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DE联合依折麦布对高脂血症合并WSI患者血脂、炎症/神经通路及脑细胞凋亡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探究依达拉奉右莰醇(EDDE)联合依折麦布在高脂血症合并分水岭脑梗死(WSI)患者治疗中的潜在机制.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高脂血症合并WSI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依折麦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EDDE治疗,连续治疗14 d.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D40/CD40L炎症信号通路[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磷酸肌醇-3-激酶(PI3K)/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神经信号通路、脑细胞凋亡因子[抗凋亡因子(Livin)、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sFas)、sFas配体(sFasL)]、功能恢复情况[神经功能缺损(NIHSS)、认知功能(MMSE)].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研究组患者TC、TG、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研究组患者IL-1、IL-6、sCD40水平分别为(8.12±1.25)pg/mL、(1.53±0.34)pg/mL、(185.29±45.32)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78±1.64)pg/mL、(2.55±0.40)pg/mL、(289.18±52.25)pg/mL,IL-10水平为(49.10±4.28)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75±5.44)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研究组患者PMBC内的PI3K、AKT、mTOR蛋白表达分别为1.34±0.23、1.25±0.26、1.57±0.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0±0.19、1.11±0.21、1.23±0.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sFasL、sFas水平分别为(2.42±0.41)ng/mL、(3.65±0.47)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6±0.58)ng/mL、(6.04±0.59)ng/mL,Livin水平为(9.57±1.18)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1.05)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7.46±1.6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85±2.26)分,MMSE评分(21.32±3.1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49±2.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DDE联合依折麦布治疗高脂血症合并WSI能调控患者的CD40/CD40L炎症信号通路、PI3K/Akt神经信号通路及神经凋亡相关分子表达,促进患者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恢复,与单纯依折麦布治疗相比,联合EDDE治疗效果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免疫共刺激分子CD40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共刺激分子CD40/TNFRSF5隶属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在机体固有免疫应答及适应性免疫应答中均发挥关键作用。CD40生理性表达于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内皮细胞等细胞表面,是T细胞表面CD40L分子的天然糖蛋白受体。CD40-CD40L信号通路的激活参与T淋巴细胞活化、抗体类别转换、抗原提呈细胞激活等一系列免疫相关生物学过程。除免疫细胞等生理性表达外,CD40在血源性及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细胞表面亦存在表达,并通过直接影响肿瘤细胞或间接干预肿瘤微环境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大量研究表明,CD40激动型抗体可能通过激活宿主抗肿瘤免疫应答或直接促进CD40肿瘤细胞凋亡等途径正向干预实体肿瘤进展,提示CD40可能作为有效的肿瘤免疫治疗靶点。现对CD40分子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作用及CD40-CD40L通路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及存在问题予以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乌药调控p38MAPK/ERK通路对脂多糖诱导ARDS小鼠的肺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乌药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小鼠的肺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RDS模型组、乌药低剂量组、乌药高剂量组,每组10只。经气管注射5 mg/kg的LPS制备小鼠ARDS模型;乌药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乌药提取物1 g/kg和5 g/kg每日1次灌胃,ARDS模型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假手术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制模前预给药3 d,制模后继续给药2 d并处死动物,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光镜下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测肺湿/干质量比值(W/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血清及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ALF中巨噬细胞表面分子CD40表达率;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p38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蛋白磷酸化水平变化。结果:肺组织病理学显示,乌药高剂量组光镜下肺泡结构破坏、肺泡间隔增厚、炎症细胞浸润,但病理变化均较ARDS模型组减轻,而乌药低剂量组ARDS病理特征较ARDS模型组无明显改变。与假手术组比较,ARDS模型组肺W/D比值明显升高,血清及BALF中TNF-α和IL-6含量明显升高,BALF中巨噬细胞CD40表达率明显增加,肺组织p38和ERK1/2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用乌药干预后,低剂量组肺组织W/D比值、血清及BALF中TNF-α和IL-6水平、BALF中巨噬细胞CD40表达率、肺组织p38和ERK1/2蛋白磷酸化水平均较ARDS模型组无明显变化;而乌药高剂量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ARDS模型组和乌药低剂量组〔W/D比值:5.70±0.19比6.20±0.31、6.01±0.17;血清TNF-α(ng/L):83.63±15.04比111.75±18.45、108.12±13.98;血清IL-6(ng/L):111.38±8.75比244.13±26.85、227.50±9.37;BALF中TNF-α(ng/L):36.25±2.82比51.13±5.44、47.50±5.78;BALF中IL-6(ng/L):35.63±2.20比49.63±4.90、46.38±3.50;CD40表达率(%):23.28±2.45比30.32±2.40、28.17±1.98;p-p38/p38比值:0.50±0.04比0.74±0.07、0.69±0.04;p-ERK1/2/ERK1/2比值:0.47±0.07比0.72±0.07、0.68±0.05,均 P<0.01〕。 结论:乌药能够抑制LPS诱导的ARDS小鼠肺组织炎症,减轻肺损伤,该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ERK(p38 MAPK/ERK)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胶质瘤相关癌基因1特异性阻断剂对结直肠癌肿瘤干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对Hedgehog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观察胶质瘤相关癌基因1特异性阻断剂(GANT-61)对结直肠癌肿瘤干细胞(CRC-CSCs)分化及对Hedgehog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的影响。方法:磁珠分选法获得CD133 + CRC-CSCs,用含不同浓度(0、10、20、40 μmol/L)的GANT-61的干细胞培养液干预,设为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测定干预不同时刻细胞活性、CRC-CSCs球形成率、CD133 +占比、核转录因子1(Gli1)、Hh受体蛋白(Ptch1)、c-Myc、细胞角蛋白20(CK20) mRNA和蛋白表达。多样本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样本比较采用SNK- q检验。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GANT-61各剂量组不同时刻CCK-8试验吸光度( A)值均降低(24 h: t=2.445、4.985、6.903;48 h: t=2.859、5.270、7.488;72 h: t=3.324、8.053、12.042, P<0.05),且随GANT-61干预剂量升高而降低( F=13.382、16.842、41.053,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低、中剂量组CCK-8试验 A值随干预时间延长升高,且干预不同时刻CCK-8试验 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44.598、31.844, P<0.05),而高剂量组随干预时间延长无明显变化( F=1.585,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GANT-61低、中、高剂量组CRC-CSCs球形成率分别为(13.57±1.55)%、(11.22±1.01)%、(5.46±0.67)%、(1.60±0.30)%,CD133 +占比分别为(96.20±3.07)%、(81.34±5.84)%、(62.01±5.03)%、(45.38±4.21)%;与对照组比较,GANT-61各剂量组CRC-CSCs球形成率及CD133 +占比均降低(CRC-CSCs球形成率: t=2.840、10.739、16.954, P<0.05;CD133 +占比: t=5.036、12.974、21.809, P<0.05),且随GANT-61干预剂量升高而降低,各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RC-CSCs球形成率: F=225.500, P<0.05;CD133 +占比: F=62.988, P<0.05)。与对照组比较,GANT-61各剂量组Gli1、Ptch1、c-Myc、CK20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mRNA:低剂量组 t=2.577、2.659、2.524、4.031;中剂量组 t=5.271、5.587、6.163、6.500;高剂量组 t=7.442、8.976、8.750、9.632, P<0.05;蛋白:低剂量组 t=3.008、2.517、2.385、2.981;中剂量组 t=5.664、8.923、9.500、11.180;高剂量组 t=14.435、14.137、15.727、14.142, P<0.05),且随GANT-61干预剂量升高而降低(mRNA: F=14.825、21.057、22.389、27.160, P<0.05;蛋白: F=65.340、95.789、151.230、119.877,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GANT-61可能通过下调Hedgehog信号通路基因Gli1、Ptch1、靶基因c-Myc、分化基因CK20 mRNA和蛋白的表达,从而起到抑制CRC-CSCs细胞自我更新能力、促进细胞分化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三基序蛋白23在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中的调控作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三基序蛋白23(tripartite motif-containing 23,Trim23)对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FMS-like tyrosine kinase 3 ligand,Flt3L)诱导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s, BMDCs),经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激发后,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BMDCs中Trim23的表达。构建Trim23过表达载体并转染BMDCs,pcDNA3.1空载体作为对照组。经LPS激发后,流式细胞术检测BMDCs表面分子CD80、CD86、CD40以及MHCⅡ的表达,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12p40、TNF-α、IL-6、IL-10的含量;磁珠分选出OT-Ⅰ和OT-Ⅱ小鼠脾脏和淋巴结中的CD8 +和CD4 +T细胞,加入特异性抗原卵清蛋白(ovalbumin,OVA),与LPS激发的BMDCs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转染组BMDCs诱导CD8 +或CD4 +T细胞增殖分化的方向。Western blot检测BMDCs内p38、ERK1/2、AKT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构建缺失RING结构域或ARF结构域的两个Trim23短截体(Trim23 ΔRING和Trim23 ΔARF),将Trim23、Trim23 ΔRING、Trim23 ΔARF载体分别转染BMDCs,经LPS激发后,流式细胞术及ELISA检测BMDCs表面分子及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 结果:经LPS激发后,BMDCs中Trim23表达水平显著下调;过表达Trim23后,其表面分子MHCⅡ、CD86、CD80的表达及细胞因子TNF-α、IL-6的分泌均显著下降;与T细胞共培养结果显示,过表达Trim23可显著抑制BMDCs诱导CD4 +T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诱导CD8 +T细胞增殖的能力;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过表达Trim23的BMDCs中p38和ERK1/2的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与Trim23组比较,RING结构域的缺失显著逆转了过表达Trim23对LPS诱导的BMDCs表面分子MHCⅡ、CD86及细胞因子TNF-α、IL-6表达水平的抑制作用。 结论:过表达Trim23能够抑制BMDCs的分化成熟及免疫活化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依赖于MAPK信号通路及Trim23的RING功能域,本研究将为靶向Trim23提高肿瘤树突状细胞疫苗的免疫应答效应提供实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Cav-3/ERK信号通路在吗啡预处理减轻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离体实验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小窝蛋白(Cav-3)/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在吗啡预处理减轻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体重200~250 g,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6周制备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取慢性心力衰竭和Langendorff灌注模型制备成功的大鼠心脏36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9):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吗啡预处理组(MP组)、吗啡预处理+甲基-β-环糊精组(MP+MβCD组)、甲基-β-环糊精对照组(MβCD组)。采用全心停灌30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建立离体心脏全心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P组于平衡灌注15 min后灌注含1 μmol/L吗啡的K-H液进行预处理,灌注5 min后改为K-H液灌注5 min,3个循环共计30 min,处理结束后全心停灌30 min再灌注120 min。MP+MβCD组于吗啡预处理前10 min灌注含200 μmol/L甲基-β-环糊精的K-H液,其余操作同MP组。MβCD组:于全心停灌前40 min灌注含200 μmol/L甲基-β-环糊精的K-H液,其余操作同IR组。于平衡灌注15 min(T 0)、再灌注5 min(T 1)、10 min(T 2)时收集冠状动脉流出液,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LDH活性。再灌注120 min时,测定心肌梗死体积(IS)、缺血危险区体积(AAR),计算IS/AAR;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Cav-3、ERK1/2、磷酸化ERK1/2(p-ERK1/2)表达水平,计算p-ERK1/2/ERK1/2比值。 结果:与IR组比较,MP组IS和IS/AAR降低,冠状动脉流出液LDH活性降低,心肌组织Cav-3表达上调,p-ERK1/2/ERK1/2比值升高( P<0.05),MβCD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MP组比较,MP+MβCD组IS和IS/AAR升高,冠状动脉流出液LDH活性升高,心肌组织Cav-3表达下调,p-ERK1/2/ERK1/2比值降低( P<0.05)。 结论:吗啡预处理减轻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可能与激活Cav-3/ERK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松三糖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通过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建立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模型,探讨松三糖(MELE)对UC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8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0.9%NaCl)、模型组(0.9%NaCl)、对照组(100 mg·kg-1美拉沙秦)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20、40、80 mg·kg-1松三糖溶液).通过给予3%DSS溶液代替饮用水诱导UC模型,并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估.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 Ⅱ)和表面抗原分化簇4受体(CD4)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中、高剂量实验组和模型组、正常组的血清中IL-1β水平分别为(82.15±13.66)、(75.56±11.07)、(118.20±19.31)和(23.47±4.72)pg·mL-1,IL-6 水平分别为(71.54±16.48)、(58.57±15.62)、(140.60±5.76)和(30.33±4.15)pg·mL-1,IL-10 水平分别为(48.64±5.60)、(52.65±7.99)、(27.10±4.91)和(61.90±10.44)pg·mL-1,TNF-α 水平分别为(70.33±8.51)、(66.55±8.12)、(90.88±4.90)和(34.18±4.15)pg·mL-1,MHC Ⅱ 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0.34±0.04、0.15±0.06、0.08±0.05和0.53±0.59,CD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79±0.08、0.92±0.12、0.99±0.11 和 0.54±0.14.中、高剂量实验组和正常组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松三糖能够有效改善UC小鼠的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MHC Ⅱ蛋白和上调CD4蛋白表达来激活T细胞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甘草苷对胃癌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基于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信号通路研究甘草苷(LIQ)对胃癌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 皮下注射胃癌细胞MFC建立小鼠胃癌荷瘤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分为模型组(Model组)、低剂量LIQ组(LIQ-L组,20 mg/kg)、高剂量LIQ组(LIQ-H组,40 mg/kg)、高剂量LIQ+JAK2激活剂香豆霉素A1组(LIQ-H+香豆霉素A1组,40 mg/kg LIQ+1 mg/kg香豆霉素A1),每组12只;另取12只不造模小鼠设为正常组(Normal组).各组小鼠灌胃/腹腔注射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每日给药1次,连续14 d.末次给药后,测定小鼠胃癌肿瘤的体积、质量以及脏器指数;检测外周血中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观察胃癌肿瘤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胃癌肿瘤组织中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Normal组相比,Model组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外周血中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均显著升高(P<0.05),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P<0.05).与Model组相比,LIQ-L组、LIQ-H组小鼠上述指标均显著逆转(P<0.05),胃癌肿瘤的体积、质量以及肿瘤组织中JAK2、STAT3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和IL-6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LIQ的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肿瘤组织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排列疏松、空泡化、分布不均匀等情况.加入JAK2激活剂香豆霉素A1减弱了LIQ对胃癌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和对胃癌肿瘤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 LIQ可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改善胃癌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葫芦巴碱调节CD47/SIRPα信号通路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和免疫逃逸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研究葫芦巴碱调节分化簇47(CD47)/信号调节蛋白α(SIRPα)信号通路对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凋亡和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0、20、40、80、160、320 μmol/L的葫芦巴碱处理后的人胃癌细胞株MGC803存活率,筛选其最佳作用浓度.将体外培养的MGC803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葫芦巴碱组(160 μmol/L的葫芦巴碱处理)、CD47敲低组[转染CD47小干扰RNA(siRNA)质粒]、空载组(转染CD47空载质粒)、葫芦巴碱+CD47过表达组(160 μmol/L的葫芦巴碱干预处理+转染CD47过表达质粒),培养24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检测各组细胞CD47/SIRPα通路表达;EdU染色和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凋亡[B淋巴细胞瘤-2(Bel-2)、Bcl-2相关X蛋白(Bax)]相关蛋白表达;以不同细胞比例共培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各组MGC803细胞后以MTT法检测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各组MGC803细胞的杀伤率;裸鼠体内移植瘤实验验证葫芦巴碱对CD47/SIRPα通路的调控作用.结果:20、40、80、160、320 μmol/L的葫芦巴碱均可降低MGC803细胞存活率(P<0.05),且其降低作用随着葫芦巴碱浓度升高而增强,选择接近半抑制浓度值(168.94 μmol/L)的160μmol/L葫芦巴碱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比较,葫芦巴碱组、CD47敲低组细胞和移植瘤组织CD47、SIRPα mRNA及蛋白表达、EdU阳性率、存活率、Bcl-2相对荧光强度、移植瘤重量、移植瘤体积降低,凋亡率、Bax相对荧光强度、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MGC803细胞杀伤率升高(P<0.05).与葫芦巴碱组比较,葫芦巴碱+CD47过表达组细胞和移植瘤组织CD47、SIRPα mRNA及蛋白表达、EdU阳性率、存活率、Bcl-2相对荧光强度、移植瘤重量、移植瘤体积升高,凋亡率、Bax相对荧光强度、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MGC803细胞杀伤率降低(P<0.05).结论:葫芦巴碱可通过抑制CD47/SIRPα通路表达来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还可减轻其免疫逃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内质网磷酸化修饰与肺结核感染后免疫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观察内质网(ER)磷酸化修饰与肺结核感染后免疫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在这项观察性研究中,我们招募了2021 年1 月至2023 年6 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成年结核病患者(n=19)和没有结核病症状并接触过的家庭接触者(健康接触者)(n=20).所有患者在开始治疗前采集血样,并对这些血样进行了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T细胞应答、细胞因子产生以及磷酸化的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PERK)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表达的特征分析.结果:与健康接触者相比,结核病患者的 PPD 刺激的全血样品中IL-17、IL-22 水平显著降低(P<0.05),和IL-6、IL-10 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健康接触者相比,结核病患者的自发 IL-10、IL-6 和 IFN-γ 浓度更高(P<0.05).在没有 IL-6 体外刺激的情况下,与健康接触者相比,结核病患者的CD4+ T 细胞中的 PERK 水平显著更高(P<0.001).加入IL-6 导致健康接触者CD4+ T细胞中PERK水平较没有IL-6 体外刺激健康接触者CD4+ T细胞显著增加(P<0.01).与健康接触者相比,结核病患者的CD4+ T细胞具有更高的STAT3 蛋白表达(P<0.05).在所有供体和结核病患者中,CD4+ T细胞中PERK和STAT3 表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rho=0.571、0.503,均P<0.05).仅在结核病患者中观察到CD40L/IL-2 共表达 T 细胞和 CD40L/IFN-γ 共表达 T 细胞比例与STAT3 表达呈负相关(rho=-0.481、-0.705,P<0.001).结论:本研究提供了关于ER磷酸化修饰相关PERK/STAT3 信号通路可能驱动结核病患者中的免疫抑制/抗T细胞反应的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