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外心脏康复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目的:探讨院外心脏康复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行PCI的7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35例。两组均在院内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对照组出院后接受门诊随访,试验组采取院外心脏康复。对两组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SAS评分及危险因素变化情况。结果:出院后3、6、12个月时,试验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3、6、12个月时两组患者SAQ各维度评分较入院时均有提高,且试验组在各个时间段的SAQ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计学意义( P<0.05)。出院后12个月时,试验组患者BMI高于对照组,血糖、血脂低于对照组,吸烟人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院外心脏康复能够减轻冠心病PCI患者焦虑状态,控制或降低危险因素发生,进而改善病情,是一种适合PCI患者长期管理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同质健康教育联合院外心脏康复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同质健康教育联合院外心脏康复对冠心病(CH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 年6 月1 日~2022 年2 月28日收治的 80 例CH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教育联合院外心脏康复,观察组实施同质健康教育联合院外心脏康复;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应对方式[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功能状态[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GSES、面对维度、SAQ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回避维度和屈服维度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BMI、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均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吸烟和饮酒人数均少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质健康教育联合院外心脏康复对CHD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改善应对方式,改善患者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和功能状态,从而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全麻诱导后寂静肺致心脏骤停的诊断与治疗(附1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4/1/13
目的 探讨1例全麻诱导后寂静肺致心脏骤停的诊治方法,总结成功救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全麻诱导后寂静肺致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72岁,以多周期化疗后贲门胃体癌入院,拟行全麻下气管插管胸腹联合贲门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诱导后行加压面罩给氧时,即出现气道压偏高,给氧困难,立即在可视喉镜下行气管内插管;插管完挤压呼吸囊,发现呈"铁肺"手感,听诊双肺未闻及呼吸音;随即发现心电图迅速下降至直线,予胸外心脏按压、电除颤,予肾上腺素及激素等药物治疗,转重症医学科继续治疗后转入病房,后康复出院.结论 全麻诱导后寂静肺致心脏骤停临床罕见,需医生根据临床表现做出快速诊断,及时给予患者胸外心脏按压、注射肾上腺素等急救处理,并加强术前及术中监测手段,以保障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心脏运动康复对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心脏运动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90例成功实施急诊PCI患者随机分为运动康复组(n=95)、对照组(n=95).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指导,运动康复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院内、院外心脏运动康复干预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心功能、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 ACE),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干预6个月,运动康复组LVESD、LVEDD、LVEF均较出院前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6个月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较出院前明显升高(P<0.05),且心理、社会关系维度评分运动康复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两组生理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康复组术后1个月内MACE总发生率为9.5%,显著低于对照组20.0% (P <0.05).结论 PCI术后给予心脏康复运动可改善AMI患者的心功能,减少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品管圈活动提高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院外心脏康复运动处方执行率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院外心脏康复运动处方执行率的效果.方法 :成立医护一体化品管圈小组"健心圈",选定"提高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院外心脏康复运动处方的执行率"为活动主题,制定活动计划甘特图,进行现状把握,通过调查统计心肌梗死患者运动处方执行率低主要原因,查找改善重点,按照品管圈活动的步骤,进行设定目标、解析、要因分析、真因验证、对策拟定及实施等.结果 :心脏康复运动处方规范执行率由40.42%提升至70.91%,目标达成率为110.92%,效果维持期执行率均高于80%.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院外心脏康复运动处方执行率,促进其身心康复,提升满意度和慢性病延续护理服务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早期心脏康复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功能及生存质量的随访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早期心脏康复对冠心病(CHD)患者心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成功行PCI的62例CHD患者随机分为心脏康复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PCI术后治疗和护理,心脏康复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院内、院外心脏康复干预、危险因素控制、心理干预及随访.比较2组之间心功能、生存质量变化及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康复6个月,心脏康复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各心功能指标均较康复前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康复前比较,康复3、6个月后2组WHOQOL-BREF量表各维度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生理、心理、社会关系3个维度评分心脏康复组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期间,心脏康复组终点事件的总发生率为6.5%,显著低于对照组25.8%(P<0.05).结论 早期心脏康复可改善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减少术后不良终点事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院内1例急性心肌梗死突发心脏呼吸骤停救治
编辑人员丨2023/8/6
对汉川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患者突发心跳呼吸骤停行心肺复苏术)取得成功病例进行了深入分析.患者于2018年5月25日9:58因“胸闷约40 min”来汉川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初步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8 min后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立即给予有效人工胸外心脏按压,电除颤,清理口鼻分泌物,气管插管,肾上腺素,胺碘酮等抢救措施后患者恢复自主心跳,将患者转入重症医学科给予溶栓、补充血容量、护肝、护肾、护脑等综合治疗后患者意识恢复,经过后续治疗(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后康复出院.笔者认为CPR成功率的高低可能与CPR开始时间、复苏地点、电击除颤、气管插管、肾上腺素及胺碘酮用量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社区心脏康复路径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心脏康复是稳定病情、预防心血管事件再发的关键所在,其主要是通过多种干预措施,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长期综合性医疗保健服务,可有效减轻疾病对身心的不良影响[1-2].建立、完善院外心脏康复模式对满足冠心病患者多层次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诺欣妥联合心脏运动康复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疗效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诺欣妥联合心脏运动康复对射血分数降低(HFrEF)的心力衰竭(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心内科于2018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70例HFrE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均给予诺欣妥规范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心肺运动测试(CPET)测得代谢当量制定个性化心脏运动康复,包括院内、院外心脏康复干预及定期随访,为期6个月.采用彩色心脏超声诊断仪、心肺运动测试(CPET)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心肺功能变化,同时观察住院及随访期间的预后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AT明显升高,峰值VOJkg、峰值VO2水平均有一定程度上升,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90d内HF再住院率(8.6%vs.28.6%)、随访期间MACEs发生率(17.1%vs.40.0%)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诺欣妥联合心脏运动康复治疗可使HFrEF患者显著获益,在改善心肺功能、运动能力及近期预后方面疗效显著,可作为HFrEF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心脏康复在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行部分血运重建术后的疗效与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心脏康复在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行部分血运重建术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该院收治的200例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冠心病患者,分为完全血运重建组和部分血运重建康复干预组(心脏康复组),每组100例.完全血运重建组患者的主要冠状动脉血管完全处理,心脏康复组患者的主要冠状动脉血管部分处理,术后予以院外心脏康复.两组患者术后均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给予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及适当健康指导等一般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开始前、3个月及1年时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和1年时主要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训练开始前两组患者的LVEF、6 min步行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LVEF明显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6 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时两组患者的LVEF及6 min步行距离进一步增加,且在心脏康复组中的变化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患者的LVEF、6 min步行距离距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1年后两组主要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开始前两组患者生理及心理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两组的生理及心理总评分均有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心脏康复组的两项评分的增加较完全血运重建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康复在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行部分血运重建术后是有效并且安全的,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心功能、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