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心功能分级指导下的运动康复与限钠饮食执行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心功能分级指导下的运动康复与限钠饮食执行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收治的17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86,采取常规康复指导)和观察组( n=86,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心功能分级指导下的运动康复与限钠饮食执行),治疗时长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 min步行试验(6MWT)]、摄氧量[峰值耗氧量(VO 2 peak)、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 2 slope)]、营养状态[24 h尿钠、前白蛋白(PA)、微型营养评价量表(MNA)]、康复状态。 结果:治疗后,两组LVEF、6MWT均较治疗前升高,LVEDD较治疗前下降(均 P<0.05);且观察组LVEF、6MWT高于对照组,LVEDD低于对照组(均 P<0.05)。治疗后,两组VO 2 peak较治疗前升高,VE/VCO 2 slope较治疗前下降(均 P<0.05);且观察组VO 2 peak高于对照组,VE/VCO 2 slope低于对照组(均 P<0.05)。治疗后,两组24 h尿钠较治疗前下降,PA、MN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均 P<0.05);且观察组24 h尿钠低于对照组,PA、MNA评分高于对照组(均 P<0.05)。治疗后,两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较治疗前升高( P<0.05);且观察组MLHFQ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下降≥1级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基于心功能分级指导下的运动康复与限钠饮食执行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提高活动耐量,改善摄氧量及营养状态,提升生活质量,降低再入院率,治疗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1例胆囊切除术后顽固性腹水病因探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顽固性腹水是指通过限钠、利尿、补充白蛋白、治疗性腹穿、放腹水、腹腔抗感染等积极治疗措施后仍反复发生的腹腔积液,病死率高。积极查找发生顽固性腹水的病因是临床治愈的关键。现分享1例既往酒精性肝病患者,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后发生顽固性腹水,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经过长达7个多月诊治,最终诊断为胸导管梗阻导致淋巴回流障碍,经手术治疗获得临床治愈患者的治疗经过,以期为临床上顽固性腹水的病因治疗提供新的诊断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盐味觉的限盐策略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钠摄入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盐味觉的限盐策略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盐味偏好和钠摄入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4—9月在江苏省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6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83例)和对照组(8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规范化的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方案与健康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的盐味偏好值给予每天5.0、6.0、7.5 g的低盐营养餐。采用24 h尿钠值、盐味偏好值(STP)、限钠饮食问卷(DSRQ)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T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干预后的24 h尿钠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干预后试验组的DSRQ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基于盐味觉的限盐策略可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盐味偏好和尿钠值,改善限钠饮食的执行现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文版限钠饮食问卷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信效度检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检验中文版限钠饮食问卷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2020年7月至2021年2月,采用中文版限钠饮食问卷对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12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评估,分析其信度和效度。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KMO值为0.783,提取出3个公因子,即态度和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及认知,可解释总变异的58.83%;问卷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数为0.777,提取的3个公因子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849、0.824、0.752;6名专家对问卷进行评分,各条目的CVI均在0.83 ~ 1.00,平均CVI为0.968;各条目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322 ~ 0.648( P<0.01)。 结论:中文版限钠饮食问卷应用于慢性肾脏病患者限钠饮食依从性研究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评估慢性肾脏病患者限钠饮食认知、态度和行为的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心功能分级指导下的运动康复与限钠饮食执行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基于心功能分级指导下的运动康复与限钠饮食执行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收治的17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86,采取常规康复指导)和观察组(n=86,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心功能分级指导下的运动康复与限钠饮食执行),治疗时长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 min步行试验(6MWT)]、摄氧量[峰值耗氧量(VO2peak)、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2 slope)]、营养状态[24 h尿钠、前白蛋白(PA)、微型营养评价量表(MNA)]、康复状态.结果 治疗后,两组LVEF、6MWT均较治疗前升高,LVEDD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LVEF、6MWT高于对照组,LVEDD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VO2 peak较治疗前升高,VE/VCO2 slope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VO2 peak高于对照组,VE/VCO2 slope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24 h尿钠较治疗前下降,PA、MN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24 h尿钠低于对照组,PA、MNA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MLHF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下降≥1级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基于心功能分级指导下的运动康复与限钠饮食执行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提高活动耐量,改善摄氧量及营养状态,提升生活质量,降低再入院率,治疗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PRECEDE模式的居民减盐行为影响因素的混合方法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2
背景 中国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而控制率低,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减少膳食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水平,因此探索居民减盐行为的影响因素对于居民自身的健康管理及减轻社会负担意义重大.目的 基于PRECEDE模式,探索山东居民减盐行为的倾向因素、强化因素和促成因素,为后续减盐工作提供科学建议.方法 运用混合研究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先后于 2016 年和 2018 年采访居民共计 114 名,访谈提纲主要包含对控盐的态度、在控盐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获得的帮助等.定量数据来源于2016年山东省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终末调查鲁东、鲁中南地区的问卷数据,从数据库中选取与高血压相关调查内容,共纳入研究样本 6 697 份.结果 多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在控制其他变量影响下,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对减盐行为依从性有影响(P<0.05).在控制个人一般情况的影响下,个人口味、减盐知识及对低盐饮食的态度对减盐行为依从性有影响(P<0.05).医生的干预能强化居民减盐行为.通过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不仅能增强高血压患者的减盐行为与意识,还能加强家人的督促,提升家人的减盐行为与意识,进而达到促进居民减盐的目的.家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督促能强化居民控盐行为.山东省减盐行动制定了项目推进政策、餐饮业政策、食品业政策以及减盐健康教育政策,打造了浓厚的减盐大环境.低盐产品中对居民影响较大的是限盐勺,低盐食品及低钠盐的可及性相对较低影响了其控盐作用.大众媒体宣传是居民获得减盐信息的主要途径,目前作用较为明显的大众传播方式包括电视和在公共场所的宣传.结论 对低盐饮食的态度及知识水平因素是影响居民减盐行为的倾向因素;医生的劝诫和家人的提醒能帮助居民开始减盐,也能强化居民减盐行为,属于强化因素;减盐相关政策、大众传播为居民减盐创造了社会氛围,减盐相关产品则提供了现实条件,属于促成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
制订中国知识产权肝硬化腹水和肝肾综合征诊疗指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前国内对2021年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修订的《肝硬化腹水和肝肾综合征诊疗指南》(下称《指南》)推荐意见出现较多争议,认为部分条款缺乏理论依据.国内有研究结果显示,限钠与负钠平衡是导致低钠血症的唯一原因,钠潴留亢进是对低钠血症应激性保护反应机制,并非限钠治疗的依据.本文辩证评估了周围循环功能障碍、肝肾综合征(HRS)发病机制与诊疗的关系,认为《指南》已削弱了临床指导意义,期待制订有中国知识产权、符合中国临床实际的腹水和HRS诊疗指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限钠饮食管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调查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限钠饮食管理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 年3 月—2022 年9 月在南京市胸科医院回院复查的150 例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进行研究.分别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量表、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HAMD)、家庭支持评定量表(PSS-Fa)、Morisky药物依从性量表(MMAS-8)、限钠饮食问卷(DSRQ)评估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心理状态、家庭支持、用药依从性、限钠饮食管理水平.按照DRSQ得分将患者分为高分组(得分≥平均值,n =84)和低分组(得分<平均值,n =66),比较2 组的一般资料、HAMA评分、HAMD评分、PSS-Fa评分、MMAS-8 评分;应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限钠饮食管理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2 组性别、年龄、病程、文化水平、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婚姻状态、基础疾病情况、饮酒史、吸烟史、心理状态评估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组居住情况、有无限钠饮食管理处方、家庭支持水平、用药依从性评估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无限钠饮食管理处方、PSS-Fa评分<11 分、MMAS-8 评分<6 分是导致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限钠饮食管理水平较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用药依从性、限钠饮食管理水平一般,可通过开具限钠饮食管理处方、开展健康教育等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限钠饮食管理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肝硬化腹水低钠血症与精氨酸加压素关系和V2受体拮抗剂应用的争议问题
编辑人员丨2024/1/20
肝硬化腹水患者限钠、利尿治疗中忽视补充丢失 NaCl常导致低钠血症及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合成与分泌增加和水潴留,有人强调给予 AVP-V2 受体拮抗剂(托伐普坦)治疗,但存在较多争议:(1)AVP 升高及水潴留是否与低钠血症有关;(2)补充因应用利尿剂丢失 NaCl是否能抑制 AVP 合成与释放;(3)高渗 NaCl纠正低钠血症效果是否优于托伐普坦;(4)应用托伐普坦时如何规避等渗性血容量不足潜在风险因素;(5)从源头防止低钠血症是否能抑制AVP分泌等,本文就上述问题提出商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利用点尿钠估测24h尿钠水平准确性的验证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 通过 24 h尿钠测定计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钠盐摄入量对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但检测过程繁琐.已有的通过点尿钠估测 24 h尿钠水平公式在我国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估测价值尚不清楚.目的 评价在我国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应用Kawasaki、INTERSALT、Tanaka公式(以下分别简称K法、I法、T法)以点尿钠估测24 h尿钠水平的准确性.方法 纳入 2018 年 3 月—2021 年 3 月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测量 24 h尿钠排泄量,通过点尿钠估测 24 h尿钠排泄量.采用配对t检验评估 3 种公式 24 h尿钠排泄量估测值与实测值差异的显著性,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绘制Bland-Altman图对 24 h尿钠排泄量实测值与估测值进行一致性分析.计算 3 种方法 24 h尿钠排泄量估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偏差.评估在不同钠盐摄入水平、患有糖尿病、临床蛋白尿患者中 3 种估测公式的准确性.结果 最终纳入患者 196 例,平均实测 24 h尿钠排泄量(165.04±78.53)mmol/d,相当于钠盐摄入量(9.65±4.59)g/d.女性患者年龄、微量蛋白尿比例、临床蛋白尿比例高于男性患者,BMI、入院舒张压、24 h平均舒张压、吸烟比例、点尿钠、实测 24 h尿钠排泄量低于男性患者(P<0.05).患者 24 h尿钠排泄量实测值低于K法 24 h尿钠排泄量估测值(t配对=-8.008,P<0.001),Bland-Altman散点图显示有 94.90%的点在 95%CI之内.患者 24 h尿钠排泄量实测值高于I法 24 h尿钠排泄量估测值(t配对=4.167,P<0.001),Bland-Altman散点图显示有 94.39%的点在 95%CI之内.患者 24 h尿钠排泄量实测值与T法 24 h尿钠排泄量估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配对=-0.547,P>0.05),Bland-Altman散点图显示有 96.43%的点在 95%CI之内.K法、I法、T法 24 h尿钠排泄量估测值的相对偏差分别为-31.82%、12.94%、-1.90%.根据钠盐摄入量进行分组后,估测值与实测值原本中等强度的相关性消失.三种方法的估测偏差在是否患有糖尿病、临床蛋白尿的患者之间差距不大.结论 通过K法、I法、T法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通过点尿钠预测 24 h尿钠水平上均具有偏差,但整体上T法偏差最小.未发现可能影响尿钠排泄的疾病(如糖尿病、蛋白尿)对估测公式的准确性有显著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