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黄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通过搜集古代名医及现代医家临床应用中药地黄的不同经验及用量,总结出汤剂中地黄用量约10~440 g;常用剂量约10~30 g;散剂用量约0.305~12.393 75 g.如治疗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硬皮病、肌无力、脑萎缩、老年性白血病、多囊卵巢综合征、骨纤维发育异常等疾病,可使用熟地黄益精填髓,生地黄清热凉血解毒,常配伍当归、淫羊藿、生晒参、山茱萸、菟丝子、鹿角胶等,剂量为15~30 g;再生障碍性贫血、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慢性乙肝、肝硬化、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疾病,可使用生地黄清热凉血解毒,常配伍牡丹皮、赤芍、水牛角、玄参、枸杞、当归等,剂量为10~30 g;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阿尔茨海默病、崩漏等疾病,可使用熟地黄补肾扶正,生地黄滋阴养血,常配伍淫羊藿、海风藤、乌梢蛇、山茱萸、生晒参等,剂量为10~30 g;治疗崩漏时常取其滋补肾精、充养冲任、凉血止血之功,常配伍菟丝子、女贞子、枸杞子,剂量为10~30 g.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重症对冲性颅脑外伤患者采用改良手术与传统标准手术方案的效果及预后对比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对比改良手术与传统标准手术方案治疗重症对冲性颅脑外伤(STBI)患者的效果。方法:对平湖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采用手术方法治疗的120例STBI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3例患者采用改良扩大额颞大骨瓣手术治疗(改良组),57例患者采用传统的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传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颅骨手术修补时间,颅内压、鹿特丹CT评分、脑组织氧分压(PbtO 2)、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的变化趋势,患者的预后结局和手术并发症情况。 结果:手术前,改良组和传统组患者的颅内压、PbtO 2、GCS评分、鹿特丹C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24 h,改良组患者的PbtO 2、GCS评分均高于传统组(均 P<0.05);术后3 d、术后1周,改良组患者的鹿特丹CT评分均低于传统组(均 P<0.05)。改良组患者手术后3个月GOS评分5分14例、4分28例,传统组患者术后3个月GOS评分5分10例、4分17例,改良组的预后良好率[66.67%(42/63)]高于传统组[47.37%(27/57)]( P<0.05)。改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15.87%(10/63) vs 31.58%(18/57), P<0.05]。 结论:改良扩大额颞大骨瓣手术较传统的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症对冲性STBI患者对于改善患者病情、预后方面更有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双表型鼻腔鼻窦肉瘤的临床病理及分子病理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双表型鼻腔鼻窦肉瘤(BSNS)的临床病理、分子遗传学特征及鉴别诊断,并评估PAX3和PAX8抗体在BSNS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0—2019年东部战区总医院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梭形细胞肿瘤30例(包括3例BSNS、10例腺泡状横纹肌肉瘤、8例神经鞘瘤、5例血管外皮瘤、3例纤维肉瘤、1例蝾螈瘤)。对BSNS标本进行HE、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染色,并随访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所有肿瘤标本中PAX3及两种PAX8抗体(包括PAX8鼠单克隆抗体,克隆号OTI6H8,以下简称PAX8-OTI6H8抗体;PAX8兔单克隆抗体,克隆号EP298,以下简称PAX8-EP298抗体)的表达,比较PAX3及两种PAX8抗体在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结果:3例BSNS患者均为老年女性,临床多表现为鼻塞,伴出血。影像学显示鼻腔鼻窦软组织密度影,伴骨质破坏。光镜下观察肿瘤组织界限不清,常衬覆纤毛柱状上皮,并可见黏膜内陷及鳞状上皮化生。肿瘤细胞梭形,呈束状、编织状排列,细胞异型性较小,偶见病理性核分裂象。肿瘤间质血管多为薄壁血管,部分呈鹿角样改变。2例肿瘤组织出现横纹肌分化区域,2例可见骨组织侵犯。免疫组织化学标记,3例BSNS均表达PAX3抗体和PAX8-OTI6H8抗体,不表达PAX8-EP298抗体,8例神经鞘瘤、5例血管外皮瘤及1例蝾螈瘤均不表达PAX3、PAX8-OTI6H8及PAX8-EP298抗体,10例腺泡状横纹肌肉瘤中8例有PAX3及PAX8-OTI6H8抗体的阳性表达,而不表达PAX8-EP298抗体,3例纤维肉瘤中1例局灶弱阳性表达PAX3及PAX8-OTI6H8抗体,不表达PAX8-EP298抗体。FISH检测显示3例患者(4份标本)的肿瘤细胞均存在PAX3基因断裂。结论:BSNS是具有神经和肌源性双重分化的独特的鼻腔鼻窦低度恶性肿瘤,易与其他梭形细胞肿瘤相混淆。PAX3基因断裂是诊断该肿瘤的金标准,PAX3在BSNS中阳性表达,但特异性有限。PAX8-OTI6H8抗体也会在BSNS中表达,PAX8-EP298抗体则均为不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标准大骨瓣减压联合脑池造瘘引流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求标准大骨瓣减压联合脑池造瘘引流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并行开颅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20例单纯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设为开颅组,20例则在开颅组治疗的基础上再行脑池造瘘引流术,作为造瘘组。比较两组患者动态血乳酸水平、动态鹿特丹CT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预后情况。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血乳酸水平、鹿特丹CT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血乳酸水平均明显下降( P<0.05),且造瘘组术后72 h血乳酸水平低于开颅组( P<0.05)。手术后,造瘘组鹿特丹CT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开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造瘘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颅组(5% vs 30%),预后良好率高于开颅组(85% vs 5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标准去骨瓣减压术联合脑池造瘘引流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可有效清除颅底蛛网膜下腔出血,持续引流血性脑脊液,有效降低颅内高压,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好的预后良好率的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嗜吞噬细胞无形体致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嗜吞噬细胞无形体以蜱虫为传播媒介,专性寄生于啮齿动物、反刍动物、鹿、马以及人类。当感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蜱虫吸食人类血液时,会将嗜吞噬细胞无形体传播至人体内,导致无形体病。随着人类户外活动的增加,蜱虫和人类的接触机会增多,患无形体病的概率也相应增大。无形体病确诊患者经强力霉素治疗大多可以痊愈,但是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有并发癫痫、肾衰竭甚至死亡的风险。全面了解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致病机制,可以为重症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因此,本综述简介了嗜吞噬细胞无形体致病相关蛋白质,然后从干扰细胞骨架重塑、抑制宿主细胞凋亡、固有免疫应答失调三个方面总结了该病原体致病机制的研究现状,并提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龟鹿二仙胶处方变革、现代药理及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中医名方龟鹿二仙胶具有温肾益精、补气养血功效,主治久病肾虚、腰酸膝软、精血不足,遗精阳痿,在后世典籍收录中方药剂量、制法及功效等多有变革与拓展。药理研究表明,该方可健骨、抗肿瘤、减轻骨髓抑制、改善精子质量、缓解创伤后应激障碍等。该方现代临床应用范围得到拓展,可用于化疗后不良反应、肝硬化低蛋白血症、骨质疏松症、骨性关节炎、AD等病症的治疗,多与其他药物或治疗手段联合应用,常获佳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射频热疗对膝骨关节炎实验兔滑膜中白细胞介素-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射频热疗对兔膝骨关节炎(OA)形成过程中关节软骨形态及滑膜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家兔54只,采用改良Hulth造模法将其右后肢制成实验性膝OA模型。待造模成功后,将上述实验兔随机分为模型组、鹿瓜多肽组及射频热疗组。鹿瓜多肽组给予鹿瓜多肽肌肉注射,每日注射1次;射频热疗组给予射频热疗干预,选择谐振模式,温度设定为36.5~38.5 ℃,每日治疗1次;模型组未给予特殊处理。于治疗6 d、12 d及18 d时每组分别取6只实验兔处死,取右侧股骨内侧髁软骨,采用改良Mankins标准对其进行形态学评分,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实验兔软骨滑膜中IL-1β及TNF-α含量。结果:经相同时间治疗后,发现模型组、鹿瓜多肽组及射频热疗组右侧股骨内侧髁软骨Mankins评分及滑膜中IL-1β、TNF-α含量均依次降低,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射频热疗组随治疗时间延长,其右侧股骨内侧髁软骨Mankins评分及滑膜中IL-1β、TNF-α含量均逐渐降低,各观察时间点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与鹿瓜多肽肌肉注射比较,射频热疗能进一步改善膝OA实验兔股骨内侧髁软骨损伤,其治疗机制可能与调控软骨滑膜中IL-1β、TNF-α含量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参苓白术散合龟鹿二仙汤加减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脾肾两虚证患者骨代谢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合龟鹿二仙汤加减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脾肾两虚证患者骨代谢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8年6月-2019年10月本院82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脾肾两虚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口服碳酸钙D3片与阿仑膦酸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参苓白术散合龟鹿二仙汤加减。2组均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症状评分,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分析仪检测腰椎L 2~4及股骨颈和桡骨远端1/3处骨密度值,采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Ⅰ型胶原C端肽(CTX-Ⅰ)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骨钙素(BGP)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IL-6、IL-10、TNF-α、CRP水平。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39/41)、对照组为78.0%(32/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145, P=0.023)。观察组治疗后腰背疼痛、胫膝酸软、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头晕耳鸣、夜尿频数、纳少便溏、面色不华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14.268、10.732、20.720、7.564、9.055、15.975、10.826、6.552, P值均<0.001)。治疗后,观察组腰椎L 2~4[(0.89±0.06)g/cm 3比(0.81±0.04)g/cm 3, t=7.104]、股骨颈[(0.80±0.08)g/cm 3比(0.72±0.06)g/cm 3, t=5.122]、桡骨远端1/3处[(0.65±0.12)g/cm 3比(0.56±0.14)g/cm 3, t=3.125]骨密度值高于对照组( 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BGP及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3.875、3.714, P<0.01),TRACP-5b、CTX-Ⅰ水平及IL-6、TNF-α、CRP水平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3.169、5.849、9.412、4.606、5.430, P值均<0.01)。 结论:参苓白术散合龟鹿二仙汤加减可有效改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脾肾两虚证患者临床症状,增加骨密度,调节骨代谢,减轻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鹿茸多肽多功效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周前
鹿茸作为传统名贵中药材,医用历史悠久,功效广泛,针对肾阳不足、精血亏虚、阳痿滑精、宫冷不孕、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等症状均有良好疗效.研究发现鹿茸的多重功效与其最主要的活性成分鹿茸多肽密切相关.作为代表性动物源中药多肽,鹿茸多肽的相关研究揭示了鹿茸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不断为我们展现传统中药的现代奥秘.鹿茸多肽的提取方式需要保证活性和营养的最大保存,主要采用酶解法、溶液萃取法、CO2超临界提取法等.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性地归纳与总结了鹿茸多肽在人体多个系统中重要的治疗作用和保健价值,对鹿茸多肽修复神经、改善血管心肌、减轻肝细胞损伤、调节骨骼活动等多重功效进行重点介绍.为进一步挖掘开发动物药资源宝库提供理论参考,为源自动物药多肽创新药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鹿茸在抗肿瘤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鹿茸是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够周期性完全再生的哺乳动物器官.在雄激素的调控下,鹿茸每年进行周期性脱落和再生,生长速度极快.研究表明,鹿茸提取物具有抑制胶质瘤、乳腺癌、前列腺癌等肿瘤的作用,推测其抗肿瘤作用与鹿茸干细胞及其旁分泌作用密切相关.鹿茸干细胞在鹿茸生长期快速增殖且不发生癌变,这期间鹿茸干细胞外泌体作为旁分泌中重要的传递信息介质,其携带的mRNA、miRNA、DNA和蛋白质等功能性物质,在维持鹿茸干细胞快速有序增殖和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除了鹿茸提取物外,鹿茸干细胞及其外泌体在抗肿瘤领域中应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从鹿茸提取物、鹿茸干细胞和外泌体三方面对鹿茸在抗肿瘤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其深度开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