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2例鼻咽癌调强放疗长期生存及晚期损伤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回顾性分析鼻咽癌调强放疗(IMRT)后长期生存及晚期损伤,为鼻咽癌优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03—2009年间于四川省肿瘤医院行IMRT的132例初治鼻咽癌患者,其中Ⅰ、Ⅱ、Ⅲ、Ⅳ A、Ⅳ B期分别为3、22、61、43、3例。中位剂量73.37Gy (66~85Gy)分33次;单纯放疗20例,同期放化疗112例。采用 Kaplan- Meier法计算生存率, log- rank法检验及单因素预后分析, 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应用RTOG/EORTC标准评价晚期放射损伤。 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28个月(3~191个月),全组10、15年鼻咽癌局控率分别为86.0%、79.9%,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2.5%、63.2%,总生存(OS)率分别为65.2%、57.1%。全组局部区域复发率12.1%,远处转移率16.7%。共53例死亡,其中15例死于局部区域复发、20例死于远处转移、18例死于其他疾病(肺炎、颅内出血、意外等);10、15年非肿瘤相关死亡率分别为11.3%、13.6%。单因素分析示年龄、吸烟史、乳酸脱氢酶、T分期、临床分期是鼻咽癌OS的独立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示乳酸脱氢酶、T分期、同期放化疗是鼻咽癌OS的预后因子。1-2级晚期损伤(听力下降、吞咽困难、龋齿、口干较高)发生率为90.4%,3-4级晚期损伤(皮肤纤维化、听力下降、放射性脑损伤)发生率8.5%。结论:鼻咽癌患者IMRT后10、15年OS较好,但随着生存期延长非肿瘤相关死亡率升高;远处转移为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晚期损伤主要为1-2级听力下降、吞咽困难、龋齿、口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重度低龄儿童龋全身麻醉下治疗后再次患龋风险的前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对全身麻醉下接受龋齿治疗的重度低龄儿童龋(severe early childhood caries,S-ECC)患儿行前瞻性随访研究,分析其治疗前后患龋特点,并探究治疗后再次患龋的风险因素。方法:纳入83例2~4岁、于2012年12月至2014年8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接受全身麻醉下龋齿治疗的S-ECC患儿,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7、13个月采集其口腔检查、临床诊疗内容和调查问卷信息。统计分析治疗前龋坏程度、临床诊疗内容、患儿及家长基本情况和口腔保健习惯等在治疗后无龋和再次患龋儿童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统计分析治疗后再次患龋特点及龋坏类型(分为再发龋和继发龋,前者指对原发龋病灶进行修复后在同一牙齿其他部位发生的龋,后者指在已有修复体边缘或底部发生的龋)。结果:在完成7~13个月随访的70例患儿中,29例(41%)在13个月观察期内保持无龋,41例(59%)在13个月观察期内出现个别牙再次龋坏。全身麻醉下龋齿治疗后除下颌乳切牙外其他牙位均有不同程度的再次患龋,其中上颌乳切牙以继发龋为主(再发龋和继发龋牙数分别为1和12),上下颌乳尖牙及第一乳磨牙再发龋和继发龋牙数均较高(上下颌乳尖牙再发龋和继发龋牙数分别为12和6,上下颌第一乳磨牙再发龋和继发龋牙数分别为16和12),上下颌第二乳磨牙以再发龋为主(再发龋和继发龋牙数分别为19和5)。治疗后再次患龋牙面数从高到低依次为乳磨牙邻面(37)、乳磨牙 面(28)、乳尖牙邻面(13)、乳磨牙颊舌面(12)、乳前牙唇舌面(10)、乳尖牙唇舌面(8)和乳前牙邻面(5)。治疗前龋坏程度、临床诊疗内容和患儿及家长基本情况在治疗后保持无龋和再次患龋的两组儿童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饮食和口腔保健习惯方面,治疗后7和13个月随访时患龋组甜食摄入频率均显著高于无龋组( P<0.05)。 结论:2~4岁S-ECC患儿全身麻醉下治疗后有较高的再患龋风险,定期复查维护十分必要;复查中应着重预防和治疗乳磨牙新发和继发龋坏,以及乳前牙继发龋坏;较高的甜食摄入频率是治疗后再次患龋的重要风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MBT直丝弓矫正治疗对上颌第一磨牙龈沟液中骨膜蛋白含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麦克劳林·贝内特·特雷维斯(MBT)直丝弓矫正治疗对上颌第一磨牙龈沟液中骨膜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嘉兴市中医医院2021年2-9月治疗的错颌畸形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年龄分为A组(年龄范围13~18岁)、B组(年龄范围30~35岁)各45例,患者均给予MBT直丝弓矫正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A组患者分为100 g力组(A1组)22例和150 g力组(A2组)23例,B组分为100 g力组(B1组)22例和150 g力组(B2组)23例。观察年龄对龈沟液中骨膜蛋白含量及咬合力的影响,结合施力后牙齿咬合力的改变及颌骨密度、高度的变化,评价龈沟液中骨膜蛋白对不同矫形力施加过程中的拮抗作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骨膜蛋白、咬合力分别为(1 249.38±89.29)pmol/L、(1 038.37±79.54)N,均明显高于B组的(831.54±76.38)pmol/L、(921.45±81.36)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3.86、6.89,均 P < 0.05)。治疗1个月、3个月,A2组咬合力、颌骨密度、颌骨高度改善程度均优于A1组( t=2.92、6.39、0.64、1.30、1.07、2.48,均 P < 0.05)。治疗7 d、14 d后,B1和B2组患者骨膜蛋白含量均升高,B2组高于B1组( t=0.59、1.89,均 P < 0.05);治疗1个月时,B1和B2组咬合力、颌骨密度、颌骨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治疗3个月后,B2组改善程度均优于B1组( t=0.27、4.02、3.07、1.52、0.06、1.57,均 P < 0.05)。治疗过程中出现牙齿松动3例、牙髓反应2例、黏膜溃疡1例、继发龋齿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89%。 结论:MBT直丝弓矫正技术治疗牙齿畸形患者效果好,安全性高,上颌第一磨牙龈沟液中骨膜蛋白及咬合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矫正力可诱导骨膜蛋白表达的增强和活化,能改善牙周伤口愈合和再生,提高患者的咬合力、颌骨密度和高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家长对儿童患龋状况自我评估准确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家长对其子女牙齿患龋状况自我评估的准确性,探讨影响准确性的相关因素。方法:便利抽样选取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幼儿园329名儿童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家长对其子女患龋状况进行自我评估并填写问卷,医生对儿童患龋状况进行口腔检查,分析两者间差异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51.06%(168/329)的家长对儿童患龋状况的评估与医生诊断不一致,家长漏诊率高达94.12%;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是否每天刷牙( OR=2.919),家长是否能够帮助儿童刷牙( OR=2.670),家长是否能够检查儿童刷牙效果( OR=4.508),以及儿童是否接受过龋病治疗( OR=1.768),4个方面影响家长和医生诊断的一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家长对儿童患龋状况自我评估准确率较低,与儿童口腔卫生行为和就诊经历等因素有关。提示可针对性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帮助家长及时发现儿童龋病,尽早就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20年儿童口腔从业医师的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对我国儿童口腔从业医师进行调查,为制订儿童口腔医师培养计划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2020年,选择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会员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内容包括医师基本信息、工作状况、临床治疗情况、预防保健和继续教育等,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1岁至40岁儿童口腔医师占比79.3%(797/1 005)、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学历的儿童口腔医师占比54.1%(544/1 005),其儿童口腔医学专业知识来源中,毕业后教育占有较大比重,按占比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工作后上级医师指导[59.6%(599/1 005)]、进修学习[45.7%(459/1 005)]、研究生教育[35.5%(357/1 005)]。在龋齿充填和牙髓治疗中经常用橡皮障占比分别为42.9%(431/1 005)和45.5%(457/1 005),经常用乳磨牙金属预成冠和乳前牙透明冠占比分别为47.0%(472/1 005)和35.2%(354/1 005)。在继续教育方面,43.5%(437/1 005)的儿童口腔医师认为自己的专业能力不足,88.5%(889/1 005)的儿童口腔医师认为儿童口腔医学在本科和专科口腔医学教育中占比不够,61.0%(613/1 005)的儿童口腔医师认为应加强毕业后教育。结论:儿童口腔医师年轻化、高学历,对预防保健工作的重视度较高,临床规范化操作广泛开展,儿童口腔医学教育应加强毕业后教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黄连治疗龋齿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使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动物实验研究黄连治疗龋齿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TCMSP)数据库与分析平台筛选出黄连有效成分及其靶点,并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在线检索疾病靶点。在Venny 2.1网站筛选出黄连和龋齿的交集靶点,并将交集靶点在线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和基因本体(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然后,使用Cytoscape制作"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黄连组,建立龋齿大鼠模型。模型组大鼠用浸有150 μl 0.9%氯化钠溶液小棉球反复涂擦大鼠磨牙各面5 min,黄连组大鼠将浸有黄连(5.8 mg黄连融入150 μl 0.9%氯化钠溶液)的小棉球反复涂擦大鼠磨牙各面5 min。2组大鼠每周处理1次,连续处理4周。对变异链球菌菌落数进行计数,并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JUN、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表达。结果:黄连中有11个有效成分,通过干预54个靶点,调节多个分子通路,从而治疗龋齿。槲皮素、小檗碱、黄藤素、小檗浸碱和四氢小檗碱等是核心成分,AKT1、JUN、IL-6、TNF、Bcl-2为核心靶点。GO分析显示,BP主要包括细胞因子活性、信号受体激活剂活性、信号受体调节剂活性、细胞因子受体结合和受体配体活性等;CC主要包括对脂多糖的反应、对细菌分子的反应、细胞对脂质的反应、炎症反应和细胞群体增殖负调控等;MF主要包括膜筏、膜微区、细胞外基质、外部封装结构和质膜蛋白复合物等。KEGG分析显示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TNF、IL-17、Toll样受体、缺氧诱导因子-1(HIF-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核因子-κB(NF-κB)、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等信号通路与黄连治疗龋齿相关。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黄连治疗后血清Bcl-2蛋白表达增加,血清AKT1、JUN、IL-6、TNF等蛋白表达减少。结论:黄连可以通过多种通路参与调控龋齿的靶点,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广泛的作用机制,有望成为开发治疗龋齿的中成药的重要组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发病的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ORN)的发病影响因素,为该疾病的病因学研究及临床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口腔颌面部及头颈部恶性肿瘤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完成放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单因素分析、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下颌骨ORN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757例患者,男性443例,女性314例,年龄(51.8±13.7)岁,下颌骨ORN发生率为12.0%(91/757)。通过单因素分析将33项相关因素筛选至28项,进一步通过Lasso回归分析确定,放疗剂量( OR=1.135, P=0.034,95% CI:1.089~1.232)、肿瘤T分期( OR=2.586, P=0.001,95% CI:1.482~4.512)、下颌骨手术术式( OR=9.101, P<0.001,95% CI:2.796~29.630)、牙周炎( OR=6.089, P<0.001,95% CI:2.708~13.693)、糖尿病( OR=4.467, P=0.002,95% CI:1.705~11.704)、放疗后拔牙( OR=3.228, P=0.001,95% CI:1.640~6.350)、龋齿( OR=2.911, P=0.009,95% CI:1.300~6.516)、根尖周炎( OR=2.726, P=0.016,95% CI:1.209~6.145)、吸烟史( OR=4.438, P=0.002,95% CI:1.702~11.571)、单/双侧放疗( OR=2.225, P=0.028,95% CI:1.090~4.545)共10项因素与下颌骨ORN的发病密切相关。 结论:研究筛选出下颌骨ORN临床发病相关的10项主要影响因素,对于下颌骨ORN的病因学研究及临床预防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并为临床干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诊室建设情况调查及城郊差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诊室的建设情况及城郊差异。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于2023年3月10—17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自行设计的《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诊疗服务能力调查表》,收集上海市24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口腔诊室相关信息,根据上海市卫生统计年鉴的分区类型分为中心城区、近郊地区、远郊地区3类,从口腔诊室基本设施、开展的临床诊疗项目、人员结构等方面比较城郊差异情况。结果:调查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0%(249/249)。(1)全市24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220家设置了口腔诊室(88.4%),29家(11.6%)未设置,近郊地区、中心城区和远郊地区设置了口腔诊室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比分别为98.2%(107/109)、95.0%(76/80)和61.7%(37/60),近郊地区>中心城区>远郊地区( H=35.44, P<0.05)。口腔诊室硬件设施基本情况:22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近郊地区、中心城区和远郊地区的口腔诊室建筑面积分别为40.00(28.50,73.24)、31.70(24.40,49.35)和20.00(16.75,34.00)m 2,近郊地区>中心城区>远郊地区( H=25.07, P<0.05);检查设备方面,综合治疗椅、X线全景机、X线牙片机、口腔种植仪、超声洁牙机、便携式牙椅、光固化灯、加酶清洗机配置情况城郊地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H=35.44、8.32、25.53、7.46、20.95、43.00、23.22、13.35,均 P<0.05)。(2)口腔诊室开展服务项目情况:220家设置口腔诊室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可开展龋齿充填的有220家(100.0%)、根管治疗175家(79.55%)、各类阻生牙拔除161家(73.18%),颌面外科小手术104家(47.27%)、固定义齿修复132家(60.00%),可摘局部义齿修复139家(63.18%);少数社区可开展口腔正畸和种植:包括活动矫正20家(9.09%)、固定矫正11家(5.00%)和口腔种植9家(4.09%)。城郊地区根管治疗、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各类阻生牙拔除、颌面外科小手术、固定义齿修复、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活动矫正、口腔种植修复开展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H=29.19、51.73、25.32、31.93、8.23、25.98、28.26、10.46、7.84,均 P<0.05)。(3)人员结构情况:220家设置口腔诊室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口腔医师511名,其中硕士研究生24名(4.70%),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者53名(10.37%);城郊地区口腔医师数、本科及以下学历、硕士研究生学历、中级及以下职称人数比较,近郊地区>中心城区>远郊地区( H=66.35、50.33、11.19、42.17,均 P<0.05)。 结论: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服务能力具备一定的基础,但中心城区、近郊地区和远郊地区差异较大,其中近郊地区发展较好,中心城区在建筑面积等方面需要加强,远郊在设施设备、人才队伍方面需要加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STAT3-HIES在颅颌面的研究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高 IgE 综合征(hyper IgE syndrome/hyper immunoglobulin-E syndrome,HIES)是一种罕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其典型致病基因包括STAT3、TYK2、PGM3、ZNF341、CARD11和IL6 ST.其中,由STAT3基因显性阴性突变引起的高IgE综合征(STAT3-HIES)在颅颌面畸形和免疫缺陷中表现尤为显著.STAT3-HIES患者可现出明显的颅颌面畸形和不良的口腔表现,如颅缝早闭、前额突出、上腭高拱、乳牙滞留、广泛性龋齿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交往能力.因此,本文回顾了近年来STAT3-HIES的相关研究,探讨其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旨在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肺部龋齿放线菌感染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4/4/27
患者,男,69岁,因"发热4天"于2021年1月5日入院.患者于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6 ℃,伴寒战、头痛,于当地诊所使用头孢他啶治疗无效遂来我院就诊.既往史:1991年诊断为肺结核,规律抗结核治疗1年;2014年诊断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长期服用环孢素.吸烟40年,20支/日;饮酒40年,2两/日,已戒酒6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