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动脉夹层Ⅱ期经假腔隔绝促进主动脉重构的早中期结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Ⅱ期经假腔隔绝(false lumen endovascular occlusive repair,FLEVOR)促进主动脉重构的早中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本中心收治的主动脉夹层Ⅰ期近端修复术后Ⅱ期行FLEVOR手术的患者,观察其临床转归、假腔血栓化以及主动脉重构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例患者,年龄(51.3±14.9)岁。4例既往因Stanford A型夹层行开放手术,8例B型夹层近端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距近端修复术的时间范围为3个月至16年。技术成功率100%,围手术期未观察到内脏缺血、截瘫或院内死亡。中位随访时间16.7个月,3例患者假腔存在血流灌注,8例患者假腔完全血栓化,72.7%的患者腹主动脉最大径减小。结论:FLEVOR手术能够有效经假腔隔绝血流,诱导假腔血栓化,促进主动脉重构,同时保护脊髓和内脏动脉血供,减少Ⅱ型内漏返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以胸痛为首发症状原发性心脏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的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原发性心脏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策略。方法:选择2019年4月26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1例61岁原发性心脏DLBCL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例患者病史、临床特征、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本例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结果对其进行诊断与治疗。本研究对本例患者的随访截至2021年4月28日。本研究以"原发性心脏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cardiac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为中、英文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PubMed数据库中相关文献,总结与本研究原发性心脏DLBCL患者相关病例的诊疗资料。文献检索时间设定为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并且征得受试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结果:①本例患者因"反复胸闷、胸痛3 d"于当地医院就诊,发现心脏占位后转诊至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心胸外科,既往无特殊病史。②患者于2019年4月26日入本院后再次突发胸闷、胸痛,伴面色苍白,一过性黑矇,心电监护结果示,心率为45次/min,血压为78 mmHg/45 mmHg(1 mmHg=0.133 kPa),血氧饱和度为70%。遂立即予积极抢救,但是患者仍反复发作,考虑患者为右心房占位导致右心室流出道梗阻,有急诊手术指征,于就诊当日对其进行体外循环下右心房占位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三尖瓣后瓣及隔瓣交界处与冠状静脉窦之间,与心肌相互融合,阻挡三尖瓣瓣口开放及关闭,但是肿物与心肌组织融合,无法完全切除,遂沿肿瘤突起边缘部分切除肿物,以明确病变性质及解除肿物对三尖瓣活动的影响。术中肿物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CD20(+)、CD79a(+)、配对盒蛋白(PAX)-5(+)、CD3(-)、CD5(-)、CD10(-)、多发性骨髓瘤癌基因(MUM)-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BCL)-6(-)、BCL-2(+)、c-Myc(-)、CD30(-)、EB病毒编码小RNA(EBER)(-)、CD117(-)、Ki-67(60%)、波形蛋白(+)、CD31(-)、结蛋白(-)、细胞角蛋白(CK)(-),考虑为DLBCL。2019年5月16日本例患者被转至本院血液科,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PET/CT)检查结果示,右心房肿瘤部分切除术后,右房内团块状略低密度影,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18F-FDG)代谢增高[摄取区域大小约为9.2 cm×6.3 cm,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为29.03],符合肿瘤改变,心包增厚,并有少量积液本例患者。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示,右心房肿瘤部分切除术后,主动脉瓣反流(轻度),二、三尖瓣反流(轻度),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右心房腔内有大小约为53 mm×43 mm不规则高回声,且与右心房侧壁相连,未见其明显移动或者摆动。本例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示,骨髓增生活跃,粒、红、巨核系三系细胞增生,偶见异常细胞,形似淋巴瘤细胞。③结合本例患者的临床特征、PET/CT、活组织免疫组织化学及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于2019年5月16日被确诊为原发性心脏DLBCL[非生发中心型,Ⅳ期A组,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IPI)为4分,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IPI为6分]。遂先予1个疗程减低剂量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300 mg/d, d1+环磷酰胺600 mg/d,d2+表柔比星50 mg/d,d2+长春地辛6 mg/d,d2+泼尼松60 mg/d,d2~6)化疗,随后对其进行4个疗程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500 mg/d,d1+环磷酰胺1 000 mg/d,d2+表柔比星70 mg/d,d2+长春地辛4 mg/d,d2+泼尼松60 mg/d,d2~6)化疗。本例患者中期疗效评估为完全缓解(CR)。建议对其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但患者及其家属拒绝。本例患者再次接受2个疗程R-CHOP方案巩固化疗后停止治疗。截止随访结束本例患者无复发。④按照本研究设定的文献检索策略,共纳入17篇文献,报道17例原发性心脏DLBCL患者,加上本例患者共18例患者被纳入进行原发性心脏DLBCL患者诊疗研究。原发性心脏DLBCL患者常见发病部位为右心房,其次为右心室,起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心脏相关症状,常用化疗方案为R-CHOP,这18例患者中5例死亡,随访最长时间为24个月,患者未复发。 结论:本例原发性心脏DLBCL患者诊断及时,疗效尚可。原发性心脏DLBCL是一种临床少见且预后欠佳的恶性肿瘤,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有望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目标性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介绍目标性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经验。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9年5月,自行研发"目标性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术式(临床试验注册号:ChiCTR-INR-17010896),选择性应用于102例患者。男54例,女48例。年龄24~72岁,平均45.6岁。肾上腺皮质腺瘤76例,嗜铬细胞瘤12例,囊肿6例,髓质脂肪瘤4例,神经节细胞瘤1例,肾上腺皮质增生3例。左侧47例,右侧51例,双侧4例。肿瘤直径0.5~5.8 cm,平均2.8 cm。术中先用超声引导穿刺针经皮穿刺至肾上腺肿瘤或肾上极表面,并用美蓝标记穿刺径路。将一个12 mm套管针(Trocar)穿至后腹腔间隙,利用带操作孔的腹腔镜直视下沿人工标记分离形成一条"隧道"直达或接近目标器官,再沿目标器官分离形成空间,完成手术。术中根据目标器官的具体情况,可个性化设计操作间隙。结果:102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时间49(31~11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8(0~260)ml。10例用一个穿刺孔完成手术,81例用2个穿刺孔完成手术,11例用3个穿刺孔完成手术,平均每例穿刺孔数为2.0个。无中转开放手术,无术中并发症。术后1~4 d拔除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2~7 d,平均4.1 d。术后98例获随访1~38个月(平均16.5个月),经B超、CT等复查,无复发及其他并发症。结论:目标性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相对于常规后腹腔镜手术,可更直接到达目标器官,个性化设计术野,可以减少穿刺孔数,减少腹壁创伤;也可减少后腹腔内组织的分离损伤及并发症。并且可增加美容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liftoff"模块化方法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复杂肾上腺肿瘤中的临床应用(附手术视频)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liftoff(起飞)"模块化方法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复杂肾上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3年6月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15例复杂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例,女10例。年龄(47.6±7.8)岁。伴糖尿病2例,高血压病6例,冠心病1例。体质量指数26.5(23.8,27.9)kg/m 2,其中≥28 kg/m 2 3例。术前内分泌激素检查示血儿茶酚胺异常5例,血皮质醇异常2例。B超、CT检查提示肿瘤位于左侧9例,右侧6例;肿瘤直径(7.61±2.77)cm,其中≥6 cm 10例;肿瘤压迫邻近大血管或脏器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经腹腔途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全麻,患者取健侧卧位。术中使用"liftoff"模块化方法,即将肾上腺分为外侧、内侧、背侧、头侧和肾上腺-肾平面侧,根据左、右侧肾上腺肿瘤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模块化游离步骤:左肾上腺按内侧和背侧、肾上腺-肾平面侧、外侧和头侧为主线的顺序游离;右肾上腺按外侧和背侧、肾上腺-肾平面侧、内侧和头侧为主线的顺序游离。游离时适当牵拉肿瘤,使之呈"liftoff"状。记录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和随访情况。 结果:本研究1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18(102,130)min。术中出血量102(69,163)ml。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4(3,5)d。术后住院时间6(4,7)d。术后病理诊断:嗜铬细胞瘤5例,大结节性增生3例,单纯皮质腺瘤6例,髓性脂肪瘤1例。术后随访6~12个月,15例均恢复良好,未见肿瘤复发。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中采用"liftoff"模块化方法处理复杂肾上腺肿瘤安全、可行,有助于高效切除肿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腹腔镜同期双侧肾上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髓样癌致异位ACTH综合征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腹腔镜同期双侧肾上腺切除术(BA)治疗甲状腺髓样癌(MTC)致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EAS)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患者男,56岁,2023年10月5日因MTC术后15个月,全身乏力7个月入院。既往因MTC行两次甲状腺开放手术。病理诊断:甲状腺髓样癌合并上纵隔、纵隔等处淋巴结转移,CRH(-)、ACTH(胞质弱+)。患者术后出现糖尿病、高血压、低钾血症。入院查体:血压200/95 mmHg(1 mmHg=0.133 kPa),体质量61.5 kg,身高160 cm,体质量指数24.02 kg/cm 2,腰围83 cm,多血质外貌,皮肤变薄。实验室检查:血钾2.71 mmol/L,血钙1.47 mmol/L,甲状旁腺素6.0 pg/ml,空腹血糖10.5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8.2%,血降钙素>2 000 pg/ml,癌胚抗原70.8μg/L。内分泌激素检查:8∶00、16∶00、24∶00时血浆ACTH分别为189.0、125.0、65.0 pg/ml;8∶00、16∶20、24∶00时血清皮质醇分别为429.30、408.14、446.61μg/L;24 h尿游离皮质醇1 200μg/24 h;1mg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后8∶00时ACTH 183.0 pg/ml、皮质醇538.27μg/L;非卧位2h醛固酮8.2 pg/ml;血、尿儿茶酚胺和甲状腺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 18F-FDG-PET/CT检查示颈部等多发淋巴结转移。腹部CT检查示双侧肾上腺增生。垂体增强MR检查示垂体变薄。肺CT、痰培养检查示双肺散在多发感染。经全院多学科讨论,诊断为EAS、MTC术后转移、糖尿病、高血压病、低钾血症、肺部感染、轻度贫血、肝功能不全、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低钙血症。全麻下行经腹腔入路腹腔镜BA。术中先切除左侧肾上腺,翻转体位,再切除右侧肾上腺。 结果:本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约60 min。术中出血量约20 ml。围术期未发生并发症。病理检查:(双侧)肾上腺皮质结节性增生;(双侧)肾上腺髓质增生,ACTH(-)。术后随访3个月,血降钙素仍>2 000 pg/ml。术后1周,以及1、3个月血ACTH分别为183.0、220.0、731.0 pg/ml。但高血压、糖尿病、低钾血症等均迅速缓解。术后1个月血压100/80 mmHg,空腹血糖4.4 mmol/L,血钾3.87 mmol/L;肺部感染好转。未发生肾上腺危像。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方案:氢化可的松晨起20 mg、午后10 mg。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方案:左甲状腺素100μg每日1次。基因检测示Ret基因杂合突变,患者应用Ret抑制剂临床试验性治疗。结论:对于无法根治的MTC转移病灶导致的EAS,采取腹腔镜同期BA是安全、有效的,可纠正高血压、糖尿病和低钾血症,增加了MTC的治疗机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国糖尿病下肢缺血外科治疗的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糖尿病是我国常见病之一。约有15%~25%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足,严重者会导致截肢。糖尿病下肢缺血是糖尿病足发生的最主要原因,通过手术处理重建血流是糖尿病下肢缺血的重要治疗手段。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的经典开放术式,随着腔内治疗的发展其应用逐渐减少,但对于某些特定患者仍是可靠的治疗选择。腔内治疗已是糖尿病下肢缺血的一线手术治疗方法,球囊扩张成形术是其中的基本方法,目前通常作为血管准备的手段。动脉腔内减容术是血管准备的另一种重要方式。针对不同场景,多种减容方法可通过去除动脉内的斑块、血栓、增生内膜等物质,减少动脉内负荷。药物涂层球囊可在血管准备后将紫杉醇等药物输送到靶血管处以抑制内膜增生,提高远期通畅率。除球囊外,支架的应用对于糖尿病下肢缺血的腔内治疗尤为重要,但国内目前尚无被批准应用于膝下血管的支架。除手术治疗外,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基因治疗等血管新生疗法应用于糖尿病下肢缺血也在不断地探索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一期杂交手术治疗主动脉弓部疾病的远期结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回顾分析我院接受杂交手术(Hybrid arch repair,HAR)治疗主动脉弓部疾病的远期预后结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8年1月,共87例患者因主动脉弓部疾病于北京安贞医院接受HAR治疗,男76例,女11例;年龄(62.2±9.6)岁。2例为0区,46例为1区,39例为2区。结果:5例(5.7%)手术死亡。中位随访46.2个月。远期随访死亡13例(19.1%)。1、3、5、10年总生存率为88.4%、83.3%、83.3%、49.8%。多因素 Cox比例风险分析结果显示,卒中( HR=20.626,95% CI:2.698~157.685, P=0.004)是患者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而卒中( HR=16.234,95% CI:4.103~64.229, P<0.001)、脊髓损伤( HR=11.060,95% CI:2.150~56.893, P=0.004)为患者术后远期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HAR可以作为不适合接受开放手术的替代治疗方式,但应该严格筛选合适的患者。未来应该建立和完善针对HAR手术的风险评估系统和统一适应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高功率侧出绿激光辅助腹腔镜无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 1a期肾肿瘤的初步应用体会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应用高功率侧出绿激光辅助腹腔镜无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 1a期肾肿瘤的安全性和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4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公利医院收治的10例T 1a期外生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3例。平均年龄(58.8±9.7)(47.0~74.0)岁。肿瘤直径(3.1±0.6)(2.0~3.8)cm。肿瘤位于左侧6例,右侧4例;位于腰侧9例,腹侧1例;R.E.N.A.L.评分(5.0±0.8)(4.0~6.0)分。术前肌酐(75.1±9.0)(66.9~90.1)μmol/L。术前患侧肾小球滤过率(GFR)(56.7±7.7)(44.6~67.3)ml/min。术前血红蛋白(135.8±11.4)(119.0~156.0)g/L。所有患者均全麻下采用180W侧出绿激光辅助行腹腔镜无阻断肾部分切除术,其中经后腹腔途径9例,经腹腔途径1例。术中充分游离肿瘤周边区域,完全显露肾肿瘤。将激光光纤通过绿激光手件置入,光纤连接生理盐水冲洗皮条,设置起始绿激光汽化功率为80W,止血功率为35W。于肿瘤边缘约3 mm、距肾实质1个光纤头高度,以80W功率切开肾实质,边汽化边通过光纤高压冲水降低烟雾干扰,并以吸引器推剥肿瘤,术中遇出血可改用止血功率封闭出血点,逐步推进至将肿瘤完整切除。用倒刺线分1~3层连续缝合肾内层髓质和外层皮质创面。记录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拔除负压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理结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1个月随访血肌酐和患侧GFR水平。 结果:本组10例手术均无中转开放或改行根治性肾切除术者,1例因术中出血严重,改行腹腔镜下剪刀快速切除后缝合止血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4.5±9.0)(90.0~120.0)min。术后血红蛋白(115.2±11.8)(96.0~132.0)g/L,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为(20.6±4.6)(12.0~25.0)g/L。术后拔除负压引流时间(5.7±0.7)(5.0~7.0)d。术后住院时间(6.7±0.7)(6.0~8.0)d。所有患者术后无出血、漏尿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诊断为透明细胞癌7例,乳头状肾细胞癌2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手术切缘均阴性。术后1个月肌酐(76.8±8.3)(66.0~90.4)μmol/L,GFR(55.5±4.7)(45.1~60.8)ml/min,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于T 1aN 0M 0期、外生型生长的肾肿瘤,应用侧出绿激光辅助行腹腔镜无阻断肾部分切除术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机器人辅助回肠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初步经验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回肠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病例资料,男11例,女1例。平均年龄38(12~67)岁。12例术前均有尿失禁、排尿障碍以及膀胱安全容量减小、膀胱内压力增高导致输尿管反流等症状,病因包括脊髓损伤8例,脊髓发育不良4例。12例术前均行间歇导尿。术前血肌酐(129.58±44.60)μmol/L,总肾小球滤过率(61.63±18.04)ml/(min·m 2)。术前尿动力学检查:膀胱安全容量(95.67±39.10)ml,充盈期末膀胱内压力(63.30±6.02)cmH 2O(1 cmH 2O=0.098 kPa),膀胱顺应性(10.24±1.14)ml/cmH 2O,残余尿量(152.58±80.89)ml,尿流率(3.88±3.63)ml/s。术前膀胱造影检查可见膀胱挛缩明显。超声检查示均有不同程度肾盂积水和输尿管扩张,输尿管反流分级Ⅰ度2例,Ⅱ度4例,Ⅲ度4例,Ⅳ度2例。12例均行机器人辅助回肠膀胱扩大术,采用5点穿刺法。横向切开膀胱前壁全层。在距回盲部20~25 cm处截取回肠约30 cm。纵行剖开回肠并将其中点缝合固定于膀胱后壁中点,以固定点为起点依次将肠管向膀胱两侧缝合,最后双侧输尿管分别置入1根单J管。记录术中出血情况、截取肠管时有无损伤邻近脏器、输尿管开口有无损伤、吻合口密闭性、吻合肠管是否通畅,以及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肠梗阻、腹腔出血)、尿动力学检查参数和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术后6个月内应用托特罗定2 mg/d。 结果:本组1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20.80±12.00)min。术中出血量(84.00±23.20)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30±1.30)d。术后住院时间(12.10±3.10)d。术后盆腔引流管留置时间(3.80±1.20)d。术后2周拔除导尿管和单J管。术后平均随访19.40(3~24)个月。术后3、12、24个月复查膀胱安全容量分别为(435.83±33.56)、(450.90±31.09)、(462.00±33.72) ml,充盈期末膀胱内压力分别为(18.60±0.92)、(15.70±1.42)、(12.96±1.34)cmH 2O,血肌酐分别为(81.43±21.10)、(74.34±15.70)、(72.90±15.90)μmol/L,膀胱顺应性分别为(37.94±4.22)、(40.40±3.98)、(43.42±4.20)ml/cmH 2O,总肾小球滤过率分别为(91.52±9.49)、(102.18±5.65)、(112.41±6.50)ml/(min·m 2),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1例术后经24个月膀胱排尿训练后可基本自行排尿;3例术后以导尿管间歇导尿为主,辅以自主排尿;余8例完全依赖导尿管间歇导尿。12例术后均未出现吻合口瘘、肠梗阻和腹腔出血等并发症。 结论:机器人辅助回肠膀胱扩大术能有效扩大膀胱容量、降低膀胱内压、改善膀胱顺应性、预防输尿管反流、保护肾功能,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微创、精准、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的可选择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及对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1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胸腔镜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对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EM-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1(TRAP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山东省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68例食管癌患者,按分层抽样法分为胸腔镜根治术组和传统手术组,各34例。胸腔镜根治术组采用胸腔镜根治术进行治疗,传统手术组采用传统的颈、胸、腹三切口开放食管癌根治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炎性因子水平、免疫功能、肺功能及TREM-1、TRAP1表达的差异,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第2天两组患者TNF-α、IL-6、IL-10水平均高于手术前,且胸腔镜根治术组TNF-α、IL-6、IL-10水平低于传统手术组[(23.21 ± 0.32)mg/L比(29.69 ± 0.48)mg/L、(232.15 ± 23.64)ng/L比(246.73 ± 25.89)ng/L、(0.64 ± 0.19)ng/L比(0.89 ± 0.2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前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第2天两组患者CD 3+、CD 4+、CD 8+水平均低于术前,CD 4+/CD 8+水平高于术前,且胸腔镜根治术组CD 3+、CD 4+、CD 8+、CD 4+/CD 8+水平均高于传统手术组[(46.78 ± 1 a2.43)%比(41.32 ± 9.36)%、(46.12 ± 9.68)%比(41.59 ± 7.98)%、(27.42 ± 4.27)%比(21.38 ± 3.16)%、1.47 ± 0.46比1.25 ± 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前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用力肺活量(FVC)、FEV 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第2天两组患者FEV 1、FVC、FEV 1/FVC均低于术前,且胸腔镜根治术组FEV 1、FVC、FEV 1/FVC均优于传统手术组[(2.37 ± 0.72)L比(1.82 ± 0.53)L、(3.34 ± 1.06)L比(2.43 ± 0.82)L、(62.47 ± 15.26)%比(53.67 ± 1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前两组TREM-1、TRAP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第2天胸腔镜根治术组TREM-1表达高于传统手术组(141.56 ± 34.69比121.54 ± 22.75),TRAP1表达低于传统手术组(1.63 ± 0.51比2.11 ± 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胸腔镜根治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手术组[5.88%(2/34)比23.53%(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4.221, P=0.040)。 结论:胸腔镜根治术治疗食管癌近期疗效优于传统手术组,可升高TREM-1表达,降低TRAP1表达,减轻机体炎性反应以及减少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