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KAP1在高原低压低氧致心肌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A型激酶锚定蛋白1(A-kinase anchored protein1,AKAP1)在高原低压低氧环境导致心肌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于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将SPF级雄性C57BL/6小鼠分为常氧野生对照(wild type,WT)组及高原低压低氧实验(hypobaric hypoxia,HH)组,各6只小鼠;HH组用动物实验低压氧舱模拟6 000 m海拔持续4周构建模型。分离SD大鼠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后分为常氧对照组及低氧实验组( n=3),用三气低氧培养箱以1%氧浓度低氧24 h构建细胞模型。用蛋白质印迹法、免疫组化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心肌组织和细胞中AKAP1蛋白及mRNA表达。心肌点注射AKAP1或对照腺病毒后将小鼠分3组( n=6):WT组、高原低压低氧过表达对照组(HH+Ad-Ctrl组)、高原低压低氧过表达实验组(HH+Ad-AKAP1组)。用无创M型超声心动机检测小鼠心脏功能,马松及天狼猩红染色检测心肌纤维化程度,麦胚凝集素检测心肌细胞肥大状况。用siRNA干涉或腺病毒上调原代心肌细胞AKAP1表达后将细胞分3组( n=3):常氧对照组,低氧干涉对照组(低氧+siCtrl组),低氧AKAP1敲低组(低氧+siAKAP1组);常氧对照组,低氧过表达对照组(低氧+Ad-Ctrl组),低氧AKAP1过表达组(低氧+Ad-AKAP1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AKAP1、凋亡相关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JC-1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itoSOX检测线粒体活性氧水平。 结果:HH组小鼠心肌AKAP1表达低于WT组,低氧实验组细胞AKAP1表达低于常氧对照组( P<0.01)。与WT组比较,HH+Ad-Ctrl组小鼠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降低( P<0.01),心肌纤维化及肥大程度加重( P<0.01),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2,BCL-2)降低,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 9)表达升高( P<0.01)。过表达AKAP1后,与HH+Ad-Ctrl组比较,HH+Ad-AKAP1组小鼠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升高( P<0.01),心肌纤维化及肥大程度减轻( P<0.01),BCL-2表达升高,BAX、Caspase 3、Caspase 9表达下降( P<0.01)。与常氧对照组比较,低氧+siCtrl组大鼠原代心肌细胞BCL-2表达降低,BAX、Caspase 3、Caspase 9表达升高,凋亡水平增加( P<0.01),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活性氧生成增加( P<0.01)。敲低AKAP1后,与低氧+siCtrl组比较,低氧+siAKAP1组细胞BCL-2表达降低,BAX、Caspase 3、Caspase 9表达升高,凋亡水平增加( P<0.01),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活性氧生成增加( P<0.01)。过表达AKAP1后,与低氧+Ad-Ctrl组比较,低氧+Ad-AKAP1组细胞BCL-2表达升高,BAX、Caspase 3、Caspase 9表达降低( P<0.05),凋亡水平降低( P<0.01),线粒体膜电位增强,活性氧水平降低( P<0.01)。 结论:高原低压低氧条件下心肌细胞AKAP1下调,可能导致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活性氧生成增加,引发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加重高原低压低氧心肌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右美托咪定通过调控AKAP150减轻异丙酚诱导的发育期大鼠学习记忆障碍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探讨A激酶锚定蛋白150(AKAP150)在右美托咪定减轻异丙酚诱导致发育期大鼠学习记忆障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7日龄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异丙酚组(Pro组)、右美托咪定预先给药组(DP组)、AKAP150腺病毒+DP组(ADP组),每组20只.Con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Pro组注射异丙酚50 mg/kg(共2次);DP组注射右美托咪定25 μg/kg+异丙酚50 mg/kg;ADP组予腺病毒构建AKAP150敲除模型.水迷宫检测大鼠行为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AKAP150、PKA、NLRP3、GSDMD、IL-1β、IL-18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异丙酚处理后的海马组织细胞膜破裂,形成孔道,AKAP150、PKA表达下调(P<0.05),NLRP3、GSDMD、IL-1β、IL-18表达上调(P<0.05),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右美托咪定预给药后的大鼠海马组织细胞膜结构基本正常,AKAP150、PKA表达上调(P<0.05),NLRP3、GSDMD、IL-1β、IL-18表达下调(P<0.05),穿越平台次数增多(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能通过激活AKAP150表达,使PKA活性增强,抑制NLRP3、GSDMD、IL-1β、IL-18表达来减轻异丙酚诱导的发育期大鼠海马组织细胞焦亡,并改善其学习记忆障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蛋白激酶A RⅡβ结构及功能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蛋白激酶A(PKA)是由1个调节亚基(R亚基)二聚体和两个催化亚基(C亚基)组成的四聚体,全酶无活性.R亚基有RⅠα、R Ⅰ β、RⅡα和RⅡβ 4种亚型,分别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质.RⅡβ亚基氨基端包含1个二聚化/对接结构域,PKA通过此结构域与腺苷酸激酶锚定蛋白结合锚定于细胞的特定位点.羧基端是两个串联的高度保守的环核苷酸结构域,与PKA全酶解聚以及激活有关.两个RC异二聚体通过RⅡβ亚基中的β4 ~β5环相锚定.细胞质中存在足够的MgATP时将导致RⅡβ亚基自身磷酸化.RⅡβ在特定组织表达,主要表达于内分泌腺、脑和脂肪组织.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RⅡβ与其他R亚基的序列有很大差别,只有大约50%的序列相同,提示RⅡβ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因此,目前对PKA RⅡβ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已逐渐成为热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钙调磷酸酶/活化T细胞因子信号通路在有氧运动诱导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KV2.1通道表达上调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钙调磷酸酶/活化T细胞因子(CaN/NFAT)信号通路在有氧运动诱导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肠系膜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电压依赖性钾通道(KV2.1)表达上调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3月龄雄性WKY和SHR大鼠各24只,随机分为WKY安静组和运动组(WKY-SED组、WKY-EX纽)、SHR安静组和运动组(SHR-SED组、SHR-EX组).运动干预前和12周运动结束后分别测量大鼠安静状态下的心率和血压.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KV2.1、CaN在肠系膜动脉的分布以及KV2.1、CaN、p-NFATc3、A型激酶锚定蛋白(AKAP150)和钙调蛋白(CaM)的蛋白表达.结果 (1)12周有氧运动后,与SHR-SED组相比,SHR-EX组心率、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显著降低(P<0.01);与WKY-SED组相比,WKY-EX组收缩压显著降低(P<0.05).(2)与WKY-SED组相比,SHR-SED组KV2.1在肠系膜动脉的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1);与SHR-SED组相比,SHR-EX组KV2.1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3)与WKY-SED组相比,SHR-SED组CaN在肠系膜动脉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p-NFATc3的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1);与SHR-SED组相比,SHR-EX组CaN的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1),p-NFATc3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4)与WKY-SED组相比,SHR-SED组的AKAP150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SHR-SED组相比,SHR-EX组的AKAP150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1).(5)与WKY-SED组相比,SHR-SED组的CaM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SHR-SED组相比,SHR-EX组的CaM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1);相比WKY-SED组,WKY-EX组CaM的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 钙调磷酸酶/活化T细胞核因子信号通路表达上调是高血压引起KV2.1通道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有氧运动可以有效抑制这种作用,这可能是有氧运动缓解高血压及重塑血管功能的机制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的抗真菌药物靶点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近30年来,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率持续上升,病死率居高不下,而治疗药物十分有限是造成其高致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发现新的抗真菌靶点和药物,已成为迫切需要.正在研究的新的抗真菌靶点如下:一是信号通路介导的抗真菌靶点,包括钙调神经磷酸酶及其分子伴侣Hsp90、3-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PKH)以及参与Ras蛋白修饰的相关酶等,其拮抗剂包括传统免疫抑制剂的类似物以及Hsp90抗体、KP-372-1和PS77以及手霉素A等;二是GPI锚定蛋白合成通路的催化酶,其抑制剂有E1210和M720等化合物;三是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肽类、逆转录病毒抑制剂,以及砜类的衍生物等均可以抑制这一靶点;四是海藻糖的合成的两个关键酶Tps1和Tps2.鉴于侵袭性真菌感染严重影响人类公共健康安全,而新型抗真菌药物的研发又依赖于新靶点的探索,因此,本文靶向这一核心真菌临床问题,系统介绍了当前新的抗真菌药物靶点发展概况,并在靶点选择可行性以及针对靶点的药物研发策略上提出见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痛转化中外周蛋白激酶Cε通路研究进展及电针干预的可能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蛋白激酶Cε(PKCε)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转导物质之一.本文对PKCε在急性痛向慢性痛转化中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前列腺素E2(PGE2)/EP1受体-Gq-PKCε是外周背根神经节(DRG)中调节慢性疼痛的重要信号通路,并且在急性痛向慢性痛转化的后期也发挥作用.DRG神经元中的PKCε分别通过过表达瞬时受体电位(TRP)香草酸亚型1(TRPV1)和锚蛋白1(TRPA1)诱导机械和热超敏反应,介导急性痛向慢性痛的转化.PGE2诱发的EP1-Gq-PKCε信号传导可能是调节下游TRPA1和TRPV1启动疼痛转化过程的关键环节.近几十年来,电针(E A)已经被用于治疗各类急慢性疼痛,疗效肯定,并能明显抑制DRG神经元中PKCε及其上下游物质的表达.因此推断,EA可能通过干预DRG中的PKCε通路在急慢性痛转化中起作用.本文从痛转化概念、DRG中PKCε信号通路在痛转化中的作用及其在EA干预中的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慢性疼痛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GEO数据库分析AKAP1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支架蛋白A激酶锚蛋白12( AKAP1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88例胃癌组织和79例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以上组织中AKAP12的表达水平,同时下载NCBI胃癌公共数据集GSE62254中胃癌组织AKAP12表达数据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AKAP12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根据随访数据分析 AKAP12 表达与预后的关系,进一步采用 Kaplan?Meier Plotter 在线生存分析数据库对胃癌组织AKAP12表达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大数据分析.结果 QPCR检测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AKAP12的水平为2. 880±1. 335,高于癌旁组织的1. 118±0. 508(P<0. 05);公共数据集GSE62254中胃癌组织的AKAP12水平为2. 149±0. 464. AKAP12水平与年龄、N分期和M分期无关(P>0. 05),而与Lauren分型、T分期和TNM分期有关(P<0. 05).生存分析显示,AKAP12高表达者的中位无病生存期( DFS)和总生存期( OS)分别为26. 0个月(95%CI:24. 818~27. 182个月)和40. 0个月( 95%CI:33. 077~46. 923个月),均低于低表达者的44. 0个月(95%CI:38. 565~49. 435个月)和50. 0个月(95%CI:46. 472~53. 52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在数据集GSE62254中,AKAP12低表达组的DFS和OS均优于高表达组(HR=2. 27,95%CI:1. 57~3. 28,P<0. 05;HR=2. 29,95%CI:1. 57~3. 35,P<0. 05);进一步采用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分析,发现AKAP12低表达组的DFS和OS均优于高表达组(HR=2. 18,95%CI:1. 71~2. 80,P<0. 05;HR=2. 04,95%CI:1. 64~2. 55,P<0. 05).结论 AKAP12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胃癌的Lauren分型、T分期和TNM分期及预后有关,高表达者的预后较差,有作为胃癌预后预测和病情评估的潜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微小RNA-186靶向调控ARAP2表达及对口腔鳞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微小RNA-186(miR-186)靶向调控A型激酶锚定蛋白2( ARAP2)表达及对口腔鳞癌( OSCC)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 QPCR)检测OSCC细胞HN13和人口腔黏膜正常上皮细胞HOK的miR-186水平;脂质体法向HN13细胞分别转染miR-186模拟物(Mimics组)、抑制物(Inhibitor组)和对照随机序列(对照组),QPCR检测miR-186水平,活细胞计数CCK-8试剂盒检测增殖能力,Transwell侵袭和迁移实验检测穿膜细胞数,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86与ARAP2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ting检测ARAP2的蛋白水平.结果 HN13细胞的miR-186水平高于HOK细胞(3. 945±0. 712 vs. 1. 049±0. 268,P<0. 05);与对照组(1. 074±0. 192)相比,Mimics组的miR-186水平(4. 142±0. 348)升高,而Inhibitor组(0. 124±0. 039)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对照组相比,Mimics组在24、48 h的细胞增殖活力升高,而Inhibitor组24、48 h的细胞增殖活力降低(P<0. 05). Transwell侵袭实验中对照组、Mimics组和Inhibitor组的穿膜细胞数依次为(22. 9±3. 1)、(71. 5±9. 6)和(15. 4±2. 4)个,迁移实验中依次为(51. 2±6. 1)、(106. 7±12. 5)和(36. 8±5. 6)个,与对照组相比,Mimics组的穿膜细胞数增多,而Inhibitor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miR-186可抑制ARAP2野生型3′端非翻译区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 P<0. 05),但对突变型无影响( P>0. 05).与对照组( 0. 436 ± 0. 026)相比,Mimics 组的ARAP2水平(0. 024±0. 013)降低,而Inhibitor组(0. 657±0. 019)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结论 miR-186在OSCC细胞中表达上调,对OSCC细胞的侵袭与迁移起促进作用,可能通过靶向ARAP2来发挥促癌基因,有可能成为OSCC诊断标记物和新型生物治疗的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LRRK2调控ERES支架蛋白Sec16A分布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探讨LRRK2和内质网出口位点(ERES)支架蛋白Sec16A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LRRK2对细胞中Sec16A分布的影响.方法 利用Lrrk2基因敲除小鼠(Lrrk2-/-小鼠)及野生型小鼠(Lrrk2+/+小鼠),应用免疫共沉淀实验和蔗糖梯度离心实验检测LRRK2和Sec16A之间的相互作用,应用免疫染色实验观察LRRK2表达缺失对细胞中Sec16A的分布的影响.结果 免疫共沉淀实验显示Lrrk2+/+小鼠脑皮质中内源性的LRRK2和Sec16A存在相互作用;蔗糖梯度离心实验显示LRRK2和Sec16A存在于相同组分中;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小鼠原代成纤维细胞中LRRK2缺失导致Sec16A异常弥散分布.结论 LRRK2和Sec16A存在相互作用,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促进Sec16A锚定于ERES.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AKAP12基因与肿瘤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A型激酶锚定蛋白12作为一种支架蛋白,能锚定细胞中的蛋白激酶A(PKA)、蛋白激酶C(PKC)、磷酸酯酶(PDE4D)等关键信号分子形成复合物,并动态调节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复合物.调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多条信号转导通路,在多种肿瘤中表达下调,A型激酶锚定蛋白12(AKAP12)的甲基化水平与肿瘤分期分级相关,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潜在靶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