1和T2的错失恐惧分别正向预测T2和T3的低头行为(β=0.13,P<0.01;β=0.24,P<0.001);T2的孤独感正向预测T3的低头行为(β=0.21,P<0.001).结论:在大学新生中,低头行为分别与错失恐惧、孤独感之间存在相互预测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青少年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与人际困扰的关系:社交媒体错失恐惧的中介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探讨青少年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社交媒体错失恐惧与人际困扰之间的关系及内在机制.方法:使用青少年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评估问卷、社交媒体错失恐惧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207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社交媒体错失恐惧和人际困扰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②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既可以直接影响青少年的人际困扰,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错失恐惧的中介作用对人际困扰产生影响.结论:社交媒体错失恐惧在青少年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对人际困扰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数字原住民特征对大学生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的影响:链式中介模型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基于人—情感—认知—执行交互作用(I-PACE)模型考察大学生数字原住民特征与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的关系以及错失恐惧与自我控制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数字原住民量表、特质—状态错失恐惧量表、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量表和自我控制量表对107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数字原住民特征正向预测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β=0.319,P<0.001);②错失恐惧与自我控制分别在其中起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114、0.067;③错失恐惧与自我控制在其中起链式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039.结论:数字原住民特征不仅直接影响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还通过错失恐惧和自我控制单独中介作用以及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神经质人格与医学生无手机恐惧的关系:错失焦虑的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了解神经质人格对医学生无手机恐惧的影响及内在心理机制.方法:采用简式大五人格问卷—神经质分量表、错失焦虑量表和无手机恐惧量表对3121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医学生无手机恐惧得分为54.23±14.28分,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和生源地差异;②神经质人格、错失焦虑和无手机恐惧之间两两显著正相关(r=0.257~0.486,P<0.01);③错失焦虑在神经质人格和无手机恐惧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219),占总效应的37.13%.结论:医学生无手机恐惧现象比较普遍,神经质人格可以直接影响医学生无手机恐惧,也可以通过错失焦虑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医学生无手机恐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网络社交依赖对大学生线上社交焦虑的影响:反刍思维与错失恐惧的链式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目的:基于"失补偿"假说,探讨网络社交依赖对大学生线上社交焦虑的影响,并考察反刍思维、错失恐惧的中介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网络社交依赖量表、社交媒体用户社交焦虑量表、反刍思维量表和错失恐惧量表对1099 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网络社交依赖与线上社交焦虑、反刍思维、错失恐惧呈显著正相关(r= 0.47,0.35,0.40;P<0.01),反刍思维、错失恐惧与线上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r=0.53,0.55;P<0.01),反刍思维与错失恐惧呈显著正相关(r=0.58,P<0.01);②网络社交依赖直接影响线上社交焦虑,效应值为 0.38;反刍思维与错失恐惧在网络社交依赖与线上社交焦虑间起中介作用,效应值分别为 0.06,0.18;③反刍思维和错失恐惧的链式中介作用,效应值为 0.13.结论:网络社交依赖对大学生线上社交焦虑有直接预测作用,还可以通过反刍思维与错失恐惧的间接作用影响线上社交焦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
特质—状态错失恐惧量表的中文版修订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检验特质—状态错失恐惧量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在大学生群体中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20份,另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量表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作为效标,4周后随机抽取60名学生进行重测.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特质性错失恐惧和状态性错失恐惧2个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1.042%.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数据拟合良好(x2/df=2.379,CFI=0.940,TLI=0.924,GFI=0.942,IFI=0.941,NFI=0.903,AGFI=0.911,RMSEA=0.067,SRMR=0.058);总量表及2个分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770-0.824之间,重测信度在0.779-0.862之间;总量表及2个分量表得分与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得分的相关(r=0.146-0.455,P<0.01)、与状态—特质焦虑问卷总分及分量表得分的相关(r=0.156-0.324,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量表具有较好的效标关联效度.结论:特质—状态错失恐惧量表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大学生特质性及状态性错失恐惧测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社会比较倾向与大学生社交网站成瘾:错失恐惧的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社会比较倾向、错失恐惧与社交网站成瘾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信阳市526名具有社交网站使用经验的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社会比较倾向量表、错失恐惧量表和简版社交网站成瘾倾向量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结果:(1)相关分析显示,社会比较倾向与错失恐惧显著正相关,与社交网站成瘾显著正相关;错失恐惧与社交网站成瘾显著正相关.(2)中介效应检验表明,社会比较倾向不仅直接预测社交网站成瘾,还通过错失恐惧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社交网站成瘾.结论:错失恐惧在社会比较倾向与社交网站成瘾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