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预警评分系统联合白蛋白预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预后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估国家预警评分系统(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NEWS)联合白蛋白预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入住宣武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共524例,按住院期间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及无预后不良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及生化指标,采用单因素、多因素统计分析,筛选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合ROC曲线计算敏感性、特异性.结果:524例患者中有278例发生预后不良,与无预后不良组患者相比,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较小,白蛋白水平较低,NEWS更高,NYHA分级较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NEWS越高,心力衰竭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风险越大,具有统计学意义(OR=1.34,95%CI:1.21~1.50,P<0.001);白蛋白水平越低,心力衰竭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风险越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94,95%CI:0.88~1.00,P=0.038),NYHA分级越高,心力衰竭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风险越大,具有统计学意义(OR=13.01,95%CI:8.39~20.19,P<0.001).绘制ROC曲线,预测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NEWS为0.77,白蛋白为0.61,NEWS联合白蛋白为0.79,联合指标的曲线下面积优于单独NEWS评分(Z=2.112,P=0.035).结论:NEWS联合白蛋白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不良预后中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编辑导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近年来问世的生物制剂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治疗提供了新方法。专家论坛《生物制剂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在分析近期发表的网状Meta分析研究和系统性综述的临床研究数据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生物制剂治疗CRSwNP的适应证、用法、疗效评价、安全性和治疗花费情况。论著《蜗神经动作电位监测在前庭神经鞘瘤手术中的应用》探讨了蜗神经动作电位(CNAP)监测在前庭神经鞘瘤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对听力保护的意义。发现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联合CNAP监测有利于术中听力保护,应用定位监测可提示术者避免损伤神经;肿瘤切除后,近脑干端CNAP波形及N1波幅对预测术后听力保留状态具有一定价值。论著《鼻瓣区静态参数在鼻腔空间三维模型中的研究》应用Mimics软件对颌面部CT数据进行处理,建立鼻腔空间三维模型,定位鼻瓣区并测量其重要参数,以期为鼻阀功能不良的定量诊断提供依据。论著《MEN2A/MEN2B家系RET胚系突变携带者“分级预警制”与甲状腺预防切除术的研究(附7例报道)》指出,对于有MEN2A/MEN2B家族史的健康人群,应用“分级预警制”的综合判断,在严格筛选和密切监测的基础上,把握合理时机,可开展甲状腺预防性切除术。论著《甲状腺未分化癌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单中心20年回顾性研究》探究甲状腺未分化癌(ATC)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发现ATC患者中,初诊无喉返神经受累症状、白细胞正常、无远处转移的患者预后相对好,综合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继续教育园地《原发性鼻腔鼻窦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研究进展》围绕鼻腔鼻窦黏膜恶性黑色素瘤(SNMM)展开讨论,全面分析其发病机制、诊断要点、治疗及预后等,以期帮助临床医生进一步了解SNMM,为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机会,提高患者生存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联合耳蜗电图监测在显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HFS)过程中应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s)联合耳蜗电图(ECochG)监测在听觉功能保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采用MVD治疗的908例HFS患者资料。根据术中所采取听神经功能监测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成BAEPs组(309例)、ECochG组(301例)和BAEPs+ECochG组(298例)。比较3组患者波形的总体引出率、平均引出时间,术中预警效果,以及3组患者术后即刻与随访期间听力情况。结果:(1)ECochG组和BAEPs+ECochG组波形的总体引出率明显高于BAEPs组,平均引出时间明显低于BAEP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ECochG组中复合动作电位(CAP)波幅明显高于BAEPs组中V波波幅,CAP潜伏期也明显早于V波潜伏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BAEPs组中波形被引出的288例患者中共48例患者出现预警征象,ECochG组中波形被引出的292例患者中共73例患者出现预警征象,BAEPs+ECochG组中波形被引出的292例患者中共65例患者出现预警征象。(3)术后即刻3组患者听力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AAO-HNS)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18.041, P=0.000),平均秩次提示BAEPs+ECochG组患者听力优于其他2组。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5个月(范围为3~24个月)后,3组患者听力AAO-HNS分级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 H=29.625, P=0.000),BAEPs+ECochG组患者听力仍然优于其他2组。 结论:ECochG与BAEPs联合监测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和及时地反映术中听力功能损伤的情况,对HFS患者行MVD治疗时的听觉功能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瞬目反射监测在大型听神经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术中瞬目反射(BR)监测对患者眼睑闭合功能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80例大型听神经瘤(Koos分级≥3级)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中均行BR监测,并记录术中BR波幅的下降率。分别于术后1周、3个月、6个月依据Terzis区域性量表评价患者的眼睑闭合功能,并将其分为眼睑闭合功能良好组(Terzis量表分级≥4级)和眼睑闭合功能不良组(Terzis量表分级<4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后眼睑闭合功能结局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确定BR的临界值及其对患者眼睑闭合功能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80例患者中,76例(95.0%)引出有效BR波形,其中1例因术中调整麻醉深度未纳入分析。75例患者中,术中有28例(37.3%)面神经与肿瘤粘连紧密难于分离,14例(18.7%)面神经严重变形、菲薄。术后1周、3个月、6个月眼睑闭合功能的良好率分别为58.7%(44/75)、77.3%(58/75)和82.7%(62/7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1周、3个月、6个月,眼睑闭合功能良好组和功能不良组的面神经形态、BR波幅下降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面神经分离难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R波幅下降率是术后1周( OR=1.11,95% CI:1.06~1.16)、术后3个月( OR=1.08,95% CI: 1.04~1.13)、术后6个月( OR=1.08,95% CI: 1.03~1.13)眼睑闭合功能结局的影响因素(均 P<0.01);其临界值分别为20.8%、29.4%、51.0%;灵敏度分别为90.3%、94.1%、84.6%,特异度分别为89.7%、83.3%、92.1%。 结论:术中BR监测结果可有效反映听神经瘤患者术后眼睑闭合功能的结局;BR波幅下降>50%可作为手术中的预警标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应用移动流行区间法和综合指数建立北京市流感流行分级预警标准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估计北京市流感流行阈值和分级强度阈值,对2019—2020年流感流行季的流行水平进行分级预警,并对应用的方法进行评价。方法:应用北京市2014—2019年5个流感流行季的流感样病例数、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和流感聚集性疫情数资料,经标准化处理整合为综合指数,结合移动流行区间法(moving epidemic method,MEM)估计流行阈值和分级强度阈值,并应用交叉验证法评价预警效果,评价指标为灵敏度、特异度、马修相关系数和约登指数。结果:将流感流行水平分为5个等级,预警2019—2020年流感流行季流行水平的流行阈值、中位阈值、高强度阈值和超高强度阈值分别为0.73、2.12、3.56和4.49。评价指标灵敏度、特异度、马修相关系数和约登指数分别为98%、68%、65%和66%。结论:本研究为2019—2020年流感流行季建立了流行水平分级预警标准,为流感预警防控工作提供了依据。综合指数结合MEM预警的灵敏度较高,准确性在可接受范围内,该方法可在北京市流感分级预警中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改良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对肺炎克雷伯菌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改良序贯器官衰竭评分(improved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ISOFA)对肺炎克雷伯菌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379例肺炎克雷伯菌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28 d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细菌耐药分级、发生脓毒症休克等指标。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曼-惠特尼 U检验和 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系数判定ISOFA与各评分系统包括查尔森评分(Charlson′s weighted index of comorbidities,WIC)、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ational early warning system,NEWS)、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y scoreⅡ,SAPSⅡ)、急性脓毒症病死率评分(mortality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sepsis score,MEDS)、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急性胃肠损伤分级(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ROC)比较各评分系统对肺炎克雷伯菌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价ISOFA风险分层在生存情况中的意义。 结果:379例肺炎克雷伯菌脓毒症患者中,存活组278例,死亡组101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生脓毒症休克、细菌耐药分级、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以及WIC、NEWS、APACHE Ⅱ、SAPSⅡ、MEDS、SOFA、AGI、ISOF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218, χ2=6.781、24.374、27.208, Z=-3.689、-5.022、-4.396、-4.697、-7.438、-6.348、-6.358、-8.676、-6.680、-11.658,均 P<0.01)。单因素分析得到ISOFA的计算方法:ISOFA=SOFA+1.5×AGI。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ISOFA、性别、SOFA、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细菌耐药分级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ISOFA与WIC、NEWS、APACHEⅡ、SAPSⅡ、MEDS、SOFA的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327、0.371、0.614、0.564、0.578、0.847。WIC、NEWS、MEDS、SAPSⅡ、APACHEⅡ、SOFA、SOFA+AGI、ISOFA预测肺炎克雷伯菌脓毒症预后的AUROC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0.646(0.584~0.708)、0.657(0.597~0.716)、0.712(0.654~0.771)、0.713(0.653~0.773)、0.749(0.693~0.806)、0.788(0.737~0.838)、0.872(0.826~0.917)、0.891(0.845~0.937),表明ISOFA预测效果最佳。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提示,ISOFA低风险水平、中等风险水平、高风险水平间的生存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 结论:ISOFA对预测肺炎克雷伯菌脓毒症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人群健康风险的高温热浪预警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全球变暖的长期趋势将直接导致世界各国高温热浪频发。为了应对高温热浪、增强公众防护能力,欧美等国广泛开展高温热浪健康风险预警研究,并基于人群健康风险建立分级预警系统,初步取得较好的健康收益。然而,目前我国高温热浪健康风险预警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以人群健康风险为核心构建的高温热浪预警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从预警指标、预警模型、预警触发值、预警分级等四方面梳理国内外高温热浪健康风险预警研究进展,进而明晰高温热浪健康风险预警模型和预警分级方案构建要点,以期为我国大力发展高温热浪健康防护行动奠定预警技术储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预警决策的重症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研发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发重症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预警系统,对其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进行预警及干预,从而降低意外拔管风险,保障患者安全。方法:以重症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模型为核心,以预防重症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护理干预方案为指导蓝本,以医院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为基础,依托计算机信息技术,对系统的界面布局、分区、模块结构、内容和功能进行整体构架,多角度、多方位研发重症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预警系统,并用该系统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18例发生非计划性拔管案例,以验证其预警效果。结果:重症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预警系统雏形由登录模块、评估模块、决策模块、预警模块、指导模块及管道固定方案模块6个主题模块集成,系统自动判断重症患者风险等级,从而实行分级预警,筛选高危风险人群,最终提供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案。经回顾性分析,该预警系统的检测率为88.89%。结论:重症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预警系统是一个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的预警平台,能有效预警拔管高危患者,规避管道护理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MEN2A/MEN2B家系 RET胚系突变携带者“分级预警制”与甲状腺预防切除术的研究(附7例报道)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对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MEN)2A/2B人群实施甲状腺预防性切除术的合理时机。方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甲状腺头颈外科于2015年5月至2021年8月,动态随访MEN2A/MEN2B家系中 RET基因携带者,依据“分级预警制”(即依次通过基因检测、降钙素指标和超声检查的评估)鼓励高危者进行预防性甲状腺全切除术,实际完成7例,男3例,女4例,年龄为7~29岁。根据2015年美国甲状腺协会(ATA)指南中列出的风险分层,分别为最高风险(highest,HST)、高风险(high,H)各2例,中等风险(modest,MOD)3例。3例患者的降钙素术前保持为正常范围内,4例患者术前降钙素水平升高。7例患者均接受了甲状腺切除术,4例患者同期进行了Ⅵ区淋巴结探查或预防性清扫术。 结果:从动员手术到实施手术时间为2~37个月,平均15.1个月。除1例病理回报为C细胞增生,其余6例均为甲状腺髓样癌。术后随访2~8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38.4个月。术后血清降钙素降至正常水平,达到生化治愈,定期超声检查均无甲状腺癌复发。7例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明显甲状腺功能紊乱,且患儿身高、体重等指标与同龄人相仿,生长发育正常。结论:对于有MEN2A/MEN2B家族史的健康人群,应用“分级预警制”的综合判断,在严格筛选和密切监测的基础上,把握合理时机,可开展甲状腺预防性切除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住院患者医疗服务行风风险防范预警指标及信息化管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从源头上预防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是医院行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作者围绕医疗服务规范化管理要求,通过文献分析、专家咨询等,梳理相关行风风险点,从"合理住院、合理收费、合理治疗、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用耗"6个层面构建行风预警框架,并明确14个行风预警指标,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开发行风风险预警系统,实现对住院患者医疗服务行为的信息化监管。实践发现,风险预警系统通过量化分级的方式,实时关注行风指数,起到了行风精准管理的作用,提高了行风管理效率。行风预警体系可促进医疗服务行为的规范化管理,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并可作为临床医生、科室行风管理的重要手段及考核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