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癌图像引导放疗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随着前列腺癌(PCa)图像引导放疗(IGRT)软、硬件水平的提高,临床价值可观的辅助技术层出不穷.这些辅助技术中基于黄金基准标志物(GFM)的图像匹配和校准提高了PCa IGRT中靶区位置准确度,使患者得到了更高的治疗获益.通过注入水凝胶增加了前列腺同直肠前壁距离,从而降低了直肠毒性.MRI上GFM辨识准确度较高,可满足CT-MRI影像融合和单独基于MRI的PCa IGRT要求.MRI对水凝胶注入评价较全面,可保证水凝胶对直肠的保护效果.MRI的应用对提高放疗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PCa IGRT中的研究热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MRI的前列腺癌放疗中标志物手动辨识与定位评价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基于MRI的前列腺癌放疗中黄金基准标志物(GFM)手动辨识和定位方法的效能。方法:纳入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唐山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6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年龄(58.5±4.1)岁,每例患者均置入了3枚GFM后接受放疗定位CT扫描,然后采用单独序列(SS)法和组合序列(CS)法对所有患者进行MRI检查。由5名放疗医师分别对2种序列法获得的所有图像进行GFM手动辨识和定位。计算单个GFM中心(C sGFM)坐标均值和3枚GFM空间质心(C mGFM)坐标均值,并采用Bland-Altman分析法分别评价2种序列法定位的一致性。通过与CT定位比较并计算GFM的标志物间距(IMD),评价2种序列法定位的准确度,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 结果:SS法GFM辨识阳性率为79.17%(38/48),CS法为93.75%(45/48)。(1)一致性结果。SS法中,每名放疗医师计算的GFM中心坐标同所有GFM的C sGFM坐标均值在左右、头脚、腹背3个方向上的95%一致性界限(LoA)范围分别为-1.46~0.97 mm、-1.06~1.73 mm、-1.96~1.12 mm;CS法中分别为-0.79~1.09 mm、0.10~1.47 mm、-0.87~1.40 mm. SS法中,每名放疗医师计算的3枚GFM空间质心坐标同所有患者的C mGFM坐标均值在左右、头脚、腹背3个方向上的95%LoA范围分别为-1.38~0.94 mm、-1.60~1.07 mm、-1.07~1.75 mm;CS法中分别为-0.57~0.76 mm、-0.71~0.98 mm、-1.16~0.76 mm。(2)准确度结果。与CT定位比较,SS法中IMD为(0.59±0.39)mm,显著大于CS法中的(0.32±0.17)mm,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89, P=0.027)。 结论:基于MRI的2种GFM手动辨识和定位方法的效能均可满足临床要求,其中CS法GFM手动辨识的阳性率、定位一致性和准确度均优于SS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和经直肠途径穿刺置入标志物的比较和风险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前列腺癌(PCa)图像引导放疗中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穿刺(TPUS)与经直肠穿刺(TRUS)置入黄金基准标志物(GFM)的治疗效果,分析两种方法中不良事件(AE)的风险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研究2017年8月至2021年12月间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诊疗的212例PCa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TPUS组(100例)和TRUS组(11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出血和感染情况,并对AE的风险影响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同TRUS组相比,TPUS组的卡氏评分(KPS)、新辅助雄激素剥夺治疗(ADT)、抗凝药物使用、前列腺体积<30 cm 3的患者例数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TPUS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AS)≥4分和严重出血例数高于TRU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0.019)。TPUS组的总感染率(7.00%)低于TRUS组(9.82%)。VAS影响因素的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前列腺体积、抗凝药物使用和ADT与VAS均有相关性(均 P<0.05)。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的PCa患者的VAS≥4分的风险提高了5.432倍( P=0.022)。严重出血影响因素的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前列腺体积和抗凝药物使用与严重出血均有相关性(均 P<0.05);而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和前列腺体积≥30 cm 3的患者发生严重出血的风险分别提高了4.702倍( P=0.015)和5.836倍( P<0.001)。 结论:TPUS和TRUS两种方法各有利弊,需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做好护理准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超声成像在前列腺癌图像引导放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4/27
超声成像(Ultrasonography,USG)技术基于其优势已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图像引导放疗(Image Guided Radiotherapy,IGRT)中,包括引导黄金基准标志物置入和靶区位置校准.已成熟应用的USG技术包括经腹超声(Trans-Abdominal Ultrasound,TAUS)、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TRUS)和经会阴超声(Trans-Perineal Ultrasound,TPUS).本文对上述3种USG技术在PCa IGRT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其中TAUS应用过程最为简易,优势不明显且局限较多;TRUS应用过程较为复杂,优势明显但局限较多;TPUS应用过程最为复杂,优势明显且局限最少.TRUS和TPUS将成为PCa IGRT中的应用和研究热点,并进一步提高其治疗增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前列腺癌图像引导放疗中锥形束CT为合成CT提供质量保证的可行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探究在基于MR的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图像引导放疗(image guided radiotherapy,IGRT)中锥形束 CT(cone beam CT,CBCT)为合成 CT(synthetic CT,sCT)提供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QA)的可行性.方法:以CT作为QA的金标准,进行体外实验和临床试验.体外实验:利用仿真人体模型检验CBCT的CT值的长期稳定性并建立CBCT的CT值-电子密度曲线.临床试验:筛选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间于某院接受诊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PCa患者10例,所有患者均于IGRT前3 d进行1.5T MR和CT扫描.基于患者的MR图像生成sCT图像后进行放疗计划设计和治疗.将患者的sCT、CT和CBCT图像进行基于黄金基准标志物(gold fiducial marker,GFM)的融合配准后,拷贝sCT放疗计划至CT和CBCT图像上并计算剂量分布,分别比较sCT和CT、sCT和CBCT的Gamma通过率和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DVH)指标.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体外实验表明,CBCT的CT值(CT值CBCT)长期稳定性良好,与CT的CT值(CT值cr)的一元回归方程为CT值CBCT=1.110× CT值CT+3.891.临床试验表明,sCT和CT、sCT和CBCT在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上的Gamma通过率均呈高度正相关,具有高度一致性,差异平均值均小于0.1%;DVH各项指标差异均较为接近,且均呈高度正相关.结论:在基于MR的PCa IGRT中,CBCT可取代金标准CT为sCT提供QA.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前列腺癌图像引导放疗基准标志物置入中会阴神经阻滞后疼痛评价和风险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评价前列腺癌图像引导放疗中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途径穿刺置入黄金基准标志物(gold fiducial marker,GFM)时会阴神经阻滞的疼痛控制效果并分析其风险因素.方法: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前列腺癌患者176 例,将其分为接受会阴神经阻滞的试验组(n =92)和前列腺周围神经阻滞的对照组(n =84).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GFM置入术中和术后6 h、12 h、24 h的疼痛.对试验组行Logistic回归分析置入术中VAS≥4 分的风险因素.结果:试验组GFM置入术中VAS为(2.61±1.3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2±1.93)分(P<0.001);试验组置入术后 6hVAS为(1.95±0.9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4±1.53)分(P<0.001);术后12 h、24 h VAS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前列腺体积、会阴神经选择和GFM置入部位分别是导致VAS≥4 分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1),前列腺体积每增加 1 cm3、选择会阴神经浅支(以深支为对照)和置入部位为底部(以顶部为对照)时相对风险分别升高约 1.308 倍、2.446 倍和 2.602 倍.结论:与前列腺周围神经阻滞相比,GFM置入术6h内会阴神经阻滞疼痛控制效果更好.GFM置入术中应尽量规避风险因素,从而进一步降低患者疼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对比T2WI与T2* WI用于前列腺癌放射治疗计划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对比观察T2WI与T2*WI在基于黄金基准标志物(GFM)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前列腺癌(PCa)中融合CT-MR图像和勾画靶区的效果.方法 针对线性测试假体(LTB)采集T2WI与T2*WI,评估图像质量.将3枚GFM置入凝胶中,采集CT、T2WI及T2* WI,评价T2WI与T2* WI的匹配度.对10例经病理确诊的PCa患者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术,将3枚GFM置入前列腺靶区不同层面后采集盆腔CT、T2WI及T2* WI.分别由3名放疗医师(RTP)于各种图像上勾画PCa靶区,以软件自动测量两两之间于各种图像内的放疗等中心处同层面勾画靶区的豪斯多夫距离、戴斯相似系数(DSC)和Cohen's Kappa系数,并计算其平均值,评价3种图像的形变匹配度.结果 针对LTB,T2* WI存在轻微几何失真,T2WI与T2* WI三维重建图像中LTB中心的空间位移为0.11 mm.T2WI与T2* WI识别凝胶中的GFM的准确率均为100%(6/6).T2WI三维重建图像中,GFM中心相对CT三维重建的空间位移平均值为0.26 mm;T2* WI重建图像则为0.20 mm.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基于T2WI识别GFM的准确率为10.00%(3/30),基于T2*WI则为96.67%(29/30).3名RTP基于CT、T2WI与T2* WI勾画靶区的豪斯多夫距离、DSC、Cohen's Kappa系数平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365、3.398、4.109,P均<0.001),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制定PCa放疗计划时,相比T2WI,T2* WI更适用于融合CT-MR图像和勾画靶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前列腺癌影像引导放疗中电子射野影像装置和经会阴超声实时位置验证方法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比较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lectronic portal imaging device,EPID)和Clarity经会阴超声(trans-perineal ultrasound,TPUS)在基于黄金基准标志物的前列腺癌影像引导放疗(IGRT)中靶区实时位置验证效能.[方法]筛选符合标准的前列腺癌患者10例,接受治疗前锥形束CT验证以确保前列腺癌IGRT分次治疗间靶区位置准确性;之后接受治疗中实时EPID和TPUS成像,分别采用Bland-Altman法和独立样本t检验评价两种成像方法对前列腺癌IGRT分次治疗内靶区位置验证一致性和差异.[结果]TPUS和EPID位置验证数值在左右、头脚、腹背3个方向上具有中度以上相关性(r=0.879、0.645、0.531).3个方向上TPUS位置验证数值显著性小于EPID[(0.32±0.20)mm vs(0.51±0.33)mm,(0.41±0.31)mm vs(0.63±0.48)mm,(0.46±0.38)mm vs(0.72±0.45)mm,P均<0.05].TPUS和EPID记录的总位移时间呈弱相关(r=0.482),且一致性较差.TPUS记录的总位移时间显著性少于 EPID[(2.27±0.95)min vs(4.38±1.39)min,P<0.05].[结论]相比较 EPID,TPUS 综合优势更明显,更适合用于治疗中前列腺癌靶区实时位置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