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热点述评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属于全球公认的难治性、高致残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需长期治疗.虽然现代医学在治疗RA领域已取得很大进展,诸多问题仍未得以有效解决,如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和生物制剂的不良反应、长期服药的依从性下降,部分患者始终难以达标或维持达标、临床症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等.近年来中医药治疗RA研究在我国中西医结合领域中备受关注,基础、临床与实验研究方面均卓有成效.本文结合近年文献,系统梳理中医药治疗RA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围绕指南共识、早期RA、难治性RA、合并脏腑损伤、证候演变规律、新药研发及系统评价等热点问题,总结研究证据,把握方向,为RA的中医诊疗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浅议"肝气虚"在青春期后中重度痤疮治疗中的辨治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4/3/30
青春期后中、重度痤疮是皮肤科临床的常见病与难治病,因其多发生于面部且缠绵难愈,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容颜美及身心健康."肝失疏泄"是痤疮的核心病机之一,"从肝论治"是该病治疗的重要切入点."肝气虚"是指肝之疏泄不及所致的证候,亦是中医"肝病"致病原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肝主疏泄"理论,从现代青春期后中、重度痤疮患者皮损、证候特点出发,探讨该患者人群饮食、病程、治疗方法、生活习惯、年龄等因素如何形成本病"肝气虚"证的病因病机.在治疗时尝试以"补肝气"为核心思想,通过调节肝之气、血、阴、阳及脏腑生克关系达到"固其体,复其用"的目的,为本病治疗拓宽了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间质性肺疾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26
目的 分析间质性肺疾病(ILD)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患者的中医症状、证候分布特点,并探究其病因病机.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选取 69 例 2022 年 12 月—2023 年1 月在我院门诊和病房诊断为新冠感染的ILD患者,收集门诊首诊或入院第一天的中医四诊信息、一般情况及西医临床资料.结果 69 例患者首发症状以肺卫症状多见,同时兼有脾系症状.69 例患者共涉及23 种症状.与轻、中型患者相比,重型、危重型患者中喘、胸闷、排便不爽、畏寒、恶风和痰中带血的比例较高(P<0.05);而头痛的比例较低(P<0.05).69 例患者中,舌质共 3种,舌苔和脉象分别为6 种.与轻型及中型患者相比,重型及危重型患者中燥苔和细脉比例较高(P<0.05).69 例患者中有50 例(72.5%)为虚实夹杂证,19 例(27.5%)为实证.结合脏腑辨证,证候类型共计12 个.与轻型和中型患者相比,重型及危重型患者中肾气虚证、肾阴阳两虚、热入营血证和疫毒闭肺证比例较高(P<0.05),寒湿郁肺证的比例较低(P<0.05).69 例患者总体病位分布主要在肺和脾.与轻型和中型患者相比,重型及危重型患者中病位在肾和营血分的比例较高(P<0.05).结论 新冠感染系感受疫疠之气所致,ILD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可表现为湿毒为胜,病机涉及正虚(肺、脾、肾)和邪实(湿热邪毒)两部分,病程初起病位在肺卫,进展期以肺脾多见,重型和危重型累及肾及营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黄帝内经》面部分候脏腑理论的演变
编辑人员丨2023/8/6
面部分候脏腑理论从《黄帝内经》发展至现代教材,经历了沿袭和消亡等演变.文章详细考证了《黄帝内经》面部色诊理论中的面部脏腑分区方法在后世的演变情况,分别揭示其中得到沿袭和逐渐消亡的内容,为《黄帝内经》的理论研究,现代教材中相关内容的编写,以及中医经典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论三才思想在敦煌医学脉诊法中的体现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三才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命题,强调天地人三者之间密切相关、辩证统一.敦煌出土的脉诊法相关古籍是敦煌医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的研究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三才思想在其中多有体现,故将敦煌医学卷子中脉诊法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释要,就“定三关”、寸口分候脏腑法、脉象主病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旨在说明三才思想与敦煌医学脉诊法的密切关联及学习研究医学古籍对中医诊断学理论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张元素《医学启源》和《脏腑标本药式》脏腑“火”病机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张元素对脏腑病机、证候的系统论述见于《医学启源》上卷第三篇和《脏腑标本药式》.以往讨论张元素的脏腑病机、证候学术思想者均是将这两部分合并而论.但笔者发现,二者所论有很大不同,这种不同可能有历史发展方面的意义.本文比较《医学启源》上卷第三篇和《脏腑标本药式》在脏腑“火”病机方面的异同发现,一是《医学启源》和《脏腑标本药式》在脏腑“火”病机方面有很大差异.《医学启源》上卷第三篇无脏腑“火”病机,“火”病机在《脏腑标本药式》的脏腑病机中占重要地位;二是《医学启源》和《脏腑标本药式》在脏腑“火”病机方面的差异可能有历史发展方面的意义.《医学启源》上卷第三篇主要抄录自《中藏经》,而《脏腑标本药式》为张元素所著,二者成文的朝代不同,所以《医学启源》和《脏腑标本药式》在脏腑“火”病机方面的差异可能有历史发展方面的意义,张元素对脏腑“火”病机方面的真实认识与两汉或六朝时代的《中藏经》其实有所不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网络成瘾与中医肝脏关系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网络成瘾作为不容忽视的时代病,具有中医情志学病因机制,在证候表现上可与中医情志病互参.网络成瘾在形成和发展中与之相关的根本脏腑为肝.从网络成瘾人群体质特性与肝生理上的体用特征、网络成瘾的发病与肝脏的疏泄功能、网络成瘾的负性情绪与肝主情志、网络成瘾的证候特征与肝脏病证的相关性4个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同时报道了课题组完成的山东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情绪调查研究,并以《中华医典》(电子版)中临床医术大全、综合医籍大全为源进行了肝失疏泄致情绪障碍的文献计量学研究,依据文献数据挖掘探讨了网络成瘾基本中医证候及核心临床表现症状,同时从临床及文献上对网络成瘾与中医肝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黄帝内经》中面部分候经络与面部分候脏腑体系的总结与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文总结了《黄帝内经》的面部分候脏腑体系,其以所阐述的以望面色分候脏腑为主要内容,分为明堂色部、五脏热病色部、五脏风色部、五官色部;并将《黄帝内经》中经络对面部影响的零散条文加以汇总、整理成面部分候经络体系,其分为经络在面部的循行、经络之气对面部的影响、经络病候在面部的反映三个部分.此后本文将两大体系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分析,脏腑为主的面部分候脏腑体系以鼻部为中心,基本遵循五脏—五色的对应关系;而在面部循行的经络以阳经为主,其病候反映在面部以面黑、面赤为主要表现,且病候一般初在经络,久则入脏腑;两个体系有着层次和分布上的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文献分析的血虚证诊断标准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比较血虚证诊断标准,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查找、筛选1900-2019年发表的血虚证临床研究文献,归纳、分析其中提及血虚证诊断标准.结果 共检索到文献1388篇,纳入32篇,结合教材筛选,得出诊断标准9种:《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 16751.2)、《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等等.证候组成共30个,可分为脏腑失养、形体失养、经络失养和现代理化指标4组,诊断方式可分为叙述法、主次分层法、赋分法3种,《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16751.2)被引用13次,次数最多.结论 各血虚证诊断标准各有优势与局限性,来自《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的诊断标准在临床上应用最广泛,适用于现阶段血虚证的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运气理论研究岁运主时对乳癖发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乳癖是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运用运气理论辨证论治疾病,体现了中医"天人相应"的思想,突出了自然气候变化对疾病发生的影响.从运气理论角度看,乳癖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岁运太过、本气流行,或岁运不及、脏气不足,引起肝、脾、肾、冲任等脏腑经络正常生理功能失调.在木运、土运、金运太过的年份,木运、土运、水运不及的年份,自然气候变化作用于人体引起肝失疏泄、脾虚湿蕴、冲任失调的变化最为明显,乳癖相对多发;另外,部分年份司天、在泉之气与岁运"运气同化",也可对乳癖的发生产生进一步影响.应用运气理论阐释乳癖的发生,丰富了乳癖的病因病机,有效发挥了运气理论在指导临床辨证论治和养生防病方面的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