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在大学生病理性自恋与人际冲突间的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在大学生病理性自恋与人际冲突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极简版病理性自恋问卷(super brief-PNI,SB-PNI)、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问卷(negative cognitive processing bias questionnaire)及关系质量问卷(NRI-relationship quality version,PQV)调查540名大学生的病理性自恋、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及人际冲突情况。采用SPSS 27.0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和问卷信度检验,采用Amos 23.0进行结构方程建模,并基于偏差矫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病理性自恋得分为(3.33±0.86)分,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得分为(2.41±0.60)分,人际冲突得分为(2.34±0.77)分。大学生病理性自恋、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和人际冲突之间均呈正相关( r=0.38~0.94,均 P<0.01)。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在大学生病理性自恋与人际冲突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完全中介模型拟合良好( χ2/ df=2.63,CFI =0.99,NFI=0.98,IFI=0.99,TLI=0.98,RMSEA=0.05)。路径分析及中介效应检验表明,病理性自恋对大学生人际冲突总效应的预测作用显著( β=0.52, P<0.001);病理性自恋对负性认知加工偏向的预测效应显著( β=0.64, P<0.001);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对人际冲突的预测效应显著( β=0.76, P<0.001);病理性自恋对大学生人际冲突的直接效应的预测作用不显著( β=0.03, P>0.05)。 结论:病理性自恋对大学生人际冲突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在病理性自恋与人际冲突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极简版病理性自恋量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检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检验极简版病理性自恋量表(super brief-pathological narcissism inventory,SB-PNI)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的测量学性质。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541名大学生实施SB-PNI和错失恐惧量表(fear of missing out scale,FOMOs)、交谈行为量表(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cale)、交际交友量表(social interaction scale)3个效标问卷的测量。使用SPSS 25.0进行条目分析、效标关联效度分析和Cronbach α系数计算,使用Mplus 7.4做结构效度分析。结果:通过结构效度分析发现,SB-PNI中文版双因子模型拟合较好,SB-PNI呈现较好的双因子结构(χ 2/ df=2.03,CFI =0.96,TLI=0.94,RMSEA=0.04,SRMR=0.04),即一个一般因子和两个局部因子(夸大自恋和脆弱自恋)。SB-PNI评分与夸大自恋、脆弱自恋、人际交谈行为、交际交友行为、错失恐惧评分呈显著正相关( r=0.13~0.85,均 P<0.01)。SB-PNI的Cronbach α系数在0.74~0.81之间,合成信度在0.75~0.84之间,重测信度在0.75~0.85之间,同质性信度为0.64。 结论:SB-PNI中文版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黑暗人格与自杀意念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黑暗人格和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心理虐待量表、黑暗人格三联征量表和自杀意念问卷对广西、四川、河南、贵州和重庆五省市6所高校的2 99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PROCESS宏程序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的检出率为29.32%,男生及有留守经历学生的儿童期心理虐待检出率(33.38%,34.60%)分别显著高于女生和无留守经历的学生(25.65%,25.98%)(χ 2=21.53,25.47;均 P<0.01)。儿童期心理虐待、黑暗人格和自杀意念间两两显著正相关( r=0.32~0.41;均 P<0.01)。黑暗人格在儿童期心理虐待和自杀意念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效应值=0.08,95% CI=0.06~0.10)。对黑暗人格三维度进行的多重中介效应分析发现,马基雅维利主义和精神病态在儿童期心理虐待和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效应均显著(效应值=0.05,95% CI=0.02~0.07;效应值=0.07,95% CI=0.04~0.10),而自恋的中介效应不显著(效应值=-0.01,95% CI=-0.01~0.01)。 结论:儿童期心理虐待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自杀意念,还通过黑暗人格间接影响大学生自杀意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大学生黑暗三联征与内疚感倾向间的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黑暗三联征、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内疚感倾向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郑州市某高校595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黑暗十二条(dirty dozen,DD)、基本心理需要量表(the balaced measure of psychological needs scale,BMPN)和内疚感倾向量表(guilt proneness-5,GP-5)进行施测。采用SPSS 22.0及AMOS 21.0进行数据分析,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使用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1)相关分析显示,黑暗三联征总分[29(21,37)分]、马基雅维利主义[4(4,8)分]及精神病态[5(4,9)分]与内疚感倾向[20(16,23)分]呈显著负相关( r=-0.10,-0.22,-0.18,均 P<0.01),自恋[16(12,21)分]与内疚感倾向不相关( r=0.04, P>0.01);基本心理需要满足[56(54,60)分]与内疚感倾向显著正相关( r=0.31, P<0.01)。(2)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黑暗三联征与内疚感倾向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比例为62.96%。 结论:黑暗三联征通过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间接影响内疚感倾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童年环境与成年后红细胞相关参数的关系:生命史策略与黑暗三联征的链式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立足于生命史理论,揭示童年环境对成年后红细胞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童年环境量表、生命史策略量表、黑暗三联征量表对234 名体检人员[男118 人,女116 人;年龄18~55(24.2±5.1)岁]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血常规检查中红细胞相关参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浓度).使用Amos 24.0,以童年环境严酷性/童年环境不可预测性为自变量,以生命史策略,黑暗三联征 3 个维度(马基雅维利主义、精神病态和自恋)为中介变量,以各红细胞参数为因变量,分别建立链式中介模型并加以检验.结果:链式中介模型显示,童年环境越严酷,自恋水平越高,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越低,自恋在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童年环境越不可预测,自恋水平也越高,平均红细胞体积越低,自恋在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P<0.05).结论:童年环境的严酷和不稳定可对成年个体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产生直接影响,还可能通过黑暗人格的发展(主要是自恋)激发红细胞产生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黑暗三联征对炫耀性消费的影响:成名期望和权力感的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从生命史理论视角探究黑暗三联征、成名期望、权力感以及炫耀性消费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本研究以1186名学生为被试,采用炫耀性消费量表(CCS)、莱文森精神病态自评量表(LSRP)、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量表(MPS)、自恋人格量表(NPI)、成名期望量表(DFS)和权力感量表(GPS)进行评估.结果:(1)黑暗三联征正向预测炫耀性消费;(2)成名期望和权力感在三种黑暗人格特质与炫耀性消费之间均起多重中介作用.结论:大学生的黑暗人格特质会增加其炫耀性消费,这种效应是通过成名期望和权力感的中介作用形成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心理特权量表在职务犯罪人中的信效度检验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检验心理特权量表(Psychological Entitlement Scale,PES)中文版在我国职务犯罪人样本中的信效度.方法:采用PES对380名男性职务犯罪人施测,通过项目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方法对量表的信度和结构效度进行检验.同时对其中151名职务犯罪人施测自恋人格问卷,考察PES的效标效度.招募81名在职公务员作为对照组施测PES,匹配行政职级后对职务犯罪人组和公务员对照组的PES得分进行差异比较.结果: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PES的单因素模型拟合较好,x2/df=1.08,CFI=0.99,IFI=0.99,TLI=0.98,RMSEA=0.031.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7.心理特权水平与显性自恋总分(r=0.24)及其权欲(r=0.19)、优越感(r=0.24)、特权感(r=0.32)维度得分显著正相关.乡科级及以下组的PES得分显著高于厅局级和县处级,职务犯罪人的心理特权水平显著高于公务员对照组.结论:PES中文版在职务犯罪人样本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评估我国职务犯罪人心理特权水平的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青少年黑暗三人格的网络结构:基于高斯图和有向无环图的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探索青少年黑暗三人格的网络结构.方法:用黑暗十二条量表对十所学校的4200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基于图形LASSO法构建高斯图模型,接着使用有向无环图构建条目之间的潜在因果模型.结果:所有条目组成一个单一的三维网络,马基雅维利主义与精神病态联系紧密,自恋置于网络边缘.核心条目为"我习惯于欺骗别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和"我倾向于利用别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贝叶斯网络发现"我习惯于欺骗别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是马基雅维利主义及整个网络的驱动点.结论:尽管马基雅维利主义与精神病态存在概念重叠但两者仍隶属不同构念;自恋在黑暗三人格中具有特殊性;两种网络方法都表明欺骗与利用在青少年黑暗三人格网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年轻男性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默认网络的功能MRI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9/2
目的 从人脑连接组学的角度探索年轻男性自恋型人格障碍(NPD)患者默认网络(DMN)功能网络及连接的异常改变.方法 招募年轻男性 NPD患者和健康对照(HC)各 19 例进行神经心理量表测试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扫描.选择20 个DMN脑区作为节点构建DMN功能网络及连接.应用图论方法研究 NPD患者DMN的功能网络拓扑及连接参数,并评估异常参数与神经心理学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NPD 组和 HC 组的 DMN 均存在小世界属性.但是 NPD 组 DMN 的局部效率(Eloc)显著降低,右侧后扣带回的节点聚类系数(Cp)和效率显著增高,左侧前内侧前额叶皮层与左侧压后皮质的功能连接(FC)显著升高.此外,NPD组DMN的 Eloc 与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因子Ⅰ评分呈正相关,而且与隐藏自我评分、左侧前内侧前额叶皮层和左侧压后皮质的 FC值呈负相关.结论 NPD患者DMN的 Eloc 降低和局部 FC 代偿性增高可能是年轻男性 NPD发病机制的功能基础之一,而且可能与 NPD患者的脆弱特征隐藏自我和述情障碍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
-
多民族大一新生青少年人格障碍筛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中国多民族大一新生的人格障碍分布、严重程度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4年9月在北京某高校,使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了2014年新入学的2823名大一新生.使用人格诊断问卷(PDQ-4)作为人格障碍筛查工具,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学生一般情况.结果 多民族大一新生PDQ-4总分为(23.34±10.44);分量表分值中,分裂型(t=15.46,P=0.000)、偏执型(t=12.49,P=0.000)、依赖型(t=6.69,P=0.000)、表演型(t=12.92,P=0.000)、边缘型(t=2.83,P=0.005)分值高于普通人群,且差异有显著性.总体人格障碍阳性检出率为25.67%(666),检出率最高的前三项是强迫型44.29%(1149)、回避型31.84%(826)和偏执型30.30%(786),最低是边缘型5.74%(149).男性总体人格障碍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χ2=6.42, P=0.011);男性在分裂型、表演型、自恋型、边缘型和反社会型的检出率高于女性(χ2值分别为12.61、4.79、27.85、17.19、75.48,均P<0.05);女性回避型检出率高于男性(χ2=17.65,P<0.05);偏执型检出率少数民族学生高于汉族学生(χ2=4.76,P=0.029),表演型检出率汉族学生高于少数民族学生(χ2=5.75,P=0.016),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在中国大一新生、不同民族和男性是人格障碍发生的重点人群,有必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干预研究,在人格尚未最终形成的关键时期减少人格障碍的发生,避免后续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