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潜艇脱险生理心理应激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潜艇脱险在水下进行,操作流程复杂,脱险失败可能导致艇员发生潜水疾病,甚至威胁艇员生命。因此,在脱险过程中艇员会出现较强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近年来,艇员脱险应激损伤防护研究日趋成为各国海军关注的重点。本文主要从应激源、应激反应和应激干预3个方面就潜艇脱险过程中的应激情况进行阐述,并对潜艇脱险应激研究发展方向提出几点建议:(1)加强实艇逃生训练应激研究;(2)加强大深度脱险训练研究;(3)增加潜艇脱险应激动态监测指标;(4)拓展潜艇脱险应激干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气压环境下血压测量技术分析及适用性评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潜水员进行潜水、高气压训练或作业时,巨大的静水压或混合气体压力可能引起潜水员的生理状况发生改变,因此需要对潜水员的生理参数进行实时监测。血压是反映人体血流动力学状态的重要指标,血压异常会引发心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利用高气压环境下血压监测技术可监控潜水员作业过程中的动脉血压水平,及时分析和处理异常情况,为潜水作业安全提供支撑。笔者主要从血压测量入手,通过分析各种血压检测方法的机制、优缺点来评估其在高气压环境下的适用性,并对高气压环境下血压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和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潜水肺气压伤合并多脏器气体栓塞1例救治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肺气压伤(pulmonary barotrauma,PBT)是指当肺内压相对于外界环境压力过高或过低时,肺组织和肺血管被气体撕裂,肺泡内气体沿撕裂空隙进入肺血管和破损后的组织间隙,产生气泡栓塞及气肿等变化而造成的疾病 [1]。肺气压伤发病率较低,但其易合并重要脏器气体栓塞,救治难度极高。造成肺气压伤最常见的原因为减压时屏气,或由于装备故障,或潜水员意识丧失导致“放漂”失控上浮。肺气压伤导致肺组织撕裂后,气体进入肺静脉,随血流进入左心,继而进入人体动脉循环系统,造成动脉气体栓塞(arterial gas embolism,AGE),气泡进入颅内动脉易造成脑血管栓塞,从而导致脑功能的严重障碍。PBT导致脑AGE病例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但致残致死率高 [2]。近期,作者收治了1例重度肺气压伤导致双侧气胸、纵膈气肿、昏迷的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后,患者康复。现将治疗经过分析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美国水下与高气压医学协会第十四版高压氧治疗减压病指南的解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美国水下与高气压医学协会公布的高压氧治疗指南,每3~5年更新一次,不仅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指导,也是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和其他第三方保险公司用于确定保险支付的依据。在最新的第十四版高压氧治疗指南中,减压病(DCS)是高压氧治疗的适应证之一,指南对高压氧治疗DCS(包括潜水DCS和航空DCS)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介绍。作者对该治疗指南进行简要的解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潜水对牙齿健康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综述了潜水对牙齿健康的影响主要包括气压性牙痛、牙齿气压伤和牙齿折断3种情况,潜水时发生的气压性牙痛等口腔疾病会影响到潜水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水下作业,提出潜水人员口腔医学保障具体措施,加强对潜水人员的口腔健康宣教,并做好潜水牙科工作;制定更高的适应高气压环境下作业的口腔医学标准;建立并发展潜水牙科,无论口腔医生还是潜水人员都应该懂得更多的潜水牙科知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潜艇失事脱险艇员的分类救治探讨——以北约分类救治为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我国目前尚缺乏针对援潜救生伤病员的分类救治系统。北约针对援潜救生过程中的伤病员情况进行分类救治。该分类系统基于病情危重程度,将疾病分为4类(T1、T2、T3和T4);根据是否需要加压治疗,将疾病分为2类(C1和C2)。另外,将救治场地分为5个区:分类区、一级治疗区、二级治疗区、三级治疗区和T4治疗区。笔者基于前期援潜救生的教学体会,对该分类救治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为后期制定我国援潜救生分类救治系统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压氧治疗后出现减压病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机体从所处环境以速度过快且幅度过大的方式减压,超过了过饱和极限,溶解在体内的气体游离为气相,引起的疾病称为减压病(decompression sickness,DCS) [1]。DCS不仅可能发生于潜水过程,在沉箱、隧道高气压作业中都有可能发生,此外,飞行员还可能发生航空DCS [2, 3, 4]。一般认为,只有在减压前较长时间呼吸含有惰性气体的混合气,减压后才有可能发生减压病。而在实施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时,单人氧舱呼吸纯氧的患者,或在多人空气舱中绝大部分时间呼吸纯氧的病人通常认为不会导致减压病。但实践证明,即使严格减压程序,也不能完全避免DCS的产生 [5, 6, 7]。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便携式加压舱治疗减压性疾病的特点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便携式加压舱因其灵活性好,加压所需气体少,为潜水现场的医学保障提供了重要支持,使患病潜水员能在第一时间获得救治,从而大大改善患病潜水员的预后,也为后续治疗争取了更多的时间。但是,便携式加压舱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治疗压力有限、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有限、接受治疗的潜水员与外界隔离、安全性有待改进等。本文对当前便携式加压舱治疗减压性疾病的特点及其应用进行简要探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职业潜水员人格特质与心理行为表现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职业潜水员作为一个特殊职业群体,具有其独特的个性品质特点和要求。笔者综合国内外职业潜水员人格特质相关研究,对潜水员人格特质总体概况、常用测量工具以及人格特质与其工作表现、心理健康状况、潜水事故及相关疾病等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和梳理,以期为职业潜水员心理选拔、卫生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娱乐潜水患者就诊临床特征和诊断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分析因娱乐潜水出现不适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第一诊断及就诊情况,为潜水医师对娱乐潜水不适症状患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高压氧科2011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因娱乐潜水导致不适的门诊及住院患者临床资料102例。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性资料,以及潜水史、第一诊断、患者首诊科室、确诊科室、辗转科室数等就诊相关资料。结果:纳入研究的102例患者中,年龄30~44岁占比最高(49.0%);不适症状中以头晕、头痛最常见(34.3%);临床症状主要累及器官为头部、心肺及消化道。女性消化道及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多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娱乐潜水下潜深度<10 m者占84.3%;反复潜水者占42.2%;患者临床不适症状发生在出水之后为69.6%;减压病在患者诊断中的构成比仅占16.7%。患者首诊科室以急诊科最多(51.9%),首诊至确诊之间平均辗转科室(2.2±1.7)个。反复潜水、下潜深度、可疑不当减压史、症状出现时间与减压病的诊断有明显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年龄、性别、既往参加运动频次、潜水时紧张或恐慌与非减压病诊断有明显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于娱乐潜水出现不适症状的患者,其诊断需要考虑减压病之外的其他疾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