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产儿高流量鼻导管通气在机械通气撤机中的效果及对血气分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FNC)应用于早产儿机械通气撤机中的效果及对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湖州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60例行机械通气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其中,于撤机后采取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30例(NCPAP组),于撤机后采用HFNC 30例(HFNC组)。比较两组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并发症及撤机后12和24 h动脉血氧分压(PaO 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 结果:两组通气时间和总用氧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HFNC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NCPAP组[13.33%(4/30)比46.67%(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HFNC组撤机后12和24 h PaO 2明显高于NCPAP组[(68.83 ± 2.76)mmHg(1 mmHg=0.133 kPa)比(64.79 ± 2.31)mmHg和(78.46 ± 3.32)mmHg比(74.72 ± 2.18)mmHg],PaCO 2明显低于NCPAP组[(48.93 ± 2.51)mmHg比(52.31 ± 3.18)mmHg和(38.78 ± 4.23)mmHg比(43.67 ± 3.6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HFNC应用于早产儿机械通气撤机中效果良好,可减少并发症,改善血气分析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低体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无创通气治疗期间实施母亲参与袋鼠式照护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低体重早产儿具有较高的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生风险,科学合理的照护方式直接影响患儿预后水平,本研究探讨在患儿无创通气治疗期间实施母亲参与袋鼠式照护(KMC)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金华市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156例低体重RDS早产儿(体重<2 000 g)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8例)和研究组(78例),2组均予以无创通气治疗,在此期间,对照组给予常规照护,研究组给予母亲参与的KMC.比较干预前和撤机时患儿动脉血气指标;记录无创通气持续时间、肺表面活性物质(PS)重复使用、中途转有创机械通气情况;观察无创通气期间呼吸机通气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 2组患儿撤机时PaCO2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而PaO2、SaO2和pH均较干预前显著上升(均P<0.05),而2组患儿各动脉血气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儿无创通气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7.41±0.62)d vs.(8.35±0.71)d,t=8.807,P<0.001],且PS重复使用率和中途转有创机械通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儿无创通气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8.97%,7/78)显著低于对照组(23.08%,18/78,x2=5.764,P=0.016).结论 对低体重RDS早产儿行无创通气治疗期间实施母亲参与的KMC,可有效缩短无创通气时间,减少PS用量,降低无创通气失败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两种辅助通气方式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比并评价加温湿化经鼻导管高流量通气(HHHFNC)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两种辅助通气方式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9例患有RDS的极低出生体重(<1500 g)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将其随机分为两组,H组(n=44)采用HHHFNC方式治疗,N组(n=45)采用NCPAP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与转归情况.结果h组的腹胀率、开奶时间、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有创辅助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7 d内重新插管率均要优于N组(P<0.05);H组的鼻部损伤率、气漏发生率显著低于N组(P<0.05),但两组患儿其余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HHFNC在耐受性、相关损伤发生率方面要优于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于极低出生体重RDS患儿建议优先采用HHHFNC方式进行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两种无创正压给氧方式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血气指标及疗效影响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比较两种无创正压给氧方式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气指标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78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9).一组采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模式治疗(NCPAP组);另一组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模式治疗(BiPAP组).采集患儿桡动脉血,比较两组患儿治疗0、6、12、24 h的通气模式工作参数[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呼吸压力(EPAP)、吸入氧浓度(FiO2)]及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PaO2、PaCO2、pH、SaO2),并统计治疗24 h后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通气模式的工作参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6、12、24 h,两组患儿通气模式的工作参数均明显降低;相同治疗时段对比,BiPAP组的通气参数均明显低于NCPAP组(均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PaCO2、PaO2、pH及SaO2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气指标均明显改善,但BiPAP组改善显著优于NCPAP组(均P<0.05).BiPAP组治疗有效率为92.31%(36/39),明显高于NCPAP组[74.36%(29/39),P<0.05].BiPAP组肺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2/39),明显低于NCPAP组[20.51%(8/39),P<0.05].结论:BiPAP模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比NCPAP模式氧合作用高,CO2滞留减少,治疗效果有所提高,且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BiPAP联合InSurE对早产儿NRDS的临床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无创通气联合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SurE)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在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早产儿N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InSurE+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BiPAP无创通气联合InSurE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预后和氧疗时间的差异,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指标 、肺功能的差别.结果 观察组患儿死亡 、脑出血和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541,P=0.019);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和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均较对照组短(t值分别为6.257、12.066,均P<0.001);观察组患儿血氧分压(PaO2)和pH值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7.589、-6.249,均P<0.001),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t=7.754,P<0.001);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指标无差别,治疗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590、-2.711、-3.810,均P<0.05).结论 BiPAP无创通气联合InSurE对早产儿NRDS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儿的血气 、肺功能和预后,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经鼻塞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重症肺炎患儿血气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和分析经鼻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重症肺炎患儿血气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2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儿科重症监护室监护和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给予经鼻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患儿则给予常规鼻导管吸氧,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和部分炎性因子的水平变化,并对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氧分压(PaO2)、氧饱和度(SaO2)和pH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患儿PaO2、SaO2和pH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aCO2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患儿IL-10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sICAM-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儿IL-10、CRP、TNF-α以及sI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鼻塞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肺炎患儿可调节相关炎性因子水平,进一步改善患儿的缺氧情况,恢复酸碱平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HHFNC)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RDS早产儿随机分为鼻塞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和HHFNC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并给予相应的通气方法.比较两组患儿通气前和通气48 h后PaO2、PaCO2及血氧饱和度(SaO2),以及无创通气时间、重新气管插管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48 h后,两组患儿PaO2、SaO2均高于治疗前,PaCO2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HHFNC组PaO2高于NCPAP组,PaCO2低于NCPAP组(均P<0.05);两组患儿无创通气时间、重新气管插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HFNC组患儿鼻部损伤、腹胀发生率低于NCPAP组(P<0.05).结论 HHFNC有助于改善RDS早产儿的血气指标,提高患儿的通气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鼻塞式双相气道正压通气与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比较鼻塞式双相气道正压通气(N-BiPAP)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至9月收治住院的51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N-BiPAP,对照组给予nCPAP治疗.两组患儿治疗前(Ta)、治疗后2 h(Tb)、12 h(Tc)、36 h(Td)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比较两组患儿吸入氧浓度(FiO2)、pH、血氧分压(Pa0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指标情况;比较两组患儿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总通气时间、氧疗时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脑室内出血(IVH)发生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两组患儿Ta时PaCO2 、PaO2 、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Tb、Tc、Td时间点pH、PaO2高于对照组,Tb、Tc 、Td时间点的PaCO2 、FiO2低于对照组,但Tb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c 、Td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通气时间、氧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BPD发生率、IVH发生率及NEC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总通气时间及氧疗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BPD发生率、IVH发生率及NEC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N-BiPAP治疗NRDS较nCPAP可更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及缩短用氧时间,减少有创机械通气率,且安全性优于nCPAP.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通气方式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同步鼻塞间歇正压通气(synchronized 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SNIPPV)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联合固尔舒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NRDS患儿的临床资料.将研究对象分为SNIPPV组(n=24)和 NCPAP 组(n =22),分别联合固尔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指标PaO2、PaCO2、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PaO2/FiO2),氧疗时间、无创通气时间、再次插管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例数、开奶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腹胀、颅内出血、肺气瘘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24 h,PaO2及OI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O2虽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aO2、PaCO2及O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PaO2、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 OI 值 SNIPPV 组明显高于NCPAP 组[(219 ± 23)mmHg 比(199 ± 26)mmHg,1 mmHg =0.133 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氧疗时间、开奶时间、无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SNIPPV组明显少于NCPAP组[(82.8 ± 11.7)h 比(107.6 ± 20.3)h、(32.0 ± 8.0)h 比(47.0 ± 7.2)h、(62.3 ± 10.8)h 比(99.6 ± 17.1)h、(12.0 ± 3.5) d 比(15.0 ± 3.8)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再次肺表面活性物质用药例数及腹胀、颅内出血、肺气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NIPPV和NCPAP联合固尔舒治疗NRDS临床治疗效果相似,但SNIPPV治疗能显著缩短开奶时间,降低NRDS患儿氧疗时间、无创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疗效更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气泡式与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气泡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BNCPAP)与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呼吸支持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使用过BNCPAP(69例)或nCPAP(61例)呼吸支持的130例早产NRDS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死亡率、呼吸支持时间、是否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以及治疗失败、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发生情况,和上机后血气分析的pH、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情况,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BNCPAP、nCPAP两组患儿在性别分布、出生胎龄及体重、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及出生方式、NRDS严重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NCPAP组无患儿死亡,nCPAP组有1例死亡,但两组病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NCPAP组及nCPAP组无创辅助通气的时长、治疗失败率、BPD和ROP的发生率以及需要使用或需要重复使用PS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上机后8~12 h的pH值变化及氧合指数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NCPAP组患儿的二氧化碳分压下降较nCPAP组患儿多(P<0.05).两组患儿气胸及鼻中隔、鼻黏膜损伤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CPAP和nCPAP在早产儿NRDS呼吸支持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相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