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铁军基于"补气升阳"法治疗胃下垂经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刘铁军教授认为,胃下垂发病以气虚不运、阳虚气陷为本,常伴有血虚,或夹杂痰湿、郁热、血瘀等实邪而虚实并见,临床基于"补气升阳"法论治胃下垂,以顾护胃气贯穿始末,辅以疏肝理气、升举阳气、气血同调等法,灵活化裁补中益气汤、黄芪建中汤等经典名方,效如桴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黄雅慧从"痰泻"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之经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溃疡性结肠炎是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要特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其缓解期多表现为便次增多、便中夹有黏液、偶见少量脓血、黏膜活检炎症指标明显改善等."痰泻"之名首见于《医宗必读》,黄雅慧教授基于书中对痰泻的论述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的病位虽在肠腑,实则与脾肺肾密切相关.黄教授指出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的核心病机为湿阻酿痰成瘀,临证以通、化二字为治疗大法,使津气通利、水湿得化而痰泻得止.针对气虚不运、湿流于下,施以参苓白术散加减培土生金以培本;针对阳虚不温、水气流滞,施以四神丸合真武汤加减益火补土以治标;针对湿滞痰阻、气滞血瘀,施以苓桂术甘汤合膈下逐瘀汤加减蠲饮祛瘀以求缓.临证常取佳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从心辨治耳鸣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阐述从心辨治耳鸣的理论依据,认为心寄窍于耳,与耳藏神相通、气血相关、经络相连,心神失调,心气、心血亏虚等均为引发耳鸣的重要病机。从心辨治耳鸣的常见证型有心气虚、心血虚、心阴虚、心阳虚、心火上炎、痰热扰心、心血瘀阻等,根据患者不同情况,治疗上常配合中医辅助疗法,如针刺、运动灸、耳灸、中药封包、耳穴压豆、穴位注射、穴位贴敷、中药泡洗、足底按摩、推拿、拔罐等,效如桴鼓。并附验案一则进行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血小板参数、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对深静脉血栓形成中不同中医证型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和D-二聚体在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中不同中医证型的表达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2015年6月-2019年6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病科500例住院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检测并比较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 PDW)、血小板压积(platelet crit, PCT)、大血小板比率(platelet larger cell ratio, P-LCR)、FIB、D-二聚体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分析各指标对中医证型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500例患者经辨证分为3组,其中湿热下注证组286例(57.2%)、血瘀湿重证组132例(26.4%)、脾肾阳虚证组82例(16.4%)。各组间MPV、PDW、P-LCR、FIB和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 P<0.01),其中血瘀湿重证组较湿热下注证组MPV水平升高,D-二聚体水平降低( P<0.05) ;脾肾阳虚证组MPV、PDW、P-LCR水平高于湿热下注证组与血瘀湿重证组( P<0.05或 P<0.01),FIB、D-二聚体水平低于湿热下注证组与血瘀湿重证组( P<0.05或 P<0.01)。FIB (AUC= 0.592 9)和D-二聚体(AUC =0.673 1)对于DVT血瘀湿重组和脾肾阳虚组的鉴别诊断有统计学意义( P<0.01)。MPV(AUC=0.601 5)、PDW(AUC= 0.615 4)、P-LCR (AUC =0.606 1)、FIB (AUC =0.616 4)和D-二聚体(AUC =0.721 8)对DVT湿热下注证组和脾肾阳虚证组的鉴别诊断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MPV、PDW、P-LCR、FIB和D-二聚体与DVT中医证型有一定的相关性,且对其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作为中医微观辨证客观指标的有效补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食管裂孔疝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与中医证型、胃镜下表现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食管裂孔疝(HH)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及其与中医证型、胃镜下表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中心确诊的HH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采集临床信息,完成中医体质、中医证型判定及胃镜下表现分类,进行分析。结果:300例HH患者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比不完全相同(χ 2=88.140, P<0.05),由高到低依次为气郁质(58例)、气虚质(56例)、湿热质(51例)、痰湿质(45例)、阳虚质(27例)、阴虚质(21例)、平和质(17例)、血瘀质(17例)、特禀质(8例);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分型存在明显的属性关联(χ 2=129.753, P<0.05),其中肝胃郁热证与湿热质、阴虚质对应;脾胃湿热证与痰湿质对应;脾胃虚寒证与阳虚质、气虚质对应;气郁痰阻证与血瘀质、气郁质对应;气虚血瘀证与气虚质对应;胃镜下表现与中医体质存在明显的属性关联(χ 2=123.189, P<0.05),其中无食管炎与阳虚质、气虚质、平和质、痰湿质对应;反流性食管炎A级与湿热质、气郁质对应,B级与湿热质、气郁质对应,C级无明显对应关系,D级与阴虚质对应。 结论:HH患者的中医体质以气郁质、气虚质、湿热质、痰湿质为多见,且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型、胃镜下表现有明显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急性前葡萄膜炎中医体质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估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中医体质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中医眼科专科就诊并经体质评分判定为病理体质的患者196例,应用中华生存质量量表进行生存质量评分。采用 t检验及线性回归分析中医体质与生存质量评分各领域的相关性。 结果::196例患者中单纯体质者147例,复合体质者49例。经广义线性回归分析,患者的不同体质类型及体质评分与中华生存质量量表评分有显著相关性,进一步分析发现体质评分与中华生存质量量表评分中的形、情有显著相关性(均 P<0.05),与神无显著相关。经线性回归分析,不同类型中医体质中,气虚、痰湿、血瘀、阳虚、阴虚体质与中华生存质量量表中的形有显著相关性(均 P<0.05);气郁体质与情有显著相关性( P=0.001);而湿热体质与形和情均有显著相关性(均 P<0.001)。 结论::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的不同中医体质与中医生存质量密切相关,且对形的影响最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医体质分型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医体质分型与氯吡格雷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评估。采用数字荧光杂交测定CYP2C19的基因型;采用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对CYP2C19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遗传平衡检测;中医体质分型与基因多态性的关系采用二分类 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阳虚质18例(18%)、阴虚质30例(30%)、气虚质18例(18%)、痰湿质51例(51%)、湿热质14例(14%)、特禀质2例(2%)、血瘀质27例(27%)、气郁质4例(4%)、平和质11例(11%);CYP2C19*2基因多态性分布为CYP2C19*2(A/A,突变纯合子)21例(21%)、CYP2C19*2(A/G,杂合子)33例(33%)、CYP2C19*2(G/G,正常纯合子)46例(46%),突变等位基因频率为0.375;CYP2C19*3基因多态性分布为CYP2C19*3(A/A)1例(1%)、CYP2C19*3(G/A)14例(14%)、CYP2C19*3(G/G)85例(85%),突变等位基因频率为0.08;与A/A基因型相比,急性脑梗死患者CYP2C19*2位点G/G基因型与痰湿质( OR=5.105,95% CI:1.308~19.928, P<0.05)、血瘀质( OR=12.557,95% CI:1.741~90.558, P<0.05)存在相关性。 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痰湿质患者最多;氯吡格雷CYP2C19*2位点突变率明显高于CYP2C19*3位点突变率;急性脑梗死患者痰湿质、血瘀质与氯吡格雷CYP2C19*2基因多态性可能存在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老年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中医证素分布及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老年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及中医证素、脓毒症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 Ⅱ)与短期死亡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2022年5月1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科及ICU诊断并接受治疗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疾病类型分为脓毒症组38例、脓毒性休克组20例,收集2组患者基本信息、中医证素,以及SOFA评分、APACHE Ⅱ评分;按生存状态分别统计2组患者入组28 d的存活与死亡状况。采用关联规则分析患者中医证素分布规律,Logistic回归分析中医证素、SOFA评分、APACHE Ⅱ评分与死亡预后的关系。结果:脓毒症患者中医证素主要集中在阴虚、肺、痰、气虚、血瘀、热、阳虚,脓毒性休克患者中医证素主要集中在阴虚、肺、阳虚、气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脓毒症组中医证素肝[ OR(95% CI)为0.080(0.011,0.578), P=0.012]、经络[ OR(95% CI)为0.088(0.011,0.718), P=0.024]及SOFA评分[ OR(95% CI)为0.524(0.310,0.886), P=0.016]、APACHE Ⅱ评分[ OR(95% CI)为0.426(0.186,0.977), P=0.044]是患者死亡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脓毒性休克组中医证素痰[ OR(95% CI)为0.014(0.001,0.267), P=0.005]、经络[ OR(95% CI)为0.041(0.003,0.618), P=0.021]、阳虚[ OR(95% CI)为0.028(0.002,0.427), P=0.010]及SOFA评分[ OR(95% CI)为0.543(0.310,0.950), P=0.032]、APACHE Ⅱ评分[ OR(95% CI)为0.633(0.408,0.985), P=0.042]是患者死亡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脓毒症患者中医证素以虚实夹杂为主,脓毒性休克患者以虚性证素为主;气虚、阴虚贯穿疾病发展始终;中医证素经络、高SOFA评分、高APACHE Ⅱ评分的老年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可能预后较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冠心病常见证候要素自评辨识量表的研制及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制冠心病常见证候要素自评辨识量表,并对量表进行评价。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及专家咨询法形成冠心病常见证候要素自评量表的条目池,通过专家咨询法、临床调查法,结合频数法、相关系数法、Cronbach's α系数法、因子分析法联合进行条目筛选,以主客观联合赋权方法确定条目的权重,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法确定诊断阈值,通过Cronbach's α系数、因子分析法等对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制订的冠心病常见证素自评辨识量表共计6个证候要素36个条目,包括血瘀3个条目、痰浊9个条目、气滞7个条目、气虚5个条目、阴虚6个条目、阳虚6个条目,诊断阈值分别为1.000、45.300、36.400、66.600、33.900、30.500;量表各维度的重测信度系数均>0.7,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540~0.848;因子分析方面,提取每一个公因子载荷系数>0.4的变量,结果与量表的条目设置完全吻合,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3.822%。结论:冠心病常见证候要素自评辨识量表信度及效度良好,具有一定的科研与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气主呴之”探讨肾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炎癌转化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COPD炎癌转化是指肺部长期反复的慢性炎症的恶性转化。中医认为,COPD炎癌转化病因病机总属本虚标实。COPD致肺脾肾之气受损,气为阳,气虚则阳虚,阳虚温煦失常致气滞、痰凝、血瘀,为COPD炎癌转化的关键。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肾阳亏虚是COPD炎癌转化的始动因素;肺阳虚是COPD炎癌转化的根本因素;肾虚脾失温煦致脾阳虚是COPD炎癌转化推动因素。本文从“气主呴之”理论探讨肾阳在COPD炎癌转化中的作用,以期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拓宽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