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士和社会工作者姑息远程护理团队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或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心力衰竭(HF)和间质性肺疾病(ILD)的发病率较高,经过常规治疗的患者生活质量仍然较差。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在社区(门诊)为存在严重疾病的患者提供姑息护理治疗。近期美国学者进行了一项单盲、两组、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开发了姑息护理促进症状缓解干预措施(ADAPT),旨在确定与常规护理相比,护士及社会工作者姑息远程护理团队对COPD、HF或ILD门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在美国科罗拉多和华盛顿州两个退伍军人事务部门医疗系统及其下属的社区门诊诊所进行。该研究纳入了生活质量较差且具有住院或死亡风险的COPD、HF或ILD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为2016年10月27日至2020年4月2日。干预组的研究措施包括与护士进行6次电话沟通以协助症状管理,并与社会工作者进行6次电话沟通以提供社会心理护理。护士及社会工作者每周需要与初级保健医生、姑息治疗医生和相应的呼吸病学专家、心脏病学专家会面。常规护理组参照研究者编制的教育手册,详细说明COPD、HF或ILD的自我护理方法。每组患者均由其临床医生自行决定护理方式,其中可能包括来自护士、社会工作者以及心脏病学、呼吸病学、姑息治疗和心理健康专科医生的护理。研究主要结局是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6个月期间生活质量变化的差异,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评分衡量(评分范围为0~100分,较高分数表示生活质量更好,≥4分可认为具有临床意义上的变化);次要结局包括6个月内疾病特定健康状态(临床COPD问卷、Kansas城市心肌病问卷-12)、抑郁症状(患者健康问卷-8)和焦虑症状(广泛性焦虑障碍-7)的变化。结果显示:306例随机分配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8.9±7.7)岁;男性276例(90.2%),女性30例(9.8%);白种人245例(80.1%)。其中,177例(57.8%)存在COPD,67例(21.9%)存在HF,49例(16.0%)同时合并COPD和HF,13例(4.2%)存在ILD。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基线FACT-G评分相似(分:52.9比52.7)。所有患者在6个月内完成FACT-G评定的比例为76.1%(干预组154例中117例完成,常规护理组152例中116例完成);平均干预持续时间为115.1 d,平均每位患者接受了10.4次干预电话;干预组中有112例患者(72.7%)按照随机分配接受了干预。在6个月内,干预组平均FACT-G评分提高了6.0分,常规护理组提高了1.4分〔差异为4.6分,95%可信区间(95% CI)为1.8~7.4, P=0.001;标准化均数差( SMD)=0.41〕。此外,ADAPT还改善了COPD健康状态( SMD=0.44, P=0.04)、HF健康状态( SMD=0.41, P=0.01)、抑郁症状( SMD=-0.50, P<0.001)和焦虑症状( SMD=-0.51, P<0.001)。研究人员据此得出结论:对于处于较高死亡风险和较差生活质量的COPD、HF或ILD患者,与常规护理相比,由护士和社会工作者组成的姑息远程护理团队在6个月内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分时段现场预约配合走动式管理在提高门诊就诊服务质量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分时段现场预约配合走动式管理在提高门诊就诊服务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聊城市退役军人医院就诊的1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22年1~5月采用门诊常规管理模式,共56例,设为常规组,2022年6~10月采用分时段现场预约配合走动式管理,共80例,设为管理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挂号情况(挂号时间、退号率、挂错号率)、就诊情况(就诊等待时间、分诊时间)、患者满意度(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门诊护理质量(门诊部护理工作质量评分表)。结果:管理组相较于常规组,其挂号时间、退号率、挂错号率、就诊等待时间、分诊时间均更低(均 P<0.05),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门诊部护理工作质量评分表得分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分时段现场预约配合走动式管理可促进门诊高效开展挂号及接诊工作,改善门诊患者就诊体验,对提高服务质量及医院声誉有积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某部队医院2020-2022年骨科门诊军人病谱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调查分析某部队医院骨科门诊军人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通过某部队医院医疗信息管理系统获取2020-2022年骨科门诊就诊军人患者的资料数据,统计姓名、性别、年龄、军种、职别、门诊诊断,以及损伤部位、类型等,并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3年中骨科门诊共收治官兵17 968人,占军人门诊总数的9.88%;其中因训练伤前来就诊的占骨科门诊军人总数的97.89%.不同年龄段、职别、军种中占比最高的分别为21~25岁(49.97%)、士官(53.63%)、陆军(50.85%);不同部位中下肢及腰背部损伤占比最高,分别为43.26%、37.63%;按损伤类型来分,慢性肌肉劳损(27.12%)、半月板/软骨损伤(13.47%)占比最高;根据时间分析,每年6-8月份就诊人数最多.结论 就诊骨科门诊的军人较多,应进一步探究其特点及原因,并根据不同的情况,加强相应的预防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糖尿病足感染患者血清presepsin水平与感染程度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4/3/2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感染患者血清presepsin水平与感染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在河北省退役军人总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住院治疗的64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感染组)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感染程度分为轻度组(19例)、中度组(24例)和重度组(21例),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41例)和预后不良组(23例),另选取同期64例糖尿病足患者(未发生感染)为未感染组及40例门诊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presepsin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presepsin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足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resepsin水平对糖尿病足感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感染组血清presepsin水平高于未感染组及对照组(P<0.05),且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血清presepsin水平逐次升高(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presepsin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糖尿病足感染患者血清presepsin水平与感染程度、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呈正相关(r= 0.664、0.546,P=0.001、0.012),与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呈负相关(r=-0.692、-0.47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resepsin、HbA1c、HOMA-IR是糖尿病足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presepsin水平评估糖尿病足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911,灵敏度为78.05%,特异度为91.30%.结论 presepsin在糖尿病足感染患者血清中高表达,且与患者感染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对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
某部队医院军人慢性咳嗽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12
目的 研究军人慢性咳嗽常见病因的临床特征,分析其对各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 2020 年 6 至 2022年 6 月陆军第八十三集团军医院门诊及住院就诊的慢性咳嗽军人患者 70 例,按慢性咳嗽诊断程序确诊病因,分析3 种常见类型慢性咳嗽的临床特征,以及分别筛选出 3 项有显著差异的特征进行灵敏度和特异性计算.结果 70 例患者中咳嗽变异性哮喘(CVA)21 例,临床特征为夜间干咳为主、多和季节相关、多有特应性体质,总特异性 95.92%,咽痒及咳嗽频率最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19 例,临床特征为晨起为主的湿性咳嗽、多有鼻后滴漏感,总特异性 96.36%,咽痒及咳嗽频率相对较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15 例,临床特征为咳嗽多与饮食相关,多伴有反酸症状及胃病史,总特异性 94.55%,咽痒及咳嗽频率最低.结论 军人CVA、UACS和GERC常见病因的慢性咳嗽均具有其主要的临床特征,分别筛选出三项临床特征联合分析特异性高,可作为经验性诊治慢性咳嗽的有效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陆军军人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眼外伤致伤原因分析及诊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分析陆军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眼科伤员的临床资料,探寻一套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眼部外伤的有效诊疗策略.方法:对146例陆军非战争军事行动中伤病员的致伤情况、伤情处理方式及处理后视力改变情况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眼外伤军人住院伤员中致伤原因多为车祸伤、爆炸伤、打击伤、锐器伤、异物入眼、摔伤、撞伤等;门诊伤员致病原因多为电焊弧烧伤、紫外线烧伤.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治疗,大部分患者视力能够提升0.1~0.2.结论:根据不同伤情及致伤原因,给予合适的预防措施与诊疗方案,对于各种类型眼部外伤,预后及下一阶段治疗预判具有重要的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临床医师主导的复方水杨酸甲酯搽剂药品重点监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以临床医师为主要实施者对已上市药品复方水杨酸甲酯搽剂在人群中进行药品重点监测,对监测效果和第三方机构在监测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因运动系统疼痛就诊于骨科、康复科、中医风湿免疫科和军人外科门诊的患者200例,予复方水杨酸甲酯搽剂进行对症治疗,给药时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及诊断、治疗方案,在用药第7、37天进行随访,调查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治疗效果改善情况;研究过程以临床医师为主要实施者,引入第三方机构对药品重点监测的实施进行技术支持及监督.结果 药品重点监测开展顺利,临床医师可按要求完成相关工作,第三方机构的引入有助于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本监测中发现并确定不良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所有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由6.11分下降至2.13分.结论 以临床医师作为主要实施者并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药品重点监测的模式有助于该监测的实施;复方水杨酸搽剂在人群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能有效减轻疼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某部队医院眼科门诊军人患者疾病谱及季节性差异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军人患者眼科门诊疾病的病种分布及构成比,为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调取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眼科门诊计算机系统记录的所有军人患者资料,按照疾病分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全年共接诊军人患者2436人次,诊断明确的2164人次,门诊眼病构成比前5位的分别是结膜病(35.77%)、眼表疾病(18.04%)、眼睑病(11.95%)、屈光不正(8.77%)和眼外伤(6.88%).夏季结膜病就诊260人次(占结膜病的28.57%),冬季眼表疾病就诊124人次(占眼表疾病的27.02%),与其它3个季节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814,P=0.009;x2=9.250,P=0.002).眼外伤无显著季节性差异.结论 结膜病就诊人次以夏季居多;眼表疾病就诊人次以冬季居多,眼外伤的构成比较大,应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眼保健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优化导医服务对门诊军人患者就诊满意度与就诊时间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优化导医服务对门诊军人患者就诊满意度与就诊时间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门诊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120例就诊军人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4-9月120例门诊军人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导医服务流程护理,观察组给予优化导医服务流程护理,比较两组军人患者就诊满意度与就诊时间.结果 观察组在导医态度、专业技能、就诊流程及心理疏导方面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就诊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化导医服务可有效提升门诊患者的就诊满意度,缩短就诊时间,在门诊就诊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高危军人产妇门诊管理优化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究约束理论优化军人高危产妇门诊管理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某院产科门诊就诊的军人高危产妇1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2例,其中研究组患者采取约束理论优化军人高危产妇门诊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办法.统计两组孕妇对以往产科门诊状况的调查问卷,产科门诊管理满意度调查,在孕期结束后的妊娠结局.结果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门诊流程管理、检查环节及人为因素等方面存在不足.研究组产妇对军人高危产科门诊管理满意度为98.8%,对照组产妇为8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产妇妊娠各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约束理论可发现并改善军人高危产妇门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瓶颈,通过不断优化和再造军人高危产妇门诊管理体系,显著提升军人高危产妇满意度并降低妊娠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不断提升医院为军服务的竞争力和内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