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前诊断6号染色体短臂部分单体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28岁,G 3P 1,孕12 +1周B超提示胎儿颈部透明层(NT)为2.6 mm,疑似伴有淋巴管水肿,孕12 +4周复查NT为3.2 mm。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于孕19周行羊膜腔穿刺,常规进行羊水染色体检查以及基于细菌人工染色体微珠(BoBs)的检测。胎儿染色体核型为46,XY,del(6)(p22.3p24)( 图1),BoBs检测未见异常。孕妇核型为46,XX,其丈夫为46,XY,ins(10;6)(q22;p22.3p24)( 图2)。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检测结果显示胎儿6p22.3p24区存在9.1 Mb缺失,涉及 EDN1、ATXN1和 PHACTR1等25个OMIM基因( 图3)。经遗传咨询,该夫妇决定终止妊娠,引产儿外观无明显畸形,未行病理学检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父源性平衡易位致胎儿染色体缺失/重复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孕妇 26岁,G 1P 0,妊娠24周,因超声提示胎儿心脏增大、心轴左偏、室间隔缺损和胸腺发育不良来我中心咨询。夫妻双方发育及智力均正常,系非近亲结婚,否认毒物、放射线等接触史,孕妇本人为α-地中海贫血基因变异携带者,丈夫自诉患有青光眼。本研究通过了本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20210126),在夫妻双方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行羊膜腔穿刺术,常规进行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制备、G显带核型分析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e microarray analysis,CMA)。胎儿核型显示3号染色体臂间倒位,11号染色体长臂末端附加不明来源的片段(图1A),CMA结果为arr[GRCh38]1q32.1q44 (204 920 404-248 930 485)×3,11q24.3q25 (129 820 835-135 067 522)×1(图2A、2B),即1q32.1q44区存在44.01 Mb的重复,11q24.3q25区存在5.24 Mb的缺失。考虑胎儿的染色体异常可能由亲代的平衡易位所致,遂对夫妇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孕妇的核型为46,XX,inv(3)(p12q21)(图1B),丈夫核型为46,XY,t(1;11)(q32.1;q24.3)(图1C)。胎儿的核型最终修正为46,XN,inv(3)(p12q21)mat,der(11)t(1;11)(q32;q24)dpat。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联合细胞分子遗传学技术诊断45,X男性患者中隐匿的Y染色体片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联合使用细胞及分子遗传学技术检测45,X男性患者隐匿的Y染色体片段,探讨隐匿性Y染色体异常与患者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外周血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并使用PCR以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对其Y染色体上的 SRY、 AZF等基因进行检测和定位。本研究通过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查(伦理号:快审-科研-2021-061)。 结果:细胞分子遗传学分析显示,5例纯合45,X核型男性患者中,4例14号染色体短臂和1例15号染色体短臂发现了Y染色体序列,其中1例的FISH检测结果显示核型为45,X,der(14).ish psu dic(14;Y)(p12;q11.23)( SRY+, DYZ3+)[29]/46,X,mar.ish psu idic (Y)(q11.23)( DYZ3++)[1] nuc ish ( DYZ3)×1[98]/( DYZ3)×2[2]。在8例嵌合45,X核型的男性患者中,Y染色体物质分别以标记染色体(mar)、等臂双着丝粒Y染色体[idic(Y)]、环状Y染色体[r(Y)]、Y染色体缺失[del(Y)]等形式出现。 结论:联合细胞分子遗传学检测技术有利于发现45,X男性患者隐匿的Y染色体成分。 SRY基因的存在是其男性化的关键, AZFa~ d区缺失将导致精子生成障碍,Y染色体长臂缺失可能与身材矮小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产前诊断Xq21.1q21.31微重复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31岁,G 3P 1,健康状况良好,否认不良接触史、家族遗传病史、传染病史及手术史,系非近亲婚配。12岁时月经初潮,月经周期28~30 d,经期规律。中孕期唐氏血清学筛查提示临界风险,孕19周孕妇无创产前检测提示性染色体异常,于2019年10月24日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本研究通过了上述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2021-395),患者及其丈夫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孕妇羊水染色体核型为46,X,dup(X)(q21.1q21.3)(图1),羊水染色体微阵列检测提示arr[GRCh37]Xq21.1q21.31(84320022-91308217)×3,即X染色体长臂q21.1q21.31区存在约6.98 Mb重复(图2)。孕妇染色体核型为46,X,dup(X)(q21.1q21.3),丈夫未见异常,提示胎儿X染色体重复区域遗传自胎儿母亲。该重复区域包含 ZNF711、POF1B、CHM等9个OMIM基因,ClinGen数据库显示无基因三倍剂量敏感性证据,DGV数据库、DECIPHER数据库均未收录相似变异的报道,该重复片段致病性判断为临床意义不明。经遗传咨询,夫妇选择继续妊娠,于孕39周娩出1女婴,体质量为3.2 kg,身长50 cm,暂未见先天畸形等异常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联合应用染色体核型分析、微阵列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诊断Pallister-Killian综合征胎儿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多种分子细胞遗传技术联合应用在Pallister-Killian综合征(Pallister-Killian syndrome,PKS)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PKS产前病例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特点。方法:羊水穿刺取一例超声下肢畸形胎儿的羊水细胞,采用G显带核型分析、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进行检测。 结果:G显带核型分析显示羊水细胞核型为mos47,XY,+mar[55]/46,XY[10];CMA结果显示arr[hg19]12p13.33p11.1(173 786-34 835 641)×4,即胎儿12号染色体12p13.33p11.1区域有34.6 Mb片段的四倍重复,但未显示嵌合率;FISH检测进一步确认12染色体短臂为为四体嵌合,嵌合率为70%。结论:核型分析、CMA和FISH技术联合应用可为PKS病患提供精确的遗传诊断,应在临床应用中推广;胎儿下肢不等长是PKS肢体畸形的新的表型补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嵌合型等臂双着丝粒Y染色体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孕妇 30岁,G 5P 1A 3,孕26 +周,因外院发现胎儿羊水染色体异常,超声提示胎儿右侧肾上腺囊性包块,体重偏小,要求再次进行羊水穿刺。本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查(202201246),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穿刺采集羊水标本30 mL,分别用于羊水细胞原位培养和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分析(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array)。SNP-array提示Y染色体p11.32-q11.221区存在约17 Mb的嵌合缺失(缺失比例约20%),Yq11.221-q11.23区存在约9.2 Mb的缺失(图1)。羊水细胞存在三种染色体核型,分别为45,X/46,X, idic(Y)(q11.22)/46,X,del(Y)(q11.22),提示为嵌合型等臂双着丝粒Y染色体(图2)。夫妻双方染色体核型均未见异常。用18/X/Y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对备份羊水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验证,提示胎儿为X/XYY/XY嵌合,比例分别为43%、32%和25%(图3)。用 SRY和Yq12探针进行FISH检测,在100个间期细胞中发现47个无 SRY信号,30个有2个 SRY信号,23个有1个 SRY信号,在所有细胞中均未发现Yq12信号(图4)。结合以上三种检测,确定胎儿的染色体核型为mos 45,X[38]/46,X,idic(Y) (q11.22)[4]/46,X,del(Y)(q11.22)[2].nuc ish ( DXZ1×1, DYZ3×0, D18Z1×2)[43/100]/ ( DXZ1×1, DYZ3×2, D18Z1×2)[32/100]/( DXZ1×1, DYZ3×1, D18Z1×2)[25/100].arr[GRCh37] (X)×1,Yp11.32q11.221(2 650 425-19 556 683)×0~1,Yq11.221 q11.23(19 563 600-28 799 654)×0。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1例12号环状染色体的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1例患有12号环状染色体患者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征.方法 收集1例12号环状染色体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等临床资料,应用染色体常规G显带技术(chromosome G banding technique)、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和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进行分析.结果 本例12号环状染色体患者流产2次,其他临床体征正常;性激素6项正常;抗苗缪勒管激素0.57 ng/mL,低于参考区间;腹部B超未见异常;该患者核型为mos 46,XX,r(12)(p13q24)[96]/45,XX,-12[3]/46,XX,dic r(12;12)(p13q24)[1];CMA结果显示12号染色体在12q24.33区域存在小片段的缺失,缺失区域为良性CNVs;FISH检查结果显示12号环状染色体长臂末端缺失;MLPA检查结果显示12号长臂末端亚端粒缺失.结论 本例环状12号染色体临床体征正常,环状染色体的临床表现与核型嵌合比例及12q末端缺失的多少相关,女性流产可能与r(12)的不稳定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两个18号染色体臂间倒位家系的产前诊断与遗传咨询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超声及实验室检查,以及不同遗传诊断技术在筛查及明确源于亲代臂间倒位的18号染色体重组胎儿中的作用,探讨18号染色体重组胎儿表型与其核型之间的关联.方法 分析分别于2017年3月及2018年3月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接受产前诊断及遗产咨询的2个18号染色体臂间倒位家系的胎儿及其父母染色体核型、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及荧光原位杂交等检查结果.并检索科学引文索引、PubMed、中国知网中国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1970年至2018年6月.对本文及文献报道的1 8号染色体臂间倒位产前诊断家系孕产妇的遗传咨询、超声及实验室检查发现、妊娠结局及随访等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家系1孕22周孕妇外院行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提示胎儿18号染色体非整倍体高风险;孕24周-2本院超声提示胎儿存在室间隔缺损、小下颌等,经产前诊断确认胎儿染色体核型为46,XY,rec(18)dup(18q)inv(18)(p11.32q12.1)pat,系遗传自父亲;胎儿父亲18号染色体存在臂间倒位,核型为46,XY,inv(18)(p 11.32q12.1).家系2孕12周+3血清学筛查提示胎儿18-三体高风险,孕13周13超声提示胎儿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增厚、孕15周+6双侧脉络丛囊肿,经产前诊断确认胎儿核型为46,XX,rec(18)dup(18q)inv(18)(p 11.32q 12.1)mat,系遗传自母亲;母亲系18号染色体臂间倒位携带者,核型为46,XX,inv(18)(p 11.32q1 2.1).共检索到5个1 8号染色体臂间倒位家系的文献报道,结合本文2个家系共9例18号染色体重组胎儿,其中3个1 8号染色体臂间倒位家系的孕妇血清学筛查或NIPT提示18-三体高风险;7例胎儿存在超声软指标或结构异常.结论 超声筛查对于18号染色体重组胎儿的发现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但超声表型与其核型之间的关联尚不明确;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及荧光原位杂交等方法的联合运用,有助于明确复杂衍生染色体的类型及其来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联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诊断两例Pallister-Killian综合征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应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联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产前诊断两例Pallister-Killian综合征(Pallister-Killiansyndrome,PKS),探讨其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超声介导下抽取脐静脉血,行染色体G显带分析、CMA、FISH检测.结果 脐带血染色体G显带结果显示两例胎儿的染色体核型分别为mos 47,XX,+i(12)(p10)[3]/46,XX[197]和mos 47,XY,+i(12)(p10)[5]/46,XY[95],CMA结果显示两例胎儿均为12号染色体短臂重复,间期FISH检测结果为12号染色体短臂四体嵌合,结合超声表现,两例胎儿均确诊为PKS.结论 通过产前超声检查、脐带血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CMA、FISH可对PKS进行产前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利用CNV-seq技术产前诊断Pallister-Killian综合征胎儿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应用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技术鉴别来源不明的胎儿标记染色体,明确其遗传物质的来源,并探讨此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讨论Pallister-Killian综合征(Pallister-Killian syndrome,PKS)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特点,提高对此类罕见染色体疾病的认识.该病例因在妊娠中期超声发现胎儿异常而行羊水穿刺进行CNV-Seq检测,同时分析胎儿和父母的核型.羊水CNV-Seq结果示该样本12号染色体p13.33-p11.1处检测到拷贝数为3.5、片段大小为34.70 Mb的嵌合重复区域;羊水染色体核型结果为47,XY,+i(12)(p10)[58]/46,XX[42],综合上述结果考虑为PKS.通过结合超声结果,综合应用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和CNV-seq技术能准确确认染色体异常片段来源,在产前有效诊断PKS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