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浆相关指标及联合检测在病毒性肺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究血浆相关指标:中性粒细胞/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NLR、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及联合检测在病毒性肺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收治的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患者各5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病毒性肺炎组与细菌性肺炎组,对照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n=110),比较三组NLR、PLR、LMR,并统计肺炎组患者临床指标,分析上述指标与病毒性肺炎的关系并对三者及联合在病毒性肺炎中的早期诊断价值进行探究.结果 三组NLR、PLR比较结果:细菌性肺炎组>病毒性肺炎组>对照组,LMR比较结果细菌性肺炎组<病毒性肺炎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911、69.849、685.249,P<0.05);病毒性肺炎组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计数(N)、单核细胞计数(M)均低于细菌性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08、1.426、10.401,P<0.05);两组血压、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计数(L)、血小板(PLT)、尿素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PLR、LMR与病毒性肺炎有关;NLR、PLR、LMR诊断病毒性肺炎时,以LMR的曲线下面积值(AUC)值最高,为0.968,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7.27%与96.36%,NLR、PLR的AUC分别为0.809、0.754,联合后的AUC为0.691,敏感度提升为100.00%,特异度为38.18%.结论 病毒性肺炎患者NLR、PLR异常升高、LMR异常降低,三者及联合均可作为病毒性肺炎的诊断指标,其中LMR效能最佳,联合诊断提升敏感度,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项目的小组合作学习在预防医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基于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本研究设计和实施基于项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探讨其达到预防医学课程教学目标的可行性及效果。教师以课程核心知识点划分模块,分小组确立感兴趣的预防医学议题,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设计相应的健康干预项目,项目设计是学生将预防医学课程所学,由理论转化为实践,最终在课堂上以模拟实施干预项目的形式完成课程考核。课程结束后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该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4(4,4)分]、"全面清晰地理解理论知识"[4(4,5)分]、"有利于建立预防医学的思维模式"[4(4,5)分]等认同度较高。基于项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可以为相关课程教师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辅助诊断鹦鹉热衣原体肺炎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特征,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3月基于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诊断的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病例8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及治疗经过。结果:8例患者中,男3例,女5例,中位年龄55岁,年龄范围为42~76岁。7例有禽类接触史,主要表现为高热(8/8)、咳嗽(7/8)、头痛(5/8)、呼吸困难(4/8)。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6/8),C反应蛋白升高(8/8),肝酶、心肌酶升高(5/8),血钠降低(4/8),凝血功能异常(8/8)。8例患者胸部CT均表现为大片斑片实变影,单肺病变(7/8),右侧为主,2例伴胸腔积液。诊断后给予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药物治疗,7例好转出院,1例死亡。结论:鹦鹉热衣原体肺炎通常表现为高热、咳嗽伴肺部斑片实变影,对临床可疑病例应加强询问流行病学史,尽早行mNGS检测明确病原体,及时针对性抗感染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体验式教学结合CBL在重症医学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在重症医学科实习护生带教中应用体验式教学结合案例教学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实习的63名护士设为A组,将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重症医学科实习的63名护士设为B组,将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重症医学科实习的63名护士设为C组,将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在本院重症医学科实习的63名护士设为D组;A组采用常规教学,B组采用常规教学+CBL,C组采用常规教学+体验式教学,D组采用常规教学+CBL+体验式教学;均带教3个月。比较4个组理论和技能出科考核成绩,带教前后人文关怀、支持性沟通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以及对带教模式的满意度。采用SPSS 26.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SNK -q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D组理论和技能出科考核成绩高于其余3个组,B组和C组均高于A组( P<0.05);带教后4个组人文关怀、支持性沟通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均高于带教前( P<0.05),且带教后D组人文关怀、支持性沟通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均高于其余3个组( P<0.05),B组和C组均高于A组( P<0.05);D组对教学技巧、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其余3个组( P<0.05),B组和C组均高于A组( P<0.05)。 结论:在重症医学科实习中,对护生在采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辅以体验式教学、CBL,均可提高出科成绩,提升人文关怀、支持性沟通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且有利于提高满意度,二者结合使用的效果与作用更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混合式教学在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示教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估案例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混合式教学(CBL+PBL)3种不同教学方法在医学生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示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大学三年级学生共175名,分成3个教学组(CBL、PBL和CBL+PBL),分批次进入临床见习示教。教学结束后接受笔试与问卷调查。采用SPSS 19.0处理数据,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卡方检验(R×C)。结果:CBL、PBL和CBL+PBL 3组学生的总平均分数依次为(15.34±2.88)(14.67±2.98)和(17.13±2.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成绩"优秀"的比例依次为27.4%(17/62)、14.5%(9/62)和58.1%(36/162)。CBL组中多数学生认为无助于训练文献查阅[70.7%(41/58)]或团队协作[82.8%(48/58)]能力;PBL组中70.9%(39/55)的人认为有助于训练文献查阅能力,但仅7.3%(4/55)的人能较好接受;而CBL+PBL组大部分学生认为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64.3%(36/56)]、训练团队协作能力[62.5%(35/56)],总体接受度较好[53.6%(30/56)]。 结论:相对于传统CBL临床示教,PBL教学并没有吸引学生或提高成绩,而混合式教学能使学生获益,提高教学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4C”教学法联合双向评价法在胃肠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联系、概念、实用练习和总结(connections,concepts,concrete practice and conclusions,4C)”教学法联合双向评价法在胃肠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为人才培养和实习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研究,前瞻性纳入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医院胃肠外科接收的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习护生进科顺序分为对照组(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进科,64人)和研究组(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进科,93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带教法教学,研究组采用“4C”教学法联合双向评价法教学。比较两组实习6周时护生理论知识成绩和操作成绩;比较两组实习前、实习6周时护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利用中文版自我导向学习评定量表评估(self-rating scale of self-directed learning,SRSSDL)来评估];比较两组护生对带教质量的评价情况。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对照组中1人自愿退出实习,观察组中2人自愿退出实习,最终对照组63人、研究组91人进入本次研究。两组护生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习6周时,研究组理论知识成绩(87.96±4.62)和操作成绩(92.60±4.25)均高于对照组[(86.02±4.53)(88.27±4.31)]( P<0.05)。实习6周时,两组实习护生的学习意识、学习行为、学习策略、学习评价、人际关系技能及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总分均高于实习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 P<0.05)。实习2周、4周、6周,两组实习护生评估带教教师带教质量的评分较实习1周逐渐升高。 结论:胃肠外科护理带教中“4C”教学法联合双向评价法可提高护生护理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和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同时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改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4C教学结合案例式模拟教学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4C教学结合案例式模拟教学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9至2021年80名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40)和观察组( n=40)。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观察组采用4C教学结合案例式模拟教学。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护理综合能力及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并且评估两组实习护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情况。采用SPSS 22.0进行卡方检验和 t检验。 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知识、病房管理、院感防控、基础护理、护理文档规范书写、危重症护理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学习意识、学习行为、学习策略、人际关系、学习评价各维度评分及其总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认为教学在调动学习主动性、提高基础护理操作、促进临床沟通能力提升、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增强人文关怀理念、有助于知识理解与掌握、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方面,选择人数多于对照组( P<0.05)。 结论:4C教学结合案例式模拟教学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生实习教学中可以提高护理综合能力与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且实习护生对教学方法有较高的评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潜艇失事脱险艇员的分类救治探讨——以北约分类救治为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我国目前尚缺乏针对援潜救生伤病员的分类救治系统。北约针对援潜救生过程中的伤病员情况进行分类救治。该分类系统基于病情危重程度,将疾病分为4类(T1、T2、T3和T4);根据是否需要加压治疗,将疾病分为2类(C1和C2)。另外,将救治场地分为5个区:分类区、一级治疗区、二级治疗区、三级治疗区和T4治疗区。笔者基于前期援潜救生的教学体会,对该分类救治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为后期制定我国援潜救生分类救治系统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4C”教学联合Gibbs反思循环在泌尿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将“4C”教学和Gibbs反思循环联合应用于泌尿外科护理临床教学并探讨教学效果。方法:选取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实习的68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确定试验组35名护生进入二、三病区,对照组33名护生进入一、四病区。试验组护生通过“4C”教学联合Gibbs反思循环进行临床教学,包括联系、概念、实用练习和总结4个教学步骤,并定期召开反思讨论会。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教学,涵盖入科教育、集中理论培训、操作示范和出科考核等内容。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护理岗位胜任力、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采用SPSS 23.0进行 t检验。 结果:实习结束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护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得分分别为(227.37±12.91)分和(207.09±16.27)分;护理岗位胜任力得分分别为(156.66±12.49)分和(138.06±17.23)分。试验组护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 t=5.71, P<0.001)、护理岗位胜任力( t=5.12, P<0.001)、理论成绩( t=3.03, P=0.004)和操作成绩( t=4.88, P<0.00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4C”教学联合Gibbs反思循环可有效提高护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和护理岗位胜任能力,帮助护生更好地掌握理论和专科技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毕业学员的岗位胜任力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毕业学员的岗位胜任力情况。方法:该研究为问卷调查。于2022年1至3月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于苏州市立医院完成全科住培的2009至2021届学员,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进一步对其中仍从事全科医疗的学员进行岗位胜任力调查。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学员的基本情况,与岗位胜任力相关的临床、公卫、人文、科研教学能力的相关问题。每项能力满分100 分,分为4个等级,即A级86~100分、B级 70~85分、C级55~69分、D级0~54分,评分为A级者认为该项能力优秀。统计各项能力达优秀学员的占比。结果:(1)基本情况:调查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3%(157/163)。纳入分析的157名毕业学员中男性62名(39.5%),毕业后工作单位属性主要是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78名(49.7%)],所在岗位属性大部分仍为全科医疗[119名(75.8%)]。(2)临床诊疗能力:毕业学员的病史采集、基本药物使用、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能力自评达优秀者占比均在半数以上,分别为58.8%(70/119)、57.1%(68/119)、54.6%(65/119)以及54.6%(65/119);基于循证的临床决策、体格检查、检查解读、转诊服务、家庭医疗服务、康复服务、急救以及初步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能力达优秀者占比均偏低,分别为43.7%(70/119)、42.9%(52/119)、38.7%(46/119)、37.8%(45/119)、33.6%(40/119)、22.7%(27/119)、21.0%(25/119)以及16.8%(20/119)。(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毕业学员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能力自评优秀者均不足半数,达优秀学员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人群与个人健康教育能力[38.7%(46/119)]、疾病的预防控制与保健能力[33.6%(40/119)]、对签约患者的健康管理能力[33.6%(40/119)]、重点和特殊人群保健能力[26.1%(31/119)]、协助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25.2%(30/119)]、临床相关传染病的处理能力[22.7%(27/119)]、基于流行病学的社区诊断能力[22.7%(27/119)]、领导社区健康的能力[21.0%(25/119)]。(4)人文素养能力:毕业学员人文素养的各项能力自评优秀者均达半数以上,达优秀学员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尊重患者及保护其隐私[82.4%(98/119)],对患者富有责任感[73.9%(88/119)],理解患者的需求[61.3%(73/119)],与患者、家属及照顾者的有效沟通能力[55.5%(66/119)],以及与患者的合作能力[52.1%(62/119)]。(5)科研教学能力:毕业学员达优秀者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持续学习创新能力[47.9%(57/119)]、全科住培带教能力[10.9%(13/119)]、查阅文献能力[10.1%(12/119)]。结论:我院全科住培毕业学员岗位胜任力不同组分达优秀者占比不同,临床诊疗和人文素养能力较强,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科研教学能力尚有待加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