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离子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观察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SCLC)碳离子治疗联合化疗和全脑预防性光子放疗(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0-05-27-2023-04-13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22例LS-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碳离子处方剂量:72 Gy(RBE)/12次.所有患者碳离子放疗同步使用EP方案化疗,碳离子治疗结束疗效评价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患者给予PCI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治疗相关毒性、1年和2年局部控制率、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结果 22例患者中21例患者完成了同步放化疗,1例患者因心肾综合征病史,肾功能分级3级未能接受化疗,其余患者耐受性良好.22例患者治疗前后NSE平均水平分别为(30.73±13.27)和(9.56±3.9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68,P<0.001.随访5~35个月,1例患者拒绝PCI,在治疗后10个月出现多发性颅脑转移.1年和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100.00%和92.31%;1年和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12%和84.71%,1年和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4.74%和77.73%.与碳离子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有放射性肺炎(1级9例,2级2例)、食管炎(1级4例)、皮肤反应(1级1例),均为1、2级急性不良反应.结论 使用碳离子治疗联合化疗和PCI治疗LS-SCLC患者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可耐受,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较好,但仍需要更多样本和更长时间随访进一步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高血压报告》(2023年)概要及解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2023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发布了首个《全球高血压报告—与无声杀手的赛跑》,报告涵盖了全球高血压的流行情况和管理方法,分析了高血压导致的死亡及疾病负担,探讨了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评价了降压治疗的成本效益,并介绍了多国高血压管理的成功案例,尤其是HEARTS高血压防控计划的全球推广情况.高血压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挑战,严重危害健康.过去30多年间,全球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或服用降压药物)患者的数量翻了一倍,从1990年的6.5亿增长至2019年的13亿,在30~79岁的全球高血压患者中,大约54%诊断为高血压,其中42%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而仅有21%得到控制.2019年,全球范围内超过一半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可归因于收缩压升高,如果全球范围内将高血压控制率提高到50%,从2023年至2050年间可以避免7 600万人死亡.人群水平的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包括高盐和低钾摄入、饮酒、缺乏运动、空气污染等.WHO支持通过减少膳食钠摄入,增加钾摄入、限制饮酒、戒烟、增加运动和改善空气污染等方式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治疗方面,WHO指南建议对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的个体使用降压药物治疗.对于特定人群,收缩压在130~139 mmHg之间时也建议开始使用降压药物治疗,同时推荐使用单片复方制剂进行联合治疗,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持久性.我国高血压的流行趋势和管理情况同样令人关注.高血压是我国人群中重要的死亡和疾病负担因素,通过学习和借鉴全球高血压管理的成功经验,可以加强我国高血压的预防、控制和监测工作,特别是推动HEARTS技术包在我国的应用,以提升高血压管理效果.该报告旨在提醒人们重点关注非传染性疾病,特别是高血压这一公共卫生挑战,通过详细的数据分析和成功案例明确了高血压防治的重要性,并为各国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实现2025年将未控制高血压比例较2010年相对下降25%的全球目标而共同努力.本文结合中国高血压病的流行趋势与管理情况对该报告进行简要解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小腿围和上臂围及Ishii评分对冠心病合并肌少症患者的诊断价值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背景 肌少症作为一种常见老年慢性病,在冠心病(CHD)患者中有较高的患病率,其增加了跌倒、骨折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已有研究证实小腿围、上臂围及Ishii评分对肌少症筛查具有一定价值,但在冠心病人群中应用较少.目的 评价小腿围、上臂围及Ishii评分在住院老年CHD合并肌少症筛查中的准确性及一致性.方法 选取 2023-01-01-05-31 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治疗的 213 例CH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身体成分测试仪检测肌肉量及上臂围等指标,进行小腿围的测量,并同时计算Ishii评分.通过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上臂围、小腿围及Ishii评分与肌肉量等指标的相关性,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性别人群上臂围、小腿围及Ishii评分对肌少症的诊断效果,并确定最佳诊断截断值,计算Kappa值判断上臂围、小腿围及Ishii评分与《老年人肌少症防控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23)》肌少症诊断标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CHD患者合并肌少症的发生率为27.2%(58/213).总人群上臂围、小腿围与四肢骨骼肌含量、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及握力均呈正相关(P<0.001),Ishii评分与四肢骨骼肌含量、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及握力呈负相关(P<0.001).男性上臂围、小腿围与四肢骨骼肌含量、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及握力均呈正相关(P<0.001),Ishii评分与四肢骨骼肌含量、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及握力呈负相关(P<0.001).女性上臂围、小腿围与四肢骨骼肌含量、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及握力均呈正相关(P<0.001),Ishii评分与四肢骨骼肌含量、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及握力呈负相关(P<0.001).ROC曲线显示,男性小腿围诊断肌少症的最佳截断值为 34.3 cm(灵敏度=86.5%,特异度=64.6%);女性小腿围诊断肌少症的最佳截断值为 33.8 cm(灵敏度=100.0%,特异度=50.0%);男性上臂围诊断肌少症的最佳截断值为 28.0 cm(灵敏度=70.3%,特异度=85.9%);女性上臂围诊断肌少症的最佳截断值为 27.5 cm(灵敏度=81.0%,特异度=69.6%);男性Ishii评分诊断肌少症的最佳截断值为 114.07 分(灵敏度=91.9%,特异度=62.6%);女性Ishii评分诊断肌少症的最佳截断值为 120.08 分(灵敏度=100.0%,特异度=64.3%).除女性小腿围与《老年人肌少症防控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23)》肌少症诊断标准的一致性(Kappa=0.353)较低外,其余指标与诊断标准的一致性均较好.结论 在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中,上臂围和小腿围均与肌肉量呈正相关,Ishii评分与肌肉量呈负相关,三种指标均具有较好的筛查效果,但本研究更推荐Ishii评分用于筛查肌少症,辅助医务人员早期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互联网的膳食自我管理对海口市社区高血压高危人群血压的干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研究通过对海口市社区高血压高危人群进行干预,探讨互联网+膳食自我管理干预技术对高血压高危人群的血压控制效果,为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的防治提供参考。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于2021年7至12月期间在海口市15个社区招募295名高血压高危人群,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15个社区随机分为空白组、传统组和互联网+组3个组。空白组即课题组不采取特殊的干预措施组(99名),所在社区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之健康教育服务规范》进行常规干预;传统组(95名)在空白组的基础上,由课题组额外采取举办讲座和分发科普书籍等传统方式进行干预;互联网+组(101名)在传统组的干预基础上额外采取互联网手段进行干预。于6个月后对其进行一般状况调查、实验室生化检查和体格测量。采用SPSS 25.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干预前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干预后组间比较用协方差分析,组间的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调整法;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四分位区间)即 M( Q1, 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组间的两两比较使用k样本Kruskal-Wallis单因素ANOVA法。用构成比或率描述计数资料,在干预前组间均衡可比的前提下,干预后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组间的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调整法。结果显示,共纳入295名调查对象,其中男性占35.6%(105名),女性占64.4%(190名);年龄范围为55~74岁、(64.69±5.73)岁;95.6%(282名)为已婚。三组调查对象入组时在性别、年龄、家族史、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状态、饮酒习惯、规律运动、膳食情况、SBP(收缩压)、DBP(舒张压)、脉压差、BMI(身体质量指数)、叶酸、24 h尿钠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干预后饮酒率表现为互联网+组(29名,28.7%)<传统组(47名,49.5%)<空白组(66名,66.7%)( χ2=28.948, P<0.001);规律运动率表现为互联网+组(37名,36.6%)高于传统组(18名,18.9%)和空白组(16名,16.2%)( χ2=13.476, P=0.001)。干预后,与空白组参与者相比,互联网+组参与者的能量、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钠和叶酸摄入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与传统组参与者相比,互联网+组参与者的能量、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摄入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干预后互联网+组[SBP:(128.95±6.55)mmHg,DBP:(79.88±5.75)mmHg]和传统组的的血压水平[SBP:(129.63±8.41)mmHg,DBP:(79.77±7.73)mmHg]均低于空白组[SBP:(132.93±8.41)mmHg,DBP:(82.42±7.76)mmHg](SBP: F=9.417, P<0.001;DBP: F=6.967, P=0.001),而互联网+组的24 h尿钠水平(143.63±38.58)mmol/24 h低于传统组(163.31±35.67)mmol/24 h和空白组(154.14±35.52)mmol/24 h( F=11.509, P<0.001)。综上,和传统干预方式相比,“互联网+膳食自我管理干预”模式更可能促进高血压高危人群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有效改善血压与24 h尿钠水平,利于CVD预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强化临床实习学生标准预防的教学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以医院感染重点科室专科培训和多媒体教育干预为主的多元化标准预防教育在临床实习学生标准预防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科教科和感染管理科结合国内外医院感染案例,设计并制作了标准预防和职业防护视频。视频内容涉及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两个方面,重点通过对医院感染重点科室的专科培训来强化196名医护学生的职业风险认知和医院感染防控及职业防护技能。从理论考试成绩、问卷调查实习学生实施标准预防的态度和依从性、两组学生针刺伤等职业暴露的发生率,比较两组实习学生标准预防教育培训的效果。采用SPSS 18.0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除对实施标准预防的不利因素的认识外,理论考试成绩、医院感染风险的认知、标准预防的意义认知、实施标准预防的有利因素、自我效能评价、标准预防依从性自我评价等6项,试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实习学生职业暴露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2% vs. 7.14%; χ2=4.69, P<0.05)。 结论:贯穿整个实习期的多元化标准预防教育干预,拓展和加深了学校教育内容,使学生在临床实习期具备良好的职业风险认知和应对技能,保障了患者和自身的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疗效比较研究中新用药者设计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因其可以避免临床试验设计和实施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偏倚,具有诸多优点,一直被认为是评价干预效果的金标准。但RCT整个研究过程条件要求高、控制严、难度大,且与实际临床实践有一定差距,无法推断在存在并发症、伴随治疗等情况下的风险和效益。由美国卫生保健研究和质量管理署提出的观察性疗效比较研究可用于系统研究预防、诊断、治疗和监测健康状况的不同干预措施、防治策略等在现实世界中的效果,可以作为RCT的一种有益补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应用移动流行区间法和综合指数建立北京市流感流行分级预警标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估计北京市流感流行阈值和分级强度阈值,对2019—2020年流感流行季的流行水平进行分级预警,并对应用的方法进行评价。方法:应用北京市2014—2019年5个流感流行季的流感样病例数、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和流感聚集性疫情数资料,经标准化处理整合为综合指数,结合移动流行区间法(moving epidemic method,MEM)估计流行阈值和分级强度阈值,并应用交叉验证法评价预警效果,评价指标为灵敏度、特异度、马修相关系数和约登指数。结果:将流感流行水平分为5个等级,预警2019—2020年流感流行季流行水平的流行阈值、中位阈值、高强度阈值和超高强度阈值分别为0.73、2.12、3.56和4.49。评价指标灵敏度、特异度、马修相关系数和约登指数分别为98%、68%、65%和66%。结论:本研究为2019—2020年流感流行季建立了流行水平分级预警标准,为流感预警防控工作提供了依据。综合指数结合MEM预警的灵敏度较高,准确性在可接受范围内,该方法可在北京市流感分级预警中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专业小组质控模式在血液净化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专业小组质控模式在血液净化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将2018年1~6月血液净化中心的管理阶段作为对照组,2018年7~12月组建了专业小组进行质量控制阶段作为研究组;研究组由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组建为1个管理组和7个专业小组(生活小组、安全小组、技能小组、感染防控小组、宣教小组、循证小组及设备维护小组)。明确指定各小组的护理管理内容和职责,采用追踪法评价两个阶段的血液净化中心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研究组的血液净化中心各项考核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采用专业小组质控模式,能够明显提高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管理质量,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护理效果,确保患者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采用社区综合措施及互联网技术干预社区慢性病患者接种疫苗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分析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及互联网技术干预社区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种流感与肺炎球菌疫苗的效果。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流感季开始前,选取5个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35岁及以上的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个示范区选取2组社区并将其随机分成A组(实施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和B组(在A组干预基础上增加互联网技术干预措施)进行6个月的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疫苗接种知识得分、接种意愿及接种比例的差异。共纳入15 226例患者。干预后,2组患者的疫苗知识知晓得分、接种意愿与接种比例均较干预前有所提高。经干预,疫苗知识得分中位数提高分值B组(50.00分)高于A组(42.86分);流感疫苗接种意愿提高幅度B组(6.91%)高于A组(4.16%);流感疫苗接种比例提高幅度B组(7.35%)低于A组(16.61%);肺炎球菌疫苗接种意愿提高幅度B组(7.90%)低于A组(9.08%);肺炎球菌疫苗接种比例提高幅度B组(3.37%)低于A组(4.06%)。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的疫苗知识水平、接种意愿与接种比例。在社区综合干预基础上增加互联网技术对提高疫苗知识水平、流感疫苗接种意愿上更有促进效果,但对疫苗接种比例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9年河南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监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河南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进展,评价防治措施效果,为调整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对河南省所有登记在册的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村进行普查,对病区村的改水情况、生活饮用水氟含量和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进行监测;分析病区村控制达标(水氟合格且儿童氟斑牙检出率≤30%)情况,计算达标率。结果:共监测病区村17 504个,其中改水村17 352个、未改水村152个,改水率为99.1%;共建设改水工程3 685个,正常运转工程3 448个,改水工程正常运转率为93.6%。居民生活饮用水氟含量合格村13 526个,水氟合格率为77.3%;实际受益人口约1 101.10万人,人口受益率为90.1%;改水村和未改水村水氟合格率分别为77.9%(13 512/17 352)、9.2%(14/152),改水村显著高于未改水村(χ 2=400.58, P < 0.05)。共检查8~12岁儿童498 527人,检出氟斑牙68 972例,氟斑牙总检出率为13.84%,氟斑牙指数为0.3。全省共有控制达标村12 488个,达标率为71.3%。 结论:河南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已基本落实改水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但与《全国地方病防治"十三五"规划》目标尚有一定差距,需要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改水工程发挥实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