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rf2在镧活化MMP9致脉络丛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改变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在镧活化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致脉络丛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改变中的作用研究。方法:于2020年10月,采用永生化大鼠脉络丛上皮细胞(Z310细胞)体外模拟血脑脊液屏障,分为对照组和0.125、0.25、0.5 mmol/L氯化镧处理组。不同浓度氯化镧处理Z310细胞24 h后,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细胞免疫荧光法观察MMP9、闭合蛋白(occludin)和胞质附着蛋白1(ZO-1)蛋白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MMP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occludin、ZO-1和Nrf2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氯化镧处理组Z310细胞体积变小,细胞间连接变少,死亡细胞、细胞碎片逐渐增多。0.25、0.5 mmol/L氯化镧处理组细胞内MMP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且TIMP1及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5);而与对照组比较,0.25、0.5 mmol/L氯化镧处理组细胞内ROS产生水平明显增加( P<0.05),0.125、0.25、0.5 mmol/L氯化镧处理组细胞内Nrf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 P<0.05)。 结论:镧可能通过下调Nrf2表达造成细胞内ROS水平增加,从而活化MMP9致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表达水平下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便秘患病率调查与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慢性便秘的患病率,分析慢性便秘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入选2021年9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接受MHD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人口学、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资料。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评估患者焦虑程度和生活质量。采用罗马Ⅳ标准诊断慢性便秘,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慢性便秘分为便秘组和非便秘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法分析MHD患者慢性便秘的危险因素。结果:321例MHD患者入选本研究,男168例,女153例,年龄(59.5±13.4)岁(范围29~87岁),慢性便秘160例(49.8%)。便秘组男性、长透析龄、服用司维拉姆和碳酸镧、糖尿病肾病及合并糖尿病占比高于非便秘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便秘组患者血钙、血磷、钙磷乘积、焦虑程度评分、周平均超滤量/干体重等显著高于非便秘组,血白蛋白、血镁、尿素清除指数和老年营养风险指数评分(GNRI)显著低于非便秘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重度焦虑(中度, OR=3.233,95% CI 1.339~7.805, P=0.009;重度, OR=5.103,95% CI 1.906~13.663, P=0.001)、存在营养风险(低风险, OR=3.705,95% CI 1.440~9.533, P=0.007;中度风险, OR=5.638,95% CI 2.557~12.430, P<0.001;严重风险, OR=15.097,95% CI 4.112~55.436, P<0.001)、年龄>60岁(以年龄≤40岁为参照, OR=4.050,95% CI 1.366~12.006, P=0.012)、有糖尿病病史( OR=2.224,95% CI 1.253~3.946, P=0.006)、服用司维拉姆( OR=2.290,95% CI 1.207~4.346, P=0.011)及钙磷乘积( OR=1.704,95% CI 1.329~2.186, P<0.001)、全段甲状旁腺素( OR=1.013,95% CI 1.003~1.022, P=0.007)、血尿素氮( OR=1.092,95% CI 1.002~1.189, P=0.045)、血镁( OR=0.042,95% CI 0.006~0.294, P=0.001)水平是MHD患者发生慢性便秘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MHD患者慢性便秘患病率为49.8%。充分透析、改善钙磷代谢、改善营养状况、缓解焦虑及提高血清镁水平,可能有助于降低MHD患者慢性便秘发生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上海市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临床实践变迁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上海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的管理现况,了解CKD-MBD的临床实践变迁。方法:选取截至2019年3月上海市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中心单位64家医院进行CKD-MBD问卷调查,并与2011年相应的调查结果对比。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各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的人数、CKD-MBD指南执行情况、CKD-MBD指南学习情况、CKD-MBD生化指标检测的开展和分布、高磷血症的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肾性骨病的治疗、透析液钙离子浓度。结果:共63家医院参与本研究。上海市血液透析中心共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 168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4 610例。84.1%(53/63)的医院执行指南过程顺利,与2011年(55.6%)相比,指南执行顺利的比例提高了28.5%。二级和三级医院指南执行顺利比例分别为83.3%(25/30)和84.8%(28/33),与2011年(39.3%和73.1%)相比,分别提高了44.0%和11.7%。所有医院均开展了血钙、血磷的检测,甲状旁腺素、总碱性磷酸酶、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25羟维生素D和其他骨代谢相关指标检测的比例分别为98.4%(62/63)、90.5%(57/63)、19.0%(12/63)、90.5%(57/63)和42.9%(27/63);冠状动脉CT、腰椎侧位片、超声心动图、骨密度和血管超声检测的比例分别为68.3%(43/63)、74.6%(47/63)、100.0%(63/63)、68.3%(43/63)和69.8%(44/63)。开展甲状旁腺素、总碱性磷酸酶、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25羟维生素D、冠状动脉CT、腰椎侧位片和超声心动图的检测比例分别较2011年提高2.1%、1.6%、0.5%、47.9%、14.6%、20.9%和1.9%。血液透析患者生化指标分布调查结果显示,血磷0.80~1.45 mmol/L(KDIGO指南)、血磷0.80~1.78 mmol/L(KDOQI指南)、血钙2.10~2.54 mmol/L和甲状旁腺素150~300 ng/L的患者比例分别为37.0%(3 323/8 969)、50.7%(4 571/9 018)、60.2%(5 568/9 244)和33.2%(3 018/9 087),理想的血磷(0.80~1.78 mmol/L)和血钙(2.10~2.54 mmol/L)水平分别较2011年(39.6%、53.5%)提高了11.1%和6.7%,甲状旁腺素150~300 ng/L的比例较2011年(34.1%)降低了0.9%。使用非含钙磷结合剂的医院比例(碳酸镧从1.9%升高至87.3%,碳酸司维拉姆从14.8%升高至63.5%)和外科手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医院比例(从38.9%升高至68.3%)显著升高。结论:随着CKD-MBD药物的可及性增加和肾脏专科医生对CKD-MBD的认知不断深入、管理不断加强,CKD-MBD各指标检测开展情况、生化指标的达标率均较2011年明显改善。但上海地区CKD-MBD的综合管理仍面临巨大挑战,仍需进一步提高血磷、全段甲状旁腺素的达标率,为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综合管理及钙磷代谢异常的防治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和管理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苯并[a]芘恶性转化16HBE细胞元素组分析及铜与顺铂或长春瑞滨联用对细胞增殖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研究苯并[a]芘(BaP)致细胞恶性转化中元素组的变化,探讨铜与顺铂或长春瑞滨联用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以16HBE细胞和BaP恶性转化细胞T-16HBE-C1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分析44种元素在2种细胞中的含量,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元素含量对2种细胞的区分能力,采用MTT法检测铜(0,237,340,487,1000和1432 μmol·L-1)、顺铂(0,4.4,6.1,8.6,12.0和16.8 μmol·L-1)和长春瑞滨(0,3.8,9.8,25.0,40.0和64.0 μmol·L-1)对2种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根据IC50比例制备铜与顺铂混合物和铜与长春瑞滨混合物,采用MTT法检测其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并采用等效线图法分析铜与顺铂或长春瑞滨的联合作用.采用MTT法检测铜(0,50,100,200,400 和800 μmol·L-1)与IC50的顺铂或长春瑞滨联用对T-16HBE-C1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 在2种细胞中共检出29种元素,其中铜、锌、银、硒和铷含量在T-16HBE-C1细胞中较16HBE细胞降低(P<0.01,P<0.05),钼、砷、锂、锗、锶、镍、镧、汞、铁和铯含量升高(P<0.01,P<0.05).元素含量可用于区分16HBE和T-16HBE-C1细胞.铜可抑制16HBE和T-16HBE-C1细胞增殖,IC50分别为(613±16)μmol·L-1和(776±15)μmol·L-1(P<0.01).铜与顺铂混合物(1∶69.5)和铜与长春瑞滨混合物(1∶33.4)抑制T-16HBE-C1细胞增殖,且铜与顺铂和长春瑞滨具有相加作用.与单独IC50浓度的顺铂(11.2 μmol·L-1)或长春瑞滨(23.2 μmol·L-1)相比,当铜>400 μmol·L-1,其与IC50浓度的顺铂或长春瑞滨联合作用可抑制T-16HBE-C1细胞增殖.结论 16HBE细胞经BaP恶性转化后元素含量和相关关系发生改变.铜可抑制T-16HBE-C1细胞增殖,且在高浓度时与顺铂和长春瑞滨具有相加的联合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镧改性虾壳低温热解制备的生物炭对池塘养殖废水磷吸附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1/20
为提高生物炭对磷的去除效果和将厨余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文章以废弃虾壳为原料,用NaOH将LaCl3以La(OH)3沉淀形式附着在虾壳表面,进行热解得镧改性生物炭(CSLa).采用XRF、SEM、BET、FTIR和XRD对改性前后的生物炭表征分析.采用吸附等温线模型和吸附动力学模型拟合生物炭的吸磷特征.研究了改性剂用量、初始pH、共存干扰离子对生物炭吸附磷的影响.结果表明镧化合物负载在生物炭表面,对磷吸附能力明显提高,最大理论吸附量为160.51 mg/g,与CS400磷最大吸附量(100.60 mg/g)相比约提高60%.在低浓度或高浓度磷溶液条件下,CSLa对磷吸附量和去除率均高于CS400,在实际水产养殖废水中更实用.吸附过程主要受化学吸附、颗粒内扩散控制.有关机理分析的结论表明表面沉淀作用、静电吸引、配体交换和内层络合作用是CSLa吸附磷的主要机理.CSLa更适合在弱酸性环境中除磷,不过在碱性环境条件下其吸附量也比较高.HCO3-和CO2-3对CSLa磷吸附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研究以低温400℃为热解温度制备镧改性生物炭,不仅提升了生物炭对磷的吸附量和去除率,而且消耗热能较少,更有利于实际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铈及铈基材料在口腔疾病领域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铈(cerium,Ce)是含量最丰富的镧系元素,主要以氧化铈的形式存在.Ce3+和Ce4+两种价态之间快速转化使铈兼具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作用,具有抗菌、抗炎、促进组织再生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在口腔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目的:概述铈在抗菌、抗炎、促进组织再生及抗肿瘤中的作用和机制,综述近年来铈和铈基材料在口腔材料改性和口腔疾病诊疗中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方法:以"cerium,ceria,prosthodontics,prosthesis,restorative dentistry,denture,dental implant,caries,endodontics,pulpitis,periodontitis,periodontal diseases,oral cancer"为英文检索词,以"铈,氧化铈,修复,种植,龋齿,龋病,牙髓,牙周炎,牙周疾病,口腔癌"为中文检索词,分别在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通过分析和阅读文献进行筛选,按照排除筛选标准纳入文献,最终纳入73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铈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细菌、氧化应激和破坏细菌生物膜发挥抗菌作用,同时依赖氧化还原酶模拟活性清除活性氧而发挥抗炎功能,铈的成骨和成血管活性涉及ERK和Wnt等一系列信号通路.②铈的抗菌、抗炎、成骨和成血管活性使其在治疗口腔感染性疾病和促进口腔软硬组织再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铈的抗肿瘤特性在口腔领域的应用仍存在一定空白.③作为口腔陶瓷材料,氧化铈稳定的氧化锆具有优异的机械物理性能,但透光性较低,适用于制作基底瓷、义齿支架和种植体.④依托铈的生物学活性,铈基材料能够有效促进种植体骨和软组织整合,抑制牙齿脱矿和致龋菌生长,促进牙本质牙髓复合体再生,减轻牙周炎炎症反应并促进牙周组织再生,在种植体表面改性、龋病预防、牙髓炎、牙周疾病和口腔癌的诊疗中均有较大的应用潜力.⑤铈在高浓度和长时间给药的情况下存在潜在的毒性,为进一步扩大铈在口腔临床实际中的应用,铈的生物安全性以及铈基材料适应口腔环境的优化在未来仍需更详尽的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离子掺杂羟基磷灰石的抗菌改性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骨修复材料植入术所造成的局部感染是手术并发症中之一,会导致手术失败并且增加患者治疗或二次手术的痛苦和费用.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材料具有与生物硬组织相似的结构与化学组成,具有优异的生物活性,备受国内外研究者们的关注.羟基磷灰石本身无抗菌特性,然而离子的掺杂赋予了羟基磷灰石出色的抗菌特性以及其他各类特性.当前研究的热点主要是常见金属离子元素掺杂羟基磷灰石的特性,近年来,一些类金属、重金属和部分镧系稀土元素掺杂的羟基磷灰石也开始获得研究.本文综述了一些常见的金属离子,镧系稀土金属离子,非金属离子还有其他离子单一掺杂和多种离子共掺杂羟基磷灰石的抗菌性能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做了总结及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氢氧化镧灌胃对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高磷血症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 观察氢氧化镧(LH)对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高磷血症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3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5组各6只,对照组不制备慢性肾功能衰竭高磷血症模型,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制备慢性肾功能衰竭高磷血症模型,制模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0.1、0.2、0.4 g/kg的LH,共8周;模型组和对照组不予处理.采用钙(Ca)、磷(PI)、肌酐(Scr)、尿素氮(BUN)试剂盒检测各组血清Ca、PI、Scr、BUN,苏木精—伊红(HE)、马松三色(Masson's)染色法检测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另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检测对照组、模型组及低、中、高剂量组肾功能差异代谢物,并分析肾功能差异代谢物GO功能、KEGG富集.结果 给药8周后,与模型组相比,给予LH各剂量组治疗后慢性肾功能衰竭高磷血症大鼠血清PI、Scr、BUN水平降低,肾损伤、肾小管囊性扩张、炎症细胞浸润得到改善,肾小管囊性扩张、炎症细胞浸润以及纤维化程度减轻,肾损伤得到延缓,且呈剂量依赖性(P均<0.05).代偿性上调的肾功能差异代谢物分别是D-丙氨酰-D-丙氨酸、6-叔丁基磺酸、氨基二环二羧酸、1D-肌醇等;代偿性下调的肾功能差异代谢物分别是DL-瓜氨酸、2,3-前列腺素、鸟氨酸、2-磺氧基甲基、对羧基苯磺酰胺等.这些肾功能差异代谢物富集到的代谢通路有尿素循环、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磷酸戊糖途径、赖氨酸降解、苹果酸-天冬氨酸循环、天冬氨酸代谢、丙氨酸代谢等.结论 LH对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高磷血症有治疗作用,且高剂量LH最为显著,LH可能通过尿素循环、精氨酸代谢等途径来发挥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1840MHz射频辐射对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环境射频辐射暴露对雄性SD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暴露组和假暴露组,对暴露组大鼠进行频率为1840 MHz、比吸收率(SAR值)为2W/kg、每日1h、连续7d的全身辐照.硝酸镧示踪透射电镜法和白蛋白免疫组化法观察暴露后大鼠脑皮质血脑屏障超微结构和通透性,免疫印迹法检测血脑屏障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表达水平.结果: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假暴露组镧颗粒仅出现在大鼠脑微血管管腔内;而在暴露组,除微血管管腔外,在局部脑皮质微血管内皮基底膜处和周围脑实质间亦可见镧颗粒沉积.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假暴露组大鼠脑皮质微血管周围未见白蛋白渗出,而暴露组大鼠脑皮质微血管周围有明显白蛋白沉积.上述结果提示,射频辐射暴露可能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假暴露组相比,暴露组大鼠脑皮质Z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840 MHz射频辐射可诱导血脑屏障发生一定程度地开放,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表达水平的改变可能参与该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微波辐射对大鼠肺脏组织结构和血气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微波辐射后大鼠肺脏组织结构和血气屏障通透性改变.方法 采用0、10、30和100 mW/cm2微波辐射166只二级雄性Wistar大鼠,并于辐射后6h、1d、3d、7d和14 d处死取肺脏,进行HE染色和硝酸镧灌注后,分别采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微波辐射后肺脏组织结构和气血屏障通透性的变化.结果 辐射后6h,各辐射组均见肺泡和支气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肺间质水肿、增宽,炎性细胞浸润,1d时最为明显,3d见减轻,14 d基本恢复.100 mW/cm2组辐射后1d,Ⅰ型肺泡上皮细胞核边集、浓缩,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板层小体空化,硝酸镧灌注后Ⅱ型肺泡细胞膜和肺微血管外均见有镧离子分布.结论 10~ 100 mW/cm2微波辐射可导致大鼠肺组织和超微结构损伤、气血屏障功能异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