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滋阴清肾饮治疗阴虚内热证狼疮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观察滋阴清肾饮治疗阴虚内热证狼疮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住院及门诊确诊LN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 30)和联合组(n= 30).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联合组给予常规西医+滋阴清肾饮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与疗效、肾功能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血肌酐(sCr)、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24 h Upro)]、免疫学指标[补体C3、补体C4、免疫球蛋白(Ig)M、IgG、IgA]、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评分(SLEDAI)及安全性.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86.67%、83.33%)较对照组(63.33%、60.00%)高(P<0.05);治疗后联合组五心烦热、咽痛、盗汗、斑疹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24 h Upro、BUN、sCr、IgM、IgG、IgA、CRP、ESR、SLEDAI评分低于对照组,ALB、Hb、补体C3、补体C4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滋阴清肾饮治疗阴虚内热证LN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肾功能、免疫学指标,降低炎症水平,有助于控制病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李七一运用清热法治疗汗证之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3/16
汗证是指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一种病证.李七一教授将汗证分为自汗、盗汗与潮热汗三类,认为汗证与阳热关系密切,阳热有虚实两端,实者多见气分热盛、湿热蕴蒸,虚者主要为阴虚内热.依据"有一分汗,即清一分热"的原则,李教授治疗汗证主要运用清热法(清泻气热、清热祛湿与滋阴清热),临床获效满意.附验案2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海南省特发性性早熟女童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探讨海南省特发性性早熟(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ICPP)女童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选取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216例ICPP女童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医证候进行频数统计和分级评分,并按阴虚火旺证、气血亏虚证和心肾不交证三大中医证型,探讨其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结果](1)发病年龄方面,216例ICPP女童的发病年龄在4~10岁之间,平均发病年龄为(7.15±1.06)岁,其中满7岁且不满8岁阶段的ICPP女童发病率最高,为49.54%.(2)中医证型方面,三大证型中,阴虚火旺证的占比最高(147例,占68.06%),其次是气血亏虚证(41例,占18.98%)及心肾不交证(28例,占12.96%).(3)中医证候方面,临床常见证候(频率>25.0%)按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怕热盗汗、手足心热、乳房胀痛、性情急躁、脉细数、大便干结、咽干口燥、潮热、多食肥甘、舌红少苔、抑郁、精神乏力、颧红、失眠多梦、舌红苔黄和口苦口干等16种.(4)各证型的年龄分布方面:阴虚火旺证和气血亏虚证均多见于满7岁且不满8岁年龄段的ICPP女童(占58.50%和51.22%),心肾不交证多见于满8岁且不满9岁年龄段的ICPP女童(占89.29%).[结论]阴虚火旺证是海南省ICPP女童占比最高的中医证型.研究性早熟女童的中医证型分布,有助于性早熟女童的早期临床症状观察以及疾病的早期诊断,从而为ICPP女童的临床辨证用药提供线索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基于"阳浮而阴弱"运用当归六黄汤治疗癌症术后多汗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多汗症是指躯体出汗超出体温调节需求,导致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的综合征,在中医学属"汗证"范畴.癌症术后患者邪实骤去、正气内虚,具有虚而不谐的特点,此时多汗者为"阳浮而阴弱".阳虚而浮,阴虚而弱,亦属营卫不和.阴阳俱虚,在里之阴不内守,在外之阳虚而外散.且虚人更易外感,每伤于风则卫阳更弱而反欲作强,则见身热汗漏不止.当归六黄汤所治为阴虚火旺、卫随汗虚之证,与阴阳俱虚证有所契合,区别在于阴虚火旺者卫表因盗汗而虚,而肿瘤术后者本就阴阳俱虚,其汗出为主症者,即"阳浮而阴弱",阴不能内守,阳虚不能自固,亦合当归六黄汤之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萍蓬草
编辑人员丨2023/9/2
萍蓬草根状茎食用,又供药用,有强壮、净血的作用;以全草、种子、根茎入药.全草滋阴清热,主治劳伤虚损、阴虚发热、盗汗、外敷刀伤.种子、根茎健脾胃、活血调经.种子主治脾虚食少、月经不调;根茎主治脾虚食入难消,阴虚咳嗽、盗汗,血瘀月经不调、痛经及跌打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
-
敛汗汤辨治盗汗验案2则
编辑人员丨2023/8/6
汗证是临床杂病中较为常见的病症,一般认为自汗多属气虚、阳虚,盗汗多属阴虚内热.治法上根据证候的不同,治以补气血、养阴敛汗、调和阴阳等.但临证亦有不循常道者.本文举盗汗验案二则,一则阴虚盗汗,二则气虚盗汗.根据盗汗的病理性质不同,治疗不拘常法,活化辨证,灵活用药,在临床上均取得良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知柏地黄汤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阴虚火旺型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知柏地黄汤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阴虚火旺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6例阴虚火旺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3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配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知柏地黄汤.治疗2月后,对患者的各项中医症状进行评分,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含量,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8%,对照组总有效率74.7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治疗前后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咽干口燥、心烦失眠、口渴喜饮、腰膝酸软、潮热盗汗、大便干结积分及中医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6项中医症状积分及中医症状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中医症状总积分治疗前后的差值较大(P<0.05).结论:知柏地黄汤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阴虚火旺型2型糖尿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黄芪为小儿肺痨之要药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临床治疗小儿肺痨一般以滋肺阴、杀痨虫为主,而常忽略甘温之黄芪的重要作用.从脾肺之关系、小儿特殊性、肺痨证症结合等方面论述黄芪为小儿肺痨之要药.肺痨之病,肺阴虚仅为标,其根在脾气虚.由于小儿自身的特殊体质,应以黄芪益气补脾,其甘温之性亦可缓和组方里其他药物的寒性和苦味.黄芪对咳嗽、咯血、盗汗、低热、消瘦等症状,亦有直接治疗的作用.总之,黄芪治疗小儿肺痨,体现因人施治、标本兼治,对小儿肺痨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当归六黄汤主治病机探微
编辑人员丨2023/8/6
针对历代医家以“阴虚盗汗”作为《兰室秘藏》所载“当归六黄汤”主治病机的论述提出商榷,以阴虚内热非自汗、盗汗之惟一病机,当归六黄汤非仅治盗汗证为论点,通过详细分析《兰室秘藏》《脾胃论》所栽“当归六黄汤”相关条文原意,探求李东垣立方之旨,提出当归六黄汤所治病证应为湿热内蕴三焦,热更盛而湿不著,湿热蕴蒸,伤阴津而未耗肾液之汗出异常症.“湿热阴伤,汗出异常”才是“当归六黄汤”主治疾病的基本病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740例耐多药肺结核中医病性证候要素分布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耐多药肺结核(MDR-PTB)中医病性证候要素的分布、主要组合规律.方法 通过多中心横断面临床流行性病学调查,采集740例MDR-PTB患者中医症状、体征和舌脉信息,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MDR-PTB证候数据库.采用证素、证候判定标准实施判定,分析描述其病性证候要素的分布、主要组合规律.结果 共选取139个症状、体征组成中医四诊调查采集要素,其中频率>10%的症状体征有29个,频率>30%的症状体征有7个,依次为脉细、气短、盗汗、神疲、乏力、低热、口渴.740例患者中单一病性证素169例(22.84%),两病性证素组合216例(29.19%),三病性证素组合126例(17.03%),四病性证素组合47例(6.35%),五病性证素组合16例(2.16%),166例无法判定其病性证素.单一证素以气虚最为常见;216例两病性证素出现9种组合,其中气虚+阴虚频率最高,构成比为64.81%;126例患者三病性证素中出现9种组合,其中阴虚+火热+痰浊、气虚+阴虚+阳虚较常见,构成比分别为38.10%、31.75%;四种病性证素以气虚+阴虚+火热+痰浊最常见,构成比为44.68%;五种病性证素组合16例均为气虚+阴虚+阳虚+火热+痰浊. 结论 MDR-PTB患者病性证素中气虚最常见,以气虚、阴虚合并火热、痰浊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