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l亚型新等位基因c.620T>C 1例的分子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1例ABO血型Bel亚型新等位基因(c.620T>C)先证者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以揭示该突变对α-1,3-半乳糖苷转移酶(GTB)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2月11日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输血科就诊的1例先证者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血清学方法进行ABO表型的鉴定,接着对 ABO基因的7个外显子进行直接测序,进一步采用单倍体特异性引物进行单链测序,最后用Modeller软件对突变的GTB进行同源建模,并用PyMOL软件分析突变对GTB空间结构的影响。 结果:先证者血清学表型为Bel亚型,直接测序发现了1个新的突变位点c.620T>C,导致多肽链发生p.Leu207Pro氨基酸替换。结合单链测序,最终确定基因型为 ABO* BELnew/ ABO* O.01.02。蛋白质三维结构建模显示,与野生型相比,脯氨酸与p.Gly272之间的1条氢键距离变大,另1条氢键消失。 结论:上述研究鉴定出1例新的B等位基因突变c.620T>C(p.Leu207Pro),该突变影响了GTB空间结构的稳定性,酶的活性减弱导致了B抗原表达减弱,血清学表现Bel亚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3例B亚型的分子生物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红细胞B抗原弱表达的分子生物学原因。方法:应用血清学方法进行血型鉴定,包括正反定型检测,抗-A1,抗-H检测,并进行吸收放散试验以检测弱B抗原。应用直接测序对第1-7外显子进行分析,并对其中1例进行克隆后测序。结果:血清学检测的23例患者红细胞均含有弱B抗原。DNA测序确定这些B亚型的等位基因,包括2例Bel型、4例B3型、14例Bw型、2例CisAB型及1例新的等位基因。其中新B等位基因,在第7外显子发生了662G>A变异,将其DNA序列上传红细胞血型抗原变异数据库,命名为Bel10。结论:血型基因DNA碱基变异导致血型亚型,表现为血清学抗原减弱,Bw表型为常见B亚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献血者ABO疑难血型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正确鉴定ABO正反定型不相符献血者的血型并研究其表型与分子生物学特性.方法 微孔板法正反定型不相符的献血者标本分别进行盐水试管法血型血清学鉴定和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PCR-SSP)基因分型,并对部分献血者的PCR产物进行ABO基因 1-7 外显子直接测序,分析献血者的血型表型、基因分型及基因序列.结果 微孔板法ABO正反定型不相符的献血者标本 256 份,通过试管法血型血清学鉴定,正常ABO血型 119份,ABO血型抗体减弱 90 份,ABO亚型 47 份.256 份标本进行了PCR-SSP基因分型试验,除了 6 份标本基因分型无法明确判读外,233 份标本试管法血清学表型与基因型一致(91.02%),17 份表型与基因型不一致(6.64%).250份标本共计检出 17 种基因型:AO1(56 份)、AO2(58 份)、AA(50 份)、BO1(31 份)、BO2(17 份)、BB(8 份)、O1O1(2份)、O1O2(7 份)、AB(13 份),AO4、A205O2、A205A、A201A、O1O4、O2O2、A201B、A205B各1 份.对78 份标本ABO基因 1-7 外显子测序,共检出 29 个 ABO 等位基因,其中 7 个是常见等位基因:?A101、?A102、?A104、?B101、?O01、?O02、?O04,23 个是少见或罕见等位基因:?A201、?A205、?Ax01、?Ax03、?Ax13、?Ax19、?Ax22、?Ael10、?B305、?Bel03、?Bel06/?Bx02、?Bw07、?Bw12、?Bw17、?Bw37、?O05、?O26、?O61、?B(A)04、?B(A)07、?cisAB01 和?cisAB01var.另外发现 6 个罕见等位基因突变位点(c.101A>G;c.103_106delG;c.146_147insGC;c.259G>T;c.322C>T;c.932T>C).结论 疑难ABO血型的鉴定需要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相结合,提供明确的血型以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ABO血型基因外显子1上新变异的鉴定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应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1例ABO正反定型不一致患者的血型,并探讨其遗传学特点.方法:采用试管法鉴定该患者的ABO表型,荧光PCR法测定患者及其父母的ABO血型基因型,并对ABO基因7个外显子进行直接测序分析.结果:本例患者血清学初步鉴定为Bel亚型;基因分型检测患者及其父亲的基因型为B/O1,其母亲的基因型为O1/O1;测序发现在患者及其父亲ABO基因外显子1上有新的c.16_17delinsTGTTGCA杂合变异.结论:外显子1上新的变异导致该患者ABO血型出现Bel亚型,并具有遗传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利用三代测序技术鉴定c.586T>C突变导致的Bel亚型
编辑人员丨2024/5/18
目的 利用PacBio三代测序技术鉴定c.586T>C突变导致的Bel亚型,并分析Bel亚型家系的血型血清学特点.方法 ABO血型表型检测使用血清学方法,对ABO正反定型不符的家系标本进行ABO基因第6、7号外显子Sanger测序.利用PacBio三代技术对先证者及其子女的3例样本进行ABO基因全长单体型分析.结果 先证者血清学表型为Bel亚型,测序技术鉴定ABO基因序列第7外显子存在c.586T>C位点突变,三代测序单体型鉴定先证者ABO基因型为ABO*BEL(c.586T>C)/O01.02,其长子和长女基因型为:ABO*A1.02/BEL(c.586T>C)、ABO*B.01/BEL(c.586T>C).结论 c.586T>C位点突变是导致本例Bel的分子基础,PacBio三代测序技术能够精准鉴定ABO亚型单体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8
-
ABO亚型分子遗传学分析及罕见等位基因鉴定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研究95例血清学ABO亚型标本的分子机制.方法 对95例血清学ABO正反定型不符亚型标本全部进行血清学确认和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PCR-SSP)ABO基因分型,对PCR-SSP无法检测到亚型等位基因的标本分别先后进行ABO基因第1~7外显子双链测序和单链测序,以确定突变位点以及突变点所在基因位置.结果 95例标本共检测出34个ABO等位基因.其中5个常见ABO等位基因(ABO*A1.01、ABO*A1.02、ABO*B.01、ABO*O.01.01和ABO*O.01.02)和29个罕见亚型等位基因,包括16个ISBT命名等位基因(ABO*A2.01、ABO*A2.05、ABO*A2.13、ABO*A3.07、ABO*AW.37、ABO*AEL.05、ABO*B3.01、ABO*B3.05、ABO*BW.03、ABO*BW.07、ABO*BW.27、ABO*BEL.03、ABO*cisAB.01、ABO*cisAB.05、ABO*BA.02、ABO*BA.04)和 5 个 dbRBC 曾命名等位基因(A223、B309、Bw37、Bel09、Bw40)和 8 个均未命名新等位基因[ABO*B.01+978C>A、ABO*A1.02+248A>T、ABO*B.01+125dupT、ABO*B.01+(98+1 G>A)、ABO*A1.02/ABO*B.01+1A>G,ABO*A1.02/ABO*O.01.01+28G>T,ABO*A1.02/ABO*B.01+538C>T,ABO*A1.02/ABO*O.01.01+797insT,后4个标本因标本量不足无法进行单链测序验证].95例标本通过PCR-SSP确认亚型等位基因76例(21个ISBT和dbRBC已命名等位基因),剩余19例标本进行ABO基因第1~7外显子测序确认,其中确认8例未命名等位基因标本,剩余11例标本经测序未发现在检测范围内的亚型等位基因.结论 研究揭示了 95例血清学ABO亚型的分子遗传学背景,发现8种罕见的未命名新等位基因.血清学疑难血型的检测受到患者病理、生理等因素的干扰,ABO亚型鉴定需要血清学检测和基因检测相结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恩施土家族苗族地区患者ABO正反定型不符原因及分子生物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探究恩施土家族苗族地区患者ABO正反定型不符原因及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方法 以2018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鉴定的59例ABO正反定型不符样本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对样本进行吸收放散试验、意外抗体检测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分析ABO正反定型不符原因,并对比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结果 59例ABO正反定型不符样本中正定型异常8(13.56%)例,反定型异常47(79.66%)例,正、反定型异常4(6.78%)例.男性比例62.71%(37/59)高于女性比例37.29%(22/59)(P<0.05);≥61岁年龄段比例42.37%(25/59)高于41~50岁年龄段比例32.20%(19/59)和51~60岁年龄段比例25.42%(15/59)(P<0.05).17例ABO亚型样本中12(70.6%)例为土家族.59例正反定型不符样本中29(49.16%)例为意外抗体,17(28.81%)例为ABO亚型,13(22.03%)例为血清抗体减弱.17例ABO亚型中,A亚型6例(A2型1例,A3型4例,Ael型1例),B亚型4例(B3型3例,Bel型1例),AB3型2例,B亚型(A型)3例,cisAB型2例.17例ABO亚型中,有8例血清学结果与基因分型结果一致,一致率47.1%(8/17).A亚型中以A307/O02基因型为主,B亚型中以B303/O02基因型为主.结论 ABO亚型是恩施土家族苗族地区ABO正反定型不符的重要原因.亚型中A亚型以A307/O02基因型为主,B亚型以B303/O02基因型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高细胞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分析与蛋白质组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探讨高细胞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TC-PTC)临床病理学特征,并研究高细胞亚型PTC蛋白质谱,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与鉴定高细胞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差异表达蛋白,寻找TC-PTC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6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标本,经病理诊断确诊,TC-PTC17例,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CPTC)50例,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同时收集其中17例TC-PTC,15例CPTC新鲜手术切除标本,另收集15例良性甲状腺结节(BTN)新鲜标本,应用蛋白质非标记定量技术(la-bel-free)结合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技术(LC-MS/MS),鉴定和筛选高细胞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差异表达蛋白,GO及KEGG分析差异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富集的信号通路.结果 TC-PTC组更易出现多发病灶、侵犯甲状腺被膜及淋巴结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PTC组具有更大的肿瘤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共分离和鉴定肽段数34 294个,蛋白质总数4 739个.与CPTC组及BTN组相比,TC-PTC组显著高表达的蛋白14个(FC≥1.3,P<0.05),其中6个蛋白是TC-PTC特定表达蛋白,分别是:NRP1、MTM1、COG1、SRP19、PRR15、CDC2L5.利用GO及KEGG通路分析,发现差异蛋白主要参与代谢、基因表达及翻译、生物合成等生物学过程,发挥结合、酶调节活性、催化活性等分子功能;主要富集于核糖体生物合成、蛋白酶体系统、剪接体组成、磷酸戊糖途径等信号通路.进一步根据文献复习,我们筛选出4个可能与TC-PTC发生进展相关的蛋白,分别是:CD73、SNRPA1、NAPRT、NRP1.结论 TC-PTC临床生物学行为更具有侵袭性和更高的临床T分期;TC-PTC与CPTC、BTN间存在高表达的差异蛋白,筛选的差异蛋白可能成为高细胞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潜在分子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血型血清学和PCR-SSP方法在ABO疑难血型鉴定中的互补性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血型血清学技术和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在ABO疑难血型鉴定中的互补性应用.方法 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14例ABO疑难血型标本做正反定型(必要时进一步做吸收放散试验),同时采用PCR-SSP方法对其做ABO基因分型.结果 14例ABO疑难血型标本的血清学检测:Bx型3例,B(A)、AB3型各2例,Bend、B3、AxB、ABx和Bel型各1例;另有2例为AB型伴抗原减弱(不排除疾病等因素影响).PCR-SSP方法分型:得到7例ABO亚型基因,分别为Bx02O01、B(A)02O02、AB305、AB303、ABw12、Bw12O02和Bw12O01;7例正常的ABO基因,AB1、B1O01各3例,B1O02型1例.结论 PCR-SSP方法在疑难血型鉴定中的应用有助于输血前检查中ABO血型血清学结果的补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ABO血型亚型的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2例ABO血型亚型个体ABO血型亚型的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选择分别于2015年10月21日和2015年11月12日,送青岛市中心血站输血研究所进行ABO血型鉴定的2例疑难血型全血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清学正反定型试验和吸收放散试验方法,对2例标本进行ABO血型鉴定;采用PCR-序列特异性引物(SSP)法对标本进行ABO基因分型检测,并对其ABO基因第6、7外显子的核苷酸序列进行直接测序,对ABO基因第6、7外显子及第6内含子进行单倍型测序.结果 ①1例标本的血清学鉴定为Ael型;直接测序结果显示,其ABO基因第7外显子存在c.940A>G杂合突变;单倍型测序结果显示,ABO基因型为Ax13/O02;②另1例标本的血清学鉴定结果为Bel型;直接测序结果显示,其ABO基因第7外显子存在c.784G>A杂合突变;单倍型测序结果显示,其ABO基因型为Bw17/O01.结论 血清学分型和基因测序分型相结合的方法,是对疑难血型个体ABO血型亚型进行分型较为可靠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