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agille综合征13例患儿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Alagille综合征(ALGS)患儿的特征,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8年1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断为ALGS的1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部分患儿进行随访。结果:13例患儿中12例(92.3%)存在胆汁淤积,8例(61.5%)存在心脏畸形,5例(38.5%)存在特征性面容,5例(38.5%)伴有皮肤瘙痒,1例(7.7%)有阳性家族史;7例眼科就诊患儿中,2例发现眼部病变;7例行脊柱摄片,1例有典型蝴蝶椎;9例患儿肝脏病理中4例存在部分肝窦受压或闭塞,1例存在部分汇管区未见小胆管,4例存在小胆管增生,5例曾行胆道探查术。12例ALGS患儿行基因检测发现8例存在 JAG1基因突变,4例存在 NOTCH2基因突变。随访11例患儿,其中8例病情稳定,1例进展为肝硬化已行肝移植登记,1例死于肝衰竭,另1例于4月龄时合并药物性肝损伤进展为肝衰竭,行肝移植后黄疸逐渐消退。 结论:ALGS可表现为多系统受累,且存在表现度差异和不外显现象,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小婴儿时期易误诊为胆道闭锁。基因检测可协助明确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JAG1基因新发变异致Alagille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对1例超声提示胆囊未见显示、肺动脉偏窄的胎儿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及遗传学分析,探讨相关的遗传学病因。方法:采集父母外周血及胎儿羊水,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测序(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 sequence,CMA-seq)及高精度医学全外显子检测。结果:胎儿羊水核型分析结果未见明显异常。CMA-seq及高精度医学全外显子检测发现胎儿羊水中 JAG1基因1-5号外显子缺失,其父母未携带该变异,该变异为新发。 结论:该案例中胎儿羊水 JAG1基因1-5号外显子缺失在基因层面明确了诊断,同时该变异为新发突变,丰富了该疾病诊断基因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小于2个月龄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肝在婴幼儿肝移植中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2个月龄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供肝在婴幼儿肝移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行肝移植的35例婴幼儿资料。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范围为4~31个月;胆道闭锁33例,Caroli病1例,Alagille综合征1例。35例患儿的供肝由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COTRS)分配后获得,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范围为0.5~60.0个月,体重范围为3~18 kg。根据供体年龄将患儿分为两组,其中<2个月龄组(LT组)12例,≥2个月龄组(OT组)23例。收集所有患儿的住院资料、供者资料和随访信息。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患儿的生存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儿和供者的资料,发现患儿的身高、体重,术后即刻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供者的身高、体重及供肝质量、移植物受体体重比(graft to recipient weight ratio,GRWR)在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LT组中,肝动脉栓塞3例,门静脉狭窄1例,胆道并发症1例,术后肺感染3例,无急性排斥反应和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1例。OT组中,肝动脉栓塞21.7%(5/23),门静脉狭窄26.1%(6/23),胆道并发症13.0%(3/23),术后肺感染34.8%(8/23),急性排斥反应17.4%(4/23),EBV感染34.8%(8/23),CMV感染39.1%(9/23)。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LT组患儿1、3、5年累积生存率均为91.7%,OT组患儿1、3、5年累积生存率均为91.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 P>0.05)。 结论:<2个月龄DCD供肝可用于婴幼儿肝移植,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受者可获得满意远期生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一个Alagille综合征家系的 JAG1基因新变异与临床表型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对1个Alagille综合征家系进行 JAG1基因变异和临床表型分析,探讨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 方法:对先证者进行靶向捕获二代测序,并在家系内进行Sanger测序验证。检出的候选致病基因与已知疾病数据库比对并进行致病性评估。分析表型变化特点及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结果:先证者及其姐姐、母亲 JAG1基因均存在c.1270dupG(p.Ala424Glyfs*5)杂合变异,该变异可导致蛋白翻译提前终止,生成未成熟的截短蛋白,可能影响其功能。该变异未见相关文献及数据库报道。先证者表型(胆汁淤积、肺动脉狭窄和特殊面容)与姐姐(胆汁淤积伴瘙痒、角膜后胚胎环)、母亲(无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且胆汁淤积、特殊面容随年龄增长不再明显。 结论:JAG1基因c.1270dupG(p.Ala424Glyfs*5)变异可导致不同表型的Alagille综合征,亦存在表型不完全外显现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γ-谷氨酰转肽酶在不同原因婴儿胆汁淤积症的诊断意义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婴儿胆汁淤积症是指由于肝细胞产生的胆汁异常或通过肝内或肝外胆管的胆汁流动障碍引起物质在肝脏、血液和肝外组织积累而引起的一种较常见的肝胆功能障碍性疾病。血清中的γ-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在肝脏中广泛分布于肝细胞的毛细胆管一侧和整个胆管系统,因此当肝内合成亢进或胆汁排出受阻时,血清中GGT一般会增高。本文就不同原因导致的婴儿胆汁淤积症中GGT的改变及其对于鉴别诊断意义作一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Alagille综合征多学科管理及随访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Alagille综合征(Alagille syndrome,ALGS)患儿以消化科为中心的多学科管理及随访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22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消化内科进行诊断和随访的19例ALGS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机体各个系统的临床表现,制定个性化管理策略。结果:19例确诊患者中,18例通过基因检测确诊。18例(94.7%)存在特殊面容,至随访节点仍有8例(42.1%)存在胆汁淤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10.20±110.50)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87.86±96.70)U/L,直接胆红素(110.93±108.15)μmol/L。18例(94.7%)存在皮肤瘙痒。18例(94.7%)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高风险,且生长发育明显落后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76.17±107.34)μmol/L],总胆汁酸水平明显升高[(100.18±83.78)μmol/L]。13例(68.42%)患儿存在弥漫性肝损伤。多学科联合管理给出了遗传咨询、新型药物的应用、肝移植、心脏内科和外科随诊、脊柱外科及口腔外科正畸问题的临床意见。结论:ALGS患儿远期存在营养不良高风险,且与肝损伤严重程度有关,临床以皮肤瘙痒及黄疸为主要表现。对ALGS患儿的管理应以肝病医生为中心,多学科联合,关注ALGS患儿各相关脏器改变,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JAG1基因新变异致Alagille综合征一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维生素D水平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研究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的维生素D水平,为维生素D的补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于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儿科初次就诊的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126例为研究对象,按病因分为Alagille综合征组、Citrin缺陷导致的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症组、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组、先天性胆汁酸合成缺陷组、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组、不明病因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25羟维生素D值。根据25羟维生素D水平分为维生素D缺乏(<20 ng/mL)、不足(21~29 ng/mL)、充足(≥30 ng/mL)。结果:126例患儿中111例(88.1%)存在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者在性别上无差异( χ2=0.002, P=0.963);不同病因组患儿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所占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767, P=0.994),不同病因组间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各病因组间每日补充维生素D3的剂量及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在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中普遍存在,与性别和病因无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血清胆汁酸谱分析协助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缺陷病诊断和鉴别诊断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以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NTCP)缺陷病为核心,探讨血清胆汁酸谱分析在协助该病诊断及其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整理并分析2015年4月初至2021年12月底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诊治的66例胆汁淤积性肝病(CLD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NTCP缺陷病患者32例(成人16例,儿童16例)、希特林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16例、Alagille综合征8例,胆道闭锁10例。同时设立成人和小儿健康对照组(各15例)。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研究对象血清胆汁酸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利用统计学SPSS 19.0及GraphPad Prism 5.0软件对数据进行作图和比较。用 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等统计学方法,比较NTCP缺陷病与相应健康对照组以及NTCP缺陷病与其他CLDs患儿的临床及胆汁酸谱之间的差异。 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NTCP缺陷病患者总结合型胆汁酸、总初级胆汁酸、总次级胆汁酸,以及甘氨胆酸、牛磺胆酸和甘氨鹅脱氧胆酸等水平均升高( P < 0.05);与NTCP缺陷病成人患者相比,NTCP缺陷病患儿血清总结合型胆汁酸和总初级胆汁酸水平均明显升高( P < 0.05);NTCP缺陷病患儿血清牛磺鹅脱氧胆酸、甘氨猪胆酸、牛磺猪胆酸和牛磺α鼠胆酸水平明显升高,但甘氨脱氧胆酸、甘氨石胆酸、石胆酸等胆汁酸降低( P < 0.05);NTCP缺陷病患儿血清中石胆酸、脱氧胆酸和猪脱氧胆酸等次级胆汁酸水平明显高于NICCD、Alagille综合征和胆道闭锁等其他CLDs组( P < 0.05);总初级胆汁酸/总次级胆汁酸、总结合型胆汁酸/总未结合型胆汁酸,以及牛磺胆酸、血清牛磺鹅脱氧胆酸和甘氨鹅脱氧胆酸等指标可有效鉴别NTCP缺陷病和其他非NTCP缺陷病CLDs患儿。 结论:证实血清胆汁酸谱分析对于协助NTCP缺陷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深化了对NTCP缺陷病等CLDs患者血清胆汁酸谱变化特征的科学认识,为深入理解其发病机制提供了代谢组学依据,同时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了线索和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遗传代谢相关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临床特征及高通量测序检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遗传代谢相关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ICH)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特点,为指导该类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诊断为ICH的住院患儿80例的临床资料,并随访患儿出院后的临床转归。80例患儿中,女27例,男53例;发病年龄(39±18) d。通过高通量基因测序明确病因的患儿为遗传代谢组(44例),未能明确病因的36例特发性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症(INC)患儿为INC组。采用 t检验或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比较实验室检查结果和生化指标;采用 χ2检验比较巨细胞病毒感染率。 结果:1.共纳入80例,通过高通量测序明确诊断44例,阳性率为55.0%,其中希特林蛋白缺陷病(CD)23例,Alagille综合征(ALGS)10例,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FIC) 6例,先天性胆汁酸合成障碍2例,尼曼匹克病2例,囊性纤维化1例。2.遗传代谢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180.6(115.5,271.6) μmol/L]、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40.6(37.1,45.2) s]较INC组[123.3(98.8,163.4) μmol/L、34.8(31.7,40.1) s]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2组巨细胞病毒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3.遗传代谢组的肝组织病理异常较INC组重,可见点灶样、融合灶样坏死,且5例(4例ALGS、1例CD)汇管区小胆管数量减少,管腔狭窄。 结论:遗传代谢相关ICH常见的病因为CD、ALGS、PFIC。对于存在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亦应继续积极完善检查,明确胆汁淤积病因。高通量测序对不明原因ICH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