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地区孕产妇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病调查、临床特征及对分娩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究某地区孕产妇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病的临床感染特征及分娩情况,并对感染病例开展危险因素调查确定高危食品及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和改善妊娠结局提供资料.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1月某地区确诊的10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病孕产妇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病进行调查,并对病例临床特征、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0名孕产妇发病前曾食用过冰箱内存放的水果、过夜饭菜及各类凉拌菜;10名孕产妇家中环境样本检测结果显示,涂抹样本共检出18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主要来源于厨房菜板、冰箱内食物.10例孕产妇感染病例的孕周16~38周,平均(27.10±7.09)周,9例出现发热症状,8例胎动减少,并伴有腹痛、恶心等消化道症状.10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病孕产妇中,1例胎死宫内,2例流产,3例早产,4例足月,85.71%(6/7)新生儿出现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结论 孕产妇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病常发生在妊娠中晚期,与孕产妇饮食习惯、食物及环境交叉感染有关,孕产妇感染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后不具有特征性临床表现,抗感染后仍会出现不良妊娠结局,且可能会引起新生儿感染;应加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病健康宣教,提升孕产妇对该病的警惕度及重视度,防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参麦地黄丸需氧菌总数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参麦地黄丸需氧菌总数测量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建立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办法,合理表征测量结果.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05平皿计数法检测参麦地黄丸的需氧菌总数.根据计算测量值的数学模型,分析影响测量值的不确定度分量,基于GUM法A类评定方法计算供试品称重W、稀释体积VF、加样体积V、菌落数N以及重复性R等5个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采用合成的方法计算扩展不确定度.结果:每克参麦地黄丸需氧菌总数检测值为785 cfu.测量值的标准不确定度为10 cfu,重复测量的标准不确定度为16 cfu,得到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19 cfu,取包含因子k=2,包含概率约为95%,扩展不确定度为38 cfu.每克参麦地黄丸需氧菌总数的检测结果为(785±38)cfu.结论:测量重复性和菌落计数是参麦地黄丸需氧菌总数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建议做好样品混匀,操作稳定,使得菌落清晰可见,以获取更接近真值的测量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急性脑出血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诺谟图构建及防护对策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ACH)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确定有效防护对策,以降低营养不良发生风险.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2022 年 10 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都医院收治的 350 例ACH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 7∶3 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n=245)和验证组(n=105),根据营养不良发生风险分为营养不良亚组和营养良好亚组,统计建模组患者一般资料,采用Lasso、Logistic回归方程筛选ACH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营养不良影响因素,构建诺谟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分析诺谟图预测效能.结果 350 例ACH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中营养不良占比 65.71%(230 例);Lasso筛选变量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入院时营养不良、营养支持、吞咽障碍程度、低蛋白血症、吞咽功能训练、年龄及糖尿病均为患者营养不良影响因素(P<0.05);在建模组绘制诺谟图模型显示,AUC为 0.932,敏感度为 81.50%,特异度为 95.20%,表现出良好预测效能.结论 ACH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受入院时GCS评分、营养支持、入院时营养不良、吞咽障碍程度等因素影响,继发营养不良风险较高,临床可结合本文分析预测患者营养不良风险,并加强对症干预,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的诊治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外周动脉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最常见于下肢动脉。相较于不合并糖尿病者,合并糖尿病的下肢动脉疾病患者的病程更长,病变更加弥散,钙化程度更重。合并下肢动脉疾病的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通常不典型,若不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预后往往不佳。对于此类患者,通过临床体格检查、多种无创及有创检查方法,可以进行初步诊断。而后在多学科团队共同管理之下,确认患者是否需要手术干预及确定干预时机,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重建患者血流,最终提高溃疡愈合率,降低截肢概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一种泪道冲洗器的设计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临床医生进行诊疗时,常应用泪道冲洗器进行冲洗,检查泪道是否通畅。目前临床应用的泪道冲洗器针头仅可确定患者泪道发生堵塞的大概位置,但无法探知具体位置,并且由于鼻泪管与泪总管之间的生理弧度,导致硬质针头无法伸入鼻泪管直接朝向堵塞处冲洗,对泪道堵塞的冲洗效果不理想。为此,笔者设计了一种泪道冲洗器。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在甲胎蛋白阴性肝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及增强MRI诊断在甲胎蛋白(AFP)阴性肝占位病变的准确性及穿刺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7年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超声科行穿刺活检AFP阴性的肝占位患者资料共59例,其中男35例、女24例,25~67(51±3)岁,血AFP在正常范围内,比较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和MRI两者之间的差异,分析其诊断价值并记录穿刺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 ± 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本组59例病例,其中恶性病变占54.2%(32/59),良性病变占45.8%(27/59),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术的灵敏度、特异度均为100%,而增强MRI分别为96.9%和81.5%。穿刺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腹、盆腔出血、感染、气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和增强MRI对诊断AFP阴性肝占位病变均安全,但超声更准确,当患者临床症状较轻且缺乏特异性、增强影像学诊断存在不确定性时,选择超声引导下穿刺更有利于明确病灶的性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治疗胰腺癌中的价值和争议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胰腺癌曾被认为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禁忌证,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大型胰腺外科中心由度过学习曲线的外科医师开展,是安全可行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可提供高分辨率的术中探查视野和独特的操作视角,有助于减少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更彻底地清扫淋巴结并减少肿瘤的术中转移,进而推进术后辅助治疗的开展,最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学习曲线漫长,患者生存结局不确定,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胰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仍然存在争议。本文总结了现有的文献报道和作者团队的经验,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应用于胰腺癌治疗的价值和争议,并就提升我国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开展水平提出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胃/空肠造瘘术后肠内营养患者及照顾者真实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胃/空肠造瘘术后肠内营养患者及照顾者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深入了解患者及照顾者的真实感受与身心体验。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INAHL、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sycINFO、中国知网、万方、维普(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关于胃/空肠造瘘术后肠内营养患者及照顾者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9年9月30日。制定纳入排除标准,确定纳入文献,根据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进行评价,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11项研究,提炼出37个研究结果,基于生命质量理论提取主题为:胃/空肠造瘘术后肠内营养患者及照顾者在健康与功能、心理/精神、社会经济及家庭4个领域经历了改变与挑战、应对与适应、需求与支持的动态循环。结论:胃/空肠造瘘术后肠内营养对患者及照顾者生命质量的4个领域均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尤其在心理/精神及社会经济领域中患者及照顾者表现出强烈的信息与心理需求,建议医护人员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提供信息与情感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营养管理审查指标制订及障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开展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营养管理的循证护理实践,根据最佳证据制订审查指标,分析障碍因素,为证据应用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按照"6S"证据模型,自上而下检索Cochrane Library、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美国指南网、英国国家医疗保健优化研究所、英国医学杂志、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9月30日。通过系统检索、评价、汇总证据,确定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营养管理循证护理审查方案并进行现状审查,分析影响因素,制订行动策略。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4条最佳证据,制订审查指标16条,其中1条指标执行率为85%,其余指标执行率为0~55%。障碍因素:医护层面缺乏相关知识;临床工作量增加导致医护人员存在抵触心理;制度、流程、量化工具、仪器设备缺乏;领导力不足等。结论:循证护理证据与临床实践存在较大差距,应结合临床专业人员的判断和基线审查结果进行障碍因素分析并制订行动策略,促进证据有效转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浙江省乙肝酶免阳性核酸阴性献血者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浙江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乙肝酶免阳性核酸阴性感染情况[以下简称HBsAg-ELISA(+)/HBV-DNA(-)],探讨造成酶免与核酸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方法:对常规血液筛查结果为HBsAg-ELISA(+)/HBV-DNA(-)献血者进行单人份核酸再次检测,分析该类献血者的检测结果。结果:2022年5月至11月共114 017例献血者中筛选出205例HBsAg-ELISA(+)/HBV-DNA(-)标本,男性献血者(0.14%)显著低于女性献血者(0.24%) ( χ2= 14.761, P<0. 005);初次献血者(0.32%)显著高于再次献血者(0.09%) ( χ2 = 78.781, P<0.005);不同文化程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47.753, P<0.005)。经单人份核酸再次检测后,ELISA双试剂阳性标本再次检测核酸阳性率高于单试剂阳性标本(χ 2=94.378, P<0.005);ELISA试剂1与试剂2再次检测核酸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χ2=0.163, P>0.005);2种核酸检测系统的再次核酸检测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χ2=0.626, P>0.005)。血清学补充实验显示11例HBV-DNA(+)标本经化学发光检测后共出现2种血清学组合模式,分别是HBsAg(+)/HBeAb(+)和HBeAb(+),大部分为HBsAg(+)/HBeAb(+),共10例,占90.91%,只有一例为HBeAb(+),占9.09%;HBsAg定量结果显示大多数处于低HBsAg水平。 结论:通过单人份核酸检测方法再次检测后,献血者HBsAg-ELISA(+)/HBV-DNA(-)标本中有一定比例为HBV-DNA(+)。但大部分标本仍为HBV-DNA(-),还需进行HBV血清学标志物和HBV-DNA的补充实验来确定其真实感染状态,明确造成酶免与核酸结果检测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另外,在献血者筛查中,尽可能选择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的核酸和HBsAg检测试剂,确保结果准确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