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内镜下经鼻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鼻内镜下经鼻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住院行鼻内镜下经鼻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的复发性泪囊炎31例(31眼)的临床资料,其中泪道置管术后管留置复发者9例,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复发者12例,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复发者10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分析患者复发原因,观察吻合口是否开放、泪道冲洗结果及术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泪道置管术后复发者复发原因为泪囊黏膜增生肥厚导致泪囊腔变小,影响泪液引流;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复发者复发原因有:骨窗制作不适19例(86.36%)、吻合口与鼻腔粘连者4例(18.18%)、泪囊黏膜误与鼻窦黏膜吻合者1例(4.54%)。31例均行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29例吻合口开放,冲洗泪道通畅,溢泪、溢脓症状消失,均治愈,2例有轻微溢泪,吻合口开放,泪道冲洗通畅,溢脓症状消失,均好转,治愈率93.55%,有效率100.00%。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损伤小,疗效确切,手术成功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泪囊瓣与前组筛窦黏膜瓣吻合的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前组筛窦过度气化的慢性泪囊炎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前组筛窦气化至上颌骨额突时的成年慢性泪囊炎患者采取泪囊瓣与前组筛窦黏膜瓣吻合的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n-DCR)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7年7月至2019年3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通过泪道CT造影(CT-DCG)确诊的前组筛窦气房气化至上颌骨额突的成年慢性泪囊炎并接受En-DCR的患者。手术步骤:切开鼻黏膜的同时开放并扩大前组筛窦,再进行常规En-DCR手术,最后将泪囊瓣与前组筛窦黏膜瓣进行吻合。对随访超过12个月的患者,记录手术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纳入前组筛窦气房气化至上颌骨额突并接受En-DCR的成年慢性泪囊炎患者84例(90眼)。En-DCR的成功率为87%(78/90)。术后出现再次泪道阻塞12眼,其中肉芽阻塞造瘘口7眼,瘢痕闭锁造瘘口4眼,泪总管阻塞1眼。术后均未出现眼眶脂肪脱垂、脑脊液漏、鼻窦炎、视力损害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开放前组筛窦完整暴露泪囊窝行En-DCR,通过泪囊瓣与前组筛窦黏膜瓣的吻合方法,对前组筛窦气房气化至上颌骨额突的慢性泪囊炎患者是可行且有效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先天性泪道瘘临床特征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总结先天性泪道瘘管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1年7月至2017年1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眼科泪器病中心接诊的27例(32只眼)先天性泪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性别、确诊年龄、患病眼别、家族史、全身情况,眼科检查指标(瘘口位置、瘘口外观、泪道冲洗情况、CT泪道造影三维重建和泪道内窥镜检查结果)以及治疗、随访情况。结果:27例先天性泪道瘘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2。确诊年龄1~74岁,中位数为32岁。单眼瘘管与双眼瘘管比例为4.4∶1(22/5),单眼瘘管中左、右眼比例为1.2∶1(12/10)。27例就诊患者中22例为散发病例,5例为家族性发病病例。经家系图谱分析显示先天性泪道瘘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表现。27例32只眼有泪道瘘管,30只眼瘘管口位于内眦韧带下方泪囊区皮肤面,1只眼瘘管口位于泪阜部;1只眼瘘管口位于内眦部结膜面。32只眼均有溢泪表现,18只眼泪道冲洗可见冲洗液自瘘口流出,伴脓性分泌物流出。4例行泪道内窥镜检查发现泪道瘘管开口于泪总管同时发现泪道内有结石。27例患者中有8例采取随访观察;3例行治疗性泪道冲洗;16例接受瘘管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1~6年,全部治愈,无复发。结论:先天性泪道瘘以单眼多见,其开口多数位于内眦韧带下方泪囊区皮肤面,多数为散发病例,部分病例表现为家族遗传性,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中华眼科杂志,2020,56:688-69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泪点并置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者,男,62岁。因双眼溢泪4年余,加重半年余,于2022年6月8日来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眼科医学部就诊。患者4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溢泪,右眼症状明显。曾在多家医院行泪道探查冲洗,均通畅,使用过多种滴眼液(具体不详),但溢泪无明显缓解,半年多来溢泪症状加重。眼科检查:矫正视力右眼1.0,左眼1.0。双眼上眼睑近内眦侧轻度松弛下垂,下睑水平部松弛,近内眦侧相对向上移位,双眼在睁眼平视前方时内眦侧睑裂仍有部分未睁开。双眼角膜透明,前房深度如常,瞳孔直径3 mm,对光反应灵敏,晶状体密度稍高,眼底视盘边界清,血管走行可,杯盘比约0.3。泪器检查:双眼上下泪点形圆,大小如常,双眼在睁眼时上下泪点相互贴合(并置)在一起,右眼较明显(图1A、B)。泪道冲洗:双眼自上下泪点进针均可达骨壁,冲洗液全部入咽,无脓,无冲洗液返流。泪道CT造影检查显示造影剂均能通过双侧泪囊和鼻泪管内流至鼻腔。诊断:双眼泪点并置综合征,入院后于局麻下行右眼下睑缩短外眦韧带修复术治疗,术中切除近外眦处下眼睑倒三角形(边长均为3 mm)全层眼睑组织,将睑板的切缘缝合固定在外眦韧带下脚,拉紧下眼睑,使贴合的上下泪点分离开。手术顺利,切口愈合好,术后7 d拆除缝线。左眼症状较轻,给予临床观察,按摩热敷等保守治疗,溢泪症状缓解,暂未行手术治疗。于2022年6月23日出院。术后50 d复查,患者诉右眼溢泪症消失,眼科检查见睁眼时,上下泪点已分离,泪点并置已经消除(图1C),上下泪点形圆位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外伤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术前解读泪道造影和眼眶CT的重要性以及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外伤性泪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统计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3月在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外伤性泪囊炎的患者资料13例(14眼),包括病史、术前泪道造影、眼眶CT片和术中情况。术后观察患者症状改善与否,泪道冲洗结果及鼻内镜下观察造口的情况,随访6个月评估手术疗效。结果::通过CT阅片发现3眼泪囊移位(其中1眼合并泪骨骨折),6眼同时合并上颌骨额突和鼻骨骨折(其中1眼见瘢痕组织增生于骨折片间),5眼仅见鼻泪管骨折,泪囊位置及局部解剖未见明显异常。14眼均成功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其中1眼因泪囊移位明显联合植入泪囊鼻腔引流支架。12例(13眼)治愈,1例(1眼)未愈。术中易出血,术后无并发症,随访6个月均无复发。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外伤性泪囊炎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术前阅读泪道造影CT片有助于术中泪囊的准确定位和完全暴露,提高手术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泪囊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一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1例因左眼流泪半年余,流泪加重伴流脓、内眦皮肤红肿痛及皮下肿物2个月余患者就诊眼科。经泪道探查冲洗、泪道CT造影+三维重建及泪囊区肿物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诊断为左眼泪囊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中华眼科杂志,2020,56:704-70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儿童泪道阻塞性疾病阶梯治疗的设计与实施
编辑人员丨2023/8/6
儿童泪道阻塞性疾病包括膜性与骨性阻塞.我国开展儿童泪道阻塞性疾病治疗已有50余年,从简单的凭临床经验判断,到CT、MRI、造影检查;从泪道冲洗、探通、挂线、插管、鼻腔泪囊吻合(dacryorhinocystostomy,DCR)手术治疗,到鼻腔内窥镜下插管、泪道激光联合插管、鼻腔内窥镜下泪道造孔手术、3D内窥镜下泪道微创手术,逐渐发展到精准、微创、个性化治疗.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专职的泪道医生仅分布在数个大城市,很多眼科医师缺乏对儿童泪道疾病阶梯治疗理论体系的了解与系统培训.本文就普及儿童泪道阻塞性疾病阶梯治疗的设计与实施进行解读,以期更多眼科医生了解儿童泪道阻塞性疾病的阶梯治疗要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鼻泪管阻塞性疾病患者鼻泪管管径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测量鼻泪管阻塞性疾病患者鼻泪管管径,分析患眼与正常眼之间、不同性别患眼之间、不同年龄段患眼骨性鼻泪管上、中、下口横向直径的差异,探讨鼻泪管横向直径与鼻泪管阻塞疾病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04/2017-01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鼻泪管阻塞性疾病患者152例(患眼179眼,正常眼125眼),其中男25例(患眼28眼,正常眼22眼),女127例(患眼151眼,正常眼103眼),年龄4~87(平均53.44±16.06)岁.所有患者泪道冲洗后灌注30%碘海醇注射液,并立即行泪道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三维重建鼻泪管结构图,于斜冠状位上对鼻泪管及其临近组织结构进行观察,测量并分析患眼与正常眼之间、不同性别患眼之间、不同年龄段患眼之间骨性鼻泪管上、中、下口横向直径的差异.结果:患眼与正常眼之间、不同性别患眼之间、不同年龄段患眼之间骨性鼻泪管上、中、下口横向直径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眼和正常眼的鼻泪管上、中、下口横向直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中口横向直径最小.结论:骨性鼻泪管横向管径不是形成鼻泪管阻塞的主要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泪囊孤立性纤维瘤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泪囊孤立性纤维瘤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疾病.该文报道1例泪囊孤立性纤维瘤患者因发现右眼泪囊区隆起肿物伴溢泪20年,行泪道造影+眼眶CT、双眼平扫加增强MRI检查可见右侧泪囊区类椭圆肿物.行泪道冲洗右眼泪道不通,上冲下返,下冲阻力大,原路返,无脓性和血性分泌物.考虑该肿物为原发于泪囊的良性肿瘤可能性大,行内外路联合手术完整切除肿物,最终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为泪囊孤立性纤维瘤,患者治愈出院.该例提示起源于泪囊的孤立性纤维瘤极其罕见,临床表现不典型,泪道冲洗改变有时类似泪囊囊肿,容易被临床医师误诊或漏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鼻泪管阻塞合并化脓性泪小管炎3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病例1 伏××,男,54岁,住院号473829.因双眼溢泪一年、溢脓2月于2010年11月30日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查:生命体征稳定,心、肺、腹未见异常.专科检查:VOU 0.6,矫正1.0.双眼结膜囊泪储留,双眼上下泪小点位置、形态无特殊,泪囊区无红肿、压痛,压迫泪囊部未见脓性分泌物溢出.双眼无球结膜充血,角膜透明,房水清亮,瞳孔正常,晶体、玻璃体透明,眼底未见异常.自双眼下泪小点行泪道冲洗,双眼冲洗液自上泪点返流,右眼有少许脓性分泌物,左眼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常规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双眼碘帕醇泪道造影:双眼鼻泪管上口阻塞.CT检查:左侧慢性上颌窦、筛窦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