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rythroferrone在铁代谢与能量代谢中的功能联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Erythroferrone(ERFE)是人体内铁稳态的重要调节因子,其受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加的影响,并通过铁调素调节全身铁的吸收和利用,因此其在贫血、无效造血、铁代谢紊乱相关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除铁调节功能外,ERFE亦对全身能量和物质调节具有重要意义,其参与糖脂代谢、心血管疾病及骨代谢的调节,在糖尿病及其多种并发症中呈现出ERFE复杂功能间潜在的联系。对ERFE功能联系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深入认识代谢性疾病的发生机制,ERFE亦有望作为一个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应用于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对ERFE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多种疾病状态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Erythroferrone在铁代谢与肾性贫血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Erythroferrone是一种新发现的、调节人体铁稳态的重要因子,主要由成红细胞产生。Erythroferrone响应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加,并通过铁调素调节血浆铁水平及全身铁的吸收和利用,在铁代谢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慢性肾脏病并发肾性贫血患者存在促红细胞生成素不足和铁代谢紊乱,目前有关Erythroferrone在肾性贫血发病机制、治疗反应和预后中作用的研究尚不足。因此,深入探讨Erythroferrone在肾性贫血中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对铁代谢紊乱相关疾病的认识,Erythroferrone也有望成为检测肾性贫血和评估治疗反应的一项生物学标志物。该文综述了Erythroferrone的生理功能及其在铁代谢与肾性贫血中的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铁代谢红系调节因子在不同类型红系造血异常疾病中的表达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Erythroferrone(ERFE)等铁代谢红系调节因子(iron-regulatory erythroid factor)在不同类型红系造血异常疾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共47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纯红细胞再生障碍(PRC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浆ERFE、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生长分化因子11(GDF11)和扭转原肠胚形成同系物(TWSG1)的表达,分析铁代谢调节因子与红系造血异常类型及旺盛程度(以骨髓有核红细胞比例反映)的适配性。结果:血浆GDF15表达水平在PV、PRCA、AIHA、MDS各组依次为266.01(112.40,452.37)、110.63(81.41,220.42)、52.11(32.61,171.66)、276.53(132.16,525.70)ng/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37.45(19.65,57.72)ng/L( P值均<0.01)。不同类型红系造血异常患者血浆TWSG1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血浆GDF11表达水平仅在PV组患者中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4.75(10.95,121.32)ng/L对36.90(3.38,98.34)ng/L, P<0.01],而PRCA、AIHA、MDS 3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PV组血浆ERFE水平为129.63(47.02, 170.03)ng/L,AIHA组血浆ERFE水平最高为121.76(68.12,343.11)ng/L,二者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43.23(35.18,65.41)ng/L( P值均<0.01);PRCA组、MDS组血浆ERFE水平分别为48.92(44.59,84.83)、40.47(26.97,72.87)ng/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骨髓有核红细胞比例与ERFE( r=0.458, P=0.001)呈正相关,而与GDF15( r=-0.163, P=0.274)、GDF11( r=0.120, P=0.421)、TWSG1( r=-0.166, P=0.269)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铁代谢红系调节因子在不同红系造血异常疾病的表达谱不尽一致,ERFE与红系造血旺盛程度相关度最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罗沙司他联合琥珀酸亚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探究罗沙司他联合琥珀酸亚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肾性贫血患者的疗效以及对铁代谢、红富铁激素(erythroferrone,ERFE)-铁调素(hepcidin,Hep)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8例进行MHD的肾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44例.常规组给予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联合琥珀酸亚铁治疗,研究组给予罗沙司他联合琥珀酸亚铁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铁代谢指标[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血清铁(serum iron,SI)、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TSAT)]、炎症因子水平[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ERFE-Hep轴相关指标(ERFE、Hep)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b、RBC、MCV、MCH、SI、SF、TSAT、ERFE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的IL-6、CRP、TNF-α、Hep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罗沙司他联合琥珀酸亚铁治疗MHD肾性贫血患者疗效显著,可通过调节ERFE-Hep轴平衡,改善铁代谢,减轻肾性贫血症状及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肌联素生物学作用及运动对其产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肌联素又称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5,是骨骼肌分泌的一种新型生物活性物质,为CTRP蛋白家族的第15位成员.肌联素在骨骼肌中特异性表达,受机体肌纤维类型、营养条件和其他激素、细胞因子等的影响.目的:探讨肌联素与运动的关系,为慢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1999至2017年18年间的文献,中文检索词为"肌肉因子,肌联素";英文检索词为"myonkine,myonectin,erythroferrone".依据纳入排除标准选择32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肌联素可通过内分泌或旁分泌的的形式入血,作用于脂肪组织和肝脏,参与脂肪组织和肝脏脂质代谢调节,肌联素可以促进脂肪酸摄入作用蛋白基因的表达,促进脂肪酸的摄取,降低血清自由脂肪酸的水平,参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并且与骨骼肌能量代谢有关联,参与红细胞生成过程中铁代谢的调节,因此肌联素与代谢性疾病有紧密的联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铁代谢红细胞系调节因子与铁稳态
编辑人员丨2023/8/6
红细胞合成是人类和其他脊椎动物最耗铁的生理过程,对机体铁稳态具有重要调节作用.Erythroferrone(ERFE)是红细胞系来源的调节铁调素的主要激素.当机体存在应激性红细胞合成时,ERFE合成增加,铁调素表达受抑,可促进机体铁吸收和储铁动员,满足红细胞合成对铁的需求,但在无效红细胞生成疾病中,通过此作用也导致了铁过载的发生.ERFE抑制肝细胞合成铁调素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但至少部分地依赖BMP/SMAD信号通路.ERFE对铁代谢障碍性疾病和红细胞生成紊乱性贫血有重要的诊断及治疗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