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撑鞘与圈套导丝平行锚定技术在经导管三尖瓣置换术中的应用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编辑人员丨5天前经导管三尖瓣置换术(TTVR)创伤小,恢复快,围术期死亡率远低于外科手术,是三尖瓣外科置换术后生物瓣膜衰败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但是当输送系统体积较大时,由于外科换瓣后瓣口面积减小,瓣架限制操作,可能会出现输送系统推进困难,并且由于右心路径曲折,导丝提供的支撑力有限,操作难度也会有所增加.本病例报道中的患者即为外科三尖瓣置换后生物瓣衰败,在进行TTVR时出现输送系统跨瓣困难,笔者团队及时运用本中心提出的支撑鞘与圈套导丝平行锚定(PASS)技术,使用大尺寸支撑鞘联合圈套器套住主路加硬导丝头端,将曲折路径拉直,为加硬导丝提供额外支撑力,最终成功推进输送系统跨过三尖瓣,为破解TTVR术中跨瓣困难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导管射频去肾神经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远期临床结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编辑人员丨5天前目的:评估经导管射频去肾神经术(RDN)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远期临床结果.方法:连续纳入 2012 年 2 月至 2019 年 11 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经股动脉路径RDN治疗的 58 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于术后 1、3、6、12 个月和随后每年进行随访,于 2023 年 6 月进行末次随访.记录基线数据及术后随访的诊室血压、24 小时平均血压和心率、降压药物种类和负荷、肾功能及主要不良事件(包括肾动脉狭窄、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等数据.RDN对 10 年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采用Framingham风险评估模型和国人风险评估模型.结果:共入选 58 例患者,随访期间 1 例(1.72%)因肺癌死亡,末次随访到 41 例(70.69%).41 例患者平均随访(10.21±1.75)年.与基线相比,末次随访诊室收缩压/舒张压下降(12.59±21.65)/(9.87±14.27)mmHg(P<0.01,1 mmHg=0.133 kPa),24 小时平均收缩压/舒张压下降(11.28±15.33)/(7.94±12.29)mmHg(P<0.01),24 小时平均心率下降(2.45±9.46)次/min(P>0.05),降压药种类减少(1.17±2.25)种(P<0.01),降压药物每日负荷剂量降低1.45±2.37(P<0.001),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下降(6.83±18.37)ml/(min·1.73 m2)(P<0.05).RDN对 10 年心血管事件及脑卒中风险的影响:采用Framingham风险评估,绝对风险分别下降 14.25%和 2.12%;采用国人心脑血管风险评估,绝对风险分别下降 5.72%和 17.46%.结论:经导管射频RDN可长期显著降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有望进一步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美国心脏协会指南解读系列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编辑人员丨5天前《社区与心血管健康科学声明》由心血管病学专家、流行病学专家和预防医学专家组成的写作小组参与起草,并于2023年12月发表于美国心脏协会官方期刊Circulation:Cardiovascular Quality and Outcomes.该科学声明主要阐述如何利用社区对心血管疾病影响的现有知识,为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路径图,在群体、卫生系统、社区和个人层面改善心血管健康,减轻心血管疾病负担.我国目前也面临着城乡之间、城市之间和乡村之间社区基础设施不均衡而带来的心血管健康不平等的问题.因此,对该科学声明进行解读,可在社区层面上为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并建议将社区层面的干预措施纳入改善心血管健康的干预措施,以改善公众的心血管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编辑人员丨5天前目的:总结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体验,为医护人员构建并完善冠心病自我管理体系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Cochrane Library、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自建库至2021年6月30日收录的关于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6)评价文献,采用Meta整合方法归纳结果。结果:共纳入20篇文献,提炼出59个研究结果,归纳组合形成12个新类别,综合为3个整合结果:自我管理的动力因素、自我管理的阻碍因素、自我管理的轨迹与路径。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是多因素影响的曲折前进的过程,需要家庭、医疗服务系统、社会以及政府的多方协作和支持,以促进患者坚持长期自我管理,改善其预后状况及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临床路径管理对严重冠心病患者行原位肝移植预后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编辑人员丨5天前目的:分析临床路径管理对合并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行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 DCD)供肝原位肝移植,对术后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术后病死率等预后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DCD供肝成年人原位肝移植患者临床资料359例,纳入术前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患者60例,将纳入患者分为严重冠心病组(13例)和非严重冠心病组(47例),采取不同的临床路径管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基线人口学特征、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术前心功能、肾功能、终末期肝病分类,术前生化指标,术中热缺血时间、门静脉阻断时间、腔静脉阻断时间及术中低血压发生率等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病死率等。结果:两组患者人口学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前肌钙蛋白I(troponin I, TnI)均在正常范围,但严重冠心病组患者高于非严重冠心病组( P<0.05);术前严重冠心病组乳酸水平高于非严重冠心病组( P<0.05);其余基线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压、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中热缺血时间、门静脉阻断时间、腔静脉阻断时间、低血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严重冠心病组ALT及AST明显低于非严重冠心病组( P<0.05),术后其余指标如血压、心率、TnI和乳酸水平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后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严重冠心病组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非严重冠心病组( P<0.05)。 结论:合并严重冠心病并非DCD原位肝移植术手术禁忌,但术后MACE发生率显著增加,优化临床路径管理是改善这类患者临床结局的核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现状及挑战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编辑人员丨5天前为了提高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产前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关口前移的防治已成为国际主要趋势。胎儿CHD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即及早准确的诊断、结构相关的多维病因诊断、规范咨询、面向下一胎一级预防的临床路径建立及出生救治,在实践中已显示了对CHD防治的效果。现针对胎儿CHD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目前国内实施的现状、存在的挑战及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及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多学科疼痛管理护理路径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编辑人员丨5天前目的:探讨多学科疼痛管理护理路径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南通妇幼保健院2019年1月—2021年3月行UAE的140例CS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多学科疼痛管理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的应激反应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疼痛控制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布氏舒适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57%(6/70),低于对照组21.43%(15/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疼痛控制总满意度为91.43%(64/70),高于对照组75.71%(5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多学科疼痛管理护理路径有利于缓解患者的应激反应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疼痛控制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HEART评分联合系列心肌肌钙蛋白在急诊胸痛患者中的危险分层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编辑人员丨5天前目的:探讨HEART评分联合系列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在急诊胸痛患者中的危险分层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12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科的胸痛患者11 583例,排除年龄<18岁、未完成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T,hs-cTnT)检测或心电图检查、诊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及失访患者,最终纳入7 057例患者。通过电话及查阅病史随访患者最终胸痛诊断以及是否发生6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within 6 months,6 m MACEs)。由两位主治医生分别计算每位患者的HEART评分,根据最终得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0~3分)、中危组(4~6分)和高危组(7~10分),观察分析HEART评分的危险分层性能及安全性。将1 884例完成≥2次hs-cTnT检测的患者分别采用HEART评分(0~3分为低危组)、HEART评分联合系列心肌肌钙蛋白路径(HEART评分≤3且2次hs-cTnT<0.03 ng/mL为低危组)进行分组,通过绘制诊断四格表分别计算两种诊断方法预测患者发生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6 m MACEs、6月内心梗及心源性死亡事件的灵敏度(sensitivity,SE)、特异度(specificity,SP)、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和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比较两者诊断性能的优劣。结果:HEART评分将患者分为3组,2 765(39.2%)例为低危组,3 438(48.7%)例为中危组,854(12.1%)例为高危组,各组患者6 m MACEs的发生率依次为1.2%、18%、55.3%。当低危阈值为2时,23.1%的患者进入低危组,6 m MACEs的发生率为0.9%。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HEART评分对患者发生6 m MACEs的预测性能,最终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31( P=0.006, 95% CI:0.819~0.843)。对于患者本次就诊时是否发生NSTEMI,单独使用HEART评分有4(0.8%)例患者漏诊,联合系列心肌肌钙蛋白检测后,诊断SE及NPV均为100%;同时,HEART评分联合系列心肌肌钙蛋白后,预测患者发生6 m MACEs的SE、NPV分别从98.1%(95 %CI: 96.9%~99.1%)、97.9%(95% CI: 96.2%~99%)提高至99.1%(95 %CI: 97.9%~99.7%)、98.9%(95 %CI: 97.4%~99.6%),预测患者发生6月内心梗及心源性死亡的SE、NPV分别从98%(95 %CI: 96%~99.2%)、98.6%(95 %CI: 97%~99.4%)提高至99.2%(95 %CI: 97.6%~99.8%)、99.3%(95 %CI: 98.1%~99.9%)。 结论:HEART评分可用于急诊胸痛患者的危险评估,推荐低危组阈值为2。HEART评分联合系列心肌肌钙蛋白路径的诊断预测性能优于单独使用HEART评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认知评价和应对方式在知觉压力与PCI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间的中介效应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编辑人员丨5天前目的:探讨PCI术后患者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在知觉压力与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间的潜在中介作用,并明确其相关作用路径。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8年7—9月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首次行PCI的383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知觉压力量表(CPSS)、健康认知评价量表(CAHS)及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其进行调查,术后1年随访其MACE发生情况。采用Mplus 7.0进行路径分析并检验认知评价及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结果:共364例患者完成问卷调查及术后1年电话随访。364例PCI术后患者CPSS得分为(29.09±11.07)分,PCI术后1年MACE发生率为13.7%。知觉压力与MACE间共存在4条显著路径,分别为知觉压力→MACE[ OR=1.023,95%置信区间为(1.010~1.347), P=0.031],路径效应占总效应29.6%;知觉压力→威胁评价→MACE[ OR=1.039,95%置信区间为(1.026~1.379), P=0.010],路径效应占总效应48.9%;知觉压力→威胁评价→屈服应对→MACE[ OR=1.010,95%置信区间为(1.004~1.096), P=0.019],路径效应占总效应12.1%;知觉压力→挑战评价→屈服应对→MACE[ OR=1.026,95%置信区间为(1.003~1.042), P<0.050],路径效应占总效应4%。 结论:知觉压力可直接或通过中介变量间接作用于MACE,挑战评价、威胁评价及屈服应对为PCI患者知觉压力与MACE的中介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自尊、心理控制源在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再入院次数和自我感受负担间的多重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编辑人员丨5天前目的:探讨自尊和心理控制源在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再入院次数和自我感受负担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5所三级医院346例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患者病情稳定时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SPBS)、自尊量表(the self esteem scale,SES)和多维度健康心理控制源量表(multidimentional health locus of control scale,MHLC)进行调查。SPSS 20.0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构建结构方程模型;Process 2.13.2插件进行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AMOS 23.0进行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和路径分析。结果:(1)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最近一年再入院次数为0~8次, M( P25, P75)为1(1,3)次;自尊量表平均分为(29.25±3.67)分,心理控制源中内控性得分为(22.67±3.85)分;有势力他人得分为(26.45±3.38)分;机遇得分为(19.84±3.82)分;SPBS平均得分为(22.19±9.49)分。(2)SPBS总分与自尊显著负相关( r=-0.359, P<0.01),机遇心理控制源显著正相关( r=0.169, P<0.01);自尊与内控性( r=0.237, P<0.01)、有势力他人心理控制源( r=0.225, P<0.01)显著正相关。因心力衰竭再入院次数与自尊( r=-0.119, P<0.05)显著负相关,与内控性心理控制源显著负相关( r=-0.173, P<0.01)、与自我感受负担显著正相关( r=0.219, P<0.01)。(3)结构方程模型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再入院次数、自尊、心理控制源可以解释自我感受负担总变异的18.0%;自尊和心理控制源在再入院次数和自我感受负担间存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0.00%。 结论:自尊和心理控制源在再入院次数和自我感受负担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提高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自尊水平,促进积极的内控性应对策略,将可能更加有效的缓解自我感受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