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味凉膈散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热毒炽盛证)的随机对照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观察融合加味凉膈散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脓毒症(热毒炽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西医常规治疗+加味凉膈散颗粒剂)和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14 d,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第28天生存率以及治疗前后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量表(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量表(APACHE Ⅱ)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血乳酸、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肝素结合蛋白(HBP)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的第28天生存率分别为77.46%、63.8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SOFA评分、APACHE Ⅱ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TNF-α、IL-6、HBP、PC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融合加味凉膈散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热毒炽盛证)具有良好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重组乳酸乳球菌表达呼吸道合胞病毒Pre F的免疫原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基于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L.lactis)诱导表达系统制备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口服疫苗,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分析.方法 将构建的质粒pUC57-Pre F与pNZ8149分别经Nco Ⅰ和Kpn Ⅰ双酶切,酶切产物经T4 DNA连接酶连接后获得重组质粒pNZ8149-Pre F,电转化至感受态L.lactis NZ3900,经乳糖培养基筛选获得非分泌型重组L.lactis NZ3900/pNZ8149-Pre F,以nisin A为诱导剂诱导表达,经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标记对其表达产物进行分析;将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PBS、L.lactis NZ3900/pNZ8149、L.lactis NZ3900/pNZ8149-Pre F组,15只/组,每只口服500 μL,于第1、2天进行初次免疫,第16、17天进行加强免疫,第14和28天经小鼠下颌取血并分离脾脏细胞,ELSIA法检测重组L.lactis NZ3900/pNZ8149-Pre F诱导的体液和黏膜免疫应答水平,ELISpot法检测重组L.lactis NZ3900/pNZ8149-Pre F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水平.结果 重组L.lactis NZ3900/pNZ8149-Pre F经PCR及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抗原蛋白Pre F特异性地表达在L.lactis NZ3900中,相对分子质量约 50 000;初次免疫后第 14 和 28天,与 PBS 和L.lactis NZ3900/pNZ8149组相比,L.lactis NZ3900/pNZ8149-Pre F组小鼠血清Pre F-特异性IgG抗体效价、肠洗液中特异性分泌型IgA抗体以及脾脏细胞中IFNγ和IL-4分泌水平均明显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268~-3.087,P均<0.05).结论 基于L.lactis诱导表达系统构建的RSV 口服疫苗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为研发RSV黏膜疫苗提供了参考,也为开发其他病毒或细菌口服疫苗提供了新的研究策略及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化学计量学和指纹图谱的辽宁道地药材北五味子质量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采用指纹图谱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方法,评价辽宁岫岩产北五味子的质量.方法 采用HPLC法,柱温30 ℃,流速1 mL/min,流动相采用水-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0 nm,对10批辽宁岫岩五味子基地生产的北五味子建立指纹图谱,运用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进行化学模式识别分析.结果 建立了岫岩产北五味子的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970~0.999,共标定了 29个共有峰,指认了 14个成分;HCA分析10批北五味子可分为2类;PCA共得到6个主要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5.5%;OPLS-DA表明五味子甲素、戈米辛G、五味子丙素、五味子醇乙等11个成分可能是影响北五味子质量的差异性标志物.结论 研究所建立的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分析,方法准确、稳定、可靠,可用于北五味子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光活化消毒联合康复新液治疗中重度牙周炎的效果及对龈沟液炎性因子、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究光活化消毒联合康复新液治疗中重度牙周炎的效果及对龈沟液炎性因子、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4例中重度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患者均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治疗,另给予对照组患者康复新液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光活化消毒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牙周指标(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度、菌斑及龈沟出血指数)、病原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类杆菌、伴放线杆菌)、龈沟液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人类软骨糖蛋白-39(HCgp-39)、C-反应蛋白(CRP)]、生活质量[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评价]和咀嚼功能,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患者的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度、菌斑及龈沟出血指数分别为(3.16±0.35)mm、(3.01±0.23)mm、(0.85±0.21)分、(0.72±0.2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4±0.37)mm、(3.85±0.26)mm、(1.37±0.28)分、(1.08±0.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患者的龈沟液IL-1β、TNF-α、IL-6、CRP、HCgp-39水平分别为(4.95±0.95)pg/mL、(3.74±0.51)ng/L、(5.37±0.61)ng/L、(6.42±1.76)mg/L、(15.53±2.49)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4±1.38)pg/mL、(4.48±0.69)ng/L、(6.45±0.94)ng/L、(8.83±1.91)mg/L、(19.79±2.88)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患者的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类杆菌、伴放线杆菌检出率分别为7%、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1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患者的OHIP-14评分为(9.41±2.1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54±2.69)分,咀嚼效率为(77.26±8.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9±7.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92%,略低于对照组的5.7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光活化消毒联合康复新液治疗中重度牙周炎疗效确切,可控制牙周炎症、病原菌发展,改善牙周状况,提高咀嚼能力,减少牙周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且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EDDE联合依折麦布对高脂血症合并WSI患者血脂、炎症/神经通路及脑细胞凋亡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究依达拉奉右莰醇(EDDE)联合依折麦布在高脂血症合并分水岭脑梗死(WSI)患者治疗中的潜在机制.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高脂血症合并WSI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依折麦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EDDE治疗,连续治疗14 d.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D40/CD40L炎症信号通路[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磷酸肌醇-3-激酶(PI3K)/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神经信号通路、脑细胞凋亡因子[抗凋亡因子(Livin)、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sFas)、sFas配体(sFasL)]、功能恢复情况[神经功能缺损(NIHSS)、认知功能(MMSE)].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研究组患者TC、TG、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研究组患者IL-1、IL-6、sCD40水平分别为(8.12±1.25)pg/mL、(1.53±0.34)pg/mL、(185.29±45.32)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78±1.64)pg/mL、(2.55±0.40)pg/mL、(289.18±52.25)pg/mL,IL-10水平为(49.10±4.28)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75±5.44)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研究组患者PMBC内的PI3K、AKT、mTOR蛋白表达分别为1.34±0.23、1.25±0.26、1.57±0.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0±0.19、1.11±0.21、1.23±0.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sFasL、sFas水平分别为(2.42±0.41)ng/mL、(3.65±0.47)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6±0.58)ng/mL、(6.04±0.59)ng/mL,Livin水平为(9.57±1.18)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1.05)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7.46±1.6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85±2.26)分,MMSE评分(21.32±3.1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49±2.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DDE联合依折麦布治疗高脂血症合并WSI能调控患者的CD40/CD40L炎症信号通路、PI3K/Akt神经信号通路及神经凋亡相关分子表达,促进患者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恢复,与单纯依折麦布治疗相比,联合EDDE治疗效果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膜外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治疗高危前列腺癌的瘤控效果初探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估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膜外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SPERP)在高危前列腺癌患者中的瘤控效果,探讨影响RA-SPERP瘤控效果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行RA-SPERP的高危前列腺癌患者共94例,患者中位年龄及PSA中位数分别为70岁和49.8 ng/ml,所有患者均为高危前列腺癌(PSA>20 ng/ml或GS>7或cT2c;任何PSA,任何GS,cT3~4或cN+)。建立腹膜外通道后,安置Lagiport套件,连接da Vinci Si系统后进行前入路腹膜外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以根治病理的切缘阳性率和术后6周PSA是否达到根治水平作为RA-SPERP的瘤控效果指标,使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瘤控效果的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RA-SPERP,无中转腹腔镜或开放手术。病理报告提示切缘阳性11例(11.70%),术后6周复诊检查PSA未达根治标准(PSA≥0.2 ng/ml)共14例(14.89%)。Logistic回归的结果显示,切缘阳性事件与术前较高的T分期有关,其OR=2.450;术后6周PSA未达根治标准事件,则与初诊PSA、前列腺穿刺的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分级、术前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均有关,且各自变量的OR值均>1,由此建立预测术后PSA无法下降到根治水平的列线图。结论:高危前列腺癌患者实施RA-SPERP安全可行,手术的瘤控效果可靠。术前细致评估个体的肿瘤部位与肿瘤负荷是降低切缘阳性率及避免术后PSA无法降至根治水平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医芳香疗法联合情绪释放技术在失眠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中医芳香疗法联合情绪释放技术(EFT)对失眠症患者中医症状、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在杭州市中医院就诊的120例失眠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实施常规健康指导与心理支持)、B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芳香药枕疗法)、C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EFT疗法)、D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芳香药枕疗法和EFT疗法),每组各30例.干预周期为14 d.分别于患者入组24 h和治疗2周后采用中医证候评价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估患者的中医症状、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结果 干预后,B组、C组、D组的中医证候评分、PSQI量表评分、焦虑、抑郁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D组中医证候评分[(9.92±3.04)分]、PSQI量表评分[(10.27±2.59)分]、焦虑[(8.26±1.59)分]、抑郁评分[(8.14±1.71)分]均低于 B 组[(19.15±3.72)分、(12.50±2.61)分、(11.55±2.05)分、(11.62±2.11)分]和 C 组[(18.96±3.50)分、(12.14±2.78)分、(11.90±2.18)分、(11.39±2.0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芳香疗法联合EFT疗法可有效改善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缓解抑郁、焦虑情绪,改善中医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85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患者合并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回顾性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重症患者的临床分布特征及病原菌感染情况.方法 纳入2022 年12月 1 日至2023 年2 月20 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就诊的COVID-19 重症且合并病原菌感染的患者85 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转归结果分为治愈组和死亡组,进一步分析各组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征与耐药情况.结果 85 例COVID-19 重症患者的中位年龄为 82(75,84)岁,住院时长为 14(9,23)d,最常见的基础疾病为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治愈组 63 例,死亡组 22 例,病死率高达 25.9%.死亡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均高于治愈组(P<0.05),但淋巴细胞百分数低于治愈组(P<0.05).85 例患者中共分离出 128 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 21 株(16.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 66 株(51.6%),以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真菌 41 株(32.0%),以白念珠菌为主.耐苯唑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比率高达 56%,耐碳青霉烯类中的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比率分别为 14%、50%和 18%.结论 高龄、患有基础疾病的COVID-19 重症患者在合并耐碳青霉烯的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较高比例的MRSA时,临床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多重耐药菌的传播,降低病亡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2020-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新报告50岁及以上经异性性传播HIV/AIDS患者分子网络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分析浙江省金华市2020-2022年新报告经异性性传播≥50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病例性行为和传播网络特点,为艾滋病精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2020-2022年新报告的经异性性传播≥50岁HIV/AIDS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调查对象抗病毒治疗前的血液样本,通过核酸提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pol基因,通过Sequencher 5.0软件拼接整理测序结果,BioEdit v7.2.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MEGA 6.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使用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HIV分子传播网络进行分析.结果 517例经异性性传播病例中,以1年前感染(369例,71.37%)、本地感染(309例,59.77%)为主;经商业异性性行为传播242例(46.81%),经非婚非商业异性性行为传播213例(41.20%),经配偶固定性伴传播62例(11.99%).采集血样410份,成功获得序列369条,共检出14种HIV-1基因亚型,以CRF07 BC(179例,48.51%)、CRF01_AE(98例,26.56%)、CRF08_BC(58例,15.72%)为主.165条序列进入分子传播网络,形成40个簇.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年龄组[与50~59岁年龄组比较,比值比(OR)=1.70,95%置信区间(CI):1.04~2.79]、阳性者配偶或性伴检测(与临床就诊比较,OR=3.68,95%CI:1.32~10.22)的HIV-1成簇率更高,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与小学及不识字/少识字比较,OR=0.41,95%CI:0.18~0.90)的HIV-1成簇率更低.8个大簇占成簇病例数的49.09%(81/165),C1、C2传播以包含暗娼病例的商业异性性行为为主;C3、C5、C6和C8以未含暗娼的商业异性性行为为主;C4以某男性病例为核心通过非婚非商业异性性行为感染HIV,继而引起婚内和固定性伴间的传播;C7以另一男性病例为核心通过商业异性性行为感染HIV,继而引起4名非婚非商业异性性伴感染.结论 浙江省金华市经异性性传播≥50岁中老年病例商业异性性行为和非婚非商业异性性行为并存,HIV-1亚型多样,成大簇的本地感染比例较高,区域聚集性明显,并存在跨县(市)传播.应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干预,加强≥50岁人群检测与溯源调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哮喘机制的分子对接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运用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 依托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筛选出加味补中益气汤的主要化学成分和相应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疾病-靶点"的网络关系,将药物主要成分及疾病的交集靶点导入STRING平台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PPI)网络,并利用AutoDock软件将加味补中益气汤的主要成分与哮喘的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共筛选出加味补中益气汤有效成分338种,支气管哮喘相关靶点1744个,其中交集靶点120个.PPI网络分析加味补中益气汤主要作用于蛋白激酶Cα(Protein kinase C alpha,PRK-CA)、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4,MAPK14)、V-Rel网状内皮增生病毒癌基因同源物A(V-Rel 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al oncogene homolog A,RELA)、V-Jun 肉瘤病毒 17 癌基因同源物(V-Jun sarcoma virus 17 oncogene homolog,JUN)和B 细胞中 κ 轻型多肽基因增强子的核因子 15(Nuclear factor-k-gene binding15,NFKB15)个核心靶点.分子对接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主要活性成分与靶点有较强的结合.结论 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或许具有积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PRKCA、MAPK14、RELA、JUN和NFKB1等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