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筋排刺法联合隔附子饼灸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周围性面瘫又称Bell麻痹,目前,临床早期治疗仍以激素类药物为主导,虽可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面神经疼痛、水肿等症状,但其应用效果仍相对有限,而且有一定副作用[1].既往研究指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增效减毒的功效[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隔药饼灸对动脉粥样硬化兔PI3K/AKT/mTOR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隔药饼灸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方法]将24只新西兰纯种雄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其他各组兔采用喂养高脂饲料拌入丙基硫氧嘧啶法构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同期,给予相应干预.12周后取材,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兔主动脉组织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蛋白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C、TG、LDL-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01),主动脉血管内皮结构明显受损,血清TNF-α、IL-6含量升高(P<0.001),IL-10含量降低(P<0.01),心肌组织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隔药饼灸组、阿托伐他汀组上述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或P<0.01或P<0.001);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隔药饼灸组TG、LDL-C含量升高(P<0.01),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隔药饼灸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节炎症介质TNF-α、IL-6、IL-10表达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IL-9/IL-9R途径研究针灸保护DSS诱导的UC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观察针灸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组织肠黏膜白细胞介素(IL)-9/IL-9 受体(IL-9R)的调节作用,探讨针灸对UC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机制.方法:将雄性Sprague-Dawley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造模组先予以 4%葡聚糖硫酸钠(DSS)水溶液连续自由饮用7 d.大鼠UC模型构建成功后,将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隔药灸组和电针组.隔药灸组和电针组分别接受隔药灸和电针双侧天枢穴干预,每日 1 次,连续干预7 d.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清中IL-9、IL-6、IL-1β和血红蛋白H(HbH)的蛋白含量;采用免疫印迹法或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IL-9、IL-9R、claudin-2、紧密连接蛋白 1(ZO-1)和occludin的蛋白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PU.1、CD4 与IL-9 蛋白共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损伤严重,出现大面积的溃疡,伴有充血水肿,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升高(P<0.01),血清 HbH 浓度降低(P<0.01),血清中 IL-9、IL-6 和 IL-1β 蛋白含量均升高(P<0.01),结肠组织中ZO-1 和occludin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肠组织中IL-9、IL-9R蛋白表达均增高(P<0.05),结肠组织中IL-9/PU.1和IL-9/CD4 阳性共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隔药灸组和电针组大鼠结肠黏膜结构逐渐修复,可见愈合性溃疡,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降低(P<0.05),血清HbH浓度增加(P<0.01),血清IL-9、IL-6 和IL-1β蛋白含量均降低(P<0.05),结肠组织中ZO-1 和occludin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肠组织中IL-9、IL-9R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肠组织中IL-9/PU.1 和IL-9/CD4 阳性共表达降低(P<0.05).结论:隔药灸和电针均能通过调节转录因子PU.1 抑制UC结肠组织中IL-9 与IL-9R的蛋白表达,促进肠黏膜屏障修复,降低血清中促炎因子IL-9、IL-6 和IL-1β的蛋白含量,这可能是针灸减轻UC结肠黏膜炎症,保护肠黏膜屏障的关键机制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按揉配合隔药灸水道穴治疗分娩镇痛后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观察按揉配合隔药灸水道穴治疗分娩镇痛后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及对膀胱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4例分娩镇痛后产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成西药组和隔药灸组,每组77例.西药组采用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隔药灸组按揉水道穴后,应用自拟通泉散进行水道穴隔药灸治疗.两组均治疗1次,治疗后5 h评定临床疗效,并记录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尿量、平均尿流率、膀胱残余尿量、住院天数和费用.结果:隔药灸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高于西药组(P<0.05),首次排尿时间和膀胱残余尿量短于或少于西药组(P<0.01),首次排尿量和平均尿流率均大于西药组(P<0.01).两组住院天数及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揉配合隔药灸水道穴能有效治疗分娩镇痛后产后尿潴留,并可显著改善膀胱排尿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隔药饼灸治疗痰湿质单纯性肥胖的科学内涵
编辑人员丨2024/4/13
肥胖及相关慢性病已成为中国及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其引发的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我国成人肥胖率增长态势迅猛,将对社会产生严重负担.研究发现"痰湿体质"与肥胖症关系密切,而肥胖患者多出现肠道菌群失衡的状态.隔药饼灸在调节肠道菌群、改善痰湿体质方面均有显著疗效.因此,笔者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分析肠道菌群、痰湿体质和单纯性肥胖三者之间的关系,对隔药饼灸改善肠道菌群治疗痰湿质单纯性肥胖的研究现状与应用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为临床诊疗及后期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艾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脂多糖/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观察艾灸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黏膜脂多糖(LPS)/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探讨艾灸干预UC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雄性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UC模型组、艾灸组和西药组,每组8只(剩余4只用于模型鉴定).采用4%浓度的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自由饮用7 d以建立UC大鼠模型.艾灸组取双侧"天枢穴"和"上巨虚穴"进行隔药饼灸,西药组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溶液灌胃.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LPS的蛋白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分化抗原14(CD1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β干扰素TIR结构域衔接蛋白(TRIF)、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蛋白表达;采用逆转录PCR(RT-PCR)技术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IL-6、TNF-α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UC大鼠外周血清LPS的含量、结肠组织LBP、CD14、TLR4、MyD88、TRIF、IL-6和TNF-α的蛋白表达以及IL-6和TNF-α的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艾灸可降低UC大鼠外周血清LPS的含量、结肠组织LBP、CD14、TLR4、MyD88、TRIF、IL-6和TNF-α的蛋白表达以及IL-6和TNF-α的mRNA表达(P<0.01或P<0.05).结论:艾灸可能通过调节LPS/TLR4的信号转导通路来减轻UC大鼠的肠道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八髎穴隔药饼灸结合调经促孕针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观察八髎穴隔药饼灸结合调经促孕针法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的疗效及对卵巢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90例POI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灸组、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针刺组采用调经促孕针法治疗,针灸组在针刺组基础上加用八髎穴隔药饼灸,西药组以激素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激素水平、窦卵泡计数(AFC)、中医证候评分、改良Kupperman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卵巢血流动力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三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雌二醇(E2)较治疗前升高(P<0.05);针灸组FSH、LH较针刺组、西药组变化显著(P<0.05).治疗后三组中医证候评分、改良Kupperman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针灸组中医证候评分及SAS、SDS评分均低于针刺组、西药组,针刺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西药组(均P<0.05).治疗后,针灸组、针刺组AFC较治疗前上升(P<0.05),针灸组高于针刺组、西药组,针刺组高于西药组(均P<0.05).治疗后,三组卵巢动脉舒张末期流速(EDV)较治疗前升高(P<0.05),针灸组高于针刺组、西药组(P<0.05);针灸组、针刺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较治疗前升高(P<0.05),针灸组高于针刺组、西药组,针刺组高于西药组(均P<0.05);针灸组、针刺组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针灸组低于针刺组、西药组,针刺组低于西药组(均P<0.05).结论:八髎穴隔药饼灸结合调经促孕针法可改善POI患者激素水平及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卵巢血流灌注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隔药饼灸对环磷酰胺诱导免疫抑制兔共刺激分子CTLA-4、4-1BB、CD28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探讨隔药饼灸对环磷酰胺诱导免疫抑制兔共刺激分子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4-1BB、CD28的影响.方法 选择大耳白兔3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条灸组和隔药饼灸组,每组8只.模型组、艾条灸组和隔药饼灸组予环磷酰胺诱导免疫抑制模型.模型制备成功次日,艾条灸组和隔药饼灸组分别予艾条灸和隔药饼灸,隔日1次,共10次.空白组和模型组不予艾灸.艾条灸组和隔药饼灸组末次干预次日,空白组和模型组同时间,采集腹腔静脉血,离心留取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TLA-4、4-1BB、CD28;腹腔静脉取血后,摘取脾脏和肝脏,免疫组化法检测脾脏和肝脏组织CTLA-4、4-1BB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血清CTLA-4、CD28水平均高于空白组,血清4-1BB水平低于空白组(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艾条灸组和隔药饼灸组血清CTLA-4、CD28水平均降低,血清4-1BB水平均升高(P均<0.05);与艾条灸组比较,隔药饼灸组血清CTLA-4、CD28水平均降低,血清4-1BB水平升高(P均<0.05).模型组脾脏和肝脏组织CTLA-4阳性表达均高于空白组,4-1BB阳性表达均低于空白组(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艾条灸组脾脏和肝脏组织CTLA-4阳性表达均降低(P均<0.05),肝脏组织4-1BB阳性表达升高(P<0.05),而脾脏组织4-1BB阳性表达升高不明显(P>0.05);隔药饼灸组脾脏和肝脏组织CTLA-4阳性表达均降低(P均<0.05),4-1BB阳性表达均升高(P均<0.05).艾条灸组与隔药饼灸组脾脏和肝脏组织CTLA-4、4-1BB阳性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隔药饼灸能够通过调节共刺激分子CTLA-4、4-1BB、CD28而改善环磷酰胺诱导免疫抑制兔的免疫功能,其效果优于艾条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隔药饼灸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大鼠免疫蛋白及T细胞调节因子Tim-3、LAG-3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目的 探讨隔药饼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的作用机制.方法 50 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假药饼灸组、中药灌胃组,每组各10 只.采用复合应激方法造模21 d,行为学检测CFS模型,隔药饼灸组与假药饼灸组大鼠取"神阙""关元""足三里""期门"穴进行相应干预,中药灌胃组大鼠给予逍遥散悬浊液灌胃,10 d 后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IgG及补体C3 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脏、脾脏组织形态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股四头肌Tim-3、LAG-3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脾脏病理改变明显,血清中IgA、IgG、C3 含量显著降低,股四头肌Tim-3、LAG-3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隔药饼灸组与中药灌胃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假药饼灸组大鼠仅出现Tim-3 mRNA水平下降(P<0.05).结论 隔药饼灸可能通过提高CFS模型大鼠IgA、IgG及补体C3 水平,降低免疫负调节因子Tim-3、LAG-3 mRNA水平,从而恢复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免疫力,起到治疗CFS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
基于P2X7R-NLRP3炎性小体通路探讨针灸减轻UC大鼠结肠黏膜炎症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从P2X7R-NLRP3炎性小体通路角度探讨针灸干预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组和电针组.造模方法为4%右旋糖酐硫酸钠连续饮用7 d.隔药灸组和电针组分别接受连续7 d隔药灸或电针双侧天枢穴干预.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结肠组织相关分子的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和结肠组织相关分子的浓度或含量.采用野生型(WT)和P2X7R基因敲除(KO)小鼠构建UC模型,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NLRP3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结肠组织P2X7R、NLRP3、ASC、Caspase-1、IL-1β及IL-18蛋白表达,血清IL-1β及IL-18的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隔药灸组及电针组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结肠组织P2X7R、NLRP3、ASC、Caspase-1、IL-1β及IL-18蛋白表达,以及血清IL-18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经UC造模后,P2X7R KO小鼠结肠黏膜上皮损伤及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较WT小鼠减轻,结肠NLRP3蛋白表达也较WT小鼠降低(P<0.05).结论:隔药灸、电针天枢穴可能通过抑制UC大鼠结肠组织P2X7R、NLRP3、ASC及Caspase-1的蛋白活性,降低P2X7R-NLRP3炎性小体通路中下游分子IL-1β及IL-18的表达达到缓解UC炎症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