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式喉内窥镜吞咽功能检查在急性脑卒中后患者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软式喉内窥镜吞咽功能检查(FEES)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筛查、吞咽障碍诊断及评估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对2015年10月至2020年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373例脑卒中后患者进行FEES,分析特征性表现,其中11例行吞咽造影检查(VFSS),并将二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估FEES对筛查误吸和诊断吞咽障碍的可靠性及两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治疗前后对比FEES结果,评估康复效果。结果:373例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可疑误吸190例(50.94%),FEES发现误吸268例,误吸检出率为71.85%,其中隐性误吸101例,FEES误吸检出率较洼田饮水试验检出率高。对于可疑环咽肌功能障碍者行VFSS,与FEES结果基本一致。FEES可提供更多的阳性指标,指导临床康复方案,客观判断康复治疗的疗效。结论:吞咽障碍疾病有特征性的咽喉部表现,FEES操作简便,在吞咽障碍疾病的诊断、治疗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联合部分食管下段肌层"V"型切除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方法学、短期疗效及组织标本评估(含视频)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估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联合部分食管下段肌层"V"型切除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AC)的短期疗效、安全性及建立食管下括约肌全肌层标本取材的方法。方法:纳入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内镜治疗的AC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将其按1∶3的比例随机分为POEM联合部分食管下段肌层"V"型切除术组和POEM组。评估2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Eckardt评分、反流症状评分、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和食管排空参数;比较2组术中获取组织标本的大小、质量和显微结构。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57例患者,其中POEM联合部分食管下段肌层"V"型切除术组16例、POEM组41例。2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长[(87.81±13.03)min比(82.20±18.10)min, t=1.302, P=0.201]和术中出血量[(6.75±1.44)mL比7.00(2.00)mL, U=-0.903, P=0.3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和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分别进行随访,2组患者Eckardt评分[0.00(1.00)分比0.00(1.00)分, U=-0.156, P=0.876;0.00(1.00)分比0.00(1.00)分, U=-0.337, P=0.736]、反流症状评分[0.00(0.00)分比0.00(0.00)分, U=-0.207, P=0.836;0.00(0.00)分比0.00(0.00)分, U=-0.207, P=0.836]、食管下括约肌压力[(16.00±7.00)mmHg比(13.76±6.21)mmHg, t=1.183, P=0.242;(15.06±4.14)mmHg比11.00(7.00) mmHg, U=-1.852, P=0.064](1 mmHg=0.133 kPa)、4 s完整松弛压[(6.57±2.69)mmHg比(6.82±2.22)mmHg, t=-0.364, P=0.717;(5.96±1.84)mmHg比(6.46±1.43)mmHg, t=-1.095, P=0.278]及食管排空检查5 min钡剂高度[(2.16±0.91) cm比(2.13±0.87) cm, t=0.127, P=0.899;(2.22±0.51) cm比(2.10±0.87) cm, t=0.657, P=0.514]等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上述各指标均较术前明显降低( P均<0.05),且同组术后两次随访结果相比,上述各指标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均>0.05)。术后短期随访期间2组分别有1例和2例患者诉偶尔出现反流症状,无需药物干预。POEM联合部分食管下段肌层"V"型切除术组患者术中获取的标本体积大于POEM组术中活检获取的标本[(1.32±0.55) cm×(0.58±0.17) cm×(0.18±0.02) cm比(0.28±0.05) cm×(0.13±0.03) cm×(0.10±0.03) cm, t=5.244, P<0.001],标本质量也较POEM组更重[(0.22±0.09)g比(0.03±0.01)g, t=7.192, P<0.001],且前者可于显微镜下完整观察到环行肌、肌间神经丛和纵行肌结构,而后者仅可观察到环形肌。 结论:POEM联合部分食管下段肌层"V"型切除术治疗AC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与POEM术式相当,并为AC病理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组织标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Long-term outcomes of 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 with simultaneous submucosal and muscle dissection (POEM-SSMD) for achalasia with severe interlayer adhesions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60岁以上患者原发性贲门失弛缓症的单中心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对60岁以上原发性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AC)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19年9月经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POEM治疗的146例≥60岁老年组和146例18~59岁成年组患者资料,对其基础资料、手术资料、手术相关并发症、手术疗效进行分析。结果:2组患者在性别、Ling分型、HRM分型与既往治疗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292例患者均成功接受POEM治疗,老年组和成年组临床成功(Eckardt评分≤3分)率分别为96.33%(105/109)和96.77%(90/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30, P>0.05);2组患者肌切开总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09±2.49)cm比(7.12±2.24)cm, t=0.472, P>0.05];老年组有26例(17.81%)出现并发症,成年组有21例(14.38%)出现并发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634, P>0.05);老年组与成年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61±9.69)d比(11.00±4.43)d, t=1.825, P>0.05]。老年组和成年组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43.33%(13/30)和51.52%(17/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422, P>0.05)。 结论:POEM治疗60岁以上AC患者与成年患者疗效相当,并发症发生率相当,POEM治疗60岁以上AC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贲门失弛缓症诊疗规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以食管下括约肌松弛障碍和食管正常蠕动缺乏为特征的原发性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近十年来,由于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经口内镜食管下括约肌切开术等新兴检查技术和治疗手段不断发展并应用于临床,贲门失弛缓症的诊治策略已发生显著变化。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食管疾病协作组与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共同制定了中国贲门失弛缓症诊疗规范,内容包括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与标准、治疗决策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消化道功能微创外科的临床实践与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消化道功能外科是外科手术治疗消化道功能性疾病的统称。随着微创外科的不断发展,消化道功能性疾病的外科手术大部分实现了微创化。笔者基于团队多年的临床实践,重点对贲门失弛缓症、胃食管反流病、胃扭转、胃下垂、结肠冗长症、顽固性便秘、直肠前突与直肠脱垂等一系列消化道功能性疾病施行微创外科治疗,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应用现状和进展作深入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评估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儿童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igh resolution esophageal manometry,HREM)评估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 of cardia, AC)儿童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 POEM)效果的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9年9月于西安市儿童医院行POEM治疗的30例AC患儿资料。患儿分别于POEM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行HREM。比较术前与术后患儿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pressure, LESP)、4 s完整松弛压(4-second integrated relaxation pressure, 4sIRP)、Eckardt症状评分及营养状况。结果:行POEM治疗的AC患儿年龄4~14岁。LESP术后为(5.50±1.13)mmHg(1 mmHg=0.133 kPa),较术前的(26.23±4.47)mmHg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4.623, P<0.001);术后中位4sIRP为5 mmHg,较术前的25 mmHg降低20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4.786, P<0.001)。术后中位Eckardt症状评分为1分,较术前的8分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4.796, P<0.001);患儿的营养状况由术前的重度营养不良明显改善至正常( Z=-5.166, P<0.001)。 结论:POEM治疗能显著改善AC患儿的食管动力学特征,HREM可作为AC患儿POEM术后随访评估的重要客观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冰水球囊扩张术在老年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症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环咽肌失弛缓症是吞咽障碍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肌源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均有可能导致环咽肌失弛缓症。环咽肌失弛缓症主要治疗措施包括注射肉毒毒素、吞咽功能训练及球囊扩张等,三种治疗方式各具优势。球囊扩张具备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等诸多优势,随着该项技术的成熟,在其基础上结合冰刺激口咽部相关肌肉群治疗环咽肌失弛缓症疗效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呼吸功能训练联合球囊扩张术在鼻咽癌放疗后环咽肌失弛缓的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呼吸功能训练联合球囊扩张术对鼻咽癌放疗后环咽肌失弛缓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鼻咽癌放疗后环咽肌失弛缓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及球囊扩张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呼吸功能训练,每周训练5 d,持续训练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和治疗8周后,采用通过吞咽造影检查评分(VFSS)、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评分(FOIS)、环咽肌功能状态及安德森吞咽困难量表(MDADI)对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VFSS、FOIS及MDADI各项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升高( P<0.05),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上述评分均升高更加显著( 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VFSS评分[(8.02±0.89)分]、FOIS评分[(5.36±0.79)分]及MDADI评分[总体(4.27±0.64)、生理(34.70±3.38)、功能(22.14±1.78)、情感(27.09±2.70)分]与组内治疗前[(2.13±0.35)、(1.50±0.40)、(2.65±0.42)、(19.37±0.45)、( 13.14±0.49)和( 17.43±1.20)分]相比均有明显改善( P<0.05),且观察组较同时间点对照组[(4.65±0.72)、(3.14±0.70)、(3.77±0.54)、(26.82±2.38)、(20.64±1.95)和(25.64±2.62)分]改善更为显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呼吸功能训练协同球囊扩张术可对鼻咽癌放疗后环咽肌失弛缓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有促进作用,可明显减轻或延缓鼻咽癌放疗后出现的吞咽障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前肠外科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前肠外科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领域近年来在国际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该领域多聚焦于良性前肠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贲门失弛缓症、肥胖症等)。2018年之后,美国、欧洲和日本相继成立了独立的前肠学会,大大地推动了前肠外科作为独立学科的发展。我国前肠外科发展相对较晚,相关概念并没有在国内得到很好的推广,但随着国人疾病谱的变化,从事前肠疾病诊治的医师群体也在不断地增加,亟需团结相关力量,推动前肠外科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并加以发展,造福广大前肠疾病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