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F-FDG PET/CT征象及Ki-67表达与肺腺癌EGFR突变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征象及Ki-67表达与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95例经病理证实肺腺癌患者的18F-FDG PET/CT征象、EGFR突变检测结果、Ki-67表达及一般临床资料.分析PET/CT征象(包括毛刺征、分叶征、胸膜牵拉征、血管集束征、空泡征、支气管截断征、SUVmax)、Ki-67表达、性别、年龄、吸烟史与EGFR突变状态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的截断值,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EGFR突变的预测因素.结果 EGFR突变患者的SUVmax值明显低于野生型患者(t=2.813,P=0.006),21号外显子突变患者的SUVmax低于野生型患者(t=3.274,P=0.002),野生型患者与19号外显子突变患者的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3,P=0.193),两种不同类型突变型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9,P=0.124).ROC曲线分析显示,SUVmax预测EGFR突变的截断值为6.36.EGFR突变患者的Ki-67与野生型相比更易发生低表达(x2=4.867,P=0.027),21号外显子突变型患者Ki-67表达与野生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76,P=0.018),19号外显子突变型与野生型Ki-67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28,P=0.567),两种不同类型突变型Ki-67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91,P=0.18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吸烟、分叶征、血管集束征及SUVmax与EGFR突变有关(P<0.05),而年龄、毛刺征、胸膜牵拉征、空泡及支气管截断征与EGFR突变无关(P>0.05).根据Logistic多因素分析的结果,性别、血管集束征和SUVmax是预测EGFR突变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SUVmax是预测肺腺癌EGFR突变的独立因素,在预测EGFR突变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18F-FDG PET/MR影像组学特征与宫颈癌PD-L1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MR影像组学特征与宫颈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表达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7年5月至2023年7月进行了18F-FDG PET/MR扫描的26例宫颈癌患者临床和影像资料,在PET,T1WI及T2WI的图像中对原发灶进行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勾画,将每个患者的每个包含ROI横截面作为样本,以手术标本取样染色,将样本分为阳性组(n=233,73.97%)、阴性组(n=82,26.03%),并基于一阶统计量(Firstorder)从图像中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间特征参数的差异,并分析图像特征参数与PD-L1表达的相关性.将样本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组学特征作为逻辑回归的参数建立PET影像组学模型、MR影像组学模型及PET/MR联合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评估各模型对PD-L1表达诊断的效能.结果 PET图像参数10Percentile(P<0.01)、90Percentile(P<0.01)、Energy(P<0.01)、Interquartile Range(P<0.01)等15个一阶统计量特征与PD-L1表达具有较强的相关性,T1WI图像参数10Percentile(P<0.01)、90Percentile(P<0.05)、Maximum(P<0.05)、Mean(P<0.01)等9个一阶统计量特征与PD-L1表达具有较强的相关性,T2WI图像参数Entropy(P<0.05)、Skewness(P<0.01)、Energy(P<0.05)、Interquartile Range(P<0.01)等9个一阶统计量特征与PD-L1表达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在影像组学模型中,训练集PET组学模型、MR组学模型及PET/MR联合模型AUC值分别为0.478[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389~0.565]、0.806(95%CI:0.728~0.874)、0.850(95%CI:0.784~0.909).测试集PET组学模型、MR组学模型及PET/MR联合模型AUC值分别为0.528(95%CI:0.381~0.669)、0.737(95%CI:0.623~0.843)、0.817(95%CI:0.715~0.902).结论 18F-FDG PET/MR影像组学特征与宫颈癌PD-L1表达差异有较强的相关性,PET/MR影像组学模型在预测宫颈癌PD-L1表达上具有更好的效能,能在临床上为宫颈癌患者评价PD-L1的表达以优化个体诊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心室肌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心室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40只周龄为6~8周的雄性SD大鼠,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对照组、糖尿病(DM)组、缬沙坦(DM+Val)组(30 mg·kg -1·d -1)及沙库巴曲缬沙坦(DM+Sac/Val)组(60 mg·kg -1·d -1)。8周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HE染色观察心室肌结构及细胞形态,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三磷酸生物素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观察大鼠心室肌细胞凋亡情况,PCR及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心室肌组织B淋巴细胞瘤因子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C/EBP同源蛋白(CHOP)及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 78)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GRP 78的蛋白表达情况。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Mann‐Whitney U或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TUNEL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0.164±0.048)%]相比,DM组[(2.116±0.305)%]大鼠心室肌细胞凋亡增多;与DM组相比,DM+Val组[(1.121±0.097)%]和DM+Sac/Val组[(0.513±0.031)%]大鼠心室肌细胞凋亡均降低;DM+Sac/Val组较DM+Val组大鼠心室肌细胞凋亡率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与对照组相比,DM组大鼠心室肌组织促凋亡蛋白Bax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增加,抑凋亡蛋白Bcl-2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减少,且Bcl-2/Bax降低;与DM组相比,DM+Sac/Val组Bax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降低,蛋白Bcl-2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相比,DM组大鼠心室肌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 78及CHOP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增加;与DM组相比,DM+Val组大鼠心室肌组织中CHOP蛋白表达量、 GRP 78及 CHOP mRNA的表达量均降低,DM+Sac/Val组GRP 78及CHOP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够减少糖尿病大鼠心室肌细胞凋亡,改善心脏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内质网应激相关,且这一效应优于缬沙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18F-FDG PET/CT RECIL与Lugano标准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期疗效与预后评估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 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淋巴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L)与Lugano标准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期疗效与预后评估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DLBCL且在治疗前及中期(3~4个疗程)化疗后行 18F-FDG PET/CT检查的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其中男性40例、女性42例,年龄(53.9±16.6)岁。依据RECIL在中期化疗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疗效评价,包括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轻微缓解(MR)、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将MR患者分别定义为PR或SD。再依据Lugano标准在中期化疗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疗效评价,包括CR、PR、SD、PD. CR和PR患者归为缓解组,SD和PD患者归为未缓解组。采用Kappa检验比较RECIL和Lugano标准的一致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RECIL和Lugano标准缓解组与未缓解组患者的预后;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RECIL和Lugano标准的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 结果:当MR患者定义为PR时,RECIL与Lugano标准的一致性为92.7%(76/82),一致性较好(Kappa值=0.855, P<0.01)。当MR患者定义为SD时,二者的一致性为90.2%(74/82),一致性也较好(Kappa值=0.811, P<0.01)。Lugano标准、RECIL (MR定义为PR)、RECIL (MR定义为SD)缓解组患者的2年无进展生存(PFS)率(69.7%对0、71.4%对0、71.2%对0)和总生存(OS)率(88.2%对33.3%,87.0%对40.0%,90.4%对33.3%)均明显高于未缓解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14.540~65.446,均 P<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年龄、RECIL (MR患者定义为SD)均是影响DLBCL患者中期治疗后PFS率的危险因素[风险比( HR)= 1.050、3.527,均 P<0.001],RECIL未缓解组患者进展的风险是缓解组患者的3.527倍。年龄、Ann Arbor分期、RECIL (MR患者定义为SD)均是影响DLBCL患者中期治疗后OS率的危险因素( HR=1.097、1.884、4.739,均 P<0.05),RECIL未缓解组患者死亡的风险是缓解组患者的4.739倍。 结论:RECIL与Lugano标准对DLBCL患者中期治疗后疗效评估的一致性较好,RECIL能在DLBCL患者的预后预测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非小细胞肺癌PD-L1蛋白表达与 18F-FDG PET/CT代谢指标的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蛋白表达与 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代谢指标之间的关系,为NSCLC的免疫治疗提供PET/CT代谢层面的理论依据。 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于青岛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青岛市市立医院)行 18F-FDG PET/CT检查并被组织病理学检查(穿刺活体检查或手术)结果证实的55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4例、女性21例,年龄(66.5±9.3)岁。 18F-FDG PET/CT检查于治疗前进行,采用PET体积计算机辅助判读图像处理系统对肺癌原发病灶行代谢指标的测定,包括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 max)、病灶糖酵解总量(TLG)和肿瘤代谢体积(MTV)。以PD-L1蛋白表达阳性的肿瘤细胞比例分数(TPS)=1%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PD-L1蛋白表达阳性组(TPS≥1%)和阴性组(TPS<1 %);以PD-L1蛋白表达阳性的TPS=50%为临界值,将阳性组患者分为PD-L1蛋白高表达组(TPS≥50%)和低表达组(1%≤TPS<50%)。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对病灶SUV max与PD-L1蛋白表达情况的关系行Pearson相关分析;对病灶TLG和MTV与PD-L1蛋白表达情况的关系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勾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SUV max的最佳临界值将入组患者分为高SUV max组与低SUV max组,观察2组的PD-L1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NSCLC病灶SUV max与PD-L1蛋白表达阳性的TPS呈正相关( r=0.604, P<0.001);而MTV和TLG与TPS均无相关性( r=0.083、0.102,均 P>0.05)。55例患者中,PD-L1蛋白表达阳性组34例、阴性组21例,阳性组SUV max高于阴性组(12.58±6.35对5.60±4.83, t=2.576 , 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以SUV max=5.15为最佳临界值,高SUV max组36例、低SUV max组19例,2组PD-L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56%(29/36)和28.16%(5/19),PD-L1蛋白表达阳性的TPS分别为12.50%±3.21%和1.28%±0.46%,高SUV max组患者PD-L1蛋白表达阳性率及TPS均更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15.500, t=2.671,均 P<0.05)。 结论:NSCLC患者 18F-FDG PET/CT中SUV max与PD-L1蛋白表达阳性的TPS呈正相关,可为NSCLC的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长期吸烟者合并肺纤维化的孤立性肺结节 18F-FDG PET/CT恶性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构建并验证长期吸烟者肺间质纤维化背景下的孤立性肺结节(SPNs) 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恶性风险预测模型。 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PET/CT中心行 18F-FDG PET/CT显像,且有明确吸烟史、同机CT示有肺间质纤维化合并SPNs的16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为男性,年龄68(63,75)岁。以病理学诊断结果或肺内病灶随访的影像学资料(随访时间≥2年)为标准,判断结节良恶性;运用 χ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良恶性病灶的临床特征(年龄、吸烟指数)、形态特征(病灶最大径、密度、位置、分布、与纤维化区域相对位置、毛刺征、分叶征、钙化、空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肺气肿及双肺纤维化严重程度)和代谢特征[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 max)],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结节恶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及 k折交叉验证( k=10)验证模型。 结果:共发现SPNs 222个,其中恶性157个、良性65个。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指数,结节是否伴毛刺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钙化、肺气肿,结节大小,与纤维化区域的相对位置,SUV max,双肺纤维化严重程度在良恶性结节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值:2.514~9.858, χ2值:4.353~18.442,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钙化、血管集束征及SUV max为肺间质纤维化背景下恶性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 OR):0.048~2.534,均 P<0.05],据此构建的预测模型为:恶性概率 P=1/(1+e - x), x=-1.839-3.033×钙化+0.930×血管集束征+0.754×SUV max(结节具有钙化或血管集束征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自身验证ROC曲线下面积为0.932(95% CI: 0.895~0.969),模型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87.9%、86.2%。 k折交叉验证示,测试组预测准确性为0.847±0.075,训练组预测准确性为0.862±0.010。 结论:钙化、血管集束征和SUV max是长期吸烟者肺间质纤维化背景下恶性SPNs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指标的模型判断恶性SPNs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18F-PSMA-1007 PET/CT与 18F-FDG PET/CT在脑胶质瘤分级评估中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对比 18F-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18F-PSMA)-1007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CT与 18F-脱氧葡萄糖( 18F-FDG)PET/CT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22年8月—2023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胶质瘤患者32例,其中男16例、女16例,年龄19~79(50.3±13.2)岁。患者术前均行头颅 18F-PSMA-1007 PET/CT和 18F-FDG PET/CT检查,2次扫描间隔时间均<1周;均接受颅内占位切除术治疗,术后病理WHO分级Ⅱ级14例、Ⅲ6例、Ⅳ级12例。根据WHO分级将患者分为2组:Ⅲ~Ⅳ级18例为高级别胶质瘤(HGG)组,Ⅱ级14例为低级别胶质瘤(LGG)组。观察指标:(1)比较HGG组和LGG组在 18F-PSMA-1007 PET/CT和 18F-FDG PET/CT图像中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肿瘤/背景比值(TBR)的差异,统计2种不同示踪剂PET/CT显像在诊断HGG和LGG时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2种示踪剂在胶质瘤分级中的诊断效能。(2)统计HGG组和LGG组中 18F-PSMA-1007 PET/CT和 18F-FDG PET/CT能够清晰显示病灶边界的病例数,比较2种显像方法在显示病灶边界清晰度上的差异。 结果:LGG组 18F-PSMA-1007 PET/CT和 18F-FDG PET/CT的SUVmax分别为0.69±0.32、8.87±3.20,TBR分别为1.05±0.45、0.89±0.30;HGG组 18F-PSMA-1007 PET/CT和 18F-FDG PET/CT的SUVmax分别为5.39±3.88、11.85±3.54,TBR分别为12.99±10.60、1.25±0.54。LGG组 18F-PSMA-1007 PET/CT和 18F-FDG PET/CT的SUVmax、TBR均小于HG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18F-PSMA-1007 PET/CT的SUVmax和TBR对HGG和LGG分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和AUC均高于 18F-FDG PET/CT。 18F-PSMA-1007 PET/CT中TBR的AUC最高,为0.988(95%可信区间 0.960~1.000),相应的阈值为2.15; 18F-FDG PET/CT TBR的AUC最低,为0.694(95%可信区间 0.512~0.877),相应的阈值为0.97。 18F-PSMA-1007 PET/CT图像上HGG组和LGG组清晰显示病灶边界的病例均高于 18F-FDG PET/CT图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39、0.016)。 结论:18F-PSMA-1007 PET/CT在胶质瘤分级诊断中具有潜在的诊断价值。与 18F-FDG PET/CT相比, 18F-PSMA-1007 PET/CT在区分高级别和低级别脑胶质瘤时,具有更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和诊断效能,可更清晰地描绘病变边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改性柑橘果胶对兔关节软骨细胞糖酵解代谢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改性柑橘果胶(MCP)对兔关节软骨细胞的糖酵解代谢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兔膝关节软骨细胞至第3代后,分别用含0、500 μg/ml MCP的培养液(MCP0和MCP500)培养3 d,设MCP0为对照组;连续传代培养软骨细胞,每代软骨细胞分别以MCP0和MCP500培养3 d;以白细胞介素-1β(IL-1β)处理软骨细胞1 d后,再分别用MCP0和MCP500培养3 d。以2-脱氧-葡萄糖(2DG)处理软骨细胞1 d后,再分别用MCP0和MCP500培养3 d;于培养3 d后,通过CCK-8方法检测软骨细胞的相对增殖情况;利用葡萄糖和乳酸检测试剂盒测定软骨细胞的葡萄糖摄取量和乳酸生成量;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考察连续传代软骨细胞的Ⅱ型胶原α1(COL2A1)合成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软骨细胞的 COL2A1、蛋白聚糖( ACAN)、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9( SOX9)、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葡萄糖转运蛋白-1( Glut-1)、丙酮酸激酶M2( PKM2)、乳酸脱氢酶A( LDHA)和葡萄糖转运蛋白-3( Glut-3)的基因表达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CP处理提高了软骨细胞的葡萄糖摄取量和乳酸生成量,上调了 ACAN、 HIF-1α、 Glut-1和 PKM2的基因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连续传代过程中,MCP可以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维持软骨细胞的表型,上调 COL2A1、 ACAN、 SOX9、 HIF-1α、 Glut-1、P KM2和 LDHA的基因表达,提高软骨细胞COL2A1合成量和乳酸生成量;在经IL-β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MCP处理提高了软骨细胞的葡萄糖摄取量,上调了 COL2A1、 ACAN、 HIF-1α和 Glut-1的基因表达。在经2DG处理后,MCP处理提高了软骨细胞的葡萄糖摄取量,上调 SOX9、 HIF-1α、 PKM2和 Glut-3的基因表达。 结论:MCP能够增强软骨细胞的葡萄糖摄取能力,提高软骨细胞糖酵解代谢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18F-FDG PET/CT显像在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 18F-FDG PET/CT显像对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的病因诊断能力。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行 18F-FDG PET/CT显像的49例初诊HLH患者(男32例、女17例,年龄19~61岁)。观察并记录PET/CT显像结果及临床资料。以病理学检查及临床随访结果为标准,计算PET/CT、PET、CT显像对HLH病因的诊断效能;采用 χ2检验、两独立样本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血液系统肿瘤相关性HLH与非血液系统肿瘤相关性HLH间PET/CT显像特征及临床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液系统肿瘤继发HLH的预测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计算血液系统肿瘤患者淋巴结SUV max、可溶性CD25(sCD25)预测继发HLH的AUC和最佳阈值。 结果:PET/CT、PET、CT在HLH病因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30/35)、8/10、84.4%(38/45)、93.8%(30/32)、8/13;77.1%(27/35)、6/10、73.3%(33/45)、87.1%(27/31)、6/14;62.9%(22/35)、5/10、60.0%(27/45)、81.5%(22/27)、5/18。不同病因组间淋巴结分布及边界、肝脾及骨骼病变特征、淋巴结及肝、脾、骨骼SUV max、性别、年龄、WBC、中性粒细胞(ANC)、PLT、乳酸脱氢酶(LDH)、总胆红素(TBIL)、C反应蛋白(CRP)、sCD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3.91~9.66, t值:3.75~7.90, z值:3.82~4.01,均 P<0.05)。淋巴结SUV max、sCD25为血液系统肿瘤继发HLH的预测因素[比值比( OR):1.28(95% CI:1.09~1.72)、1.56 (95% CI:1.17~2.49), P值:0.004、0.013];预测最佳阈值分别为12.6、40 028 ng/L,AUC分别为0.87、0.76,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8.6%(31/35)和8/10、65.7%(23/35)和7/10;两者结合后AUC为0.83,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4.3%(26/35)和9/10。 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对HLH病因诊断具有较高价值;淋巴结SUV max、sCD25为血液系统肿瘤继发HLH的预测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18F-FDG PET/CT心房显像的方法学研究及在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适合心房 18F-FDG PET/CT显像的方法,并分析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心房异常摄取的特征。 方法:前瞻性入组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间北京朝阳医院69例房颤患者[男43例,女26例,年龄(64±11)岁]行60及120 min 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另招募1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男3名,女7名,年龄(66±4)岁]行60 min 18F-FDG PET/CT显像。采用美国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会/美国核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血管计算机断层扫描学会(SNMMI/ASNC/SCCT)指南推荐的方法抑制心肌生理性摄取。图像分析:(1)左心室心肌 18F-FDG摄取情况定性分析:0级,左心室心肌摄取低于或等于心血池;1级,轻度高于心血池;2级,明显高于心血池。另观察左心房、左心耳和右心房的 18F-FDG摄取情况,高于心血池判定为异常摄取;采用配对 χ2检验比较早期相与延迟相各心房及心耳结构异常摄取的比例。(2)定量分析:测定左心房、左心耳、右心房的SUV max,并测定左右心房腔的SUV mean,计算左心房、左心耳及右心房的靶本比(TBR);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各心房及心耳结构早期相与延迟相TBR间的差异。采用 χ2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房颤患者和对照组心房各结构 18F-FDG摄取差异。 结果:84.8%(67/79)的受试者左心室心肌生理性摄取被有效抑制,仅1例由于左心室摄取较高而影响对左心耳的判读。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左心房、右心房及左心耳延迟相异常摄取的比例均高于早期相,其中左心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9%(19/68)与42.6%(29/68); χ2=8.10, P=0.020]。定量分析示,左心房、左心耳及右心房延迟相TBR均高于早期相TBR[左心房:1.1(1.0,1.3)与1.1(1.0,1.2);左心耳:1.2(1.0,1.5)与1.0(0.9,1.2);右心房:1.4(1.1,1.9)与1.3(1.0,1.5); z值:-6.81~-3.42,均 P<0.05]。87.0%(60/69)的房颤患者存在心房异常摄取,明显高于对照组[0(0/10); χ2=31.50, P<0.001],其中左心耳、右心房异常摄取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心耳:30.4%(21/69)与0(0/10); χ2=4.10, P=0.042;右心房:53.6%(37/69)与0(0/10); χ2=8.00, P=0.001]。 结论:采用SNMMI/ASNC/SCCT指南推荐的方法抑制心肌的生理性摄取并适当延长采集间隔,有利于观察心房的 18F-FDG异常摄取。房颤患者心房 18F-FDG摄取增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