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尘肺病患者门诊服务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了解重庆市尘肺病患者两周内门诊服务利用情况及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选取1 771名符合纳入标准的尘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情况、两周内门诊服务利用情况、因尘肺病相关症状治疗情况、医疗服务机构选择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用χ 2检验和logistic回归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1 771例尘肺病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6.1±10.19)岁,两周内门诊就诊尘肺病患者中,年龄41~50岁患者占40.0%(204/510);农村患者占87.8%(448/510);矽肺患者占65.1%(332/510),贰期患者占37.5%(191/510),诊断尘肺后未继续从事接尘工作患者占75.1%(383/510),工作时从来没有工伤保险患者占57.1%(291/510)。获得尘肺相关救助和有低保患者两周内门诊率分别为17.6%(90/510)和12.5%(64/510),患者自我健康评分为3分(41~60/中等)者占59.1%(301/510),有并发症、有尘肺病相关症状加重和一年内有住院史的患者分别占97.8%(499/510)、78.8%(402/510)和76.5%(390/510)。患者自我健康评分平均得分(52.9±16.2)分;28.2%的患者购买过工伤保险;两周内进行治疗患者1 204例,门诊就诊者42.2%,住院治疗者20.7%,自己买药者36.9%,患者不同治疗方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7.53, P<0.01);不同居住地患者选择到不同医疗机构就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3.97, P<0.05);患者尘肺病期别、有无并发症、有无工伤保险、自我健康评分、近一年是否住过院等是影响尘肺病患者门诊就诊的重要因素。 结论:尘肺病患者门诊利用情况受人口社会学、社会支持、疾病特征多因素的影响,应加强基层卫生机构的职业病医疗服务质量,让尘肺病患者能获得便利有效的治疗;建立更完善的社会保障支持体系,减轻尘肺病患者疾病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北京地区感染性腹泻儿童LLR株轮状病毒疫苗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感染性腹泻儿童兰州羔羊轮状病毒(Lanzhou lamb rotavirus,LLR)株轮状病毒疫苗接种情况,分析轮状病毒疫苗接种影响因素。方法:在北京的6个区各选一家医院,每月收集前30名年龄在2月龄至5岁首次就诊的感染性腹泻患者一般信息,在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上核对轮状病毒疫苗接种信息,对LLR株轮状病毒疫苗接种比例、接种时间进行比较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轮状病毒疫苗接种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2 078名儿童,其中接种一剂、两剂及三剂疫苗分别有308名(14.8%)、76名(3.7%)和11名(0.5%)。以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出生儿童组为参照,2010年12月至2014年1月出生的儿童具有最高的疫苗接种比例( OR=1.972;95% CI:1.361~2.858)及最高的12月龄内第一剂疫苗接种比例( OR=6.478;95% CI:3.050~13.762)。随着儿童出生时间向后推移,轮状病毒疫苗接种比例( x2=30.300, P<0.01)和12月龄内完成第一剂疫苗接种比例逐渐降低( x2=32.439, P<0.01)。 结论:北京地区LLR株轮状病毒疫苗接种比例呈下降趋势,疫苗接种比例与儿童所在地区密切相关。建议加强大众健康宣传,提高防病观念,同时加强基层接种门诊针对非免疫规划疫苗宣传推广的规范管理,提高接种服务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优质护理在提升门诊导医护理质量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提升门诊导医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该院门诊患者中抽取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导医服务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挂号与等待检查时间以及导医护理质量,分析两组护患纠纷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明显较高,且导医护理行为规范评分、导医分诊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导医就诊服务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其挂号时间、等待检查时间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均明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优质护理在提升门诊导医护理质量中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实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浙江省居民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浙江省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2018年上半年浙江省各市GDP排行榜,按照经济水平高、中、低选取3个地区(杭州市、嘉兴市、丽水市),于2019年7—10月在3个地区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对其门诊就诊患者进行服务满意度调查。本研究运用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简易版本(PSQ-18)对受访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464份,回收有效问卷429份,有效回收率为92.46%;其中杭州市112份,嘉兴市159份,丽水市158份。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总体满意度得分为(4.22±0.59)分,满意率为85.8%(368/429)。3个地区中丽水社区卫生服中心的总体满意度得分最高为(4.28±0.51)分,满意率为88.7%(140/158)。居民对技术服务质量、医生人际交流能力、医患沟通水平、服务经济性、服务时效性、服务可及性的满意度分别为(3.99±0.57)、(4.10±0.77)、(4.27±0.56)、(3.54±0.84)、(4.13±0.68)、(3.88±0.55)分,满意率分别为59.6%(256/429)、79.4%(340/429)、86.3%(370/429)、43.6%(187/429)、78.9%(338/429)、50.3%(216/42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技术服务质量、医生人际沟通交流能力、医患沟通水平及服务可及性是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OR值分别为3.734、2.928、7.732、4.275; P<0.05)。 结论:浙江省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总体满意度较高,技术服务质量、医生人际沟通交流能力、医患沟通水平及服务可及性是总体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我国患者对护理人文关怀的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患者对护理人文关怀的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升医院护理人文关怀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7—8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法抽取全国30个省份的门诊和住院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经课题组本土化修订后的护理人文关怀满意度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进行横断面调查,护理人文关怀满意度问卷分为护理协调、能力、教学/学习、情感支持、尊重个性、身体舒适、可用性、帮助/信任关系、患者/家庭参与、物理环境、精神环境和结果12个维度。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患者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共抽取107家医院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其中三级医院86家,二级医院21家,回收有效问卷29 108份。患者对护理人文关怀的满意度得分为(5.40±0.86)分,其中得分最高的3个维度为能力(5.50±0.89)、情感支持(5.47±0.88)和帮助/信任关系(5.46±0.86),得分最低的3个维度为教学/学习(5.38±1.01)、精神环境(5.36±1.04)和患者/家庭参与(5.11±1.28)。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子女情况、文化程度、职业、居住地、经济区域、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保险类型、就诊科室以及是否手术的患者人文关怀满意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我国医院患者对护理人文关怀的满意度处于中上水平,今后应强化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构建符合我国文化背景的、家庭参与式护理人文关怀模式,在护理服务过程中要考虑患者的人群特殊性,以更好地满足其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在线患者评论的医院门诊服务痛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从患方视角探究医院门诊服务的痛点,为服务质量优化管理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10家国内顶级医院,采集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患者在大众点评网发表的针对这10家医院的门诊服务差评文本。引入用户痛点分析模型,根据词频构建痛点指标词合集,结合情感值量化分析痛点指标,通过概念化标注对指标词进行内容分析。结果:对1 259条门诊服务差评文本的分析显示,患者对门诊服务质量的差评主要集中在人际交互、流程因素、人机交互、环境因素4个方面,人际交互中的医护人员态度不佳以及流程因素中的排队时间长和就诊时间短问题最为突出。结论:在线患者评论分析适用于医院门诊服务痛点的识别和感知,有助于院方选择服务改进的方向和项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运用品管圈缩短门诊抽血患者高峰时段等候时间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缩短门诊抽血患者高峰时段等候时间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以"缩短门诊抽血患者高峰时段等候时间"为主题,制定目标与计划,分析原因后提出针对性措施,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门诊抽血患者高峰时段等候时间和活动前后门诊抽血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门诊抽血患者高峰时段等候时间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由活动前的85%升至活动后的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缩短门诊抽血患者高峰时段等候时间,提升患者就诊感受,提高患者满意度,并能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圈员的综合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改善护理流程在眼科门诊工作中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改善护理流程在眼科门诊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流程不同分为流程改善组(48例)和普通流程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流程改善组与普通流程组比较,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较低[(29.4±2.6)分比(39.6±3.5)分,(36.4±5.4)分比(50.4±4.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5.683、22.145,均 P<0.05)。流程改善组护理满意度为95.8%(46/48),普通流程组护理满意度为83.3%(40/4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85, P<0.05)。 结论:眼科门诊就诊患者护理流程改善后,有助于提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提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值得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分时段现场预约配合走动式管理在提高门诊就诊服务质量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分时段现场预约配合走动式管理在提高门诊就诊服务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聊城市退役军人医院就诊的1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22年1~5月采用门诊常规管理模式,共56例,设为常规组,2022年6~10月采用分时段现场预约配合走动式管理,共80例,设为管理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挂号情况(挂号时间、退号率、挂错号率)、就诊情况(就诊等待时间、分诊时间)、患者满意度(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门诊护理质量(门诊部护理工作质量评分表)。结果:管理组相较于常规组,其挂号时间、退号率、挂错号率、就诊等待时间、分诊时间均更低(均 P<0.05),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门诊部护理工作质量评分表得分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分时段现场预约配合走动式管理可促进门诊高效开展挂号及接诊工作,改善门诊患者就诊体验,对提高服务质量及医院声誉有积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门诊老年关怀驿站实践策略集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构建门诊老年关怀驿站实践策略集,为提升医院门诊老年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1—12月,本研究基于4Ms模型,以老年患者需求为导向,通过文献分析和半结构访谈拟定门诊老年关怀驿站实践策略集的初筛条目,采用两轮德尔菲法筛选条目,构建门诊老年关怀驿站实践策略集。结果:两轮德尔菲法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6。门诊老年关怀驿站实践策略集包含4项一级条目(患者认为重要的事、用药安全、活动安全和精神护理)、10项二级条目(友善文化、友善管理、友善服务、友善环境、跌倒评估、预防措施、用药评估、用药宣教、心理评估和心理护理)和37项三级条目。所有一级条目和二级条目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评分均为5.00分,三级条目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评分>4.50分。结论:门诊老年关怀驿站实践策略集以护士为主导,体现了友善服务内涵,覆盖了老年患者门诊就诊全流程,可行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