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母草水煎液对原发性痛经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代谢组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研究益母草水煎液对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的治疗作用,并结合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其潜在作用机制.将 40 只雌性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布洛芬(0.12 g·kg-1)组和益母草水煎液高、低剂量(5、2.5 g·kg-1)组,每组 8 只.采用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联合腹腔注射缩宫素法制备PD大鼠模型.自造模第 4 天起灌胃给药,连续 7 d.末次给药后,腹腔注射缩宫素,记录扭体潜伏期和 30 min内扭体次数;测定子宫与卵巢脏器系数;通过ELISA和生化试剂盒测定子宫组织中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rog)、催产素(oxytocin,OT)、环氧合酶 2(cyclooxygenase 2,COX-2)、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前列腺素F2α(prostaglandin F2α,PGF2α)和Ca2+含量;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子宫和卵巢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组织催产素受体(oxytocin receptor,OTR)、前列腺素E2 受体 3(prosta-glandin E2 receptor 3,EP3)和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alpha,ERα)的蛋白表达情况;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法检测子宫组织OTR、PGE2 受体 1~4(EP1、EP2、EP3、EP4)和PGF2α 受体(prosta-glandin F2α receptor,FP)的mRNA表达情况;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仪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 quadrupole-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LC-QTOF-MS)技术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并富集代谢通路.结果显示,益母草能够显著减少PD大鼠扭体次数(P<0.05 或P<0.01);显著降低子宫和卵巢系数(P<0.01),并使其组织形态得到改善;益母草处理后,PD大鼠子宫组织中的PGE2 含量显著提高(P<0.05),COX-2、PGF2α、Ca2+含量及PGF2α/PGE2 显著降低(P<0.05或P<0.01),OT含量降低,而E2、Prog含量有进一步提高趋势;子宫组织中OTR和EP3 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 或P<0.01),ERα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子宫组织中FP、EP4 的 mRNA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EP1、EP3 和OTR的mR-NA表达有下调趋势.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发现益母草处理后的PD大鼠血浆中有 10 个差异代谢物得到恢复.以上结果表明,益母草能够有效防治PD,调控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PGs)合成及对应受体结合可能是其潜在的作用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远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PGS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远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GS)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估其准确性.方法 回顾810例行远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术的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按术后是否发生PGS分为PGS组21例、非PGS组789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吸烟史、饮酒史、腹部手术史,术前血清CEA、CA125、CA199、Hb、白蛋白、总蛋白水平,合并高血压、钾异常、幽门梗阻及围手术期高血糖)、治疗相关资料(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消化道重建方式,术后第1天白蛋白、总蛋白、血糖水平,以及术后第1天补液量)、肿瘤相关资料(病理分期、恶性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数量、淋巴结转移、脉管内癌栓、侵犯神经、术后合并腹腔并发症、肿瘤直径).将两组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建立风险预测模型,运用Hosmer-Lemeshow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该模型进行评估.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术前合并高血压、术前低白蛋白血症、围手术期高血糖、术前合并幽门梗阻、有腹部手术史、手术时间、毕Ⅱ式消化道重建、术后第1天低蛋白血症、术后第1天高血糖和术后合并腹腔并发症与远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PGS的发生可能有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合并高血压、术前低白蛋白血症、术前合并幽门梗阻、有腹部手术史和毕Ⅱ式消化道重建是远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发生PGS的危险因素(P均<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风险预测模型:P=11+e-(-3.538+1.773X1-2.181X2+1.325X3+1.208X4+2.126X5+1.049X6),并得出联合预测因子.联合预测因子的ROC曲线下面积均高于术前合并高血压、术前低白蛋白血症、术前合并幽门梗阻、有腹部手术史和消化道重建方式单一因素.联合预测因子的最佳临界值为0.050,此时其预测远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PGS发生的敏感性为71.4%、特异性为88.3%.结论 术前合并高血压、术前低白蛋白血症、术前合并幽门梗阻、术前合并腹部手术史、毕Ⅱ式消化道重建是远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PG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成功构建了PGS的风险预测模型并确定了联合预测因子,经验证联合预测因子预测PGS的准确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3PGS-MTCLIM模型模拟根河林区火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恢复及其影响因子
编辑人员丨2023/8/6
林火是大兴安岭林区主要的干扰因子,且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平衡有着重要影响.火干扰强度以及不同地形条件所导致的山地气候差异是影响火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恢复过程的主导因素.本研究以内蒙古根河林区为例,使用多时相的Landsat TM遥感数据(2008-2012年)和1980-2010年间的气象资料,结合山地小气候模型MTCLIM与光能利用效率模型3PGS,模拟森林火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恢复过程,并探讨不同火烧强度和地形因子对NPP恢复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3PGS-MTCLIM模型能够较准确地在小尺度范围内模拟NPP的空间分布格局,模拟结果与样地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R2=0.828;3PGS-MTCLIM模型模拟火后NPP下降百分比在43% ~80%,相对于火前NPP水平该区域的平均恢复周期大约为10年;火烧强度对火后恢复具有显著影响,火烧强度越强,NPP恢复所需要的周期越长,火后NPP恢复速度呈现先快后慢的增长趋势;地形因子中,海拔对火后NPP恢复程度的影响最明显,其次为坡度,而坡向的影响最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健脾清化方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肝脏糖原合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健脾清化方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肝脏糖原合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Wistar大鼠高脂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进行造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健脾清化方组,连续4周灌胃给药,观察各组大鼠的随机血糖水平.灌胃4周后,处死大鼠,留取标本,过碘酸希夫氏(PAS)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糖原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大鼠肝脏组织糖原合成相关酶糖原合成酶(GS)、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GSK3β)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清化方组能够降低大鼠的随机血iL糖(P<0.01),增加大鼠肝脏的糖原合成;且能够降低大鼠pGS/GS比值(P<0.01),增加pGSK3 β/GSK3 β的比值(P<0.01).结论:健脾清化方能够增加大鼠肝脏GSK3 β的磷酸化表达,降低GS的磷酸化表达,从而促进肝脏糖原合成,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附子温阳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应用网络药理方法,探讨附子温阳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以心力衰竭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为疾病模型,应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根据口服生物利用度(OB)和药物相似度(DL)来筛选附子的活性成分,并预测出相应靶标;经人类表型术语集(HPO)数据库检索心力衰竭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疾病靶标;然后在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STRI NG)分别构建“附子成分-潜在靶标-心力衰竭”和“附子成分-潜在靶标-类风湿性关节炎”网络,通过Cytoscape软件将上述网络可视化,再根据节点介度、紧密度和连接度分别得到上述两个疾病网络的关键节点,借助GATHER 数据库平台对关键节点进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的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结果 “附子成分-潜在靶标-心力衰竭”网络包含146个节点,关键节点53个;“附子成分-潜在靶标-类风湿性关节炎”网络包含26个节点,关键节点10个;附子与心力衰竭相关的KEGG通路2条,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的KEGG通路3条;两种疾病的共同通路为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PGs)代谢通路和白三烯(Leukotrienes,LTs)代谢通路.结论 经网络药理学测算,附子温阳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影响机体的PGs、LTs代谢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加味四妙方通过调控蛋白多糖降解治疗大鼠痛风性关节炎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基于蛋白多糖降解探讨加味四妙方对单钠尿酸盐(MSU)诱导的大鼠痛风性关节炎(GA)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每组3只,模型组向关节腔内注射0.1 mL MSU溶液(100 mg/mL)建立GA模型,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24 h后对两组大鼠的滑膜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体外培养家兔膝关节软骨细胞,甲苯胺蓝染色、RT-PCR法检测不同代数软骨细胞中蛋白多糖(PGs)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与qRT-PCR法检测不同浓度MSU(200、500、1 000 μmol/L)处理后MMP-3的蛋白及mRNA表达.将33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给药组,每组11只.膝关节注射0.1 mL MSU溶液(100 mg/mL)制备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免疫组化检测滑膜组织中MMP-3的表达,番红固绿染色法检测大鼠关节软骨细胞蛋白多糖的表达.结果:MMP-3是显著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与Jak/STAT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密切相关.体外验证发现,与空白组比较,经250、500、1 000 μmol/L MSU刺激24 h后,MMP-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MMP-3 mRNA表达水平经250 μmol/L MSU刺激后明显升高(P<0.01),经500、1 000 μmol/L MSU刺激后其表达显著升高(P<0.001).与空白组比较,经 250、500 μmol/L MSU刺激后,各组软骨细胞蛋白多糖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与250 μmol/L MSU组比较,10%和 20%加味四妙方含药血清(MSM)组均能有效逆转上述结果(P<0.001).与500 μmol/L MSU组比较,20%MSM能够有效上调蛋白多糖的表达(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软骨细胞蛋白多糖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01);与模型组相比,10%MSM与20%MSM均能有效增加其mRNA表达(P<0.001,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膝关节肿胀明显(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能明显抑制其关节肿胀(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MMP-3表达增加且关节软骨表层蛋白多糖丢失;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对上述现象均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加味四妙方通过抑制MMP-3生成调控蛋白多糖降解从而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