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Dolenc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经Dolenc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颈内动脉(ICA)眼动脉段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的ICA眼动脉段动脉瘤患者,共32例(38个动脉瘤)。24例患者为未破裂动脉瘤,8例为破裂动脉瘤(Hunt-Hess分级Ⅰ级5例,Ⅱ级1例,Ⅲ级1例,Ⅳ级1例)。患者均采用经Dolenc入路夹闭ICA眼动脉段动脉瘤,根据动脉瘤的分型采用不同的手术策略。观察患者的手术相关并发症,并随访临床预后。结果:32例患者均成功夹闭ICA眼动脉段动脉瘤,术中荧光造影证实夹闭的动脉瘤均未显影,载瘤动脉及穿支血管通畅。术后1周头颅CT血管成像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证实动脉瘤夹闭完全,无载瘤动脉狭窄。5例(15.6%)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其中术中静脉性出血1例,去骨瓣减压术后6个月一侧肢体肌力为Ⅳ级;术后出现同侧视力下降2例,1例未恢复,1例恢复;动眼神经麻痹2例,3个月后均恢复良好。32例患者的临床随访时间为(19.6±6.4)个月(3~32个月),无一例患者出现因脑积水而需要行脑脊液分流手术。末次随访格拉斯哥预后评级Ⅴ级29例,Ⅳ级2例,Ⅲ分级1例。31例(96.9%)患者术后12个月的影像学随访均未见动脉瘤复发。结论:经Dolenc入路夹闭ICA眼动脉段动脉瘤的疗效确切,严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流重建在累及颈内动脉的颅底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累及颈内动脉(ICA)的颅底肿瘤血流重建术式的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20年9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例累及ICA的颅底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脑膜瘤6例,垂体腺瘤2例,恶性软骨肉瘤1例,鼻咽癌1例。根据肿瘤的起源部位、侵犯部位及侧支循环的代偿情况,分别采用经Dolenc入路切除肿瘤联合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3例)、扩大中颅底入路切除肿瘤并联合FukushimaⅠ型搭桥术(3例)、扩大中颅底入路切除肿瘤并联合Fukushima Ⅲ型搭桥术(2例)、Dolenc入路或扩大中颅底入路肿瘤切除并联合原位血管直接吻合术(2例)。术后行影像学检查评估吻合血管的通畅情况、肿瘤切除程度、有无脑缺血及肿瘤有无复发等。结果:10例患者术中荧光造影均显示吻合血管通畅,术后8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CT血管成像(CTA)复查证实吻合血管通畅,2例因术后昏迷未行DSA或CTA检查。肿瘤全切除7例,近全切除1例,部分切除1例,1例ICA破裂出血的鼻咽癌患者仅行血管搭桥术,未行肿瘤切除术。术后1例发生脑缺血患者经药物治疗后好转;2例术后出现面部麻木及面瘫,于3个月后恢复;1例累及两侧海绵窦斜坡的脑膜瘤患者一期行血管重建联合肿瘤切除术后恢复顺利,但因二期对侧肿瘤切除术后昏迷,自动出院;1例术后15 d因呼吸衰竭死亡。9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4~26个月,末次随访显示,患者均未出现新发脑缺血,其中6例行DSA或CTA复查,显示5例吻合血管通畅,1例吻合血管部分狭窄。1例恶性软骨肉瘤术后5个月复发,1例脊索型脑膜瘤术后1年复发,其余患者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对于累及ICA的颅底肿瘤,根据脑血流代偿情况、肿瘤位置及ICA受累程度选择不同的血流重建术,可以降低术中出血及术后脑缺血的发生率,同时提高肿瘤的切除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经Dolenc入路手术夹闭27例部分复杂性后交通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经Dolenc入路手术夹闭部分复杂性后交通动脉瘤的疗效及其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收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神经外科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7月至2019年6月经Dolenc入路手术夹闭的27例部分复杂性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疗效并总结手术经验。结果:术中26例动脉瘤夹闭顺利,1例改行包裹术。术前3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中术后2例好转、1例无变化;术后新发4例动眼神经麻痹,经保守治疗后2例恢复正常、1例好转、1例无变化;术后2例发生基底节局灶性脑梗死,1例因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26例患者术后2周内DSA或CT血管成像复查均提示动脉瘤完全夹毕、无残留。术后9~12个月内随访示格拉斯哥预后评分5分20例、4分3例、3分2例、2分1例、死亡1例,影像学复查均未见动脉瘤复发。结论:经Dolenc入路可通过硬膜外磨除前床突而获得良好的操作空间,充分暴露近端载瘤动脉,从而安全有效地手术夹闭部分复杂性后交通动脉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经Dolenc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海绵窦区肿瘤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经Dolenc入路切除海绵窦区肿瘤的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于2014年1月至2021年3月采用Dolenc入路切除的36例海绵窦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神经鞘瘤13例、海绵状血管畸形5例、脑膜瘤8例,侵袭性垂体腺瘤4例、脊索瘤和软骨肉瘤各2例、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各1例。评估肿瘤的切除程度和手术并发症,随访肿瘤的复发和进展程度。结果:36例患者,肿瘤全切除29例(80.6%),次全切除4例(11.1%),大部分切除3例(8.3%)。术后新增(8例)或原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加重(5例)者共13例;无一例患者发生颅内出血、脑脊液漏等并发症。36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3个月(3~73个月)。次全切除者中,3例脑膜瘤患者术后行伽玛刀治疗;1例神经鞘瘤患者术后50个月复发,再次手术全切除;4例患者肿瘤均无进展或复发。3例大部分切除者中,2例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术后行伽玛刀治疗,其中1例于术后26个月肿瘤复发死亡,1例肿瘤无进展;1例复发性脊索瘤患者,术后11个月再次复发,放弃治疗。全切除中的2例软骨肉瘤患者,1例脊索瘤患者术后行放射治疗,随访无复发。13例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者,随访期8例恢复。结论:经Dolenc入路切除海绵窦区肿瘤可以充分显露病变及重要的神经、血管,减少脑组织牵拉,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肿瘤的全切除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经Dolenc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床突旁动脉瘤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经Dolenc入路治疗床突旁动脉瘤的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8年5月十堰市太和医院神经外科采用Dolenc入路治疗的床突旁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5例(38个床突旁动脉瘤).13例动脉瘤破裂(Hunt-Hess分级为Ⅰ~Ⅲ级),22例动脉瘤未破裂.所有患者均行翼点入路开颅,采用Dolenc入路显露动脉瘤.24例动脉瘤直接夹闭,11例行动脉瘤塑形夹闭.术中采用吲哚菁绿荧光造影证实夹闭效果.结果 35例患者手术夹闭满意,术后头颅CT血管成像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证实动脉瘤夹闭完全.术后2例巨大动脉瘤患者出现脑梗死,对侧肢体轻偏瘫,1例经康复治疗后恢复;术后动眼神经麻痹3例,3个月后恢复;3例破裂动脉瘤患者术后2个月出现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治愈.术后随访1 ~43个月,平均(19±8)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级(GOS)显示,恢复良好(GOS:Ⅴ级)29例,轻残(GOS:Ⅳ级)5例,重残(GOS:Ⅲ级)1例.结论 经Dolenc入路硬膜外预先磨除前床突,游离远侧环,有利于早期控制载瘤动脉,可获得更好的术野显露,能提高手术夹闭床突旁动脉瘤的安全性和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球囊导引导管阻断并抽吸技术在床突旁复杂动脉瘤夹闭中运用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1病例资料68岁男性,因右眼视物模糊2年、加重并左眼视物模糊1年入院.入院体格检查:右眼视力仅光感;左眼视力0.2,颞侧视野缺失.MRI示鞍区及鞍旁占位性病变,T2像可见病变明显流空信号(图1A).CTA示右侧颈内动脉床突段巨大动脉瘤.DSA示右侧颈内动脉床突段巨大动脉瘤,动脉瘤大小26.75 mmx22.75 mm,瘤颈宽11.83 mm(图1D、1E).行球囊导引导管(balloon guide catheter,BGC)阻断并抽吸技术辅助下动脉瘤显微夹闭术.手术在复合手术室进行,先预置BCG在右侧颈内动脉C1水平段,测定阻断压力(图1B、1C).然后,行翼点入路开颅动脉瘤夹闭术.Dolenc入路显露颈内动脉床突段,显露动脉瘤上下极.先阻断动脉瘤远端载瘤动脉,然后充盈球囊阻断动脉瘤近端载瘤动脉,经BGC抽吸动脉瘤腔内残留血液,进一步降低动脉瘤囊内张力,完全游离动脉瘤,取多枚瘤夹塑形夹闭动脉瘤.经荧光造影及DSA证实夹闭完全,无载瘤动脉狭窄(图1F).术后即刻左眼视力0.4,右眼视力0.15,视野缺损明显好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颅眶联合入路切除海绵窦-眼眶沟通三叉神经鞘瘤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经颅眶联合入路切除海绵窦-眼眶沟通三叉神经鞘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与结果纳入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经颅眶联合入路即改良Dolenc入路联合眶上入路手术切除海绵窦-眼眶沟通三叉神经鞘瘤患者共23例,其中肿瘤全切除20例、近全切除3例.13例术前即存在视力下降患者中7例视力进一步下降;5例术前眼动障碍和(或)上睑下垂患者中3例残留眼动障碍,另有11例术后新发眼动障碍.23例中无一例发生脑脊液漏、颅内血肿或颅内感染,无死亡或肿瘤复发病例.结论 由于海绵窦-眼眶沟通三叉神经鞘瘤部位与周围毗邻解剖结构关系特殊,术后易出现视力下降和眼动障碍等并发症,采用经颅眶联合入路手术,全切除率较高、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Dolenc入路手术治疗海绵窦肿瘤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经Dolenc入路手术治疗海绵窦肿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到2020年6月经Dolenc入路手术切除的60例海绵窦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全切除36例,次全切除9例,大部分切除15例.术后病理显示55例(91.7%)为良性肿瘤,其中脑膜瘤27例,神经鞘瘤12例,垂体腺瘤12例.术后随访半年,颅神经损伤好转率为52.9%(27/51),术后头疼缓解率为85.7%(6/7),面部麻木好转率仅为33.3%(6/18).术后新发神经受损症状40例,其中眼神经麻痹22例(56%,22/40),随访6个月好转16例(72.7%,16/22).术后视力、视野好转率为50%(7/14);新发视力受损2例,随访6个月无明显改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包绕颈内动脉是肿瘤未全切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海绵窦肿瘤多数为良性肿瘤,Dolenc入路手术切除肿瘤效果良好,但颈内动脉被肿瘤包绕不利于全切除肿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经Dolenc入路夹闭术治疗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经Dolenc入路夹闭术治疗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的手术疗效、操作要点、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1月经Dolenc入路夹闭术治疗的20例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CTA或DSA复查颈眼动脉瘤均夹闭完全,无瘤颈残留,无明显载瘤动脉狭窄.出院时,GOS评分5分16例,4分4例.结论 经Dolenc入路夹闭术治疗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是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经Dolenc入路手术治疗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经Dolenc入路手术夹闭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22年6月经Dolenc入路手术治疗的26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2周CTA检查显示26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均完全夹闭.术后出现动眼神经麻痹5例、脑积水1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偏瘫1例,无脑脊液漏,无手术死亡病例.26例术后随访6~48个月;动眼神经麻痹5例中,术后3个月内完全恢复4例,部分恢复1例;1例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恢复良好,1例偏瘫恢复生活自理.术后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分16例,1分3例,2分4例,3分3例;CTA复查未见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复发,载瘤动脉通畅.结论 显微手术是治疗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重要方式,经Dolenc入路手术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