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判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变应性鼻炎是常见的慢性上呼吸道疾病,以喷嚏、流清涕、鼻痒、鼻塞等鼻部症状为特征,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是目前唯一能诱导变应原耐受的疗法。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有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由于皮下注射副作用多,大部分患者选择舌下含服。由于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疗程长、起效慢,通常需要3年时间,导致治疗过程患者的依从性较差。目前临床上对疗效的评估主要依靠患者主观评分,使用客观生物标志物预判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的疗效在临床应用较少。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可以预判变应性鼻炎舌下免疫治疗疗效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做一综述,为临床预判免疫治疗疗效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厦门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境外输入病例与本土病例特点对比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厦门市收治的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20年1月20日至10月31日厦门市COVID-19唯一定点收治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所有113例COVID-19患者,分为境外输入病例组(78例)和本土病例组(35例),分析2组患者在临床症状、合并症、实验室检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胸部CT及治疗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厦门市共收治了113例COVID-19患者。在年龄上,本土病例组以14~65岁居多,占68.6%,境外输入病例组以14~40岁居多,占66.7%,2组间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510 9, P<0.001 0)。本土病例组患者常见的症状为发热(80.0%)、咳嗽(51.4%)、咳痰(28.6%)、畏寒/寒颤(22.9%)。境外输入病例组患者常见的症状为咳嗽(16.7%)、咽痛(11.5%)、鼻塞流涕(10.3%)、发热(9.0%)。境外输入病例组发热比例比本土病例组低(9.0%比80.0%, P<0.000 1)。与本土病例组相比,境外输入病例组入院前后24 h内血常规淋巴细胞计数更高,入院前后24 h内C-反应蛋白更低。境外输入病例组CURB-65评分、PSI评分及COVID-19严重程度分级均轻于本土病例组( P值均<0.05)。 结论:厦门地区COVID-19的境外输入病例严重程度轻于本土病例,且症状更不典型,故更应注意筛查出此类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苍芷消渊散辅助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放射性鼻窦炎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苍芷消渊散辅助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放射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16年5月-2018年6月符合入选标准的90例放射性鼻窦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5例。全部患者均行鼻内窥镜手术以消除病灶,对照组术后给予鼻咽冲洗,同时口服克拉霉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服用苍芷消渊散。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随访1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症状评分,采用改良Lund-Mackay内镜评分量表(Modified Lund Mackay Postoperative Endoscopic Score, MLMES)分别从双侧上颌窦、筛窦、额窦、蝶窦、嗅裂的黏膜炎症状态、黏液性分泌物和脓性分泌物进行评分,采用糖精试验进行纤毛传输速率的检测,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41/45)、对照组为64.4%(29/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779, P=0.005)。治疗后,观察组鼻塞、鼻甲肿大、鼻腔分泌物、嗅觉减退、头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3.558、5.582、5.367、7.442、7.115, P值均<0.01),MLMES评分低于对照组( t=4.762, P<0.01),纤毛传输速率[(4.42±0.51)mm/min比(3.87±0.38)mm/min, t=5.801]高于对照组( P<0.01)。 结论:苍芷消渊散辅助鼻内窥镜手术可减轻放射性鼻窦炎患者的鼻窦症状,恢复鼻黏膜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黑番茄浓缩浆治疗BPH伴下尿路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黑番茄浓缩浆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伴下尿路症状(LUTS)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开放、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纳入2018年12月至2020年9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确诊为BPH伴有LUTS患者。纳入标准:年龄≥50岁;初诊BPH,或停用治疗BPH药物1个月以上;最大尿流率(Q max)<15 ml/s;前列腺体积(PV)≥20 m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8分,生活质量评分(QOL)≥2分。排除标准:非BPH所致的下尿路梗阻、残余尿量(PVR)>250 ml;近3个月有急性尿潴留病史;直肠指检或经直肠B超发现前列腺结节、怀疑前列腺癌或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10 ng/ml;神经源性膀胱,既往有膀胱、前列腺、尿道手术史;患有严重的心、肺、肝、肾等疾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随机分配至试验组、安慰剂组、阳性对照组,计算所需样本量共150例,上述3组分别为60、45、45例。试验组服用黑番茄浓缩浆(30 g/次,3次/日),安慰剂组服用安慰剂。阳性对照组中若患者PV≤30 ml,服用坦索罗辛(0.2 mg/次,1次/日);若患者PV>30 ml,服用坦索罗辛+非那雄胺(5 mg/次,1次/日)。3组治疗3个月后评估IPSS、QOL、Q max、平均尿流率(Q ave)、PV、PVR、tPSA、fPSA、睾酮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共纳入150例,剔除不能规律服药及失访者,最终128例患者完成本研究,其中试验组52例,安慰剂组36例,阳性对照组40例。试验组、安慰剂组、阳性对照组治疗前年龄[(63.21±8.61)岁与(62.36±6.32)岁与(63.94±7.78)岁]、体质量指数[(23.74±3.17)kg/m 2与(23.94±3.09)kg/m 2与(24.26±2.91)kg/m 2)、IPSS[(17.5±6.6)分与(15.4±5.8)分与(17.9±6.8)分]、QOL[4.0(3.0,4.0)分与4.0(3.0,4.5)分与4.0(3.0,5.0)分]、Q max[(8.60±3.04)ml/s与(9.13±2.92)ml/s与(9.58±3.26)ml/s]、Q ave[(4.39±1.69)ml/s与(4.66±1.76)ml/s与(4.88±1.60)ml/s]、PV[32.00(25.55,45.40)ml与30.00(24.45,38.35)ml与34.80(27.65,56.65)ml]、PVR[23.50(8.25,45.75)ml与5.50(0,47.75)ml与29.00(0,84.00)ml]、tPSA[1.53(0.89,3.00)ng/ml与1.23(0.69,1.98)ng/ml与2.23(0.90,4.15)ng/ml]、fPSA[0.37(0.28,0.76)ng/ml与0.37(0.22,0.52)ng/ml与0.54(0.30,0.97)ng/ml]和睾酮[(443.64±156.32)ng/dl与(493.97±176.16)ng/dl与(450.89±135.08)ng/d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IPSS为(9.9±5.7)分,QOL为2.0(2.0,3.0)分,Q max为(11.78±5.24)ml/s,Q ave为(5.86±3.00)ml/s,tPSA为1.64(0.96,3.32)ng/ml,睾酮为(475.91±177.33)ng/d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阳性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IPSS为(9.0±6.2)分,QOL为2.0(2.0,3.0)分,Q max为(11.73±4.50)ml/s,Q ave为(6.11±2.53)ml/s,tPSA为1.57(0.80,3.09) ng/ml,fPSA为0.37(0.24,0.63)ng/ml,睾酮为(526.11±126.88)ng/d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安慰剂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IPSS、QOL、Q max、Q ave变化值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阳性对照组IPSS、QOL、Q max、Q ave、PV、tPSA、fPSA、睾酮变化值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阳性对照组PV、tPSA和fPSA变化值与试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3/52,1例头痛,2例胃部不适),安慰剂组为5.56%(2/36,1例头痛,1例胃部不适),阳性对照组为10.00%(4/40,1例头晕,1例鼻塞,2例勃起功能障碍),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黑番茄浓缩浆对BPH伴有LUTS患者具有改善下尿路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为临床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植物制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小剂量奥马珠单抗在嗜酸粒细胞增多的难治性鼻窦炎患者扩大鼻窦开放术后的应用初探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奥马珠单抗在嗜酸粒细胞增多的难治性鼻窦炎患者鼻窦扩大开放术后的近期应用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湖南省人民医院且符合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诊断标准、经多次手术病情仍然未控制的患者共24例,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46.43±13.74)岁。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2例)与对照组(12例),均进行扩大鼻窦开放术,试验组术后使用奥马珠单抗(150 mg/月),对照组未使用奥马珠单抗。观察两组内及组间患者4个月后的主客观症状评分变化情况,包括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鼻腔鼻窦结局测试(SNOT)-22评分、Lund-Mackay评分及Lund-Kennedy评分等。使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将术后1个月设为基线,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特点无显著差别。试验组用药4个月后与基线相比,鼻塞、流涕、嗅觉VAS评分、SNOT-22评分、Lund-Kennedy评分均显著降低[(3.11±1.05)分比(6.44±1.13)分,(2.00±0.87)分比(6.55±1.33)分,(2.22±0.67)分比(7.00±1.22)分,(4.44±0.88)分比(15.22±1.20)分,(1.67±1.00)分比(7.44±0.88)分, P值均<0.001]。对照组自身前后比较,各症状评分在术后1~2个月下降,但随着时间延长,评分逐渐呈现增长趋势。试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基线后4个月时,鼻塞、流涕、嗅觉VAS、SNOT-22、Lund-Kennedy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1±1.05)分比(7.11±1.17)分,(2.00±0.87)分比(7.67±1.41)分,(2.22±0.67)分比(7.56±0.88)分,(4.44±0.88)分比(15.33±2.34)分,(1.67±1.00)分比(9.00±1.41)分, P值均<0.001]。试验组停药后2个月复查,患者鼻塞、流涕、嗅觉VAS评分、SNOT-22评分、Lund-Kennedy评分较停药前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4±1.33)分比(3.11±1.05)分,(2.22±1.09)分比(2.00±0.86)分,(2.55±0.88)分比(2.22±0.66)分,(4.77±0.97)分比(4.44±0.88)分,(2.11±1.05)分比(1.67±1.00)分, P值均>0.05]。 结论:针对嗜酸粒细胞增多的难治性鼻窦炎患者,采用扩大鼻窦开放术联合术后应用小剂量奥马珠单抗,可有效控制术腔黏膜炎性反应,促进黏膜上皮化进程,在疾病早期转归关键阶段发挥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鼻中隔缝合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的应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鼻中隔缝合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接收治疗的6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30)和观察组( n=30)。对照组采用鼻腔填塞治疗,观察组为鼻中隔缝合治疗。对比两组术前、术后48 h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鼻内镜评分、主观感受视觉疼痛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比较两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出血量等情况及术后随访3个月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观察组术后48 h,PSQI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5.24±0.71 vs. 10.21±2.30);主观感受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鼻塞(3.25±0.51 vs. 5.28±0.80)、头痛(2.61±0.84 vs. 4.57±1.05)、鼻痛(2.35±0.57 vs. 6.14±0.97)、耳鸣/耳闷(0.48±0.08 vs. 2.56±0.95)、睡眠困难(0.84±0.12 vs. 4.02±1.23)、溢泪(0.58±0.05 vs. 2.21±0.54)、吞咽困难(0.67±0.04 vs. 3.36±0.54)],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2/30),对照组为20.00%(6/30),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χ2=0.889, P<0.05)。 结论:鼻中隔缝合较鼻腔填塞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应用更能减轻患者不适感,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鼻内入路鼻内镜辅助下鼻-鼻中隔整形术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鼻内入路鼻内镜辅助下鼻-鼻中隔整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12例鼻中隔偏曲合并外鼻形态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28~58岁。所有患者均于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采取鼻内半贯通切口矫正鼻中隔偏曲,同时依据病情需要联合软骨间切口、下鼻甲前缘切口等,行截骨、驼峰矫正、鞍鼻矫正等手术操作。分别采用鼻阻塞症状评估量表(Nasal Obstruction Symptom Evaluation,NOSE)、鼻整形结果评估量表(Rhinoplasty Outcome Evaluation,ROE)、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对术后鼻塞及鼻外形改善的满意程度。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部12例患者术后鼻中隔偏曲矫正满意,鼻塞程度显著减轻。鼻通气NOSE评分及VAS评分均降低[(21.67±10.30)分比(70.83±14.12)分,(1.83±1.03)分比(8.33±0.89)分, t值分别为9.49、16.30, P值均<0.05]。10例合并歪鼻畸形的患者鼻外形明显改善,鼻外形ROE评分及VAS评分均提高[(21.30±2.31)分比(8.10±3.31)分,(8.90±0.99)分比(3.80±1.62)分, t值分别为-11.85、-9.33, P值均<0.05]。2例合并鼻前庭形态异常的患者鼻前庭形态改善。随访12~24个月,均未出现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鼻背塌陷等并发症。 结论:通过鼻内入路鼻内镜辅助下鼻-鼻中隔整形术,可同期改善患者的鼻腔通气功能及鼻形态,在减少手术创伤的同时让患者受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主客观评估在功能性鼻整形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主客观评估方法在功能性鼻整形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接受功能性鼻整形术的患者64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32例,年龄18~45岁。在术前及术后6个月,分别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鼻阻塞症状评估量表(NOSE)、鼻声反射、鼻阻力检测等评估鼻通气功能,应用VAS、鼻整形结果评估量表(ROE)、外鼻亚单位测量等评估鼻外形情况,应用情感平衡量表及Rosenberg自尊量表评估心理状态,最后行综合满意度分析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患者鼻塞VAS、NOSE评分、鼻腔总阻力及鼻腔阻力差异比均显著下降[(1.62±0.85)分比(7.56±1.44)分,(22.62±3.54)分比(69.75±7.85)分,(0.16±0.08)Pa·s/ml比(0.31±0.43)Pa·s/ml,0.33±0.28比0.71±0.32, P值均<0.05];术后患者鼻外形VAS及ROE评分均显著升高[(11.20±3.66)分比(2.70±0.97)分,(17.80±2.71)分比(7.50±1.12)分, P值均<0.05];外鼻亚单位测量示术后鼻背坡长、鼻面角、鼻额角及鼻翼角明显缩小[(29.33±4.26)mm比(33.61±5.24)mm,(135.11±3.81)°比(139.91±6.30)°,(130.63±2.88)°比(136.74±5.72)°,(99.71±4.02)°比(106.27±5.60)°, P值均<0.05];术后情感平衡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评分明显增高[(5.88±1.54)分比(4.31±1.85)分,(28.31±2.64)分比(22.13±2.77)分, P值均<0.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满意度与鼻通气主观评分(VAS、NOSE)、鼻外形主观评分(VAS、ROE)、情感平衡量表评分呈正相关,与鼻阻力测值呈负相关,与外鼻亚单位测值无相关性。鼻通气主观评分与鼻阻力测值呈显著正相关,但鼻外形主观评分与外鼻亚单位测值无相关性。 结论:用主客观结合的方式从鼻通气功能、鼻外观美学、心理状态多角度整体综合评估,可有效评价功能性鼻整形术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病变后的鼻部症状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估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病变切除术后患者鼻部症状的临床转归。方法:前瞻性选择联勤保障部队第九OO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采用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的53例垂体病变患者进入研究。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4个月时采用中文版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条(SNOT-22)量表评估患者的鼻部症状,术前、术后1周、术后4个月时采用五味试嗅液法评估患者的嗅觉。结果:53例垂体病变中垂体腺瘤47例,Rathke囊肿6例;术后常见鼻部症状有鼻腔疼痛、鼻塞、流涕、头昏、嗅觉障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时患者SNOT-22量表22个条目总评分、5大条目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术后1周比较,术后1个月时患者SNOT-22量表22个条目总评分、5大条目评分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前与术后4个月间患者SNOT-22量表22个条目总评分、5大条目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周、术后4个月时患者嗅觉障碍发生率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术后1周相比,术后4个月时患者嗅觉障碍发生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病变切除术后可发生一定程度的嗅觉障碍,恢复较慢,值得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围术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康复效果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围术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康复效果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接受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治疗的120例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60例。两组均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围术期个性化护理干预,两组均持续干预至患儿出院。比较两组围术期手术相关指标,干预期间的康复指标,干预前、干预12 h、2 d后的疼痛程度及干预后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术后住院时间、鼻翼煽动、流涕、鼻塞、睡眠呼吸粗重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 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12 h、2 d后,两组VAS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试验组干预12 h、2 d后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干预后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 P<0.05)。 结论:对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实施围术期个性化护理干预可减轻患儿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加速病情康复,并可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