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病种VMAT计划机器跳数与计划验证通过率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机器跳数与计划验证通过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10月在柳州市工人医院放疗的20例鼻咽癌和30例宫颈癌患者的VMAT计划,采用德国PTW公司的Detector 1500矩阵和OCTAVIUS 4D验证模体进行剂量测量,分析3%/2 mm、2%/2 mm条件下相关计划的剂量验证通过率。采用Pearson法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对VMAT计划的机器跳数MU与计划验证通过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3%/2 mm标准下鼻咽癌单弧、双弧、单双弧汇总计划机器跳数与γ通过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73( P<0.001)、-0.800( P<0.001)、-0.781( P<0.001),宫颈癌计划为-0.493( P=0.006)。2%/2 mm标准下鼻咽癌单弧、双弧、单双弧汇总计划机器跳数与γ通过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42( P<0.001)、-0.770( P<0.001)、-0.748( P<0.001),宫颈癌计划为-0.531( P=0.003)。 结论:VMAT计划的机器跳数与计划验证通过率成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日志文件与CBCT进行鼻咽癌VMAT的剂量重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日志文件与锥形线束CT(CBCT)进行鼻咽癌的剂量重建并验证患者全流程放疗计划执行的结果。方法:回顾性选取15例于2022年2—9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接受速锐(Halcyon)加速器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VMAT)的鼻咽癌患者,记录患者所有分次放疗的日志文件与CBCT。分析日志文件中机器跳数(MU)、机架角度与多叶准直器(MLC)叶片位置;通过商用软件Velocity TM把CBCT和计划CT(pCT)转换为自适应CT(aCT),并分析aCT与pCT以及CBCT三者的相似性;根据日志文件修改原始计划并导入到计划系统中,在对应分次的aCT上计算剂量得到分次重建剂量,将所有分次重建剂量映射到pCT上得到累积剂量。比较累积剂量与原始计划剂量2 mm/2%和2 mm/3%的γ通过率以及二者在计划靶区(PTV)与危及器官(OAR)的剂量差异。 结果:患者分次放疗MU、机架角度、MLC叶片位置三者误差的均方根与第95百分位数均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内。Velocity TM生成的aCT拥有CBCT的解剖结构和pCT的分辨率、对比度和噪声特性,可直接用于剂量计算。累积剂量与原始计划剂量相比,鼻咽原发灶PTV nx的V 70 Gy、颈淋巴结PTV nd的V 68 Gy、计划靶区PTV1的V 60 Gy变化分别为-0.88%±1.91%、-2.99%±2.99%、-0.63%±0.93%,腮腺的V 40 Gy变化为2.65%±2.63%;靶区累积剂量有下降趋势( P<0.05),腮腺累积剂量有上升趋势( P<0.05);累积剂量和原始计划剂量二者2 mm/3%的γ通过率为97.3%±2.7%,86.7%患者的γ通过率>95.0%。 结论:基于日志文件与CBCT进行鼻咽癌患者全流程的剂量重建,根据剂量重建结果可以对靶区与危及器官的放疗效果进行定量评估。在原始计划高剂量覆盖率与适形度的情况下,重建结果显示靶区累积剂量覆盖率下降,腮腺累积剂量覆盖率上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精确放疗时代T1期鼻咽癌不同N/M分期的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精确放疗时代T 1期伴不同颈淋巴结转移状态的鼻咽癌患者生存预后,为优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放疗科2014—2019年间进行单纯放疗或放化疗的413例局部早期鼻咽癌患者(T 1N 0-3M 0-1期)资料。 Kaplan- Meier法生存分析并 log- rank法检验。 结果:全部病例中男291例、女122例,中位年龄51岁(9~78岁)。病理类型均为鼻咽非角化性癌、未分化型。T 1N 0M 0期(Ⅰ期)48例(11.6%),T 1N 1M 0期(Ⅱ期)158例(38.3%),T 1N 2M 0期(Ⅲ期)162例(39.2%),T 1N 3M 0/T 1N xM 1期(Ⅳ A-Ⅳ B期)45例(10.9%);初治发生转移的Ⅳ B期患者8例(1.9%)。所有患者总体淋巴结转移率高达88.1%。接受三维适形放疗7例,调强放疗371例,容积调强弧形治疗35例。5年总生存率为(95.9±1.2)%,其中T 1N 0M 0期为100%,T 1N 1M 0期为(99.2±0.8)%,T 1N 2M 0期为(95.1±2.2)%,T 1N 3M 0期为(87.9±6.6)%;初治转移及N 3期与患者远期预后显著相关( P<0.05)。放疗远期不良反应中口干不适最常见,发生率为18.6%,其中17.9%为1级不良反应;其次为听觉损伤及牙齿不适等;仅2例发生3级不良反应,表现为听力完全丧失。 结论:T 1期鼻咽癌患者虽颈淋巴结转移率高,但放疗效果好,精确放疗技术下远期放疗不良反应并未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Monaco计划系统控制点统计不确定度选择对鼻咽癌剂量计算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Monaco计划系统控制点统计不确定度的选择对鼻咽癌剂量分布的影响,给出蒙特卡罗计算中满足临床的单个控制点统计不确定度。方法:设置9个等机架角度间隔的10 cm×10 cm方野并随机抽取5例9个野调强放疗(IMRT)和5例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鼻咽癌计划,以各自计划CT作为质量保证模体创建验证计划,计算时格点步长选择3 mm,单个控制点的统计不确定度分别选择1%、2%、3%、4%和5%,分析选择不同统计不确定度的计算结果与选择统计不确定度为1%时的差异。结果:对于单一方野和单一调强野,当控制点统计不确定度选取为4%时中心点剂量偏差高达7%;对于9个野IMRT和单弧VMAT不同控制点统计不确定度选取时中心点剂量偏差均≤1.5%,计划靶区体积平均剂量偏差均≤0.3%;对于9个野IMRT当控制点统计不确定度≤3%和单弧VMAT当控制点统计不确定度≤4%时中心冠状平面剂量中偏差<1%的点所占比例均>99%。结论:基于蒙特卡罗计算的Monaco计划系统,控制点统计不确定度在1%~5%变化对于单一射野影响较大;在临床计算中,建议9个野IMRT的控制点统计不确定度选取应≤3%,VMAT的控制点统计不确定度选取应≤4%。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鼻咽癌FFF与FF模式下VMAT计划剂量学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鼻咽癌非均整(FFF)与均整(FF)模式下VMAT计划剂量学特性,分析FFF模式下VMAT计划临床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6-2017年间Ⅱ期鼻咽癌患者10例,分别对同一患者CT图像及CTV用相同处方剂量6 975 cGy和相同优化参数在RayStation计划系统平台设计6 MVX射线FFF和FF的VMAT计划,比较两种计划剂量学特性、机器跳数和出束时间.配对£检验差异.结果 FF计划与FFF计划的靶区D98%、靶区覆盖率、CI均相近(P=0.262~0.975),FF计划在靶区D2%、Dmean、HI略有优势(P=0.004~0.038);FFF计划较FF计划在左、右眼晶体受量、左腮腺受量>30 Gy体积、左颞叶Dmean有一定降低(P=0.002~0.025);正常组织(Body)在2~ 30 Gy内FFF计划受照体积均<FF计划(P=0.000~0.003);FFF计划平均机器跳数增至FF计划的1.188倍(P=0.000),平均出束时间减少为FF计划的91.2%(P=0.024).结论 FF计划和FFF计划均能满足临床剂量学要求.在靶区剂量分布上FF计划略有优势,在OAR保护和低剂量照射上FFF计划更具优势,虽然FFF计划机器跳数增加,但出束时间反而下降,因此FFF模式可能有利于提高治疗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应用放射生物学模型比较早期鼻咽癌不同放疗剂量分割方案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放射生物学模型分析和剂量学比较为早期鼻咽癌放疗剂量分割方案的优化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4个病例,采用3种剂量分割方案(总剂量均为70 Gy,分割数分别为30、33、35 Fr)分别制定3组容积弧形调强计划.采用考虑肿瘤克隆源性细胞再增殖与乏氧的Webb-Nahum模型预测肿瘤控制概率(TCP),使用Lyman-Kutcher-Burman模型预测危及器官正常组织并发症发生概率(NTCP).然后结合TCP和NTCP计算无并发症肿瘤控制概率(UTCP).比较并分析3种剂量分割方案的UTCP、TCP、NTCP值以及剂量学参数.结果:3种方案中,70 Gy/30 Fr方案的UTCP值(80.6%)最高,而70 Gy/35 Fr方案的UTCP值(78.0%)最低(P<0.05).70 Gy/30 Fr方案能提高TCP值,最大幅度为7.3%(P<0.05),同时保持或略微增加了NTCP值,最大幅度仅为2.2%(P<0.05).3种剂量分割方案的剂量学参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放射生物学模型分析,早期鼻咽癌70 Gy/30 Fr方案的治疗增益比最大,能显著提高肿瘤局控率同时不显著增加正常组织毒性,本结论还需临床试验进一步确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三维探测器对鼻咽癌VMAT计划MLC位置误差探测灵敏度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鼻咽癌容积旋转调强(VMAT)计划剂量验证中,Delta4和ArcCHECK两种三维探测器对多叶准直器(MLC)叶片位置误差检测的灵敏度.方法 选取10例鼻咽癌VMAT计划,对原始文件中每个MLC子野的叶片分别引入0.5~4.0 mm的位置误差,使子野整体扩大、缩小或偏向一侧平移,模拟VMAT治疗中MLC可能出现的位置误差.分别用Delta4和ArcCHECK进行验证测量,比较计划系统计算值与测量结果的γ通过率并行配对t检验.结果 当评价标准取3 mm/3%时,两种探测器所有患者的原计划验证绝对剂量γ通过率均>95%,Delta4和ArcCHECK可以检测出的MLC外扩、内收以及平移误差分别是1.5、1.0、2.0 mm和3.0、1.0、3.0 mm;而取2 mm/2%评价标准时,患者原计划验证绝对剂量γ通过率有较大幅度下降,此时Delta4和ArcCHECK能检出的MLC外扩、内收和平移误差分别是1.0、1.0、2.0 mm和1.5、0.5、2.0mm.结论 Delta4和ArcCHECK鼻咽癌VMAT计划的剂量验证可以检测出不同类型和大小的MLC位置误差,但两者的检测灵敏性略有差异,而对<1.0 mm微小误差的检测都不够敏感,日常工作中仍需加强MLC的质量保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