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荒生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经验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张荒生教授认为,"痹病益气当为先,祛风通络贯始终,痹病络阻通为要,气充血行络必通",而强直性脊柱炎病位在脊柱督脉,病机多以肾虚督亏为本;肾气亏虚,则风寒、湿热之邪乘虚而入,内外合邪使气血流通不行,为本病急性发作的主因;而长期肾气不足必致气血亏虚、气虚血瘀,闭阻筋脉,致使筋脉失去滋养,导致反复发作。治疗上,强调对于湿热邪实明显者,应尽快驱邪外出;补肾活血应贯穿治疗始终;宜适度运用虫类药;重视功能锻炼及情志调节;并注意患者性别、体质之区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艾儒棣从"皮积"论治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经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总结艾儒棣教授从"皮积"论治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PCA)的临证经验.PCA的皮损形态、病理特点与中医积病具有相似性,据此提出"皮积"的概念,认为正虚邪犯、痰瘀锢表为PCA的核心病机,多属本虚标实证,其中正气虚馁、腠理空疏为发病之本,邪留肌表、津血失布、痰瘀胶结为致病之标.治疗上以固本清源为核心,内治以健脾补肾、祛痰化瘀、软坚散结为法,自拟二仙四参汤、桂枝茯苓丸合化坚二陈丸、加味消瘰丸加减治疗;外治以驱邪消积、疏通津血为要,予自拟润肌膏热烘促进皮损软化剥脱、猪胆汁药浴开腠驱邪、牛脊髓封包濡养肌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分析阮岩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以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阮岩教授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组方用药规律,为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实践及成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阮岩教授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门诊医案,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0 软件进行频数统计,运用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获得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处方中的用药组方规律.结果 共收集处方 308 首,中医证型分布以肺气虚寒证和肺脾气虚证为主,涉及中药 80 种,高频中药以解表药和补气药为主,药物性味以辛甘温为主,多归肺脾胃经;聚类分析得到 4 个潜在的核心基础方,因子分析得到 5 个核心药方.结论 阮岩教授临床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以宣肺通窍、祛风散寒、健脾益气为基本治疗方法,在变应性鼻炎发作期多以驱邪为主,宣肺通窍、祛风散寒;缓解期则以"治病求本"为主要原则,从改善儿童体质入手,补肺健脾,以治其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薏苡附子败酱散干预结肠"炎-癌"转化的研究概况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结肠"炎-癌"转化是指炎症性肠病逐步向结直肠癌(CRC)发展的过程.虚-湿-毒与CR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虚-湿-毒影响肿瘤微环境促进肿瘤生长,同时也是结肠"炎-癌"转化的重要病因病机.薏苡附子败酱散具有祛湿解毒消痈、补虚助阳驱邪之功,可延缓因虚-湿-毒引起的结肠"炎-癌"转化的进程.故课题组对结肠"炎-癌"转化、肿瘤微环境的作用、中医对结肠"炎-癌"转化的认识,特别是薏苡附子败酱散干预结肠"炎-癌"转化的过程进行评述,以期为其治疗结肠相关疾病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基于"因加而发"探讨肺结节"结癌转化"的防治
编辑人员丨2024/3/16
"因加而发"作为《黄帝内经》所载的发病机理之一,将新邪引动故邪致病与新故合邪致病涵盖其中.基于此,认为肺结节"结癌转化"之变实为本元亏虚的基础上,新邪诱发痰凝、气滞、血瘀、毒结等故邪,正气无力驱邪外出,久羁为患,变生癌浊,日久发为癌瘤.故临床在癌毒未成、癌毒氤氲、癌变已成3个阶段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清、透、散、补、和、化六法,标本兼顾,将肺结节治疗窗口前移,攻邪于毒未鸱张亢盛之时,扶正于正气尚未衰败之际,延缓肺结节癌变进程,为中医防治肺结节"结癌转化"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基于"木德敷和"理论分期辨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思路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支气管哮喘是小儿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患之一.由于小儿属"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具有感邪后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证候易于转化和兼夹的生理特性,故本病的临床辨治具有一定难度.肝木具有调理气血阴阳、促进生化代谢、协调五脏六腑、调畅全身气机等作用,故曰"木德敷和".据此理论,并结合小儿支气管哮喘发病的临床特征,小儿支气管哮喘可根据不同分期,从"肝肺同调"论治:诱发期邪气尚浅,治当疏风定木、驱邪解表;发作期邪气入里,治当宣金降木、畅气豁痰;缓解期脏腑空虚,治当和木补虚、祛痰固表.验之临床,获效满意.附验案2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王耀献辨机论治IgA肾病
编辑人员丨2024/2/3
IgA肾病好发于气虚、阴虚体质之人,风邪为其发病的始动因素,治疗时应首重祛风,清上安下,同时也要注意益气固表、健脾补肾以固本培元,不给风邪可乘之机.疾病发生后,病邪与机体相互影响,形成虚实夹杂之衍生病机,此时重在对症治疗,通常治以破瘀泻浊解毒以畅肾络,又因"大凡络虚,通补最宜",故驱邪之余,当荣养络脉,先安未受邪之地.风湿和肾络癥瘕为其共通病机,继而提出"辨机论治"是治疗该病的关键,将辨病、辨证、辨症三者有机结合,以自创的肾炎防衰液为主,采用扶正、开郁、活血、涤痰、利湿、清热、软坚、解毒等多种方法消癥散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名中医吴清明治疗顽固性面瘫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总结吴清明教授立足于"阳主动"理论,运用温阳助动针灸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经验.顽固性面瘫早期多为阳气不足,外邪侵入,发展到中晚期时则阳气耗损,无力驱邪外出,久居面部经络则疾病迁延不愈.吴清明教授认为此病多为阳虚受邪,正气亏虚,加之痰瘀互结,从而常规治疗效果甚微.吴老认为阳气充足,则气血津液化生充足,运行畅通,外邪无路径可入;阳气不足,络脉空虚,邪气易客居经脉,痹阻不通,则发病,创立了"温阳助动针灸法",取经上,选取手、足阳明之多气多血之经脉;选穴上,主要选取手三里、足三里、下关、地仓、颊车、迎香、阳白、瞳子髎、颧髎穴.手、足三里穴既为阳明经之腧穴,又为四肢远端之腧穴,配合下关、地仓、颊车等面部腧穴,以面部阳经腧穴配合四肢远端手三里、足三里之穴,远近配穴、协同增效.在针刺时又采用热补手法,同时配合以艾灸,通过艾条燃烧的温热之力,连续对人体补充阳气,以"温阳补虚"为法以治其本,达到温阳补虚、助动启瘫之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从伏邪理论论治强直性脊柱炎
编辑人员丨2023/11/4
强直性脊柱炎为难治性自身免疫疾病,发病特点为感而伏发,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基本病机为正虚邪实,正虚为本,邪实为标.因正虚邪伏,邪入于经络脉隧中而发病.疾病发作期表现为正邪相争剧烈,风、寒、湿、热、火、瘀相兼为病;缓解期表现为正邪不争,邪气潜伏.总体治疗原则为扶助正气,防止邪气内陷,促进正邪相争,驱邪外出.扶正护本以补肾为要,兼顾脾胃气血.祛邪需辨明其性,综合考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4
-
武维屏教授应用桑苏桂苓饮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武维屏教授将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归纳为三期十候,分为悸、痰、肿、绀4型,并认为阳虚饮停是肿喘型肺心病患者的基本体质,临床以桑苏桂苓饮为基本方辨证加减.感邪而发,重视因势利导,合用麻黄剂,驱邪外出,防止"闭门留寇";无感而作,强调分辨寒热,合用瓜蒌、半夏,调节阴阳,宣畅气机;症状平稳,肿喘不甚,以五苓散温阳化饮,调理体质;久病及肾,命门火衰,合用附子,以助气化,并继之以阴阳同补之品缓缓图之.武维屏教授在使用桑苏桂苓饮的过程中,重视阴阳平衡,强调气机升降,顾护脾胃功能,药少方精,灵活变化,效如桴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