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机器学习的流行性感冒中医辨证模型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对流行性感冒临床证候学资料进行训练,获得流感辨证模型.方法 收集2019年12月-2022年3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发热门诊的流行性感冒患者病历资料,使用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将不同数据处理过程产生的数据分别存储,以逻辑回归、决策树、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多层感知机、lightGBM和随机森林为备选模型,通过Optuna进行超参数优化选择,并在各数据集中分别训练模型,以macro-F1评分为核心指标,对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评价.结果 整理得到训练样本1 011个,其中风热犯卫证453个、风寒束表证152个、表寒里热证406个;得到用于训练的数据集8个,包含数据80份.经训练,逻辑回归、决策树、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多层感知机、lightGBM、随机森林模型的macro-F1评分分别为0.783 0、0.774 2、0.731 5、0.782 4、0.716 7、0.793 8、0.815 3.加权样本能显著提高平均模型性能,而主成分分析降维会降低平均模型性能.单一模型中,逻辑回归模型预测性能最佳;集成方法模型中,随机森林模型预测性能最佳.结论 在样本量较小的情况下,流行性感冒中医辨证模型使用逻辑回归、决策树、支持向量机和lightGBM较为适宜,随着样本量增加,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lightGBM和随机森林可能更为合适.不同数据处理方式会影响模型性能,对证型典型程度信息的采集有利于提高模型性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聚类分析探讨儿童难治性抽动障碍中医证型分布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基于聚类分析探讨儿童难治性抽动障碍的临床特点及证型分布。方法:横断面研究。选择2015年10月-2022年1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脑病专科门诊183例3~18岁难治性抽动障碍患儿,应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6和IBM SPSS Statistics 26.0进行频数描述性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探讨该病临床特点及证型分布。结果:183例难治性抽动障碍患儿的中医症状聚类为6类,得到5类证型,其中类脾虚肝旺夹湿证占比最大(27.32%),后依次为类痰火扰神证(21.31%)、类风热犯肺证(18.03%)、类痰气交阻证(17.49%)、类阴虚夹湿证(15.85%)。结论:通过对本院儿童脑病专科门诊难治性抽动障碍患儿相关信息的挖掘与分析,得出该病症的常见中医证型,为其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成药在乙型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中成药治疗乙型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和普通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1年10月至2022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的乙型流感和普通感冒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用药情况将乙型流感患者分为奥司他韦组和奥司他韦联合中成药组,将普通感冒患者分为单用退热药组、退热药+中成药组和单用中成药组。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后的退热时间和症状缓解时间。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曼-惠特尼 U检验。 结果:纳入乙型流感患者88例,年龄为(32.7±6.7)岁,其中男47例(53.4%);普通感冒患者114例,年龄为(32.7±7.5)岁,其中男44例(38.6%)。乙型流感患者中男性比例高于普通感冒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40, P=0.036)。所有患者均因发热就诊,大多以咽喉痛、咳嗽、鼻塞或流涕的临床表现为主,舌质红,苔薄或薄腻,均属风热犯卫轻症。中成药使用率为87.6%(177/202)。乙型流感和普通感冒患者治疗后退热时间分别为2.0(2.0,3.0) d和2.0(1.0,2.0) d,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3.0(3.0,5.0) d和3.0(3.0,4.0)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4.18、3.30,均 P<0.01)。乙型流感患者中单用奥司他韦治疗者11例(12.5%),奥司他韦联合中成药治疗者77例(87.5%),奥司他韦组退热时间为(4.1±1.3) d,症状缓解时间为5.0(3.0,7.0) d,均长于奥司他韦联合中成药组[(2.2±1.1) d和4.0(1.0,7.0)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5.54, Z=3.11,均 P<0.01)。普通感冒患者中,单用退热药组14例(12.3%),退热药+中成药组59例(51.8%),单用中成药组41例(36.0%)。三组患者退热时间分别为(1.7±0.7) d、(1.8±0.7) d、(1.8±0.7) d,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3.6±0.8) d、(3.2±1.0) d、(3.3±0.9) 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F=0.09、1.05,均 P>0.05)。 结论:奥司他韦联合中成药治疗有效缩短了乙型流感患者退热时间和症状缓解时间;同时,中成药对普通感冒的退热作用与退热药疗效相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中医证型与病理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 HNL)患者的中医证型与病理分型的相关性,以发现其分布规律。方法:对符合标准的166例HNL患者的基线资料、中医四诊信息及临床特征等进行中医证候判别;行完整淋巴结活检以病理组织学确诊,进行病理分型;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对HNL患者中医证型与病理分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66例HNL患者中,属风热痰毒证96例(57.83%)、热毒壅盛证57例(34.34%)、痰瘀互结证13例(7.83%);病理分型为增生型96例(57.83%)、坏死型59例(35.54%)、黄色瘤样型11例(6.63%)。临床特征资料显示,3种中医证型的靶淋巴结最大径、疼痛评分、体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3.737、34.484、34.805, P值均<0.05);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1.194, P>0.05)。3种病理分型的靶淋巴结疼痛评分、体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12.153、25.931, P值均<0.05);靶淋巴结最大径、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2.249、0.671, P值均>0.05)。对应分析结果显示,风热痰毒证与增生型、热毒壅盛证与坏死型的点集合基本重合,痰瘀互结证与黄色瘤样型的点集合最接近( χ2=235.100, P<0.001)。 结论:HNL的3种中医证型与病理分型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其中,风热痰毒证病理学改变多倾向于增生型,热毒壅盛证多倾向于坏死型,痰瘀互结证多倾向于黄色瘤样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自动机器学习的耳鸣中医辨证分型及关键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应用自动机器学习技术构建耳鸣中医辨证分型模型并探索影响耳鸣辨证结果的关键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上海市7家医疗单位收集的594例主观性耳鸣患者的临床特征,利用Auto-sklearn自动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常见的15种机器学习算法对比,选择分类效果最优的模型分析影响耳鸣的关键因素。结果:分类结果最优的算法是随机森林,它的准确率、精确度、敏感度、特异度、F1分数、曲线下面积(AUC)值、kappa系数分别为87.37%、88.34%、89.06%、96.63%、88.38%、97.50%、83.37%,并得出影响耳鸣类型肾精亏损、肝火上扰、痰火郁结、脾胃亏虚、风热侵袭分类的关键因素分别为滑脉、弦脉、滑脉、舌淡、浮脉。结论:随机森林算法对于结构化的临床数据特征能提供很好的分类预测功能,提示机器学习技术对辅助中医耳鸣的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桑菊饮加减治疗对风热犯肺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气道功能诱导痰指标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究桑菊饮加减治疗对风热犯肺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气道功能、诱导痰指标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中医医院医共体总院治疗的咳嗽变异性风热犯肺型哮喘患者12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加桑菊饮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日间、夜间咳嗽症状评分,气道功能,诱导痰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84%(P<0.05);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日间、夜间咳嗽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气道功能指标[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MEF)]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桑菊饮加减治疗可有效改善风热犯肺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气道功能,降低诱导痰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并且可以降低复发率,安全性良好,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前葡萄膜炎中医证素特点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研究与总结前葡萄膜炎(AU)中医证素特点,为AU的规范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从建库至2023年3月31日正式发表的关于AU中医证型的相关文献,对中医证名进行规范化处理以及证型的拆解,将文献中筛选出的证型条目及病例数归纳建立Excel软件数据库.对病位证素及病性证素进行频数、频率描述分析,对证素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1)一般情况:纳入文献24篇,总病例数1,685例.(2)证型及证素分布:频率排名前5位的证型有肝经风热证(329次,19.53%)、肝胆火炽证(224次,13.29%)、肝火炽盛证(205次,12.17%)、阴虚火旺证(166次,9.85%)、肝胆湿热证(94次,5.58%).(3)证素特点:病位证素有5个,以频率从高到低排名依次是肝(1,035次,61.42%)、胆(335次,19.88%)、表(163次,9.64%)、肾(117次,6.94%)、脾(55次,3.26%).病性证素类型共 13种,热病性出现频次最高,为 1,447次(85.88%).以虚性、实性进行分类分析,实性证素共出现了2,458次(76.42%),虚性证素共出现了758次(23.56%);其中,热证素在实性证素中出现频次最高,共1,447次(44.99%);阴虚证素在虚性证素中出现频次最高,共374次(11.63%).(4)证素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8条强关联规则,其中二项强关联规则5个,三项强关联规则3个,推断出5个基础证候,分别为肝火炽盛证、风热证、湿热证、肝胆火炽证、肝经风热证.关联规则网状图显示肝与热的关联最强,推断基础证候为肝火炽盛.结论 肝经风热、肝胆火炽、肝火炽盛3个证型是前葡萄膜炎患者的主要证型.前葡萄膜炎的重要病位证素为肝,重要病性证素为热,病性特点以实证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上海市长宁区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轻症患者中医证候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分析上海市长宁区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Omicron)感染轻症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收集2022年3月—2022年6月上海市长宁区西郊学校/音乐方舱医学隔离救治点及中全隔离救治点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轻症患者共计2683例,结合问卷星在线填写的调查方式,收集患者基本资料、症状、舌象、脉象等,采用公因子聚类分析法归纳总结患者中医证候特征.结果:2683例患者排名前三位的症状分别是咽干、黄痰和咽痒;有脉象信息者共计1958例,脉象主要为濡脉、弦脉和滑脉;可供分析的舌象信息者共1246例,舌质主要为舌体胖、舌质暗红、舌淡红;舌苔主要为薄黄、白厚腻、薄白;以各个症状变量作为因子,提取初始特征值>1的因子共9个,累积贡献率达73.36%;归纳出4个主要的中医证型:风热犯肺(36.04%)、寒湿困脾(21.24%)、肺脾气虚(9.62%)、湿热蕴肺兼气虚(6.45%).结论:上海市长宁区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轻症患者中医证型以风热犯肺、寒湿困脾、肺脾气虚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赵炳南荆防方治疗风热血热型瘙痒性皮肤病探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荆防方是由赵炳南所创,常用于治疗风热型荨麻疹的经验方.瘙痒性皮肤病的病因主要有风、湿、热、虫、瘀等,风盛则痒,血热化燥,燥则生风,形成风热血热交互的证候,引起皮肤瘙痒.多种瘙痒性皮肤病存在风热血热的共同病机,荆防方具有祛风清热、凉血止痒之功,加减荆防方也可用于治疗其他风热血热型瘙痒性皮肤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敏感性皮肤的中医辨治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4/7/27
敏感性皮肤发生率较高,国内女性敏感性皮肤发生率在15.93%,男性为8.62%.本文分析了敏感性皮肤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介绍了肺经风热、肝经湿热、脾虚湿蕴、肝郁血燥、阳虚水饮五型及相应治则、方药,中药湿敷、中药膏/油外用、中药提取物护肤品的应用及体针、放血治疗方案.认为本症可通过中医内服外治联合的方案,以取得促进皮肤屏障修复、降低神经血管高反应性、控制炎症反应、提高皮肤耐受性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