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阳病治阴"理论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治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强直性脊柱炎是临床上一种高致残、高致畸率的慢性炎症性骨病,发病早期常因腰背部疼痛、僵硬感等非特异性症状被忽视."阳病治阴"乃阴阳失调状态的治法之一.卢敏教授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常督弱肾亏,内生阴邪,阴缠督阳,阳不胜阴,故阴阳失调,发病常兼糅寒、瘀、痰、湿阴之实邪.治则治法上,标实为盛除阴邪,本虚为主培督肾,同时辨阴证施以散寒、通瘀、蠲痰、逐湿之法化散阴毒,临证每获良效,可谓驱散阴邪以复督回阳以达"阳病治阴"之意.附验案 1则以当参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升麻治疫思想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3/16
本文从阴阳毒、阴火、大气下陷等医论出发,探析不同医家运用升麻的治疫思想.升麻辛凉轻扬,可解百毒、辟障邪,多治温热疫、瘥后证.仲景以疫毒已发、未发之别区分阴阳毒,阳毒者,升麻合蜀椒、雄黄汗以发之、阴毒者,升麻合鳖甲解毒散结;李东垣则总以心火独盛为致疫关键,发于头面者,升麻合风类药、苦寒之品清热解毒、升阳泻火,脾胃内伤者,升麻合甘温补脾土之品以泻阴火;疹毒客于肺胃者,则以辛凉气轻之品为主,透疫达表、解毒去实;余邪搏击大气者,则循同气相求之理,升提大气,举陷托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基于伏邪癌毒理论探讨恶性肿瘤的病机、转归和治则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恶性肿瘤是导致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中医将其病因病机总结为"癌毒致病".癌毒是一种伏邪,恶性肿瘤的形成是在正虚基础上伏邪蓄毒日久成积.癌毒既是一种病理产物,又是一种致病因素,根据其特性可分为阳毒与阴毒.基于伏邪癌毒理论,认为内外伏邪酝久成毒;癌毒初成,蛰伏潜藏,传舍损正;遗毒留伏,易于复发.伏邪癌毒与正气的动态相争表现在:癌症早期,正胜邪微;癌症进展期,邪胜正负;癌症终末期,邪盛正衰.治则治法包括:邪去则正安,即阳毒治以清热解毒、阴毒治以消痰化瘀;养正积自除,即夯实脾胃、畅通化源和益气养血、滋阴壮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升阳解毒”治疗慢性湿疹刍议
编辑人员丨2023/8/6
基于清·景日珍《嵩崖尊生》提出的“升阳解毒”法,参考刘完素“玄府气液”说、王好古“阴证”论、李杲“益气升阳”法等前人学术观点,对“升阳解毒”法中“升阳”的含义与方法、“毒”的由来及性质、“升阳解毒”的机理和用药思路等做了详细阐述.并结合慢性湿疹的临床发病特点,构建起“阳虚不运-阴毒蕴积-毒损络脉-气液不行、皮肤失养、邪气凑之”的慢性湿疹发病模型,进而发掘“升阳解毒”法治疗慢性湿疹的理论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解毒护本方灌肠降低大肠癌术后化疗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解毒护本方保留灌肠配合中药口服, 降低结大肠癌术后化疗不良反应, 找出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办法.方法:符合诊断标准大肠癌根治术后患者6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30例应用化疗药物, 观察期间暂不应用中药汤剂, 治疗组30例配合中药解毒护本汤剂保留灌肠, 加上中药汤剂内服, 4周为一观察周期, 观察2组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的情况, 不同时期出现的主要证候积分、肿瘤标志物、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因化疗出现的症状显著轻于对照组; 肿瘤标志物变化差异无显著性 ( P﹥0. 05); 治疗组的肌体免疫力明显强于对照组.结论:解毒护本方保留灌肠能减轻大肠癌术后化疗的毒副作用, 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肌体的免疫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伏阳—病络"论肿瘤复发与转移的病机
编辑人员丨2023/8/6
肿瘤患者接受手术、放化疗后,中焦脾乏,痰瘀内生,可致伏阳为患.一方面,阳失疏布,固护失司,寒、痰、瘀蕴结积久介导阴毒鸱张;另一方面,伏阳郁滞,阳热怫郁,气液渗灌失司.上述均可伤血,且可诱发络脉损伤、络用失常,寒、痰、瘀、毒等在此留滞、互结、流窜,假病络为运毒之舟楫,构成肿瘤复发与转移的病理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王好古《阴证略例》之“阴证”与“阴毒”
编辑人员丨2023/8/6
王好古著《阴证略例》专述阴证指出阴证多因脾肾虚寒外有感寒内有伏阴,内外相守而致.太阴、少阴和厥阴症状虽有不同,王好古却以辨脉为先突出阴证本质.阴毒为阴证特殊类型,阴独盛而阳气暴绝并分三候,症状逐渐加深,非单一汤药可治,需配合外治或熏蒸脐下或汤沐四肢以接阳气.服药与天地阴阳相参,同时可采取反佐之法,同气相从.《阴证略例》中阴证与阴毒,系统体现医家王好古的个人辨证思想,理法方药具备,希望本文对临证可提供一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胡荫奇以阴毒论治干燥综合征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及腺体外其他器官而出现多系统损害的自身免疫病.胡荫奇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强调治疗SS要抓病机寻思路提高疗效.受SS发病机制认识启发,以阴毒论治干燥综合征,认为阴指的是病位深入,非表在里;毒指的是内外邪气深重,阴毒致病是SS的病机关键,银升鳖甲汤是治疗SS的专病专方.根据疾病分期、患者症状、证候表现,在银升鳖甲汤的基础上,循药理证据选药加减达到较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从气血理论探讨癥瘕与阴疽病因病机的联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阴疽的产生通常是因阳虚或气血不足,加之外感六淫,或七情内伤,或饮食不节,导致寒痰凝结,气血瘀滞,进而化为阴毒,内损筋骨、脏腑.妇人癥瘕是由脏腑气化功能的亢盛或衰弱、外邪侵袭、饮食失节、情志失调等诸多因素作用,最终形成瘀血留滞,痰瘀胶结,络痹气阻,日久而成癥瘕格局.气血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两大基本物质,气血功能的紊乱则会导致诸多病证的形成.本文从气血理论探讨阴疽和癥瘕的病因病机,从脏腑、六淫、七情等方面探讨对气血的影响,分析阴疽与癥瘕内在的病因病机的联系,认为气血的亏虚和运行迟滞是其根本联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阳和通腠"思想指导肉芽肿性乳腺炎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3/8/5
肉芽肿性乳腺炎属本虚标实之证,病因病机为气血亏虚、气化不利、阴毒痰凝.阳和通腠法是通过温阳与辛散之品配伍,使阴邪随汗液排出的一种治疗方法,营卫气血得和、邪毒从表而散是该法的核心理论.临床上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应遵循阳和通腠的原则,通气血而开腠理、化阴凝而布阳和,使寒痰阴毒得温化宣发而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