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字法内眦赘皮过度矫正修复术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应用A字法行内眦赘皮过度矫正修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12月至2021年5月,上海生命树医疗美容门诊部美容外科对内眦赘皮过度矫正患者100例进行A字法修复术治疗,男2例、女98例;年龄19~43( 28.0±5.7)岁。A字法内眦赘皮过度矫正修复术通过手术祛除内眦部三角形皮瓣,内眦部皮下及眼轮匝肌深面进行广泛的分离松解。眼轮匝肌瓣折叠缝合覆盖内眦韧带表面,缝合泪阜段皮肤及切口鼻侧上下缘皮肤。术后随访6~22个月,评估手术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100例患者术前存在的泪阜过度暴露、双侧内眼角角度过尖、不对称、内眦部陈旧瘢痕等问题得到了改善。术前内眦角间距为(33.64±3.51) mm,术后为(35.92±3.12)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前左侧眼裂长度为(28.92±1.07) mm,右侧为(28.94±1.04) mm],术后分别为(27.78±1.03)、(27.79±1.02)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患者非常满意69例,占69%;满意19例,占19%;较不满意7例,占7%;不满意5例,占5%。5例不满意患者中3例是因泪阜暴露矫正不足,2例因内眦角度形态不对称,重新手术获得满意效果。 结论:A字法内眦赘皮过度矫正修复祛除部分上睑瘢痕,恢复眼轮匝肌结构的完整性,重建内眦赘皮,调整眼角角度和形态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两种内眦赘皮矫正术联合重睑成形术构造开扇形与平扇形重睑的临床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Z瓣成形术与倒L矫正术联合重睑成形术在不同重睑美学形态(开扇形和平扇形)下内眦赘皮矫正术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医院整形美容科收治的单睑伴内眦赘皮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对内侧重睑美学形态要求分为开扇形组和平扇形组,2组患者都采用Z瓣成形术或倒L矫正术进行内眦赘皮矫正。术后随访观察2组患者的切口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效果,收集2种术式术后12个月以上的矫正效果[无效、有效和显效,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术后瘢痕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分数越低表示瘢痕越轻、满意度越高)。对术后瘢痕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对内眦赘皮矫正效果比较采用 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共纳入76例患者:开扇形组41例,男4例,女37例,平均年龄22.3岁(18~28岁),其中采用Z瓣成形术19例,倒L矫正术22例;平扇形组35例,男3例,女32例,平均年龄24.2岁(19~30岁),其中采用Z瓣成形术20例,倒L矫正术15例。术后随访12~16个月,平均14个月,2组患者的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明显瘢痕增生及其他并发症情况,术后大多重睑形态自然,内眦赘皮矫正明显,均获得美学上的改善。Z瓣成形术与倒L矫正术的治疗有效率比较[94.87%(37/39) vs. 94.59%(35/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开扇形组中倒L矫正术的术后瘢痕评分低于Z瓣成形术[(6.81±0.66)分vs. (7.31±0.88)分],满意度评分优于Z瓣成形术[(0.86±0.63)分vs.(1.73±0.6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平扇形组中倒L矫正术的瘢痕评分高于Z瓣成形术[(7.66±0.89)分vs.(7.00±0.64)分],满意度评分差于Z瓣成形术[(1.80±0.86)分vs.(1.00±0.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内侧重睑美学形态要求为开扇形的患者,选择倒L矫正术能获得比Z瓣成形术更少的术后瘢痕和更高的术后满意度;要求为平扇形的患者,选择Z瓣成形术能获得比倒L矫正术更轻微的术后瘢痕和更高的术后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内眦赘皮诊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内眦赘皮是亚洲人常见的内眦形态,内眦赘皮矫正术是目前改善内眦赘皮最有效的方法,但其并发症仍时有发生,如瘢痕增生、赘皮复发、形态不自然等,所以在经典术式的基础上,各种改良术式层出不穷,并且内眦赘皮术后修复的需求也日渐增加。该文就近几年内眦赘皮矫正术手术方式以及术后修复术式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睑部美容手术同期治疗先天性泪囊瘘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联合重睑成形与内眦开大整形术一期治疗先天性泪囊瘘有效性及美容效果。方法:2014年11月至2021年3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颌面整形二中心收治先天性泪囊瘘合并内眦赘皮女性患者6例,年龄12~32岁,平均24岁。其中单侧泪囊瘘5例、双侧1例,联合重睑成形与内眦开大整形术一期行先天性泪囊瘘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3~40个月,平均18个月。6例患者眼部外观明显改善,瘘管去除彻底,无继发感染、囊肿;眼睑无外翻、牵拉等畸形改变;患侧泪小点清晰,泪道通畅,无异常分泌;眦点位置如常、形态良好,术区瘢痕不明显。结论:重睑成形联合内眦开大整形术同期行瘘管切除术可改善患者眼部外观,同时有效治疗先天性泪囊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延伸下睑缘切口的上拱形瓣内眦赘皮矫正术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有效,且切口瘢痕不明显的内眦赘皮矫正术式,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统计分析2011年12月至2018年6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科收治的内眦赘皮患者687例,女664例,男23例,年龄17~55岁,平均28岁。以使新的内眦间距与新形成的睑裂宽度相近的原则在赘皮表面设定新的内眦点,沿重睑线至新内眦点做延长线,水平牵拉展平内眦部皮肤,由实际内眦点向上述延长线连线,形成一顶端指向头侧的拱形瓣,沿此拱形瓣及下睑睫毛下方全层切开皮肤,剥离、剪断跨越内眦韧带的眼轮匝肌束,对内眦处皮肤进行修薄,于下睑缘皮下进行充分剥离减张,缝合新内眦点与原实际内眦点,其余皮肤妥善对位缝合。缝合完成后,即刻于术区行类固醇类药物的局部注射。结果:随访687例患者,术后均睑裂变长,内眦间距缩短,赘皮无复发。其中3.49%(24/687)的患者存在下睑切口上下切缘厚薄不均,8.15%(16/687)存在原拱形瓣皮肤较余处肤色稍浅。切口瘢痕于术后6个月后均不明显,患者对手术效果均基本满意。结论:延伸下睑缘切口的上拱形瓣内眦赘皮矫正术充分矫正了内眦赘皮及其对眼部外形的影响,手术设计简便,矫正术后效果稳定,切口隐蔽,瘢痕不明显,患者满意度普遍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内眦皮肤重置睑缘翻转术治疗儿童下睑内翻伴内眦赘皮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内眦皮肤重置睑缘翻转术对儿童伴有内眦赘皮的下睑内翻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鲁南眼科医院伴有内眦赘皮的下睑内翻者40例(80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内眦皮肤重置睑缘翻转术进行治疗。其中男18例(36眼),女22例(44眼)。随访6~12个月,观察手术效果。结果:下睑内翻均得到矫正,睑缘及内眦形态自然,无明显下睑皮肤皱褶、重度瘢痕增生或泪小管的损伤等并发症。治愈率100.00%,均无复发,满意度95.00%。结论:内眦皮肤重置睑缘翻转术治疗儿童下睑内翻伴内眦赘皮效果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眼轮匝肌肌皮瓣V-Y成形术修复内眦过大畸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眼轮匝肌肌皮瓣V-Y成形术修复内眦过大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1年6月,广州颜美荟医疗美容门诊部采用眼轮匝肌肌皮瓣V-Y成形术修复内眦过大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按术前设计在眼轮匝肌下剥离,切口两侧均形成眼轮匝肌肌皮瓣,靠内侧的肌皮瓣自行回退做为重建的赘皮;将外侧肌皮瓣V-Y推进在新内眦点固定后,再分层将眼轮匝肌和皮肤V-Y对位缝合。术后随访内眦缩小程度、内眦赘皮外形、切口瘢痕和患者满意度。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及术后6个月复查时测量内眦角间距,采用配对 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共纳入83例患者,女81例,男2例,平均年龄28岁(19~56岁)。术后所有患者均获3个月至2年随访,平均1年,术前存在的泪阜过度暴露明显缩小,双侧内眦不对称性差异缩小,内眦赘皮外形恢复自然,切口瘢痕外观不明显;患者满意度评价:非常满意29例,满意45例,较不满意5例,不满意4例。4例不满意患者中,2例矫正不足,术后6个月予以重新手术获得满意效果;1例过度矫正导致睑裂横径变小,再次接受内眦赘皮矫正术得以改善;1例术后次日后悔眼角缩小,强烈要求拆除复原。术前测量患者的内眦角间距为(28.8~38.0) mm,平均(33.6±3.3) mm,术后为(32.2~41.5) mm,平均(37.5±2.9) mm,术后较术前平均增加了3.9 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15.78, P<0.001)。 结论:眼轮匝肌肌皮瓣V-Y成形术适用于内眦赘皮矫正术后内眦过大畸形的修复,设计思路简便,术后效果稳定,患者满意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眼睑美容手术切口修复外伤后眼睑畸形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用眼睑美容手术切口修复外伤后眼睑畸形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整形美容中心收治外伤后眼睑畸形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31~65岁,平均43.7岁。畸形包括下睑外翻、内眦瘢痕挛缩、内眦韧带移位,外眦点移位等,利用重睑手术切口、改良Z瓣内眦成形手术切口、外眦成形术手术切口,采用重睑手术切除的全厚皮片移植修复瘢痕切除后的缺损、内眦韧带锚固、外眦韧带悬吊等手术方法进行修复。结果:17例外伤性眼睑畸形术后切口一期愈合,移植皮片成活良好。随访6~12个月,患者外观理想,双侧重睑基本对称,内眦点及外眦点对称,睁闭眼功能正常,移植皮片与周围无色差,瘢痕不明显。治愈8例,有效9例。17例眼睑正常解剖结构得到恢复,且获得较为理想的美观效果。结论:用眼睑美容手术切口来修复外伤后眼睑畸形的方法效果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改良内眦开大术联合切开法重睑术形成平行形重睑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究改良Z成形内眦开大术联合切开法重睑术的手术方式及术后效果.方法将切开法重睑术及内眦开大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设计.上睑皮肤切除部分延续至内眦部位,内眦处行Z改形,通过切除上睑内侧一条皮肤且仅缝合皮缘的方式形成"平行"重睑线.结果从2008年1月到2016年1月,应用此方法为3200例患者行手术.336例返回医院随访,随访时间为6月到72个月.除8例形成扇形重睑线外,328例均形成平行重睑线,外形流畅,内眦瘢痕不明显.结论该方法设计简单,易于操作,术后形成近似欧式的"平行"重睑线,患者满意度较高,适合各种类型的内眦赘皮矫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横“V”形内眦赘皮全层切除联合重睑成形术初步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横“V”形内眦赘皮全层切除法联合重睑成形术矫治单睑合并内眦赘皮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8例单睑合并有内眦赘皮的患者设计以原内眦角在赘皮表面的投影点为尖端,上下睑赘皮的起点为两脚的“V”形区,并进行全层切除矫正内眦赘皮,同时联合重睑成形术.结果 48例患者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3 ~ 38个月,内眦形成自然,上下方切口皮肤愈合良好,无明显的瘢痕形成,效果满意.结论 横“V”形内眦赘皮全层切除的方法是伴内眦赘皮重睑手术内眦开大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手术不仅能增加睑裂长度,还增加了睑裂宽度,且术后瘢痕不明显,手术操作更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