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输注贮存红细胞在炎症条件下对巨噬细胞调节作用的动物实验
编辑人员丨2023/9/23
目的 探讨炎症条件的动物输注贮存红细胞对巨噬细胞(BMDMs)的调节作用以及贮存红细胞输注与细菌感染引发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 将6~8周龄成年雄性C57BL/6小鼠[(18~22)g/只]40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实验对照组(对照组),均通过动物尾静脉注射铜绿假单胞菌200 μL/只,并使用吸入式麻醉剂异氟烷(1%~3%)麻醉后,通过小鼠眼后静脉丛,实验组输注鼠源贮存悬浮红细胞(>14d)400 μL/只、对照组每只输注等量新鲜悬浮红细胞(贮存<24 h);于输注后2、4、8 h脱就猝死各结束2组小鼠生命5只,摘取鼠肝,体外培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200μL/只)小鼠的股骨、胫骨骨髓来源的BMDMs,流式细胞术检测BMDMs中分化簇86(CD86)、分化簇197(CD197)[巨噬细胞1型(M1)基因特异性标志物]、分化簇209(CD209)[巨噬细胞2型(M2)基因特异性标记]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小鼠肝脏F4/80、M1、M2基因表达水平,并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BMDMs中CD86和CD197的表达(%)分别为86 88±1.01vs79.24±2.65、38.59±3.73 vs25.95±0.86(P<0.05),CD209(%)为 23.88±2.23 vs 21.91±3.58(P>0.05).输注红细胞后 2、4 h,小鼠肝F4/80 基因表达水平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1.83±0.11 vs 0.75±0.06、0.46±0.06 vs 0.33±0.06(P<0.05),8 h 后分别为 0.33±0.03 vs 0.35±0.05(P>0.05);输注红细胞2、4、8 h,小鼠肝M1基因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表达水平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3.44±0.20vs2.46±0.08、9.25±0.55 vs 2.67±0.12、2.80±0.08 vs 2.39±0.0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别为1.69±0.22vs 1.13±0.03、1.44±0.24vs 0.96±0.09、1.31±0.05 vs 0.96±0.0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分别为 4.96± 0.08 vs 4.28±0.27、4.63±0.04 vs 2.07±0.09、2.28±0.19 vs 1.33±0.03(P<0.05);M2 基因中精氨酸 1(Arg1)基因表达水平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0.81±0.21 vs 0.82±0.18、0.66±0.11 vs 0.58±0.09、0.39±0.17 vs 0.37±0.15,甘露糖受体 C 型 2(Mrc2)分别为 0.99±0.91 vs0.97±0.08、0.98±0.12vs 1.02±0.11、0.59±0.19 vs 0.57±0.08,重组蛋白 163(CD163)分别为1.75±0.20 vs 1.69±0.18、0.22±0.02 vs 0.21±0.01、0.04±0.01 vs 0.03±0.01(P>0.05).结论 实验小鼠输注贮存红细胞明显促进其肝脏组织巨噬细胞朝向M1表型的极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3
-
CD209、CD209L基因多态性与HBV宫内感染的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CD209、CD209L基因多态性与HBV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8月在该院分娩的乙肝大三阳孕妇90例,分为观察组(宫内感染)41例和对照组(无宫内感染)49例,检测两组CD209 SNP位点(rs2287887)和CD209L SNP位点(rs11260029)多态性.结果 CD209 SNP位点(rs2287887)基因型分别为AA型、AC型和CC型;CD209L SNP位点(rs11260029)基因型分别为CC型、CT型和TT型;观察组和对照组CD209 SNP位点(rs2287887)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C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C比例分别为39.02%和57.32%;观察组和对照组CD209L SNP位点(rs11260029)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C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C比例分别为26.83%和45.12%.结论 CD209 SNP位点(rs2287887)和CD209L SNP位点(rs11260029)基因多态性可能与HBV宫内感染有一定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HBV阳性孕妇CD209/CD209L基因多态性与 宫内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究HBV阳性孕妇CD209/CD209L基因多态性与宫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妇产科接生的HBV阳性孕妇1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出现宫内感染分为感染组60例和非感染组50例,抽取孕妇肱静脉血4 m L,连接酶检测技术检测CD209/CD209L各基因的多态性.结果 与非感染组CD20977、55基因型比例(42.0% 、48.0%)比较,感染组CD20977、55基因型比例(45.0% 、48.2%)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感染组CD209L 77基因型比例(36.0%)比较,感染组CD209L 77基因型比例(66.7%)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感染组CD209L 55基因型比例(54.0%)比较,感染组CD209L 77基因型比例(18.3%)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感染组CD209L 7等位基因频率(40.0%)比较,感染组CD209L 7等位基因频率(73.3%)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感染组CD209L 5等位基因频率(60.0%)比较,感染组CD209L 7等位基因频率(26.7%)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感染组CD209L 66、55基因型比例(56.0% 、30.0%)比较,感染组CD209L 66、55基因型比例(56.6% 、30.3%)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感染组CD209L 6、5等位基因频率(68.0% 、32.0%)比较,感染组CD209L 77、55等位基因频率(65.0% 、35.0%)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209等位基因突变与HBV宫内感染无关;CD209L 77基因型和7等位基因能增加宫内感染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CD209/CD209 L基因多态性在乙型肝炎病毒阳性孕妇中表达及其与胎盘Toll样受体3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CD209/CD209L基因多态性在乙型肝炎病毒(HBV)阳性孕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胎盘Toll样受体(TLR)3的相关性.方法 将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自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16例HBV阳性孕妇纳入B组;将同期收治的正常孕妇58例纳入A组.比较两组孕妇CD209/CD209L基因多态性和TLR3表达的差异,采用Logistics回归法分析HBV阳性孕妇与正常孕妇胎盘组织CD209/CD209L基因多态性与TLR3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孕妇CD209(rs2287887)AA型、AC型、CC型比例,以及CD209L(rs11260029)CC型、CT型、TT型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TLR3阳性表达57例,阳性表达率为98.3%(57/58);B组TLR3阳性表达87例,阳性表达率为75.5%(87/11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209(rs2287887)CC型、CD209L(rs11260029)TT型与TLR3阳性表达呈负相关(比值比分别为0.21、0.35,P<0.05).结论 CD209/CD209L基因是HBV母婴传播的多态性位点,孕妇TLR3阳性表达率下降与HBV感染有关,CD209(rs2287887)CC型、CD209L(rs11260029)TT型与TLR3阳性表达呈负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HIV抗病毒治疗者低病毒载量耐药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间关系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中国2003—2015年HIV抗病毒治疗者中不同病毒载量下耐药情况,及其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 在中国HIV耐药监测网络数据库中,选取2003—2015年接受HIV抗病毒治疗时间≥12个月且年龄≥18岁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抗病毒治疗情况、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及基因型耐药检测结果等信息,最终共纳入研究对象8362例.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病毒载量下耐药情况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对象的年龄为(41.8±10.5)岁,男性占59.9%(5009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者占17.9%(1496例);病毒载量≥1000拷贝/ml且耐药组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者比例最高,为43.0%(397/923),其次为病毒载量为50~999拷贝/ml且耐药组(31.1%,69/222),最低为病毒载量为50~999拷贝/ml且不耐药组(13.2%,273/2068).与病毒载量为50~999拷贝/ml且不耐药者相比,病毒载量<50拷贝/ml且耐药者、病毒载量为50~999拷贝/ml且耐药者、病毒载量≥1000拷贝/ml且不耐药者、病毒载量≥1000拷贝/ml且耐药者出现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 l的OR(95%CI)值分别为0.9(0.7~1.0)、3.2(2.3~4.4)、2.6(2.1~3.2)、4.9(4.0~5.9).222例病毒载量为50~999拷贝/ml且耐药的患者中,较常见的耐药药物为依非韦伦(EFV)和奈韦拉平(NVP),检出率均为94.1%(209例).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类耐药突变位点M184V/I为最主要突变位点,检出率为26.1%(58例),其次为NNRTI类耐药突变位点K103N,检出率为22.5%(50例),蛋白酶抑制剂(PI)类耐药突变位点V32L/E和V82A的检出率较低,分别为0.9%(2例)和0.5%(1例).结论 HIV抗病毒治疗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与低病毒载量时耐药相关.低病毒载量时,易出现耐药的是EFV和NVP等NNRTI类抗病毒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