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六省份中小学生预包装食品购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我国六省份中小学生预包装食品购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0年7月—2021年3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我国东部(北京、江苏、广东)、东北(黑龙江)、中部(河南)、西部(四川)共抽取2 499名中小学生及其家长开展调查。通过对学生和家长的问卷调查,收集中小学生和家长的基本信息、中小学生饮食相关态度和行为、中小学生预包装食品购买行为、家长对其饮食行为的态度等。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中小学生预包装食品购买行为,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中小学生预包装食品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2 499名研究对象年龄为(12.7±2.5)岁;女性1 272名(50.9%);中学生1 279名(51.2%);56.2%的中小学生自己购买预包装食品。中小学生每周至少购买1次预包装食品比例排前6位的依次是奶及奶制品(74.6%)、烘焙食品(58.7%)、饮料(42.8%)、膨化食品(40.8%)、巧克力和糖果(39.8%)和坚果和干果类(3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小学生、农村学生、非寄宿生、不喜欢吃零食者、家长关注孩子吃零食者相比,中学生( OR=3.36,95% CI:2.73~4.12)、城市学生( OR=1.33,95% CI:1.11~1.61)、寄宿生( OR=2.15,95% CI:1.66~2.79),喜欢吃零食( OR=2.01,95% CI:1.66~2.43)、家长不关注孩子吃零食( OR=1.27,95% CI:1.05~1.54)的学生自己购买预包装食品的可能性较高;与家长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学生相比,家长受教育程度为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学生购买预包装食品的可能性较低( OR=0.70,95% CI:0.53~0.92);与家庭月收入<5 000元的学生相比,家庭月收入>10 000元的学生自己购买预包装食品的可能性较低( OR=0.67,95% CI:0.52~0.87)。 结论:我国六省份中小学生购买预包装食品者较多;年级、居住地、是否寄宿等个体特征和家长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及其是否关注孩子吃零食等家庭环境是购买预包装食品的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儿童青少年经常消费的7类预包装零食钠含量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分析中国儿童青少年经常消费的7类预包装零食的钠含量,为儿童及家长选择健康的零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食先知中国2017-2020年食品数据,根据英国红绿灯标准评估7类预包装零食钠含量处于低(绿灯)、中(黄灯)、高(红灯)水平的比例.计算每份零食的钠含量及其占4~6岁、7~10岁和≥11岁人群每日推荐钠摄入量的百分比.结果 7类预包装零食共计35 498个,每100 g零食中钠含量中位数从高到低依次为植物蛋白质食物(1125 mg)、即食肉和水产制品(1100 mg)、膨化食品(523 mg)、坚果和籽类(292 mg)、烘焙制品(222 mg)、乳及乳制品(65 mg)及即食果蔬制品(44 mg).钠含量属于绿灯、黄灯和红灯水平的零食分别占30.2%、37.7%和32.1%.每份零食钠含量占11岁及以上儿童青少年每日推荐钠摄入量的比例较高的前3位分别是植物蛋白质食品(28.1%)、即食肉和水产制品(16.5%)和膨化食品(10.5%).结论 儿童青少年经常消费的7类预包装零食的钠含量存在较大差异,钠含量最高的3类零食分别是植物蛋白质零食、即食肉和水产制品及膨化食品.社会各方有必要采取措施引导儿童和家庭选择健康零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中学生预包装零食消费中营养标签认知、态度与使用行为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目的 全面了解吐鲁番市鄯善县中学生预包装零食消费中食品营养标签认知、态度与使用行为,为提升中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成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吐鲁番市鄯善县在读685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x2检验分析总样本和不同特征组(如性别、学龄段等)中学生营养标签认知、态度与使用行为情况.结果 中学生食品营养标签知识知晓率为71.23%,83.51%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食品营养标签上标注营养成分含量和说明,46.84%的学生"每次"购买预包装零食时都会受食品营养标签影响对食品的选择.中学生对预包装零食食品营养标签的认知、态度、行为在不同性别、学龄段之间均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吐鲁番市鄯善县中学生对食品营养标签的知晓率较高,态度积极,能够合理使用,应加强宣传教育,促进生产厂家根据消费者需求改进食品营养标签,更好地打造食品健康消费环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
健康教育对北京市通州区348名中小学生预包装营养标签认知行为的效果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北京市通州区城区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干预前后营养标签的认知情况.方法 2015年9月-2016年1月随机选择城区6所中小学校,在一~七年级中整群抽样确定13个班级,通过干预前后比较营养标签认知情况.在学期初开展营养标签摸底问卷调查,在校园开展多种形式的营养标签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在学期末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校园健康教育干预使城区中小学生营养标签知晓率由75.86%达到97.08%,行为形成率由44.06%达到57.53%.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干预后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前学生阅读营养标签最关注的是蛋白质,干预后最关注的是能量.钠的关注率在干预前后的应答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校园开展为期一个学期的营养标签健康教育,学生对营养标签的知晓率、内容关注率及行为形成率均高于干预前,对科学选择零食,提高健康素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上海市五年级学生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健康教育效果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上海市学生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知晓情况及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在上海各区随机抽取2所小学,每所小学干预前后均随机抽取五年级学生至少30人进行调查,干预周期4个月.结果 上海市小学生营养标签知晓率从干预前71.5%提高到干预后92.3%,认为营养标签对选购食品有帮助的比例由干预前85.2%提高到干预后96.2%,愿意告诉家长购买零食时看营养标签的比例由干预前89.7%提高到干预后94.6%,选购预包装食品时常看标签的比例由干预前41.4%提高至4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女生购物时常看营养标签的比例高于男生(P<0.05).干预后,远郊地区营养标签知晓率和选购预包装食品时常看标签的比例较其他2类地区均较差(P<0.05).结论 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有效提升了上海市学生对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知晓率,相关态度和行为,但学生对营养签的使用率仍有待提高,远郊地区是继续进行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健康教育的重点地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儿童性早熟相关膳食行为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究影响儿童性早熟相关膳食摄入和膳食行为的因素,为儿童性早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设计,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8月丽水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259例性早熟患儿设为病例组,另选取259例健康儿童设为对照组.采用膳食频率和相关行为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病例组每天摄入畜肉类、饮料类、零食类食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每天摄入新鲜蔬菜、新鲜水果、水产类食物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常吃西式快餐、常吃预包装零食、常喝饮料、常吃油炸食品、咬吸管行为是儿童性早熟的危险因素.结论 儿童性早熟与饮食结构有关,常吃西式快餐、预包装零食、饮料、油炸食品等是儿童性早熟相关膳食行为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