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运动对男青年BMD、肌肉适能和肌骨共调节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比较 8 周抗阻联合高强度间歇同期训练、单独高强度间歇训练和单独抗阻训练对男青年骨密度、肌肉适能以及血清肌骨共调节因子骨钙素和鸢尾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 39 名男青年,随机分为抗阻训练(RT)、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和抗阻联合高强度间歇同期训练(CT)三组后,分别进行为期 8 周的运动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 48h测试受试者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体成分、最大摄氧量、肌肉力量、爆发力以及血清骨钙素和鸢尾素水平.结果 三种运动干预均能显著提高男青年的瘦体重,但只有HIIT(P<0.01)和CT干预(P<0.05)能显著降低男青年的体脂率;三种运动干预均能显著提高男青年的股骨BMD,但只有HIIT(P<0.05)和RT(P<0.05)干预能显著提高男青年的腰椎BMD;RT和CT干预能显著提升男青年的卧推、硬拉、划船、深蹲的最大力量(P<0.01)和反向纵跳高度(P<0.01),而HIIT干预只能显著提升深蹲的最大力量(P<0.01);三种运动干预均能显著提高男青年的血清鸢尾素和骨钙素水平.结论 三种运动干预均能增加男青年的瘦体重、股骨BMD以及血清肌骨调节因子鸢尾素和骨钙素水平,但CT对腰椎BMD的提升效果小于HIIT和RT,而RT和CT对肌肉力量和爆发力的提升效果大于HIIT.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谷氨酰胺与骨密度、骨转换指标、wnt-7a蛋白间的孟德尔随机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使用孟德尔随机化分析(MR)方法探索谷氨酰胺(Gln)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转换指标、wnt-7a蛋白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 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研究数据,暴露因素选择Gln,结局变量包括股骨颈骨密度(FN-BMD)、前臂骨密度(FA-BMD)、腰椎骨密度(LS-BMD)、全身骨密度(TB-BMD)、骨转换指标包括血清 25-羟基维生素D水平[25(OH)D]、甲状旁腺素(PTH)、骨保护素(OPG)、骨钙素(BGP)、Wnt信号家族成员:wnt-7a.采用逆方差加权法、MR-Egger回归法、加权中位数方法、Simple Mode法和Weighted Mode法,并且进行异质性检验、敏感性分析和多效性分析.结果 MR结果显示Gln与wnt-7a蛋白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两者关系呈正相关;Gln与FN-BMD、FA-BMD、LS-BMD、TB-BMD、25(OH)D、PTH、OPG、BG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的异质性检验均无异常,敏感性分析结果均显示稳健,且未发现多效性.结论 该研究结果为Gln在维持骨稳态及参与成骨分化的作用及预防、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说明通过摄入Gln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可能具有潜在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牙髓和牙周韧带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能力差异分析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究牙髓间充质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和牙周韧带间充质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在成骨能力上的差异机制.方法 培养人牙髓干细胞和牙周干细胞(分为DPSCs组和PDLSCs组),比较两种干细胞诱导成骨分化能力的差异,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成骨分化过程中关键转录因子的转录表达差异.同时,从GEO官网下载牙组织单细胞测序数据(GSE161267_RAW),通过比较干细胞亚群占比差异、调控成骨分化基因表达差异及生物学功能富集等揭示两种组织干细胞成骨分化功能差异的原因.结果 成骨诱导分化结果显示,DPSCs组茜素红着色较PDLSCs组更深,运用RT-PCR检测成骨分化关键转录因子骨钙素(osteocalcin,OC)、Runt相关转录因子 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破骨细胞抑制因子(osteoprotegerin,OPG)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结果 显示,与PDLSCs组相比,DPSCs组Osteocalin、ALP、RunX2、OPG和BMP-2 基因转录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5).单细胞测序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牙周和牙髓组织中干细胞构成比例不同,其中牙周组织中MSC2 和MSC3 亚群占比多,牙髓组织中MSC1 亚群占比多;MSC1 中调控成骨分化基因表达显著高于MSC2 和MSC3.差异基因生物学功能富集结果显示,MSC1 亚群主要表现为成骨分化及参与成骨分化的信号通路.结论 DPSCs较PDLSCs有更高的成骨分化功能,是由于DPSCs中成骨分化功能强大的细胞亚群含量高于PDLSCs.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犬尿氨酸代谢通路对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索犬尿氨酸代谢通路对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成骨分化的影响,为研究牙周炎微环境对牙周组织再生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于2022年6至10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病科、口腔综合科收集19例牙周炎患者(牙周炎组)和19例牙周健康者(牙周健康组)的非刺激性唾液,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两组受试者唾液中犬尿氨酸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对牙周炎组和牙周健康组的牙龈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与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R)的表达情况。收集因正畸治疗需要拔除的前磨牙5颗(来自2022年7至1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12~18岁的5例就诊患者),从离体牙上提取PDLSC,使用成骨诱导分化培养基(对照组)或含有20 μmol/L犬尿氨酸的成骨诱导分化培养基(犬尿氨酸组)培养7 d,对成骨诱导的PDLSC进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和ALP活性测定。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检测对照组和犬尿氨酸组PDLSC成骨相关基因ALP、骨钙素、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Ⅰ,COL-Ⅰ)mRNA表达和犬尿氨酸通路相关基因AhR、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cytochrome P450 family,CYP)1A1、1B1 mRNA的表达。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对照组和犬尿氨酸组RUNX2、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AhR蛋白表达情况。培养21 d时,用茜素红染色评估对照组和犬尿氨酸组PDLSC矿化情况。结果:牙周炎组唾液中犬尿氨酸[8.26(0,19.60)nmol/L]及犬尿喹啉酸[11.4(3.34,13.52)nmol/L]含量均显著高于牙周健康组[分别为0.75(0,4.25)、1.92(1.34,3.88)nmol/L]( Z=-2.84, P=0.004; Z=-3.61, P<0.001)。牙周炎组牙龈组织中IDO(18.33±2.22)和AhR的表达(44.14±13.63)均显著高于牙周健康组(分别为12.21±2.87、15.39±5.14)( t=3.38, P=0.015; t=3.42, P=0.027)。ALP活性测定显示,与对照组(329.30±19.29)相比,犬尿氨酸组PDLSC ALP活性(291.90±2.35)显著下降( t=3.34, P=0.029)。RT-qPCR结果显示,犬尿氨酸组PDLSC ALP、骨钙素和RUNX2表达(0.43±0.12、0.78±0.09、0.66±0.10)均较对照组(1.02±0.22、1.00±0.11、1.00±0.01)显著下降( t=4.71, P=0.003; t=3.23, P=0.018; t=6.73, P<0.001),AhR、CYP1A1 mRNA表达(1.43±0.07、1.65±0.10)均较对照组(1.01±0.12、1.01±0.14)显著升高( t=5.23, P=0.006; t=6.59, P<0.001),两组间COL-Ⅰ、CYP1B1 mRNA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犬尿氨酸组OPN、RUNX2表达(0.82±0.05、0.87±0.03)与对照组(1.00±0.00、1.00±0.00)相比均显著下降( t=6.79, P=0.003; t=7.95, P=0.001),AhR表达(1.24±0.14)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00)( t=3.04, P=0.039)。 结论:牙周炎患者犬尿氨酸通路异常激活,不仅能上调AhR相关通路,还能抑制PDLSC的成骨向分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藤黄健骨胶囊在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藤黄健骨胶囊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OP)的疗效及对骨强度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00例肾虚血瘀型O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藤黄健骨胶囊,3个月为一疗程。比较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股骨颈和腰椎骨强度[骨矿含量(BMC)、骨密度(BMD)],测定血清骨代谢指标如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25羟维生素D 3[25-(OH)VD 3]水平,记录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6.0%,明显高于对照组66.0%(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两组腰背刺痛、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步履艰难积分均显著降低(均 P<0.05);组间相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股骨颈及腰椎骨强度(包括BMC和B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股骨颈及腰椎骨强度均显著增加(均 P<0.05);组间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ALP、BGP、β-CTX及25-(OH)VD 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ALP、BGP、β-CTX水平显著降低,25-(OH)VD 3水平显著增加(均 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血清BGP水平低于对照组,25-(OH)VD 3水平高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 P>0.05)。 结论:肾虚血瘀型OP患者采用黄健骨胶囊治疗,不仅能缓解临床症状,提高骨强度及骨代谢指标,还能提升其治疗效果,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与性激素及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与性激素及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为横断面研究。选择2014年1至10月在福建省立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老年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碱性磷酸酶、血清胎球蛋白A、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BMD)值及血清骨代谢指标[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骨钙素和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性激素指标(雌二醇、睾酮和游离睾酮指数)。采用 t检验、秩和检验及 χ2检验进行不同性别组间的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经Lg转换后的胎球蛋白A水平与临床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共纳入103例老年T2DM患者,其中女48例,男55例。不同性别间老年T2DM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女性BMD值低于男性[腰椎分别为(0.739±0.117)和(0.930±0.161)g/cm 2,股骨颈分别为(0.650±0.095)和(0.824±0.116)g/cm 2,均 P<0.01],女性患者的β-CTX、骨钙素和PINP高于男性(均 P<0.01)。男性患者的血清胎球蛋白A与β-CTX呈负相关( r=-0.307, P=0.024),与BMD及T值无相关性;女性患者的血清胎球蛋白A与股骨颈BMD呈负相关( r=-0.336, P=0.020),与腰椎BMD、股骨颈T值均无相关性。在不同性别的老年T2DM患者中,血清胎球蛋白A与雌二醇、睾酮及游离睾酮指数均无相关性( 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HDL-C(β=0.349, P<0.01)、碱性磷酸酶(β=-0.295, P=0.024)及β-CTX(β=-0.039, P=0.026)是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女性总胆固醇(β=0.280, P=0.026)及股骨颈BMD(β=-0.083, P=0.05)是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老年T2DM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与性激素指标无相关性,胎球蛋白A是老年T2DM男性患者BMD的保护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血清FGF1、NT5E与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糖脂及骨代谢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1)、5'-核苷酸酶(ecto-5'-nucleotidase,NT5E)与糖脂代谢及骨代谢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1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180例,根据WHO骨质疏松标准分为骨量正常组62例、骨量减少组65例和骨质疏松组53例,均检测血清FGF1、NT5E水平、人体测量学指标[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皮下脂肪面积(subcutaneous fat area,SFA)]、糖脂代谢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及骨代谢指标[总Ⅰ型胶原氨基端肽(total procollagen type 1 amino-terminal propeptide,T-PINP)、总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1型胶原羧基端肽 β特殊序列(beta C-terminal cross-linked telopeptides of type Ⅰ collagen, β-CTX)、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terminal mid-fragment,N-MID)、骨钙素(osteocalcin,OCN)],分析FGF1、NT5E与糖脂代谢、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T2DM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结果:骨量正常组血清FGF1、NT5E水平<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 F=690.73、290.76, P<0.05);骨量正常组BMI、VFA、SFA水平>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 F=12.91、40.65、23.17, P<0.05);三组TC、FPG、TG、HbA1c、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38、2.53、2.29、1.57、0.72、2.59, P>0.05),骨量正常组N-MID、T-PINP、25-OH-D水平>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 F=17.64、24.84、10.45, P<0.05);骨量正常组 β-CTX、OCN水平<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 F=21.43、46.06, P<0.05);血清FGF1、NT5E与N-MID、T-PINP、25-OH-D呈负相关( r1=-0.514、-0.583、-0.607, r2=-0.525、-0.610、-0.602, P<0.05),与 β-CTX、OCN呈正相关( r1=0.612、0.594, r2=0.573、0.622, P<0.05);血清FGF1、NT5E与骨代谢指标联合预测T2DM并发骨质疏松症的AUC为0.923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 P<0.05)。T2DM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危险度分析,FGF1、NT5E所致 RR值分别为22.203、10.089( P<0.05)。 结论:血清FGF1、NT5E参与T2DM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与患者骨代谢存在明显相关性,联合骨代谢指标对T2DM患者骨质疏松具有较高预测效能,可作为评估骨质疏松症发生风险的有效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利拉鲁肽和骨化三醇对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糖脂代谢及骨代谢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利拉鲁肽和骨化三醇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对患者糖脂代谢、骨密度、骨代谢的影响。方法:设计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烟台山医院门诊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130例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就诊序号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预分组。对照组给予利拉鲁肽和骨化三醇联合治疗,观察组采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利拉鲁肽和骨化三醇治疗,各65例,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检测对比2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糖脂代谢[糖化血红蛋白(HAb1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餐后2 h血糖(2hPG)、高密度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骨密度、骨代谢[骨钙素(OC)、25-羟基维生素[25(OH)D]、Ⅰ型胶原C末端肽(S-CTX)、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原(PIN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变化情况,并对比2组用药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FBG(7.48±1.02)mmol/L、TG(2.01±0.31)mmol/L、PINP(43.72±4.86)ng/ml、HAb1c(7.43±0.65)%、S-CTX(0.27±0.09)ng/ml、2hPG(9.08±1.34)mmol/L、LDL-C(2.58±0.27)mmol/L,低于对照组(7.86±0.97)mmol/L、(2.29±0.34)mmol/L、(46.55±4.19)ng/ml、(7.81±0.62)%、(0.32±0.10)ng/ml、(10.52±1.41)mmol/L、(2.89±0.31)mmol/L( t=2.177、5.968、3.556、3.481、2.996、5.968、6.080, 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股骨粗隆、腰椎正位、股骨颈和前臂4个部位骨密度(0.76±0.09)、(0.75±0.10)、(0.76±0.11)和(0.75±0.09)g/cm 3及OC(20.87±2.33)μg/L、b-ALP(19.70±2.35)U/L高于对照组(0.70±0.10)、(0.68±0.09)、(0.69±0.10)和(0.70±0.10)g/cm 3及(18.45±3.66)μg/L、(18.09±2.14)U/L( t=3.596、4.195、3.796、2.996、4.497、4.084,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92%高于对照组84.61%( χ2=5.876, 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00, P>0.05)。 结论:磷酸西格列汀联合利拉鲁肽和骨化三醇治疗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调节糖脂代谢,且对提高患者骨密度、调节骨代谢水平也具有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接骨壮骨方加减辅助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对术后腰椎功能、康复进程及成骨与破骨细胞活性调节效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观察接骨壮骨方加减辅助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对术后腰椎功能、康复进程及成骨与破骨细胞活性调节效应的影响.方法 将 70 例OVC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2 组,对照组35 例予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后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5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接骨壮骨方加减治疗.比较2 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解剖影像学指标(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伤椎Cobb角)、康复进程(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成骨与破骨细胞活性[骨钙素、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ⅠN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尿羟脯氨酸/尿肌酐(OHP/Cr)、骨密度],统计 2 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7.14%(34/35),对照组总有效率77.14%(27/3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疼痛VAS、OD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骨钙素、PⅠNP、骨密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BALP、TRACP、OHP/Cr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骨钙素、PⅠNP、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BALP、TRACP、OHP/Cr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伤椎Cobb角均减小(P<0.05);治疗组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伤椎Cobb角低于对照组(P<0.05).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接骨壮骨方加减辅助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OVCF,能减轻患者疼痛,提高腰椎功能,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提高骨密度,恢复伤椎解剖学结构,增强疗效,安全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骨折联络服务(FLS)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骨折联络服务(FLS)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骨折联络服务(FLS)模式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髋关节功能、自我效能以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实施骨折联络服务(FLS)模式干预后,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自我效能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骨钙素高于对照组,骨碱性磷酸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FLS模式可显著提升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改善骨质疏松,促进骨折愈合,为患者获取优质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