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瘀热辨治儿童五官疾病验案三则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瘀热是血热与血瘀胶结而成的一种病理因素,广泛存在于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的不同阶段.儿童五官血络丰富,感邪易从热化,产生痈肿诸疾,其形肿大,其色暗红,难以彻清,反复出现,与瘀热致病特点相吻合,由此推测瘀热是儿童五官疾病重要病机之一.基于瘀热理论重新审视当归六黄汤,创新性提出运用当归六黄汤治疗儿童五官疾病,以霰粒肿、慢性根尖周炎、慢性扁桃体炎三种儿童常见五官疾病为例,论述运用当归六黄汤治疗儿童五官疾病瘀热证的辨治思路,阐释异病同治的中医内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HPLC-MS/MS测定当归六黄汤中4种不同成分的含量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建立HPLC-MS/MS的分析方法同时测定当归六黄汤中 4种主要成分黄柏碱、巴马汀、毛蕊异黄酮、阿魏酸的含量,为当归六黄汤的质量控制提供方法学参考和借鉴.方法 基于HPLC-MS/MS的分析方法,质谱检测采用ESI源MRM的正离子数据采集模式.色谱柱为Agilent Extend-C18(5 μm,4.6 mm×250 mm),甲醇和含 0.5%的甲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结果 黄柏碱的线性范围为 2~200 nmol/ml,巴马汀、毛蕊异黄酮、阿魏酸的线性范围均为 20~2 000 nmol/ml,当归六黄汤 7批样品中 4种成分的含量相对稳定,其中,阿魏酸主要存在于黄柏和黄连中;黄柏碱只在黄柏中测到;毛蕊异黄酮在黄芩和黄芪中含量较高;巴马汀在黄柏和黄芪中都能检测到.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好,样品的稳定性良好,能够满足中药复方定量分析的要求,可用于当归六黄汤的质量控制和评价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王玉光从肺痹、肺痿、喘脱三期论治间质性肺疾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王玉光教授通过对间质性肺疾病(ILD)长期的临床观察,根据本病病程的发展,从疾病的分类特点、临床特征、发生发展及行为学分类,临证中从肺痹、肺痿、喘脱三期论治ILD,临床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肺痹期主要为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痹阻,肺气不通所致,治疗上以祛邪开痹、通达肺脏气机为主,同时兼以扶正.代表方剂有芪银三两三方、桂枝芍药知母汤、防己地黄汤、当归四逆汤、桑杏薏甘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桂枝茯苓丸等.肺痿期主要为久病劳伤所致肺叶痿弱失用所致,治疗上以肺肾双补、益气养阴、填精纳气为主,同时兼以祛邪.代表方剂有升阳益胃汤、熟地锁阳方、理阴煎、生脉散、六味回阳饮、金水六君煎等.喘脱期主要为疾病终末期,久病耗损,真元亏耗,宗气大虚,肾阴阳俱损,肾不纳气,发为喘脱,治疗上主要以补肾、纳气、填精、固脱为主.代表方剂有大补元煎、薯蓣纳气丸、参赭镇气汤、大补阴丸合补中益气汤合生脉饮、来复汤、左归丸、左归饮、右归丸、右归饮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李七一运用清热法治疗汗证之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3/16
汗证是指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一种病证.李七一教授将汗证分为自汗、盗汗与潮热汗三类,认为汗证与阳热关系密切,阳热有虚实两端,实者多见气分热盛、湿热蕴蒸,虚者主要为阴虚内热.依据"有一分汗,即清一分热"的原则,李教授治疗汗证主要运用清热法(清泻气热、清热祛湿与滋阴清热),临床获效满意.附验案2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儿童瘀热内结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观察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儿童瘀热内结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桐城市中医医院就诊的8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结合组间基线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基于当归六黄汤加减拟定的中药水煎剂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8周,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肺部感染评分(CPIS)、发病次数、平均单次住院时长、免疫学相关指标以及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经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75.00%,对照组患儿经治疗后,其总效率为5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PIS评分较未治疗均有明显下降,但观察组患儿CPIS评分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发病次数及平均单次住院时长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儿免疫学指标如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水平均有升高,CRP指标下降;其中,观察组患儿免疫学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RP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疗效良好,可进一步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发病频次与时间,改善免疫功能并减低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当归六黄汤质量标志物的发现及其作用机制解析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五原则"和网络药理学,为当归六黄汤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Q-marker"五原则"对当归六黄汤的质量标志物进行筛选,再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ChEMBL与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获取功效标志物的潜在作用靶点,构建当归六黄汤质量标志物的蛋白互作网络.利用拓扑、GO、KEGG富集分析构建"关键靶点-信号通路-生物过程"网络,进而阐释当归六黄汤质量标志物的作用机制.结果:根据"五原则"和网络药理学综合分析,筛选阿魏酸、黄芪甲苷、梓醇、汉黄芩素、地黄苷D、黄芩苷、黄柏碱、汉黄芩苷、小檗碱作为当归六黄汤的质量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可能通过作用于MAPK、雌激素、PI3K-Akt等通路从而调节MAPK级联、基因表达、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抑制炎症.结论:本研究初步探究当归六黄汤的质量标志物及其作用机制,为当归六黄汤的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更有利的科学依据与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基于"阳浮而阴弱"运用当归六黄汤治疗癌症术后多汗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多汗症是指躯体出汗超出体温调节需求,导致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的综合征,在中医学属"汗证"范畴.癌症术后患者邪实骤去、正气内虚,具有虚而不谐的特点,此时多汗者为"阳浮而阴弱".阳虚而浮,阴虚而弱,亦属营卫不和.阴阳俱虚,在里之阴不内守,在外之阳虚而外散.且虚人更易外感,每伤于风则卫阳更弱而反欲作强,则见身热汗漏不止.当归六黄汤所治为阴虚火旺、卫随汗虚之证,与阴阳俱虚证有所契合,区别在于阴虚火旺者卫表因盗汗而虚,而肿瘤术后者本就阴阳俱虚,其汗出为主症者,即"阳浮而阴弱",阴不能内守,阳虚不能自固,亦合当归六黄汤之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黄文政辨治汗证验案4则
编辑人员丨2023/9/23
汗证是一种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黄帝内经》已对汗的生理及病理有了一定的认识,书中指出生理性的汗出与气温高低及衣着厚薄有密切关系,而因阴阳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导致的汗出异常则属于病理状态[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3
-
当归六黄汤主治病机探微
编辑人员丨2023/8/6
针对历代医家以“阴虚盗汗”作为《兰室秘藏》所载“当归六黄汤”主治病机的论述提出商榷,以阴虚内热非自汗、盗汗之惟一病机,当归六黄汤非仅治盗汗证为论点,通过详细分析《兰室秘藏》《脾胃论》所栽“当归六黄汤”相关条文原意,探求李东垣立方之旨,提出当归六黄汤所治病证应为湿热内蕴三焦,热更盛而湿不著,湿热蕴蒸,伤阴津而未耗肾液之汗出异常症.“湿热阴伤,汗出异常”才是“当归六黄汤”主治疾病的基本病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当归六黄汤加味口服,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血生化检查、肺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70%,对照组总有效率83.7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肺功能测定、影像学检查对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六黄汤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能有效控制症状,改善患者肺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