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氧化应激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氧化应激是导致骨质疏松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关于骨质疏松症的护理干预措施大多与降低氧化应激水平相关,但仍局限于疾病发生后的阶段,对亚疾病时期人群的关注较少,且相关干预措施中的饮食干预仍着重于钙质及维生素D的补充,缺乏抗氧化应激饮食的指导.该文对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与氧化应激的关系和机制进行归纳,并结合当下的骨质疏松症相关护理干预进展,提出年龄阶梯式骨密度检查结合超早期护理干预的思考,以期改善人群骨密度水平,为寻求新的防治骨质疏松症护理干预措施发展方向提供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1型糖尿病患儿父母心理状态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1型糖尿病作为儿科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患儿父母肩负着孩子日常糖尿病管理的责任,父母的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家庭环境、家庭行为及患儿心理健康状况,还会对日常糖尿病管理造成影响。本文从1型糖尿病患儿父母存在的不良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等方面对当前研究进行综述,阐述患儿父母可能存在创伤后应激症状、焦虑、抑郁、慢性悲伤等不良心理状态;分析影响患儿父母的疾病相关因素及社会因素、医护因素;对缓解患儿父母不良心理状态的有效护理措施如健康教育、同伴支持、阶梯式护理模式进行归纳。建议医护人员对1型糖尿病患儿父母的心理状态给予更多关注与支持,探索能被我国患儿父母所接受的心理支持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停用氯己定漱口液并实施集束化口腔护理对机械通气患者病死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氯己定漱口液已被广泛用于机械通气患者以预防与感染有关的呼吸机相关性并发症(infection-related ventilator-associated complication,IVAC),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其可能会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为此,加拿大学者进行了一项多中心阶梯整群随机对照试验,旨在明确停用氯己定漱口液并实施集束化口腔护理是否会降低机械通气患者的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病死率。该研究在加拿大多伦多的6个ICU中进行,采用阶梯式楔形设计进行整群随机分组,分别接受控制期和干预期治疗。各个ICU中心根据分组后确定的治疗计划表实施相应治疗,控制期组所有患者都使用氯己定漱口液进行口腔护理;干预期组所有患者都完全停用氯己定漱口液并实施集束化口腔护理;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个月。主要评价指标是患者的ICU病死率;次要评价指标包括IVAC、口腔疼痛和口腔健康功能障碍等。结果显示:该研究共招募了3 260例患者,其中控制期1 560例,干预期1 700例。干预期与控制期患者ICU病死率分别为23.5%(399/1 700)和21.2%(330/1 5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调整后的优势比(odds ratio, OR)为1.13,95%可信区间(95% confidence interval,95% CI)为0.82~1.54, P=0.46〕。两组患者的IVAC发生率、存活患者的拔管时间和口腔疼痛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调整后的风险比(hazard ratio, HR)及95% CI分别为1.06(0.44~2.57)、1.03(0.85~1.23)、0.62(0.34~1.10),均 P>0.05〕;然而,干预期患者口腔健康功能障碍评分较控制期明显改善(差值为-0.96,95% CI为-1.75~-0.17, P=0.02)。研究人员据此得出结论: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没有观察到停用氯己定漱口液并实施集束化口腔护理对患者ICU病死率、IVAC、口腔疼痛或拔管时间的益处,但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口腔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阶梯式护理在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阶梯式护理在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1例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 n=46)与对照组( n=45)。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阶梯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功能独立性、生活质量。 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脊髓独立性评定量表第3版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阶梯式护理可促进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阶梯式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理困扰和应对方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阶梯式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理困扰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0月期间于该院行PCI术治疗的AMI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阶梯式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医学应对问卷(MCMQ)、依从性和心肌梗死多维度量表(MIDAS)评分,记录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面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依从性和MIDAS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阶梯式护理模式干预可有效改善AMI患者PCI术后心理困扰和应对方式,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阶梯式康复训练结合音乐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阶梯式康复训练结合音乐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81例患者为对照组,2020年5月—2021年4月收治的95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阶梯式康复训练结合音乐疗法。术后1 d、14 d、1个月、3个月、6个月,比较两组抑郁、焦虑、疼痛及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评分。结果:术后1、3、6个月,观察组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抑郁、焦虑评分比较存在组间、时间及交互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4 d、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疼痛、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疼痛、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评分比较存在组间、时间及交互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阶梯式康复训练结合音乐疗法可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的负性情绪,减轻术后疼痛,提高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结合MOTOmed训练的阶梯式个体化护理对脑出血后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结合MOTOmed训练的阶梯式个体化护理对脑出血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102例老年脑出血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给予MOTOmed训练联合阶梯式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与平衡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自我感受负担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的Fugl-Meyer运动功能(FMA)量表与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FMA量表与BBS评分高于对照组[(77.68±8.54) vs. (63.21±7.23)分,(49.97±5.27) vs. (42.38±4.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后1、3个月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61.18±9.49) vs. (47.86±7.81)分,(78.32±10.54) vs. (63.27±8.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的身体负担、情感负担、经济负担评分及总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SPBS的身体负担、情感负担、经济负担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11.06±1.93) vs. (15.12±2.61)分,(8.94±1.76) vs.(12.47±1.92)分,(3.64±0.59) vs. (3.72±0.56)分,(23.64±3.66) vs. (31.31±4.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后1、3个月的SS-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157.73±28.57) vs. (140.26±25.39)分,(164.24±24.48) vs. (143.52±26.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结合MOTOmed训练的阶梯式个体化护理模式可有效促进老年脑出血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的提高,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减轻患者自我感受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健康教育联合阶梯式护理模式对肺癌化疗患者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健康教育联合阶梯式护理模式对肺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心理弹性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肺癌术后,且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中焦虑或抑郁维度评分>7分的化疗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排除各种原因脱落的病例,最终观察组纳入46例,对照组纳入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健康教育联合阶梯式护理模式的护理干预。每4周使用HADS评估患者的负性情绪,负性情绪缓解的患者停止下一阶段护理干预,未缓解的患者继续进行下一阶段更高强度的护理干预。采用HAD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肺癌治疗功能量表(FACT-L)对2组患者进行评价,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负性情绪、心理弹性和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与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负性情绪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86、3.19、4.53,均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弹性与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6.01~-2.89,均 P<0.05)。干预后,观察组临床观察阶段与同期对照组的负性情绪缓解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观察组指导性自助、问题解决疗法、心理或药物治疗3个阶段及合计负性情绪缓解率分别为38.46%(15/39)、33.33%(8/24)、6/16、78.26%(36/46),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7.04~13.80,均 P<0.05)。 结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健康教育联合阶梯式护理模式能有效缓解肺癌化疗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心理弹性和生命质量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纵横阶梯式教学模式在本科护生实习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纵横阶梯式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习的护生为研究对象,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的27名护生为对照组,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的29名护生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纵横阶梯式教学模式,完成40周的实习,每轮次(4周)进行理论、技能出科考核。结果:试验组护生的阶段性理论出科考核成绩为(91.52 ± 1.75)分、阶段性技能出科考核成绩为(90.99 ± 1.44)分、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为(699.34 ± 8.85)分、阶段性实习护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评分为(92.58 ± 1.1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8.89 ± 2.82)、(88.27 ± 2.04)、(694.26 ± 7.61)、(89.44 ± 0.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7.50~-2.30, P<0.05)。 结论:纵横阶梯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临床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带教科室的实习计划制订起到了良性引导作用,提高了整体护理带教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康复护理阶梯式推送模式在腰椎间盘微创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阶梯式推送模式在腰椎间盘微创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该院接受微创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管理,试验组接受康复护理阶梯式推送模式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术后1 w、1个月时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0.05),术后3个月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康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采用康复护理阶梯式推送模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术后患者施加干预,可显著改善其术后疼痛程度,降低功能障碍程度,提高康复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