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生理学线上教学的探索与反思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向课堂教学提出的挑战,齐齐哈尔医学院生理学教学团队构建了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同步直播"的混合式教学,开展线上教学。经过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开展线上教学4周以来教学秩序稳定,教学效果良好。本文以236名2019级护理本科生生理学教学为例,介绍了疫情形势下线上教学的教学设计、实施措施、教学效果以及教学反思,为进一步推进疫情防控期间医学高等院校线上教学工作提供实践经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循证医学的脑性瘫痪康复治疗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引起儿童肢体功能障碍的常见疾病,其康复干预措施众多,给临床方案选择带来了巨大挑战。根据循证医学研究,有效的脑瘫预防措施包括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硫酸镁和新生儿治疗性低温。有效的健康干预措施包括限制性诱导运动疗法、目标导向性活动运动集成法、注射肉毒毒素后的作业治疗、移动性训练、跑步机训练、运动观察疗法、目标导向性训练、双侧训练、口腔感觉运动、口腔感觉运动加电刺激、垫脚石3P计划、接受与承诺疗法等。有效的药理学、外科干预措施包括鞘内注射巴氯芬、肉毒毒素、肉毒毒素结合系列石膏固定、地西泮、选择性脊神经根切断术、髋关节监测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11 - 2020年南京市恙虫病流行特征与空间聚集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南京市恙虫病报告发病水平和趋势变化、流行特征以及空间聚集性,探究防控关键季节、重点人群和区域,指导制定科学精准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方法: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系统"中,收集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南京市恙虫病报告数据,分析报告发病水平和趋势变化,描述季节、人群和空间分布特征,利用ArcGIS 10.3软件开展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FleXScan 3.1.2软件开展空间扫描。结果:2011 - 2020年,南京市共报告恙虫病病例192例,年报告发病率中位数为0.21/10万(范围为0.12/10万~ 0.49/10万)。10 - 11月报告病例占87.5%(168/192),高峰出现在11月(57.8%,111/192)。男性占64.1%(123/192);年龄中位数为59岁(范围为6 ~ 84岁),≥60岁和45 ~ 59岁组分别占47.9%(92/192)和31.2%(60/192),共占79.2%(152/192);农民占43.8%(84/192),家务及待业者占16.7%(32/192),离退人员占15.6%(30/192),工人占6.8%(13/192),共占82.8%(159/192)。报告病例总数前4位的地区分别为江宁区(23.4%,45/192),六合区(22.9%,44/192),鼓楼区(10.4%,20/192)和江北新区(8.9%,17/192),共占65.6%(126/192)。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Moran′s I = 0.34( Z = 5.90, P < 0.001);FleXScan 3.1.2软件扫描探测到2个空间聚集区域,一级聚集区覆盖江宁区3个、雨花台区1个和浦口区2个街道[限制性对数似然比( RLLR)= 26.91, P < 0.001],二级聚集区覆盖六合区6个和江北新区4个乡镇/街道( RLLR = 26.48, P < 0.001),聚集区域均为涉农区。 结论:南京市恙虫病报告发病水平较低且平稳,属于典型的秋季型疫区,中老年人群和涉农区域分别为重点人群和重点区域。建议将恙虫病纳入法定或南京市重点传染病管理,开展恙虫病诊治技术和信息报告管理培训,在高发季节强化和落实健康宣教、个人防护、防鼠灭鼠、媒介控制等综合防控干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19—2023年宁波市0~17岁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及耐药基因突变流行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分析2019—2023年宁波市0~17岁住院患儿的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及耐药基因23S rRNA突变情况。采集2019—2023年在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因呼吸道感染住院的患儿咽拭子,对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法检测,分析Mp感染及耐药基因(23S rRNA)突变情况。组间比较采用 χ 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显示,18 968例患儿的Mp总阳性率为30.37%(5 760/18 968),耐药基因总突变检出率为82.45%(4 749/5 760)。男性患儿Mp阳性率为29.26%,低于女性患儿31.67%( χ 2=12.948, P<0.001)。男性患儿Mp耐药基因突变检出率(82.52%)高于女性(82.37%, χ 2=0.021, P=0.885)。Mp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 χ 2=1 722.215, P<0.001),且Mp耐药基因突变检出率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 χ 2=13.152, P<0.001)。四季中,夏秋两季Mp总阳性率显著高于冬春两季( χ 2=1 085.149, P<0.001),其中2019年夏秋两季Mp阳性率高达38.26%和34.49%,而2020年夏秋两季Mp阳性率分别为2.55%、1.65%,为历年夏季和秋季阳性率最低,2023年夏秋两季Mp阳性率升至47.22%和51.06%。Mp耐药基因总突变检出率的四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上,宁波市Mp感染在夏秋季节高发,女性,7~17岁儿童更易感。宁波市Mp感染流行于2019年夏季,2020年COVID-19流行后,Mp阳性率快速下降,后处于低发状态,2023年限制性防控措施取消后,Mp感染又处于流行状态。Mp耐药基因(23S rRNA)突变检出率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山东省男男性行为人群新型毒品滥用和HIV新发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MSM新型毒品滥用和HIV新发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制定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1年4-7月在山东省9个城市监测哨点招募MSM,每个城市招募样本量为400人。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MSM社会人口学特征、行为学和接受HIV干预服务等信息,采集血样进行HIV和梅毒抗体检测。采用限制性抗原亲和力酶联免疫法进行HIV新发感染检测,并计算HIV新发感染率指标。结果:共调查MSM 3 624人,年龄(32.70±9.33)岁,以≥30岁(59.52%,2 157/3 624)、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55.99%,2 029/3 624)、未婚/离异/丧偶(57.70%,2 091/3 624)和性取向为同性恋者为主(86.26%,3 126/3 624)。最近6个月发生无保护肛交占32.95%(1 194/3 624);曾使用新型毒品占27.48%(993/3 613);HIV抗体阳性率为3.12%(113/3 624),HIV新发感染率为2.61%(95% CI:1.73%~3.4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SM新型毒品滥用的相关因素包括未婚/离异/丧偶(相比于已婚/同居,a OR=1.43,95% CI:1.22~1.6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相比于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a OR=1.47,95% CI:1.25~1.72)、主要寻找男性性伴场所为互联网/交友软件(相比于酒吧/浴池/公园等,a OR=1.76,95% CI:1.41~2.19)、最近6个月发生无保护肛交(相比于未发生无保护肛交,a OR=1.33,95% CI:1.13~1.57)、最近1年患过性病(相比于未患性病,a OR=2.77,95% CI:2.04~3.76)。MSM HIV新发感染的相关因素包括最近6个月发生无保护肛交(相比于未发生无保护肛交,a OR=2.51,95% CI:1.25~5.01)、最近1年未接受HIV干预服务(相比于接受HIV干预服务,a OR=3.89,95% CI:1.30~11.60)、梅毒阳性(相比于梅毒阴性,a OR=8.18,95% CI:2.98~22.48)、曾使用新型毒品(相比于未使用新型毒品,a OR=4.75,95% CI:2.32~9.70)。 结论:山东省MSM新型毒品滥用现象较为普遍,新型毒品滥用会增加HIV新发感染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13—2021年湖南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湖南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 Mycoplasma pneumoniae, M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因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儿童 M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结果:研究期间共计纳入55 681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其中 Mp检测阳性占27.24%(15 170/55 681)。男性患儿阳性检出率低于女性患儿(23.39% vs 33.39%, χ 2=665.998, P<0.001)。 Mp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升高,5~14岁组儿童检出率最高(67.92%),<1岁婴儿组则最低(6.38%)。不同年份 Mp检出率不同,2019年 Mp检出率最高(38.31%),2020—2021年COVID-19流行期间 Mp阳性率与2013—2018年基本持平。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儿童中, Mp夏秋两季检出率显著高于冬春两季(χ 2=648.753, P<0.001),其中2019年夏季 Mp检出高达56.91%,而2020年春夏季 Mp检出率分别为15.60%、17.44%,为历年春季以及夏季检出率最低年份,秋冬季检出率则出现回升(分别为31.22%、28.48%)。2019年 Mp流行期间,发病年龄、重症肺炎比例、治疗费用均高于其他年份;2020年 Mp检出例数则为历年最低,重症肺炎比例以及入住PICU比例也为历年最低( P<0.001)。 结论: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儿童中, Mp感染在性别、年龄分布及季节性方面具有显著特征。2019年夏季湖南地区出现了 Mp流行,流行期间重症肺炎比例、治疗费用更高。2020年COVID-19疫情暴发后,当年春季以及夏季 Mp阳性率大幅下降,秋冬季节检出率回升。这可能是由于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早期采取的严格限制性措施有效控制了 Mp的传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人造石英石板材生产企业新发尘肺情况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人造石英石粉尘暴露有可能引起相关性尘肺。2019年11月至2020年7月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职业病科共诊治27例人造石英石生产企业相关性矽肺,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6.8±6.6)岁,平均接尘工龄为(5.7±1.7)年。高KV胸片以P/S影伴条索影为主,CT影像学表现均有弥漫性小结节影和磨玻璃影伴条索影,病灶分布以双上肺为主,伴有胸膜增厚、淋巴结肿大、钙化,肺功能损害以轻度限制性通气障碍为主,气管镜下表现以支气管黏膜纵行皱襞为主。人造石英石生产企业工人矽肺发病年龄较轻、接尘工龄短、肺功能、支气管黏膜有一定程度的损害,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缺铁性贫血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普通外科患者在围手术期常见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会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围手术期及时诊断及治疗缺铁性贫血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转归,减轻医疗负担。围手术期缺铁性贫血管理的措施包括熟悉贫血的诊断及分级,监测患者血红蛋白,治疗贫血病因,营养支持,补充铁剂,实施限制性输血策略,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自体血回输等。本共识推荐通过多学科合作,诊断和治疗普通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缺铁性贫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抗MDA-5抗体阳性炎性肌病合并间质性肺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阳性的特发性炎性肌病合并间质性肺病(IIM-IL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结合肌炎自身抗体检测明确诊断的86例IIM-IL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断后1年内的生存及预后情况。根据抗MDA-5抗体结果分为2组,抗MDA-5抗体阳性组35例,抗MDA-5抗体阴性组51例。比较2组的临床特点、干预措施和预后情况。结果:与抗MDA-5抗体阴性组相比,抗MDA-5抗体阳性患者的Gottron′s征、其他部位皮疹阳性率、碱性磷酸酶水平、乳酸脱氢酶水平、γ谷氨酰基转移酶水平、红细胞沉降率增快比例显著升高( P值均<0.05),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计数和肌酸激酶升高比例、抗Jo-1抗体阳性率显著降低( P值均<0.05)。2组患者的胸部影像学分类特征以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为主,2组间胸部影像学分类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肺功能检查结果以弥散功能障碍和轻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抗MDA-5抗体阳性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显著高于抗MDA-5抗体阴性组( Z=2.29, P=0.022),2组间其余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100.0%的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89.5%(77/86)的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为环磷酰胺;7.0%(6/86)的患者使用吡非尼酮抗纤维化治疗;31.4%(27/86)的患者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抗MDA-5抗体阳性组使用丙种球蛋白的比例高于抗MDA-5抗体阴性组( χ2=22.42, P<0.001)。生存分析显示抗MDA-5抗体阳性组患者的累积生存率低于抗MDA-5抗体阴性组( HR=6.04,95% CI:2.37~15.36, P=0.000 2);诊断后1、3、6、12个月累计病情进展/死亡人数显著高于抗MDA-5抗体阴性组( 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抗MDA-5抗体、年龄、velcro啰音、血肌酐、铁蛋白、肌酸激酶水平是影响IIM-ILD患者预后的因素( P值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MDA-5抗体、年龄、血肌酐水平是影响IIM-ILD患者预后的因素( P<0.05)。 结论:抗MDA-5抗体阳性的IIM-ILD患者皮疹发生率高,肺部病变易进展,预后相对较差。临床应重视间质性肺病患者肌炎自身抗体的筛查,有助于评估病情及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某养老机构集中发现的HIV-1感染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四川省自贡市某敬老院中5例HIV-1感染者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为控制老年人群HIV-1流行提供实验室数据支持。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收集与分析HIV感染者的高危行为史等流行病学资料,采集血液样本进行CD4 + T淋巴细胞计数和HIV-1限制性抗原亲和力酶联免疫检测(HIV-1 LAg-Avidity enzyme immunoassay,LAg-Avidity EIA),利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法扩增HIV-1 pol基因序列并测序,构建邻接法系统进化树,分析其亚型和进化关系。 结果:该敬老院发现的5例HIV-1感染者均经异性性接触感染。4例新报告感染者(病例A、B、C和D)的CD4 + 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516个/μL、671个/μL、918个/μL和276个/μL。病例A、B和C感染CRF01_AE,LAg-Avidity EIA结果均为阳性,而病例D感染CRF07_BC,其LAg-Avidity EIA结果为阴性。 pol基因邻接法进化树上,病例A和B聚集成紧密进化簇,为夫妻间传播关系。病例E为既往报告病例。 结论:四川某敬老院老年人群通过异性性接触感染HIV,并且部分病例存在直接传播关系。部分老年人群感染者为新发感染病例,需关注老年群体性需求和加强安全性教育等防控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