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启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成效观察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了解昆明市快速启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48 周患者的成效,同时分析非快速启动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 2018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初始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的资料,确诊到开始治疗时间间隔≤7 d为快速启动组,>7 d为非快速启动组.卡方检验及t检验对比分析 2 组患者基线人口学及临床特征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卡方检验比较 2 组患者治疗 48 周的CD4 计数、病毒抑制率、队列保持率及病死率差异.结果 快速启动率为 32.70%,非快速启动组 48 周失访率更高(χ2=11.169,P=0.001),病死率更高(χ2=3.924,P=0.048).无配偶患者非快速启动的风险是有配偶患者的 1.212 倍(P=0.040).静脉注射吸毒传播的患者非快速启动的风险是异性性接触传播的 2.987 倍(P<0.001).基线CD4/CD8<0.5 的患者非快速启动的风险是CD4/CD8≥0.5 患者的 1.423 倍(P=0.001),CD4 计数≤350 个/μL的患者非快速启动的风险更高(P=0.047).治疗 48 周快速启动组病毒抑制率高于非快速启动组(P=0.031),CD4/CD8≥0.5 的患者比例快速启动组更高(P<0.001).结论 快速启动抗病毒治疗,有利于提高病毒抑制率及队列保持率,降低病死率.对于无配偶,静脉注射传播以及CD4/CD8<0.5 的患者应给予更多的干预措施,帮助患者尽快接受抗病毒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直接抗病毒药物时代注射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注射吸毒人群(PWID)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高达67%,要实现世界卫生组织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PWID是需要优先关注的人群。尽管丙型肝炎病毒直接抗病毒药物持续病毒学应答可达到95%以上,但是PWID接受治疗仍存在很大的障碍,尤其是在医疗实践中,由于PWID多伴随合并感染、多重基因型感染、低依从性、药物滥用、美沙酮维持治疗、危险行为及再感染等情况,医生常担心这些因素影响疗效而拒绝给PWID提供丙型肝炎治疗。现对不同感染状态及具有特殊行为特征的PWID开展丙型肝炎治疗的情况及效果的有关研究进行综述,结论为在多学科合作下对PWID人群开展的丙型肝炎治疗安全有效并且能保证治疗的依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国三省份未治疗HIV-1感染者临床毒株分离及其独特重组型的特征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未治疗的经性传播和注射吸毒感染HIV-1患者的病毒分离特征和独特重组型特征,为了解不同传播途径感染HIV-1的病毒生物学特性和精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不同的HIV-1传播风险,筛选北京、广西、四川3个省市新诊断未治疗的HIV-1患者,静脉采血检测病毒载量、CD4 + T细胞计数,以及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病毒分离,从病毒培养上清中提取RNA扩增全长序列,对序列进行分析。 结果:65名HIV-1感染者中,经男男性行为、异性性行为和注射吸毒感染分别为32(49.2%)、20(30.8%)和13(20.0%)例;亚型主要包括:26例(40.0%)CRF07_BC、23例(35.4%)CRF01_AE、9例(13.8%)独特重组型。共分离到46株HIV-1临床毒株,HIV-1分离阳性率与CD4 +T细胞显著负相关( χ2=4.22, P=0.04),而与病毒载量正相关( χ2=22.4, P<0.001);HIV-1的P24抗原含量多因素广义估计方程模型分析呈现类似结果。此外,广义估计方程模型显示P24抗原含量与培养时间正相关(52.14,95% CI: 9.42~94.87, P=0.017),病毒生长曲线分析显示,在培养后第14天,男男性行为感染者的病毒P24抗原水平显著高于异性性行为和注射吸毒感染者(调整后 P值分别为 P<0.01和 P<0.05)。9株独特重组型病毒均来自性传播感染者,男男性行为感染者中独特重组型的比例高于异性性行为感染者中的比例,且男男性行为感染者中的病毒基因重组断点多于异性性行为感染者。 结论:男男性行为感染者的血样对HIV-1病毒分离更敏感;性传播人群具有独特重组型多样性的特征,尤其是男男性行为感染者病毒基因重组更为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重视艾滋病脆弱人群诊疗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是中国乃至全球面临的重大卫生问题。随着中国抗反转录病毒疗法的应用和普及,HIV感染者的预期寿命变长,而临床工作者则面临新的挑战。为了指导临床诊治,本研究提出"艾滋病脆弱人群"的概念,其概念包括老龄、免疫重建不全、具有多种合并症、焦虑/抑郁、多种合并用药、静脉吸毒的患者,旨在帮助临床工作者及时识别和关注HIV感染诊疗中的危险人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带状疱疹样皮疹的播散性隐球菌病合并艾滋病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者男,38岁,因头痛、发热1周,加重3 d就诊。患者起病前1周着凉后出现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自觉发热(当时未测体温),当地医院治疗3 d,症状稍好转。3 d前头痛加重,呈搏动性;外院脑脊液涂片隐球菌阳性,HIV抗体待查转我院。入院后第7天,患者右前臂伸侧、右手掌、右胸背逐渐出现红斑、簇状小水疱,伴阵发性、烧灼样痛,无痒感。既往身体健康,否认水痘病史。否认皮损部位外伤史及鸽粪接触史。2014年有静脉吸毒史,曾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曾发生无保护措施的男男性行为。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家族史无特殊。体检:一般状况可,慢性病容,神清,检查配合。肺部和神经系统未见明显异常。余体格检查未发现阳性体征。皮肤科检查:右前臂伸侧、右手掌、右胸背部可见红斑、斑丘疹、丘疱疹,簇状小水疱,疱液多混浊,部分皮损中间干涸、结痂(图1)。初诊为带状疱疹,予伐昔洛韦、膦甲酸钠等治疗2周,皮损仍增加,疼痛无改善。实验室及辅助检查:中性粒细胞比例0.889(参考值:0.5 ~ 0.7,下同);CD4 + T细胞计数4个/μl(500 ~ 1 600个/μl),辅助性与抑制性T细胞比值0.02(1.4 ~ 2.0),HIV抗体阳性,HIV核酸定量1.38 × 10 2/ml;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人巨细胞病毒阴性;血隐球菌荚膜抗原阳性;血、脑脊液、肺泡灌洗液真菌培养发现新型隐球菌。脑脊液检查:白细胞计数64 × 10 6/L,脑脊液墨汁染色:隐球菌阳性。肺泡灌洗液人巨细胞病毒检测:阳性;骨髓细菌、真菌培养:阴性。肺部CT示双肺上叶感染;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右前臂伸侧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轻度角化过度及角化不全,鳞状上皮局部增生,少许淋巴细胞、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图2)。皮肤浅表过碘酸希夫染色及六胺银染色均见散在隐球菌菌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静脉注射吸毒人群HIV和HCV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中国内地静脉注射吸毒人群(injecting drug users,IDUs)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相应检索策略收集2000-2015年期间针对该人群的HIV和HCV感染状况的文献,提取数据建立数据库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 中国内地IDUs中HIV感染率为7.00%(95% CI:6.10% ~ 8.00%),HCV感染率为67.10%(95% CI:61.00% ~73.20%).亚组分析显示,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和不同时间段HIV和HCV感染率不同;单因素Meta回归分析显示HCV感染率是HIV感染率的主要影响因素,高HCV感染率组HIV感染率高于低HCV感染率组.结论 2000-2015年中国内地IDUs HIV和HCV感染率较高,HIV感染率与HCV感染率关系密切,在IDUs中可用HCV感染率的高低来评估该人群中HIV的感染和流行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云南某强制戒毒所吸毒人群HCV感染情况及易感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检测云南某强制戒毒所在押强制戒毒人员血清抗 HCV抗体(抗-HCV),了解云南地区吸毒人群HCV感染情况及其易感因素,为综合防治HCV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纳入2016年4月云南某强制戒毒所在押强制戒毒人员3564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体检中心健康者135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侧研究组和对照组血清抗-HCV,统计分析两组HCV 感染情况及其易感因素.结果研究组 HCV感染率(34.32%)显著高于对照组(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不同性别间HC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注射吸毒者 HCV感染率(73.13%)显著高于非静脉注射吸毒者(2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傣族吸毒者 HCV 感染率(37.97%)显著高于汉族(30. 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食海洛因与吸食冰毒 HC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吸毒人群HCV感染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吸毒方式和种族差异可能是吸毒人群 HCV传播与流行的高危因素.未来在严厉打击贩毒、吸毒同时,针对吸毒人群HCV的易感因素加强综合防治HCV感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09-2013年峨眉山市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知识行为初步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峨眉山市不同场所女性性工作者(female sex workers,FSWs)对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和HIV等疾病感染情况,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比例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不同场所,再采用整群抽样(≤25人)或方便样本法(>25人)抽取调查对象,高档场所568例(32.6%)、中档场所984例(56.4%)和低档场所193例(11.1%),共计1 745例FSWs接受问卷调查血清学检测. 结果 不同场所FSWs以20~30岁的未婚(66.3%)和初中文化程度居多(60.6%),从事商业性交易时间以1~6月为主.不同场所FSWs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高档场所75.2%、中档场所79.0%、低档场所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SWs最近一月内从事性交易时安全套使用率在高档场所(59.5%)、中档场所(65.5%)和低档场所(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场所FSWs静脉/肌肉注射吸毒行为(1.2%、2.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Ws的梅毒抗体阳性率在不同场所(4.8%、5.9%、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不同档次场所FSWs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安全套使用率均较低,应对不同档次场所的FSWs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治疗丙型肝炎合并银屑病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男,44岁,因"皮疹4个月,肝功能异常1周"于2015年12月15日入院.患者于2015年8月头部、四肢先后出现红色丘疹,直径0.1~0.3 cm,伴轻度瘙痒,以后逐渐扩大,融合成为棕红色斑块,边界清楚,就诊于多家医院皮肤科,均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予"药膏"外涂及药物口服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效果不佳,皮损逐渐扩大.12月8日实验室检查:ALT 149 U/L、AST 85 U/L、TBil 13.7 μmol/L、白蛋白43.6 g/L、球蛋白32 g/L、碱性磷酸酶(ALP)102 U/L、γ-GT 41 U/L,遂住院治疗.体格检查:皮肤、黏膜无黄染,肝掌、蜘蛛痣阴性;头部、四肢伸侧面可见境界清楚、形状大小不一的红斑,对称分布,周围有炎性红晕,表面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刮净鳞屑后呈淡红发亮的半透明薄膜,刮破薄膜可见小出血点;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平坦,肝、脾肋缘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患者无输血史、吸毒史及冶游史,18年前曾参加单位组织献血活动,2年前有诊所针灸史,配偶抗-HCV阴性.入院后实验室检查:抗-HBs阳性,HBsAg、HBeAg、抗-HBe、抗-HBc均阴性,抗-HAV、抗-HEV及抗-HIV均阴性,肝肾微粒体Ⅰ型抗体、可溶性肝抗原抗体、可溶性肝/胰抗原抗体、线粒体抗体均阴性,抗-HCV阳性,HCV RNA定量3.6×106IU/mL,HCV基因分型为1b亚型,肾功能、血糖、甲状腺功能、血常规均正常.彩超提示:肝脏回声稍致密,胆囊壁欠光滑,脾、双肾声像图未见异常.入院诊断丙型肝炎合并银屑病,予复方甘草甜素静脉滴注、降酶治疗,同时患者自行代购印度NATCO公司的索非布韦400 mg联合达卡他韦60 mg 1次/d口服抗病毒治疗,1周后复查肝功能正常,HCV RNA转阴性(荧光定量 PCR),办理出院.出院后坚持上述方案继续抗病毒治疗,4、8周复查HCV RNA均阴性,12周HCV RNA低于检测下限,总疗程12周.治疗结束后第12和24周 HCV RNA仍不可测.患者第4周开始,其头部及四肢银屑病皮损颜色逐渐变淡,表面覆盖的鳞屑逐渐减少,范围逐渐缩小,治疗结束后第24周门诊复诊,其银屑病皮损基本消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3-2015年长途卡车司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长途卡车司机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丙肝综合防治和科学干预提供信息和依据. 方法 2013-2015年,每年4-6月份在广西浦寨边境贸易城的停车场采用“滚雪球、同伴推动”等方法招募400名调查对象,调查其一般人口学特征、行为特征等相关资料信息,并采集3~5 ml静脉血进行HIV、梅毒、HCV抗体检测,分析其中HCV感染状况及探讨影响长途卡车司机人群感染HCV的可能因素. 结果 2013-2015年,共调查1 200名长途卡车司机中,检出HCV抗体阳性9例,HCV总的感染率为0.75%,HCV感染率各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60,P=0.528).有注射吸毒行为史、梅毒抗体阳性的HCV感染率分别为33.33%和5.41%,远高于无注射吸毒行为(0.67%)和梅毒抗体阴性(0.60%)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2.895,P=0.022;,x2=11.115,P=0.029);不同年龄、不同婚姻状况、不同户籍所在地、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程度、有无嫖娼行为、嫖娼时是否使用安全套对HCV感染率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69~2.527,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注射吸毒(OR=40.915,95%CI:2.518~ 664.836)、梅毒抗体阳性(OR=6.951,95%CI:1.194~40.468)是长途卡车司机感染HCV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论 2013-2015年广西边境地区长途卡车司机的HCV感染率较高,HCV感染与长途卡车司机的注射吸毒行为、梅毒感染传播有关,应当继续加强长途卡车司机人群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促进高危行为的改变,以有效控制HCV的感染和传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